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無疆!重慶68歲退休教師捐獻眼角膜,讓光明延續

2021-01-21 朝霞洞察社

近年來,隨著遺體器官捐獻宣傳的不斷深入,在捐贈者的推動下,人們在思想上對遺體器官捐獻的認同度也越來越高,很多的志願者在紅十字會和醫學院或者通過「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微信公眾號進行登記。

近日,68歲退休教師鄧祥碧將眼角膜捐獻給重慶市紅十字愛爾眼庫,終於完成了他生前的最後一個願望。

鄧祥碧原是某小學的一名老師,自從退休以後,她的人生就開始了新的徵程,做起公益,這一做就是12年。2015年1月,鄧祥碧的老公查出肝癌晚期多次住院,而女兒黑色素痣感染,五次復發,鄧祥碧不但肩負著照顧丈夫和女兒的重擔,還顧及著參加公益活動。

2016年,鄧祥碧經過認真的考慮,正式地填寫了「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書」。她曾寫過這樣一段話,「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們每一個人其實都是在活天天而已——為了讓自己最後有限的生命活得更有意義,用自己綿薄之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不僅要讓自己活得快樂,還要帶給別人快樂,做到創造快樂,傳遞快樂,共享快樂。」

這十二年的志願者生涯,讓她感到無比充實和快樂,在她的家中有很多榮譽證書和感謝狀。在鄧祥碧離世後,家人們也幫助她完成了眼角膜的捐獻,也為她志願者生涯畫下了圓滿的句號。

此前,97歲的退休教師金江榮也在在離世後捐獻遺體。10多年前,金江榮從報紙和電視上得知遺體捐獻的有關報導。他很受觸動,於是打算自己也投入到這件有意義的事情中。起初,他向家人提出這個想法時,大家以為只是老人一時的想法,根本沒有在意。讓他們沒想到的是,金江榮10多年來從未動搖過捐獻遺體的想法。

金江榮的兒子表示,看到父親始終堅持捐獻遺體的想法後,家人們是不支持的,總覺得人死後還是要入土為安,但是在父親的一再堅持下,也慢慢地改變了主意。經過了解,有許多人都捐獻遺體,他為父親的舉動感到驕傲。

在家人的支持下,金江榮完成了遺體和角膜的捐獻,成為當地迄今為止年齡最大的遺體和角膜捐獻者。

遺體捐獻,是指自然人生前自願表示在死亡後,由其執行人將遺體的全部或者部分捐獻給醫學科學事業的行為,以及生前未表示是否捐獻意願的自然人死亡後,由其家屬將遺體的全部或部分捐獻給醫學科學事業的行為。

在這個世界上,有少數人像鄧祥碧這樣,用生命的餘暉照亮了更多人的生命,雖然這些人很少,但分量卻很重,他們是真的對醫學事業有期待,有信任。而我們要將這份精神弘揚和傳承下去,讓更多人加入到這一隊伍,讓這份愛和光亮傳遞出去。

