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歲的他捐獻角膜讓兩患者重見光明

2021-01-16 北青網

武漢晚報訊(記者唐智峰 通訊員敖盼盼)「我覺得父親很偉大!」27歲的小趙說起父親,眼角馬上就泛起淚光。14日,當得知父親趙鐵軍去世後捐獻的角膜,已成功幫助兩名眼角膜穿孔患者完成移植手術,她和家人悲痛之餘感到十分欣慰。

今年55歲的趙鐵軍,生前就職於武鋼中冶技術公司,1998年5月入黨,在職期間曾獲得「優秀共產黨員」「2001年度紅旗班組」等榮譽稱號。他患有心臟病還有10年高血壓病史,去年9月,因貧血、肌無力,趙鐵軍緊急入院治療,此後身體狀況每況愈下。

1月6日晚上9:00,趙鐵軍因病醫治無效去世。按照其生前遺願,他的遺體捐獻給了武漢市紅十字會武大醫學院用於醫學教學和科學研究,兩片珍貴的眼角膜捐獻給了武漢市紅十字會愛爾眼庫。

1月7日、1月8日,兩片滿載光明與希望的眼角膜分別移植給了兩名眼角膜穿孔患者。今年56歲的馮某左眼多年前已失明,不曾想,賴以生存的右眼會因病毒性角膜炎反覆發作致眼角膜穿孔,如不及時進行角膜移植手術,恐怕要完全失明。幸運的是,趙鐵軍的眼角膜讓他重見光明。

至14日,兩位患者眼部情況均恢復良好,視力都有所提升。

趙鐵軍的妻子龔女士表示,自己百年後也將捐獻遺體。他們的女兒小趙表示,她的父母和爺爺都認為捐獻遺體(器官)是為醫學、為他人奉獻,是生命的一種延續。

據統計,武漢市紅十字會愛爾眼庫自2008年9月1日成立以來,已成功實現了近600例角膜捐獻,幫助1000餘例需要角膜移植的患者重見光明。

責任編輯:劉琰(EN004)

