-
老人捐獻遺體是否需子女同意?尚無專門法律
尚無專門法律 石景山區法院 付天嬌 新聞報導,福州九旬老人慾捐遺體遭家人反對,老人自我遺體捐獻是否可以不取得子女的同意而自己做主呢上海市2001年頒布的《上海市遺體捐獻條例》,是我國第一部專門規定遺體捐獻的地方性法規,該法規未規定遺體捐獻必須經過近親屬的同意,而是規定了由遺體捐獻申請人從直系親屬或其他人中確定執行人,由執行人幫助申請人去世後辦理遺體捐獻事宜。 福建、山東、江西、重慶等地的遺體捐獻條例與上海市的規定類似。
-
老夫妻倆共同申請捐獻遺體
按中國人的傳統風俗,人離世後要火化,再將骨灰土葬或塔葬,立碑以祭奠和供奉。在合肥有這樣一個家庭,兩位老人在9年前就一同申請捐獻遺體。今年4月5日,老太太去世後,兩位老人的遺體按照9年前的承諾,先後被捐贈給醫學機構作科研、教學之用。老人的兒子也表示將要申請志願捐獻遺體。
-
老人申請捐獻遺體成功給自己辦葬禮 鄰居愕然
靈堂上擺著的遺像是一名60歲的老人,名叫郎恩惠,而操辦這場葬禮的人也正是郎恩惠。 就在上個月,他剛剛辦理了遺體捐獻手續。郎恩惠說,他想在活著的時候看看自己去世時的場面。 設靈堂擺遺像他給自己辦葬禮 鞭炮聲,伴著嗩吶,吹吹打打。昨日11時許,走近瀋陽市蘇家屯區林盛堡鎮,遠遠就能聽得到樂聲悲涼。
-
95歲老人去世後遺體捐獻 他要讓生命更有意義
與其他辭世老人不同的是,他的遺體將被送到浙江大學醫學院。 俞老伯是嘉興三院退休職工俞忠良的父親,生前便決定死後要將自己的遺體捐給國家,希望在醫學教育和科研領域派上用場。「這個決定不是他一時興起,素來愛看報的他了解到多所醫學院還在為遺體緊缺而煩惱,他曾說:『人體標本是醫學院最好的教具,人體解剖學更是醫學院校必不可少的一門基礎課。』他的想法,當然也得到了我們家人的支持!」
-
饋贈生命最後禮物 鹽城市一位七旬老人離世捐獻遺體
7月23日下午,在辦理完遺體捐獻移交手續後,72歲的「三無」(指城鎮居民中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贍養人和撫養人
-
合肥一家養老院34位老人向安醫大提出捐獻遺體訴求
記者從校方了解到,目前該養老院內已經有12位老人辦理了捐獻遺體的登記,另有56人提出了捐獻的意願。「你看,這是我們辦完捐獻手術後安醫大給發的一個紀念杯,平時我就用他來泡茶。」在養老院裡,王學淵還經常「動員」老朋友們。「我給他們講,大學培養醫學生不容易,我們如果奉獻了自己也為醫學發展做了貢獻。」在他動員下,不少老人也主動聯繫了省紅十字會遺體(器官)捐獻中心。
-
遺體和器官捐獻有關問題解答
答:遺體和器官捐獻遵循自願、無償的原則。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國家公民都可決定自己是否捐獻遺體和器官。在特殊的情況下,監護人也可為被監護人辦理捐獻遺體和器官。因此,儘可能取得直系親屬(配偶、成年子女、父母)的理解、支持和同意,報名登記者以後才會順利實施捐獻。 3.如何報名登記捐獻遺體和器官?
