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拜了老友 她立馬籤了人體器官捐獻志願書……

2021-01-14 上遊新聞

這是一個特殊的祭拜場所——沒有墓碑,只有名字。這是一個特殊的祭拜日子——紀念的是那些無私捐獻出自己的逝者。

△公祭儀式。

默哀、祈福、獻花……4月1日,為了疫情防控,位於璧山西郊福壽園的重慶人體器官捐獻紀念園內,進行了一場簡樸的緬懷紀念儀式,這是重慶市紅十字會2020年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日特別公祭活動,表達人們追思、感恩和敬意。

祭拜完老友 她立即籤了捐獻協議

這一天,是66歲的向澤潤第一次來拜訪,她帶來一束淡黃色小雛菊,輕輕放在捐獻者紀念碑前。3000多個名字當中,有一個是她深愛的人:「田貽明」。

2018年,老伴和她一起籤了人體器官捐獻協議。女兒在外地工作,擔心她不同意,他們當時還是瞞著孩子籤的。後來女兒回重慶才告訴了她。女兒知道後,給了媽媽一個大大的擁抱,「你 們做得很好!」

田貽明去年6月體檢查出患肺癌,今年1月21日去世。按照遺願,完成了遺體捐獻。「老田,你的眼睛一直保護得很好,現在給需要幫助的人帶去了光明!」向澤潤對著碑上老伴的名字說。

△秦孃孃(綠衣)祭拜老友,一旁是田貽明的愛人向孃孃。

這次陪她一起來的,還有田貽明的三位老友。「我跟他是穿著叉叉褲的兄弟夥, 去年這個時候還一起在成都度假!」一位叔叔對於好友這種開明的做法很敬佩,表示也願意效仿。

給老友獻花後,他們向現場的紅十字會志願者諮詢了遺體和器官捐贈事宜。

一位孃孃沉思了片刻,問志願者如何辦捐贈手續最方便,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告訴她,現在就可以填寫資料辦理。「好,請幫我辦!」

△秦孃孃籤署捐贈志願書。

68歲的秦孃孃是幼兒園退休教師,還曾被評為「三八紅旗手」。「我這個老朋友人熱心、貼心,平時就像一個大哥哥,把我們照顧得很好!」她說,其實田貽明之前就跟他們宣傳過,今天來祭拜了老朋友,似乎是心有靈犀,讓她做出這個重要決定。

在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協助下,她現場籤署了捐獻協議,在重慶市遺體(角膜)捐獻志願書上鄭重寫下自己的名字。然後又走到紀念碑前對老友說,「你看,你這個頭帶得好,我們都積極響應喲!」

向澤潤的眼眶溼潤了,「讓更多的人理解、支持遺體和器官捐贈,這是老田和我共同的願望。」據她說,老伴生前積極給朋友、鄰居做宣傳,樓上有四五對鄰居都辦理了捐獻登記。

她認為選擇這種方式,不給孩子添麻煩,更重要的是,對社會有所貢獻,「讓醫學專業的娃娃們有更多學習機會,造福社會,也是生命的另外一種延續,總感覺他還活在世界上……」

94歲老奶奶最後的心願實現了

白素惠老人的幾個子女和女婿、兒媳都來了,每個人對著刻有媽媽名字的紀念碑訴說最近生活狀況,就像平日拉著手跟她聊天一樣。

「看到她在這裡,我們都很放心。媽媽實現了她最後的心願……」69歲的大女兒劉長進說。

這位94歲的老人主動捐贈人體器官,原本家裡是非常反對的。

早在前幾年,白素惠就透露過想捐獻,家裡訂了報紙和雜誌,上面有關於人體器官捐獻的新聞和文章,老人每一條都認真閱讀。幾個子女並沒有當回事,只當老人是隨口說說。

去年入夏最熱的那幾天,劉女士還在外地避暑,接到弟弟的電話,「媽吵著一定要捐獻遺體,這可怎麼辦?」劉女士急了,那怎麼行!不同意!幾個子女紛紛勸阻,沒想到母親決心已定,「這輩子我沒啥其他心願了,最後一個你們都不幫我實現,我可生氣了!」最後「逼」著兒子去巴南區紅十字會籤了協議。「重慶市遺體角膜捐獻志願登記卡」和志願書拿回家後,她顯得非常開心,拿在手裡反覆看了又看,連連說,「這下我可放心了」。