相關焦點

  • 漢中22名醫務人員集體籤下眼角膜捐獻書!
    漢中22名醫務人員集體籤下眼角膜捐獻書!11月26日下午,在陝西省紅十字眼庫專家和勉縣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見證下,勉縣醫院22名醫護人員集體籤訂了眼角膜捐獻志願書(即《志願捐獻遺體(角膜)登記表》),志願在自己去世後將眼角膜捐獻給需要的人。據悉,此次集體籤訂捐獻志願書,在漢中市也是首例。
  • 將大愛與光明留在人間!47歲尿毒症患者捐獻眼角膜延續光明
    年僅47歲,卻因為尿毒症導致器官衰竭不幸逝世,經歷過於病魔的抗爭,在生命最後的時間裡,她決定用愛回報社會,捐獻自己的角膜與遺體。 2020年12月,楊萍聯繫到衡陽市紅十字會,詢問身後捐獻角膜遺體的相關事項。
  • 55歲的他捐獻角膜讓兩患者重見光明
    27歲的小趙說起父親,眼角馬上就泛起淚光。14日,當得知父親趙鐵軍去世後捐獻的角膜,已成功幫助兩名眼角膜穿孔患者完成移植手術,她和家人悲痛之餘感到十分欣慰。今年55歲的趙鐵軍,生前就職於武鋼中冶技術公司,1998年5月入黨,在職期間曾獲得「優秀共產黨員」「2001年度紅旗班組」等榮譽稱號。
  • 他捐出的眼角膜至少可讓兩雙眼睛重見光明
    17時,鄭州市紅十字會的翟振剛當即聯繫有資質的眼科專家和遺體接收人員趕赴登封市中醫院,指導安先生完成了《遺體器官捐獻志願書》的填寫。「因為佳軒剛剛出生,他的大部分器官沒有發育完全,無法進行移植,但眼角膜組織可幫助眼疾患者重見光明。」翟振剛介紹說,佳軒的遺體可以作為醫學教學。
  • 75歲老黨員捐獻遺體和眼角膜 德州市登記在冊的捐獻者199例
    張一貴捐獻證書「我覺得我身體不行了,抓緊聯繫市紅十字會吧,把我的遺體和眼角膜捐獻出去,為社會做些貢獻。」這是75歲的退休老人張一貴去世前兩天對兒女們說的話。11月21日19:30,老人安詳平靜地走完了他的一生,遵照老人的遺願,家人將其遺體和眼角膜捐獻給了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 願留光明在人間 郴州24歲青年捐獻角膜
    紅網時刻11月8日訊(通訊員 周瓊)「我身上唯一沒有被病毒感染的部位就只剩下眼角膜,我希望將我的眼角膜、我的光明捐獻給需要的患者!」這是一位剛滿24歲青年最後的心願。這位青年叫歐陽明,17歲那年在長沙湘雅醫院被確診為郎格罕組織細胞綜合症,這是一種全球罕見的病。
  • 廣西12歲少女臨終自願捐獻眼角膜 少女母親:不後悔
    廣西12歲少女臨終自願捐獻眼角膜 少女母親:不後悔 2019-04-01 18:27:1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湖南婁底開展2020年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宣傳活動
    ,以「生命之約·大愛傳遞」為主題的婁底市2020年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宣傳活動在孫水公園舉行。在婁底市紅十字會人體器官(組織)捐獻志願登記諮詢臺和湖南省紅十字角膜捐獻愛爾眼科接收登記婁底分站展臺前,圍滿了諮詢的市民。65歲的退休教師黃國良現場填寫了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他說:「去世之後,如果能將有用的器官捐獻給需要的人,是生命的一種延續,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參與進來。」
  • 大愛!陝西13名志願者組團捐獻器官
    大愛!這13個人,平常都熱心公益,像29歲的小夥舒栓紅,因為在外地上班,經常因為做義工奔波在西安商洛兩地之間。舒栓紅說:「和家人商量過,當時他們有點不能理解,說你這麼小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我的想法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希望能幫到別人。」
  • 「感恩帳本」背後的愛心延續 50歲陳金霞捐獻眼角膜回報好心人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見習記者 孫浩 馬小傑1月7日下午,50歲的陳金霞來到了濰坊市濰城區紅十字會,籤署了遺體(角膜)捐獻登記書。而促使她做這個決定的原因是——一個感恩帳本。在她最困難的時候,有一群好心人雪中送炭、捐錢捐物,如今,她也希望用自己的行動將愛心延續下去。
  • 婁底開展2020年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宣傳活動
