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9 日晚 10 時,一位從事一輩子教書育人的退休老教師湯廣芝,在這寒冷的冬夜,離開了人世 …… 享年 81 歲。人世間,老人家把畢生的愛都給了自己的學生,可謂桃李滿天下;離開後,讓她的學生沒想到的是:老人早已立下遺囑,把遺體捐獻給醫學教育事業。
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
11 月 20 日下午,記者撥通了湯廣芝老師生前來往最為密切、她的 3 位學生。其中一位就是大連大學附屬醫院內循環科主任於勤。於勤回憶,老人家三周前住進醫院。多少年前,她患有腦梗、心梗等多種疾病,最後肺部感染直至衰竭。住院期間,由於湯老師膝下無子,所以她經常到病房看望湯老師。" 說實在的,我們這些學生就是把湯老師當作自己的母親!"
提起湯老師,大連愛爾眼科醫院院長徐少凱說,自己是 1982 年畢業於大連十六中學的學生,湯老師是化學老師,初三和高一的化學都是教的。現在回想起,沒覺得湯老師幹出多少驚天動地的事情,但就是覺得她對學生有非常大親和力,和她在一起,有著與其他老師不一樣的感覺。覺得她對學生的好是最為真誠的。記得在十六中,湯老師家住在昆明街十幾平方米的小房裡,每到周日都會有幾位學生來這裡補課。而難能可貴的,這種補課是無償的,更是無私的 …… 所以從畢業之後,很多十六中湯老師教過的學生,會相約每年過年到湯老師家看望,給她拜年,每年都沒間斷過。
提起湯老師,在電話那端仍沒從悲痛中走出的鄒明珍道出了:她和湯老師之間的師生情誼。
1984 年,鄒明珍是原大連二十七中學高三一班的班長。記得那年長得矮矮的但目光卻炯炯有神的湯老師來到他們班,執教畢業班的化學課。" 自己以前對化學不願學,湯老師發的作業卷子,幾乎是光板 ……" 鄒明珍現在回憶起仍記憶尤新:一次在化學課山,湯老師走到她的座位前,將她嚴厲地批評了一頓:" 這樣的班長,連作業都不做!" 雖然當時有些臉上掛不住,但湯老師課後找到鄒明珍,要求她每周到自己家裡做作業。記得第一次來到湯老師家,還有兩位不願學化學的學生在那裡。每次學習完,湯老師的愛人都會做好飯,留他們在家裡吃 …… "
這樣的老師,我們上哪裡找?" 在原大連二十七中學 85 屆高三班的同學群裡,當同學們得知湯老師離去時,他們紛紛第一時間發出悼念的話語。發出他們共同的心聲:" 老師是把我們這些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呀!" 夫妻二人都捐獻了遺體 湯老師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畢業後分配至大連十六中學,後調至大連二十七中學,1999 年在大連三十中學退休。從事教育事業三十多年,可謂是桃李滿天下。湯老師退休後,每年的教師節和節假日,都會收到學生們真摯熱情的祝福。尤其是過年,大年初一至初七,他的學生都會紛至沓來,來看望自己的 " 學母 "。她和老伴也會準備充足的水果和豐盛的飯菜,之後站在門口翹首像迎接孩子回家一樣,迎接自己學生們的到來 ……
天有不測風雲。2015 年 7 月,湯老師的老伴因腸癌去世,只剩下了湯老師自己。她住進了養老院,但每到周六周日,都會有學生前來陪伴她。這也迎來了其他老人的羨慕:" 我們有兒有女,但比不上無兒無女的湯老師,因為她有這麼多『兒女』來探望她 ……"
在老伴去世前,湯老師和老伴經過反覆商量:他們膝下沒有子女,生活和看病全部依仗著這些學生的照顧。尤其是生病住院都得到那些學醫的學生們的幫忙,兩位老人甚是感激。由此他們想到,等逝去後雙雙把遺體捐獻給醫學教育事業。在老伴離開人世前,他倆與大連紅十字會大連醫科大學籤署了協議:死後將遺體捐獻,並辦理了捐獻手續。
於勤捨不得老師走,但深知這是無法挽留的。而且由於遺體捐贈有時間上的限制,不能按照習俗跟老師進行遺體告別。所以這 3 位同學打車也要趕到醫院去送老師最後一程 …… 鄒明珍知道老師有灰指甲,發現老師的指甲不整齊,她邊流著淚,邊跪在地板上將老師的指甲精心修剪得整整齊齊。之後,急救車就將老人遺體運走。
當學生們得知湯老師的遺體捐獻後,無不深深為老師的無私而感動。有的學生在群裡是這樣說的:" 我們受到老師生前的諄諄教誨,沒想到老師的死更為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人生之課:大愛無私 ……" 半島晨報、39 度視頻記者李社生
【來源:半島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