白素惠老人於今年1月5日凌晨去世,走的時候很安詳,老人捐獻的角膜幫助了好幾個人。

劉女士說,母親生前正直、善良,知書達理,捐贈人體器官是她最後一個心願,「現在我們幾個子女都能理解她當時的想法了,反正以後我肯定會走媽媽這條路!」

澳洲樂迷紀念碑前 有人播放音樂

在紀念園內還有一塊特殊的紀念碑,也擺滿了鮮花,都是素不相識的市民獻上的。生命永遠定格於27歲的澳大利亞小夥菲利普是重慶市首位涉外器官捐獻者。碑旁有一個吉他雕塑——這是一個超級樂迷。

△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給菲利普紀念碑獻花

2018年5月,熱愛中國的27歲西南大學英文教師菲利普因病逝世,他生前積極倡導人體器官捐獻。按照遺願,在重慶,他的器官分別捐獻給了五個中國人——三人的生命得到挽救,兩人的眼睛重獲光明。

去年這個時候,在全國人體器官捐獻緬懷紀念活動中,菲利普的父母遠渡重洋來到了重慶。在為菲利普特別設立的紀念碑前,父親跪在地上,親吻照片中的兒子。這一吻,讓很多人都流下了熱淚。

五位受捐者有醫生、農婦、銷售、司機,為了完成他生前的夢想,在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的召集下,組建了「一個人的樂隊」,這支特殊樂隊身穿印著「菲利普」名字的隊服,從最基本的識譜開始,努力學習樂器和唱歌。目前,這支樂隊正在刻苦排練之中。

據西郊福壽園工作人員介紹說,經常有素不相識的市民來他的紀念碑前緬懷,知道菲利普酷愛音樂後,還會調小音量。用手機播放一些好聽的音樂,希望菲利普的在天之靈能夠聽到。

在紀念碑上還印有二維碼,掃碼後可以了解到這個酷愛音樂的澳大利亞小夥的故事。

新聞多一點>>

越來越多市民加入捐獻行列

人體器官捐獻的知曉度、認同感和社會關注度逐步增強,尤其是《重慶市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條例》頒布實施以來,重慶人體器官捐獻連續3年突破百例並逐年增加。

截至2020年3月31日,重慶登記器官捐獻志願者27470人,實現捐獻559例,挽救1546名器官衰竭患者生命;登記遺體捐獻志願者14369人,實現捐獻2835例;登記眼角膜捐獻志願者11436例,實現捐獻2432例,讓3390位眼疾患者重見光明。

今年提倡「雲祭拜」 電話預約限量入園

重慶西郊福壽園介紹,今年清明系列活動均不對外開放,對於要前來祭掃的家屬,也是採取網上預約、電話預約的方式,每日限量限流進入園區,分批分散地進行祭掃。

由於今年提倡網上祭掃及代客祭掃,重慶西郊福壽園將三千多位人體器官捐獻者的信息上傳至雲端,市民可以藉助「福壽雲」系統,在線上寫下紀念文字、添加親人照片、上傳語音短視頻、敬獻虛擬用品等,實現在雲端祭掃。

家屬也可以選擇由園方工作人員為其代為祭掃,讓家屬足不出戶也能完成對親人的祭掃心願,祭掃過程會以照片或視頻形式反饋給家屬。

據了解,我市遺體器官捐獻紀念園主要有三個,除了璧山西郊福壽園,還有涪陵青龍山陵,以及萬州五橋沱口公墓。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紀文伶

