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愛爾眼科醫院角膜移植專家王科華主任為患者手術角膜移植術後醫生為王阿姨檢查眼睛長沙愛爾眼科醫院角膜與眼表專科主任王叢香教授看診
11月16日上午,經過3個多小時的手術,來自邵陽武岡48歲王阿姨以及湘西鳳凰40歲楊大姐成功移植角膜,將重見光明。
而這兩片珍貴的眼角膜,來自湖南長沙一名65歲的無兒無女的老人。
受捐者等待一個月,等來老人的眼角膜
王阿姨的媳婦表示,她婆婆10月中旬在菜園裡摘菜,不小心被茄子葉刮到左眼。
「當時就說感覺不舒服,好像有東西掉在眼睛裡了,她就用手背揉了揉。後來越發的難受,整個腦袋都疼得不行。」
於是她趕緊帶著婆婆去附近的診所治療,開了不少的藥和眼藥水,可幾天過去了,王阿姨左眼非但沒有好轉的跡象,反而更加嚴重了。
10月下旬,王阿姨在家人的陪伴下,前往長沙愛爾眼科醫院求治。
角膜與眼表專科副主任醫師王科華仔細查看後,確診王阿姨左眼真菌性角膜炎,需要儘快進行角膜移植手術,否則將永遠失去光明。
幸運的是,僅僅一個月,醫生告知有合適的眼角膜。
「再晚一個星期,我媽媽就要摘掉眼球了。」
對於老人的捐獻,王阿姨及其家人都非常感激!
百年之後,我也將捐獻眼角膜
在病房,另外一位受捐者楊大姐也表示對眼角膜捐贈者的感激之情。
「覺得自己非常幸運,有很多患者可能要等上好幾年才能等到一個眼角膜,我11月11日到的長沙愛爾眼科醫院,不到一周就安排了手術。」
楊大姐說,小時候由於意外跌入火坑,燒傷左眼導致視力一直低下,此次她的左眼角膜穿孔,做手術之前視力僅剩光感。
讓楊大姐更為感動的是,由於家境貧困她拿不出手術費,長沙愛爾眼科醫院工作人員為其申請了專項的救助基金——「你是我的眼」貧困角膜盲症患者公益救助,減免了30000元的手術費用助她重見光明。
「說實在的,除了感謝我無以為報。希望自己將來也能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吧。」
楊大姐表示,等到哪一天自己去世時,也會把眼角膜捐獻出來。
出現角膜病症切勿拖延不治
王阿姨跟楊大姐所患的真菌性角膜炎,在農村並不鮮見。
長沙愛爾眼科醫院角膜與眼表專科主任王叢香教授介紹,以前也接診過幹農活時被玉米葉劃傷或被稻穀彈到後,治療不及時而造成真菌性角膜潰瘍甚至穿孔的患者。
「並不是所有人都像她們一樣幸運,能夠做角膜移植手術成功保住眼睛。」
王叢香教授表示,這背後的原因一方面是眼角膜的稀缺,還有就是患者的就醫意識不夠。
她強調,如果眼睛受傷或發現眼部有疼痛、流淚,發紅髮癢,視力下降或伴有畏光等情況時應及時就醫,避免病情惡化,最終導致失明或摘除眼球。
稀缺的眼角膜背後
「角膜盲」是我國僅次於白內障的致盲性眼病,復明的唯一手段就是角膜移植。
長沙愛爾眼庫主任楊麗紅說道,近年來,由於民眾的接受度、認可度的提升,長沙愛爾眼庫器官或遺體捐獻量在逐漸增長。
「眼庫成立之初每年二三十人,16年開始到現在每年90人左右,可以說是不小的進步。但相比眼角膜的需求量,還遠遠不夠。」
楊麗紅主任說,我國有400-500多萬角膜病致盲患者,且這個數據還在逐年增加。
她呼籲,希望更多的市民加入角膜捐獻者行列,為更多在黑暗中摸索的病患帶來光明。
(編輯zebra。部分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長沙愛爾眼科醫院 李倩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來源:湖南醫聊】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