相關焦點

  • 65歲老人捐獻角膜讓2位病患重見光明 醫生呼籲角膜捐獻
    長沙愛爾眼科醫院角膜移植專家王科華主任為患者手術紅網時刻11月23日訊(通訊員 李倩)11月16日上午,經過3個多小時的手術,來自邵陽武岡48歲王阿姨以及湘西鳳凰40歲楊大姐成功移植角膜,將重見光明。而這兩片珍貴的眼角膜,來自湖南長沙一名65歲的無兒無女的老人。受捐者等待一個月 等來老人的眼角膜王阿姨的媳婦告訴記者,她婆婆10月中旬在菜園裡摘菜,不小心被茄子葉刮到左眼。「當時就說感覺不舒服,好像有東西掉在眼睛裡了,她就用手背揉了揉。
  • 衡陽47歲尿毒症患者捐獻角膜遺體,已助兩人重見光明
    這是47歲患有尿毒症的衡陽女子楊萍留在世間最後一個願望,1月11日,她的生命被病毒按下了終止鍵,今天,記者從省紅十會字了解到了她的故事。2020年12月,重病的楊萍主動聯繫到衡陽市紅十字會,詢問身後捐獻角膜遺體的相關事項。據楊萍生前介紹,她是在2018年3月因腦中風住院接受治療,治療期間又被查出患有尿毒症。隨後的時間裡,她與病魔持續鬥爭,不僅掏空本就不富裕的家庭,也耗盡了她的身體。
  • 65歲孤寡老人捐獻角膜,讓2位病患重見光明
    長沙愛爾眼科醫院角膜移植專家王科華主任為患者手術角膜移植術後醫生為王阿姨檢查眼睛長沙愛爾眼科醫院角膜與眼表專科主任王叢香教授看診11月16日上午,經過3個多小時的手術,來自邵陽武岡48歲王阿姨以及湘西鳳凰40歲楊大姐成功移植角膜,將重見光明。
  • 願留光明在人間 郴州24歲青年捐獻角膜
    紅網時刻11月8日訊(通訊員 周瓊)「我身上唯一沒有被病毒感染的部位就只剩下眼角膜,我希望將我的眼角膜、我的光明捐獻給需要的患者!」這是一位剛滿24歲青年最後的心願。這位青年叫歐陽明,17歲那年在長沙湘雅醫院被確診為郎格罕組織細胞綜合症,這是一種全球罕見的病。
  • 史偉雲:讓角膜病患者重見光明—新聞—科學網
    每逢坐診的日子,他更是一分鐘也不願讓患者們多等——史偉雲的患者大多並非本地人,尤其是角膜病患者,約有70%以上來自山東省外。他們當中,不少人已經跑遍了北京、上海等地的知名醫院,最後在那些醫生的推薦下來找史偉雲,帶著困擾多年的疑難病症,也揣著「醫」到病除、重見光明的希望。
  • 將大愛與光明留在人間!47歲尿毒症患者捐獻眼角膜延續光明
    年僅47歲,卻因為尿毒症導致器官衰竭不幸逝世,經歷過於病魔的抗爭,在生命最後的時間裡,她決定用愛回報社會,捐獻自己的角膜與遺體。 2020年12月,楊萍聯繫到衡陽市紅十字會,詢問身後捐獻角膜遺體的相關事項。
  • 捐角膜和遺體 「希望重見光明的人替我看未來」
    長城網邢臺9月7日電(助理記者 劉楊)今年49歲的杜俊壽身患重症,目前正在醫院接受治療。經慎重考慮,他決定在身後捐獻出眼角膜和遺體,為社會做最後的貢獻。昨日,記者走進邢臺市第一醫院病房對他進行了採訪。
  • 讓全球 180 萬人重見光明的角膜,人人都能捐獻嗎?
    但這個僅2100萬人口的國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眼角膜捐獻國。斯裡蘭卡在1961年成立的眼捐獻協會(Eye Donation Society),每年向全世界超過57個國家捐贈3000多個眼角膜,讓無數雙眼睛重見光明。斯裡蘭卡已經向中國20多個城市捐贈了1000多枚眼角膜。那麼,如此重要的眼角膜是如何發揮作用?現階段角膜的捐獻情況又是怎樣?你了解嗎?
  • 廣東省眼庫去年接受800餘例角膜捐獻 患者等兩年
    歌手姚貝娜死後捐出的角膜能幫助7個人重見光明。 C FP圖  日前,青年歌手姚貝娜捐獻了自己的角膜。  1月17日,東莞光明眼科醫院眼底外專科醫生鍾偉友也籤署了志願同意書,決定身後捐獻角膜。正在休婚假的鐘偉友說,「姚貝娜捐獻眼角膜的事件一出來,也讓我很觸動,促使我下了這個決定。」  角膜病是我國主要致盲眼病之一。  角膜移植能夠幫助患者重見光明,手術成功率也達到了九成以上。但有資料顯示,目前,國內約有20個眼庫。但幾乎都是「有庫無角膜」的「空庫」。  因角膜捐獻不足,絕大多數患者只能在黑暗中等待,甚至,這輩子都沒機會再見光明。
  • 我市角膜登記捐獻人數倍增
    在場的市民傅先生30多歲,已經登記成為了一名角膜捐獻志願者。他說,是勸捐員遭遇重重阻擾依然愛心不改的精神感染了他。於是,他主動報名加入了角膜捐獻志願者。  「我的家人都很支持我,其實許多人之所以畏懼是因為他們對捐獻工作不了解。今天,我還把女朋友帶來了,希望她將來也能加入這個光榮的行列。」傅先生說。
  • 永州65歲老人捐獻角膜遺體:我看到有的孩子眼睛看不見光明,心中不...
    「看到有的孩子眼睛看不見光明,心中不是滋味。」65歲的周國清老人家住湖南永州藍山,12月24日12時25分,因腦出血搶救無效與世長辭。周老的家屬根據他生前的遺願,第一時間與永州市藍山縣紅十字會取得聯繫,捐獻老人眼角膜和遺體。
  • 我國自主研發的領扣型人工角膜即將上市:讓部分患者重見光明