    (文藝演出現場)(市民填寫捐贈意願表)婁底新聞網訊(記者 王星 通訊員 肖成樹)為更好地詮釋「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發動組織市民自覺參與器官捐獻工作,11月1日上午,以「生命之約·大愛傳遞」為主題的婁底市2020年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宣傳活動在孫水公園舉行。
  • 大愛無疆|90後輔警無償捐獻造血幹細胞
    無論是踐行使命擔當  履行社會責任  還是忠誠奉獻  服務為民  在大愛無疆的道路上他說:「我是一名人民警察,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是我的職責,能捐獻造血幹細胞直接挽救一個生命,任何時候需要我我都義不容辭。」
  • 祭拜了老友 她立馬籤了人體器官捐獻志願書……
    祭拜完老友 她立即籤了捐獻協議這一天,是66歲的向澤潤第一次來拜訪,她帶來一束淡黃色小雛菊,輕輕放在捐獻者紀念碑前。3000多個名字當中,有一個是她深愛的人:「田貽明」。 2018年,老伴和她一起籤了人體器官捐獻協議。女兒在外地工作,擔心她不同意,他們當時還是瞞著孩子籤的。後來女兒回重慶才告訴了她。女兒知道後,給了媽媽一個大大的擁抱,「你 們做得很好!」
  • 大連八旬退休女教師捐獻遺體
    11 月 19 日晚 10 時,一位從事一輩子教書育人的退休老教師湯廣芝,在這寒冷的冬夜,離開了人世 …… 享年 81 歲。人世間,老人家把畢生的愛都給了自己的學生,可謂桃李滿天下;離開後,讓她的學生沒想到的是:老人早已立下遺囑,把遺體捐獻給醫學教育事業。
  • 西安又有16人組團登記捐獻人體器官
    作為陝西省慈善協會愛心大姐志願者團隊的隊長,63歲的邱華也很有感觸:「前後兩次來登記的,都是自願捐獻。感謝大家,正是因為有了這麼多的愛心人士,我們才能在大愛的路上持續走下去,這是在用生命傳遞愛,希望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進來。」
  • 生命落幕時的美麗饋贈 陝西省又有16人登記捐獻人體器官
    1.路英傑 60歲 西安 退休「本來是想捐獻遺體,現在想把器官也捐獻了。我一直崇尚醫生這個職業,但沒能如願。希望自己走了後,遺體能夠作為無語良師,給醫學研究作貢獻。」2.田蘭蓉 56歲 西安 退休「想把我的器官,包括眼角膜以及遺體全部捐獻出去,給其他人帶來光明,遺體可以供解剖研究。」
  • 我是創益人作品「一個人的樂隊」 延續跨越半個地球的夢想
    「一個人的樂隊」寄託著跨越國界超越種族的人間大愛溫暖出發,近期,他們在黑龍江衛視與騰訊視頻共同打造的《見字如面》節目中亮相點起了希望的火種。但是,他的音樂夢定格在了2018年5月9日,菲利普因病醫治無效在重慶去世。然而,菲利普生命的隕落,並沒有為他的故事畫上句號,在他逝世後,他的父母尊重兒子生前的意願將其器官無償捐獻,讓熱愛中國的菲利普為第二故鄉送上了一份珍貴的禮物。他的器官和一對眼角膜最終讓3人重獲生命,2人重獲光明。
  • 視力驟降患「圓錐角膜」幾近穿孔 一枚珍貴的眼角膜為少年延續光明
    8月30日,一枚珍貴的眼角膜運抵武漢,患者在普瑞眼科醫院順利完成角膜移植,成為幸運的一員。專家呼籲,角膜資源長期面臨巨大缺口,希望更多人關注到遺體器官捐獻事業,將「光明」傳遞下去。小夥雙眼突然「暴盲」18歲的陳火林就讀於大悟一中,原本視力良好,但五月份返校後,他突然發覺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了。此後,他的「近視」快速發展,高考後佩戴了近視眼鏡仍四顧茫然。
  • 65歲老人捐獻角膜讓2位病患重見光明 醫生呼籲角膜捐獻
    長沙愛爾眼科醫院角膜移植專家王科華主任為患者手術紅網時刻11月23日訊(通訊員 李倩)11月16日上午,經過3個多小時的手術,來自邵陽武岡48歲王阿姨以及湘西鳳凰40歲楊大姐成功移植角膜,將重見光明。而這兩片珍貴的眼角膜,來自湖南長沙一名65歲的無兒無女的老人。受捐者等待一個月 等來老人的眼角膜王阿姨的媳婦告訴記者,她婆婆10月中旬在菜園裡摘菜,不小心被茄子葉刮到左眼。「當時就說感覺不舒服,好像有東西掉在眼睛裡了,她就用手背揉了揉。
  • 器官捐獻:讓生命在大愛中傳遞
    最後,焦俞的七個器官中有六個器官成功配型,救回了四條人命,讓兩個人重見光明。 六個獨立的生命原本因病痛陷入人生的至暗時刻,捐獻者一時的善意,把他們最後的生存意志點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