相關焦點

  • 關於人體器官捐獻,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相關法律法規《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國務院第491號)2007年3月21日國務院第171次常務會議通過,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第四條 各級紅十字會依法參與人體器官捐獻的宣傳等工作。第七條 人體器官應當遵循自願,無償原則。
  • 溫州已有111人捐獻人體器官
    2014年,為擴大宣傳普及面,市紅十字會邀請國家一級演員、著名表演藝術家陶慧敏擔任紅十字會公益宣傳形象大使,她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參與拍攝《器官捐獻,生命永續》器官捐獻公益短片。此後,陶慧敏參演的公益宣傳片和平面廣告便在溫州各大媒體、動車站、公交站等公共場所傳播推送。
  • 截至10月底 浙江已有8.5萬人報名器官捐獻志願登記
    浙江省紅十字會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工作人員曹燕芳,是2010年浙江省第一批的協調員,和何炯一樣,她也是從護士轉崗的。10年過去了,她仍然記得報名當協調員時的感受:「過去就接觸過等待器官移植的人。看著他們帶著對新生的渴望離世,就忍不住想,如果有器官捐獻,就能挽救一個病人、一個家庭了。」
  • 一個人器官捐獻最多可以幫助11個人
    浙江在線6月23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侯明明)一位34歲的醫生突發腦溢血離世,他捐獻的器官挽救了4名病患的生命,讓2名病患重見光明。  這件事觸動了東陽一家醫院的醫務工作者們,45人自發自願報名填寫器官捐獻志願書。東陽市紅十字會的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卡都不夠用了,昨天從杭州緊急快遞過來。
  •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網站開通 志願捐器官 網上可報名
    據統計,我國每年約有30萬患者需要器官移植,而每年器官移植手術僅有1萬例左右,供需比約為1:30,而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的供需比為1:3。  目前,我國已成立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專門負責器官捐獻工作,器官捐獻與移植的相關法律、法規也在逐步完善,財政資金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
  • 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主題宣傳活動舉行
    銅陵新聞網訊(記者 馬衛東 文/圖)為紀念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倡導「器官捐獻,讓生命永續」理念,凝聚更多愛心力量參與到遺體器官捐獻公益事業中,11月22日上午,市紅十字會聯合銅官區幸福社區、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銅陵愛爾眼科醫院、銅陵渡江口腔醫院、市紅十字志願服務隊等單位在石城廣場開展「生命接力·救在身邊」為主題的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主題宣傳活動
  • 女子欲身後捐獻器官 想籤捐獻協議不知如何辦理
    女子欲身後捐獻器官 想籤捐獻協議不知如何辦理 2014-05-20 13:29:45來源:海口晚報作者:責任編輯:劉豔   28歲的小諾是一名普通的海口市民,多年來,她藏著一個心願,那就是籤一份器官捐獻的協議書,成為一名捐獻志願者,如果有一天不幸發生意外,她希望自己的器官能幫助他人延續生命。
  • 漢中22名醫務人員集體籤下眼角膜捐獻書!
    漢中22名醫務人員集體籤下眼角膜捐獻書!11月26日下午,在陝西省紅十字眼庫專家和勉縣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見證下,勉縣醫院22名醫護人員集體籤訂了眼角膜捐獻志願書(即《志願捐獻遺體(角膜)登記表》),志願在自己去世後將眼角膜捐獻給需要的人。據悉,此次集體籤訂捐獻志願書,在漢中市也是首例。
  • 安徽:120名志願者在太和籤遺體(器官)志願捐獻承諾書
    阜陽120名志願者志願捐獻遺體7月1日,太和縣文廟廣場人頭攢動,120名志願者辦理了遺體(器官)志願捐獻登記申請,並籤下承諾書,規模創安徽省之最。據了解,這是由太和縣委宣傳部、紅十字會、文明辦和苗為民愛心社等單位和組織共同舉辦的第二屆遺體(器官)捐獻活動。受到各界群眾積極支持。