-
遺體捐獻 讓生命開啟第二次旅程
背包最外面的夾層裡放著一張藍色的卡片——「遺體捐獻卡」,卡片上有他的名字、編號和醫院聯繫電話。「這個卡我帶在身上,萬一出現什麼情況,人家看到這個卡上的信息,能及時聯繫到醫院……」今年3月份,他辦理了遺體(角膜)捐獻登記,成為一名遺體捐獻志願者。 從去年填寫志願表開始,裴風岐原本和諧的家庭就起了「波瀾」,孩子們的反對,讓他和老伴袁桂芳始料未及。
-
75歲老黨員捐獻遺體和眼角膜 德州市登記在冊的捐獻者199例
張一貴捐獻證書「我覺得我身體不行了,抓緊聯繫市紅十字會吧,把我的遺體和眼角膜捐獻出去,為社會做些貢獻。」這是75歲的退休老人張一貴去世前兩天對兒女們說的話。11月21日19:30,老人安詳平靜地走完了他的一生,遵照老人的遺願,家人將其遺體和眼角膜捐獻給了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
安徽:120名志願者在太和籤遺體(器官)志願捐獻承諾書
黨員率先籤下承諾書李飛家住太和縣城,幾天前突然收到網友發來的信息:太和縣有關部門及苗為民愛心社,預定於7月1日在太和縣文廟廣場舉辦第二屆遺體(器官)捐獻活動,作為對苗為民老人的一種紀念。「我對苗為民老人十分敬佩。」李飛與家人商量後,決定效仿老人,捐獻自己的眼角膜。
-
安慶88歲老黨員捐獻遺體讓生命永續光彩
親人們在悲痛之餘實現了他的最後一樁心願:將其遺體無償捐獻給社會。方榮長老人也因此成為該隊首例成功捐獻遺體的志願者。1933年11月出生的方榮長是安徽巢湖人,經濟師,1951年參加工作,1974年入黨,1993年退休,歷任鑽工、調撥員、後勤科副科長、指導員等職。兩年前老伴去世後,也就從那時起,方老心中萌生了捐獻遺體的想法。
-
一對母女同時登記捐獻遺體 遺體器官捐獻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和支持
近期,泉州網報導了市民無私捐獻遺體或登記成為捐獻器官遺體志願者的新聞,引起廣泛關注。昨日上午,村務工作者洪如萍主動來到南安市紅十字會辦公室辦理登記器官捐獻。而在9月4日,市民黃女士與女兒也一同到南安市紅十字會填寫了《福建省自願捐獻遺體登記表》,並完成了網上遺體捐獻志願登記。她們是南安市今年線下登記捐獻器官或遺體的第13位、14位、15位志願者。
-
93歲離休幹部昨捐獻遺體 20多位醫學院大學生獻花
昨天下午,一場特殊的告別儀式——93歲離休幹部王培孔老人的遺體告別暨捐獻儀式在紹興文理學院醫學院舉行。社會各界代表出席了儀式,20多位紹興文理學院臨床醫學專業的大學生敬獻菊花。 王培孔老人生於1924年11月,山東泰安人,1946年2月入伍,1947年2月入黨,曾任嵊縣副縣長、紹興市糧食局局長等職,1985年9月離休。
-
大連八旬退休女教師捐獻遺體
人世間,老人家把畢生的愛都給了自己的學生,可謂桃李滿天下;離開後,讓她的學生沒想到的是:老人早已立下遺囑,把遺體捐獻給醫學教育事業。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 11 月 20 日下午,記者撥通了湯廣芝老師生前來往最為密切、她的 3 位學生。其中一位就是大連大學附屬醫院內循環科主任於勤。於勤回憶,老人家三周前住進醫院。多少年前,她患有腦梗、心梗等多種疾病,最後肺部感染直至衰竭。
-
年輕時為國灑熱血,百年後獻遺體!8位老兵登記遺體捐獻,並得到一個...
據上遊新聞消息,11月15日,重慶抗美援朝聯誼會的志願軍老兵聚會時,進行了集體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手續辦理。 重慶市紅十字會也向他們承諾:百年之後,把捐獻者老兵們的名字刻在同一塊碑上,讓戰友們還能繼續「在一起」。
-
泉州:男子遭遇車禍不幸身亡 親屬無償捐獻遺體器官
他的親屬在悲痛之餘做出決定:無償捐獻曾某的遺體器官,讓他的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得以延續。 據悉,曾某來自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縣,來南安打工已經十幾年。10月17日晚8點多,他送貨到安溪路上遭遇車禍,被送往安溪縣醫院,經診斷為重型顱腦損傷。因多臟器功能衰竭,他於10月29日上午不幸去世。令人感動的是,在曾某傷重期間,親屬得知其生命將無法挽回,主動表達要捐獻遺體器官的願望,以拯救更多生命。
-
79歲老黨員劉家成圓生前夙願:捐獻遺體,做最後一次貢獻
在他去世後,兒女遵從父親生前意願:將遺體捐獻給醫學事業,為國家貢獻最後一份力量。捐獻遺體,讓生命留下「最後饋贈」1997年6月30日,在水電十三局三分局擔任宣傳科科長、高級政工師的劉家成正式辦理了退休手續,結束了40年的工作。對他來說,這並不是對社會做貢獻的一個句號,而是另一個轉折。
-
苦命女孩患白血病去世捐獻遺體,三年後魂歸故裡卻面臨尷尬
三年前,四川宜賓筠連縣鎮舟鎮雲嶺村村民楊家珊因患白血病醫治無效去世。生前,家庭貧困的楊家珊得到熱心人士資助治病,感恩於此又無以為報,這位山區女子臨終前決定死後捐獻自己的遺體用於醫學研究。成都醫學院接收了楊家珊的遺體用於教學,此後火化成骨灰。
-
填寫登記表 百年後捐獻遺體
原標題:填寫登記表 百年後捐獻遺體 「我是一名黨員,就想著去世以後,能再為
-
捐獻遺體、角膜 東營六旬石油人周新善有大愛!
,請他們來接受角膜和遺體。夜幕降臨,行駛80公裡後,張惠和志願者楊偉國趕到了河口區仙河鎮濱海醫院,見到了周新善的家屬。張惠表達了哀悼的心情,並安撫家屬注意身體,向周新善及其家屬的大善大愛之舉表示衷心地感謝。同時,為家屬發放捐獻榮譽證書和紀念碑。 19點55分,山東省眼科醫院趕到濱海醫院,對家屬表示慰問後,向家屬解釋角膜摘取方式和下一步如何使用,雙方籤字辦理了捐獻和接受手續,順利摘取了眼角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