    原標題: 我國自主研發的領扣型人工角膜即將上市:讓部分患者重見光明  圖說:我國自主研發的人工角膜產品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50多歲的張先生(化名)因氣體爆炸導致重度化學燒傷,眼部受損而失明。11月7日,張先生在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接受了上海首例行領扣型人工角膜植入術,重見光明。手術由該院徐建江教授領銜,聯合洪佳旭副主任醫師共同完成。  「本次手術所植入的這款領扣型人工角膜是我國自主研發的,根據東亞人種眼球較小及相關解剖特徵設計的,手術植入時與患者術眼的契合度很高。
  • 堅強母親抗癌半生,捐獻角膜留下光明
    11月9日下午4時02分,揚州高郵市50歲的曹春紅平靜地走了。在高郵市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外的走廊裡,她的兒子陳宇坐在椅子上,悲痛不已。但對於他來說,這時最重要的就是完成母親的心願,捐獻她的眼角膜,給他人帶去光明。「媽媽,放心,我一定會完成你的心願。」陳宇說:「前來送別母親的人特別多,心裡特別感動。母親的生命雖然短暫,但是卻留給我了一輩子的財富,那就是堅強、勇敢、愛心。」「母親30多歲患上癌症,病退後,自己一邊做生意,一邊與病魔作鬥爭。
  • 重慶愛爾眼庫已讓76人重見光明 貧困患者可獲2.5萬救助
    根據重慶市紅十字愛爾眼庫的統計,截止目前,該眼庫已經成功接收到68位愛心人士的角膜捐獻,也成功為76名角膜病患者實施角膜移植手術。雖然普通大眾對角膜捐獻的意識已經顯著提高,眼庫的宣傳及接收捐贈工作也在加強,但無奈接收到的捐獻數量依然很少,據重慶愛爾眼科醫院的統計,該院的角膜病患者平均等待移植時間約3個月,有些來院的患者已經等了近3年,依舊在等待合適的角膜。
  • 21歲小夥患圓錐角膜視力喪失 獲角膜移植重獲光明
    劉明今年21歲,是個長相帥氣的男生,可就在近半年的時間裡,視力驟降,當去眼鏡店配鏡時,右眼的視力竟測不到了。劉明的父親老劉是一名外科醫生,對於兒子的視力變化,他預感應該不是近視這麼簡單。於是,立即帶劉明去當地眼科醫院就診,醫生告訴他們,劉明眼睛為圓錐角膜,右眼急需角膜移植。  由於當地醫療水平以及角膜源不足等情況的限制,他們在等待半年後決定放棄。
  • 30年後重見光明 新疆青年用上我國自主研發人工角膜
    我國自主研發改良出的人工角膜,將給在國內近乎於「絕症」的重度角膜盲患者帶來重現曙光的希望。  今年36歲的買吐孫·牙森來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6歲時因「雙眼角膜炎」失明,雙眼視力下降到0.02以下,成為「盲人」。他在烏魯木齊先後兩次接受右眼常規角膜移植手術,並未實現長久性復明。
  • 常州87歲老人重見光明 成當地角膜移植高齡之最
    最近,常州兩位80多歲高齡的眼疾患者接受了角膜移植手術,這也是當地角膜移植手術中年齡最大的病例。經過手術,如今這兩位完成了角膜移植手術的患者已經重現光明。其中一位患者,年齡高達87歲。常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眼科主治醫師孫倬說:「第一個是手術中麻醉風險比較大,怕他們術後有認知障礙;第二個是眼藥水,因為八十幾歲的人,對眼藥水的敏感度會下降;第三個是護理上面。」另一位83歲的劉尚財,30多歲時雙眼曾受過傷,此後視力就一直不太好。
  • 他捐出的眼角膜至少可讓兩雙眼睛重見光明
    7月15日16時零5分,小佳軒僅28小時的生命凋零病床上的母親還沒有見過他的樣子父親則拉著他的小手與之泣別,半小時後——他留給這個世界最後的禮物:光明他捐出的眼角膜至少可讓兩雙眼睛重見光明他能藉此再看看這個世界嗎?
  • 她和老伴要捐角膜捐遺體
    8月24日,西安市灞橋區狄寨街辦張洪寨村,當天過70歲生日的劉碧霞和老伴李明波正在填寫角膜捐獻登記表
  • 留美讀博前夕患癌病重 毅然捐獻角膜回報社會
    易躍的哥哥在捐獻志願書上簽字。紅網時刻5月16日訊(通訊員 周巧)「生病期間,社會給了我太多的幫助和溫暖,我希望在自己離開之後,能夠盡最大可能的回報社會,回報幫助過我的人們。」5月14日,寧鄉市東湖塘鎮31歲的易躍因癌症醫治無效離世,按照其生前遺願,家人將她的遺體和一雙角膜捐獻給了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和湖南省紅十字角膜捐獻愛爾眼科登記接收總站,用於攻克醫學難關、幫助角膜病患者重見光明。據易躍的哥哥介紹,妹妹從小勤奮好學,一直是班裡的優等生。本科畢業後,妹妹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大連醫科大學解剖系,全家人都為此驕傲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