  • 獻血16年如今60歲了無法再獻,他籤了人體器官捐獻自願書
    獻血16年如今60歲了無法再獻,他籤了人體器官捐獻自願書 16年義務獻血從不間斷,得知年滿60歲將無法獻血,他又悄悄地籤了人體器官捐獻自願書。
  • 她只存活了74分鐘 器官捐獻好處有哪些
    因為,在艾瑪懷孕前不久,她曾看到一篇報導,是關於一個名叫泰迪的小男孩,他雖然只在世上活了100分鐘,但是他的父母捐獻了他的器官,幫助了許多人。艾瑪覺得泰迪的父母很勇敢,她和丈夫也從他們的故事中受到啟發,打算在孩子出生後把她的器官捐獻出去,讓他人有希望活下去。希望的爸爸德魯說女兒雖然只在這個世上活了74分鐘,但她的成就比一些人一輩子的都多。
  • 深圳已有1043人身後捐獻眼角膜 430人身後捐獻遺體
    原標題:我市已有1043人身後捐獻眼角膜 器官捐獻20周年宣傳活動舉行深圳特區報2019年5月13日訊 昨天,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服務月啟動儀式暨深圳器官捐獻20周年宣傳活動舉行,活動以「愛心相伴,救在身邊」為主題,由中國器官捐獻管理中心與深圳市紅十字會共同主辦。
  • 打著"有償捐獻"旗號 網上變相買賣人體器官(圖)
    打著"有償捐獻"旗號 網上變相買賣人體器官(圖) 2008年06月16日 11:34 來源:重慶晚報 發表評論 ,但回帖率最高的不是網友們的評論,而是一則「有償捐獻」器官的小廣告。
  • 人體器官捐獻 用另一種方式活著
    6月11日,是我國第二個人體器官捐獻日,今年的主題為「器官捐獻——我願意」。當天,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舉行主題為「器官捐獻——我並沒有離開,只是用另一種方式活著」的義診活動。不少市民來到現場諮詢,並填寫了《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自願書》。  「現在,我們醫院的器官供給比例達到30:1,患尿毒症需要進行器官移植的病患是最多的,但30個患者裡面只有一人可以得到器官移植。
  • 人體器官違規捐獻調查:封口費46萬 假捐獻真買賣?
    石昌永告訴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自己記得很清楚,籤署器官捐獻表的時間是2018年2月14日,李萍被宣布臨床死亡的前一天。那天晚上8點多,他正在睡覺,迷迷糊糊中,石子軍叫他去楊素勳辦公室「籤協議」,同去的還有女兒石子慧。
  • 深圳已有1043人身後捐獻眼角膜
    原標題:我市已有1043人身後捐獻眼角膜   5月12日,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服務月啟動儀式暨深圳器官捐獻20周年宣傳活動舉行,活動以「愛心相伴,救在身邊」為主題,由中國器官捐獻管理中心與深圳市紅十字會共同主辦。
  • 她和老伴要捐角膜捐遺體
    劉碧霞老人70歲壽宴現場和老伴一起籤志願書要捐角膜、遺體     華商報訊(記者 李琳 攝影 黃利健)昨日,劉碧霞老人迎來了70大壽,也送給了自己一份最美的生日禮物——和老伴李明波一起籤下了角膜捐獻志願書和遺體捐贈志願書。
  • 「當我離開,把愛留下」22歲女大學生捐獻角膜遺體
    陳琦媽媽籤署角膜遺體捐獻志願書。 紅網時刻1月6日訊(通訊員 楊麗紅)「當我離開,把愛留下」,22歲的女大學生陳琦一直催媽媽聯繫省城長沙紅十字會。
  • 人體器官捐獻卡首亮廣州
    昨天,在廣州舉行的國際標準器官捐獻及分流系統聯席會議上,印有上述宣言的我國首批器官捐獻卡正式亮相。據悉,捐獻卡將首先在深圳、武漢、廣州三地發行,屆時作為捐獻器官志願者的「身份證」。  昨天亮相的器官捐獻卡由深圳、廣州、武漢三地器官捐獻服務機構聯合頒發,全稱為「國際標準化器官捐獻卡」,與銀行卡一般大小,金色的卡片正面印有呈紅色心形彩帶的器官捐贈標誌及「愛心捐獻、傳遞生命」八個大字,反面則寫著「當我離去時,願將愛留在人間」醒目字樣,並印有深圳、武漢、廣州三地的器官、眼角膜捐獻諮詢熱線以及捐獻人親筆填寫的姓名及聯繫方式、直系親屬姓名及聯繫方式。
  • 清明緬懷 致敬人體器官捐獻者
    &nbsp&nbsp&nbsp&nbsp半個月前突如其來的車禍,已經帶走了她剛剛21歲的女兒,丈夫在重症監護室搶救了10多天,仍然無力回天。車禍後,面對高額的治療費用,親友在網絡上發起求助,看到素不相識的人紛紛解囊相助,本有些猶豫的劉豔做下決定,捐獻已經腦死亡的丈夫的可用器官,「出了事別人在幫我們,我也希望,(捐獻器官)能給11歲的兒子留點念想,他爸爸(的器官)還活在世上。」趙力雲的肝臟、心臟和一對腎臟成功捐獻,將移植到等待手術的重症患者體內,至少能挽救4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