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在重慶市遺體器官捐獻紀念園內,捐獻志願者填寫遺體器官捐獻志願書
中老年人易患的角膜病是當今世界主要致盲的眼病之一,據統計,我國因角膜病致殘致盲者(包括單眼患者)約有400萬人,他們中的大多數是可以通過角膜移植脫殘脫盲,初步估計這部分人群數量超過200萬人。除此之外,角膜炎症也是目前困擾眾多上班族的病症。
成功接受眼角膜移植患者比例不足0.25%
據重慶市紅十字愛爾眼庫主任周奇志教授介紹,雖然可以通過角膜移植脫盲脫殘的患者超過200萬人,但實際全國每年成功實施的角膜移植手術僅5000多例,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大量的角膜病患者來自農村,對角膜移植的了解甚少;另一方面,就是角膜材料本身來源困難,願意捐獻眼角膜的人目前還很少。
根據重慶市紅十字愛爾眼庫的統計,截止目前,該眼庫已經成功接收到68位愛心人士的角膜捐獻,也成功為76名角膜病患者實施角膜移植手術。雖然普通大眾對角膜捐獻的意識已經顯著提高,眼庫的宣傳及接收捐贈工作也在加強,但無奈接收到的捐獻數量依然很少,據重慶愛爾眼科醫院的統計,該院的角膜病患者平均等待移植時間約3個月,有些來院的患者已經等了近3年,依舊在等待合適的角膜。
角膜盲症在經濟欠發達的地區尤為高發,由於貧困人群衛生習慣不好、營養水平差、勞作環境欠佳,加上醫療條件有限,罹患角膜盲症時得不到及早治療,視覺如走向懸崖邊般,岌岌可危。在農村地區,收割玉米、甘蔗、板慄等農作物時,其鋒利的葉子或外殼極易傷及眼角膜,導致眼角膜黴菌感染很多見,加之邊遠山區缺醫少藥,患者得到有效治療的有限,病情或演化為角膜白斑、角膜潰瘍等,最終結果就是失明。
周奇志教授從眼庫提取新鮮的角膜
愛爾眼庫主任回應「為何捐獻無償使用有償」
周奇志教授介紹,網絡盛傳的「捐獻無回報,移植手術卻是高價」觀點其實是沒有去科學分析的。目前我國的遺體器官捐獻確實是無償捐獻,但接收捐獻的過程中涉及到的工作人員、車輛以及遺體器官的檢測、保存等都有費用產生,其他成本還有患者的手術、康復治療等。以重慶愛爾眼科醫院為例,一個角膜移植手術平均花費約需要2萬元,這其中就包含了移植手術和患者為期至少半個月的住院及抗排異治療費用,所以其實算下來,這絕對不是也不可能是一個以利益為主的事情。
「捐獻者獻出的遺體器官很難得,我們絕不會濫用亂用的」周奇志教授介紹,眼庫有完整的捐獻和使用記錄流程,而且受主管部門的監管,不管是用於移植還是用於醫學的教學和科研,醫務工作者是絕不會濫用亂用接收到的遺體器官的。
醫學院校學生緬懷遺體器官捐獻者
愛眼基金助力角膜移植 最高可獲2.5萬元救助
也正是由於移植手術會產生一定的費用,許多貧困的角膜病患者無奈放棄了多年的等待而默默的接受越來越差的眼健康狀況。周奇志教授介紹,現在多了一個新的救助途徑。經過愛爾眼科的努力,愛眼公益基金已於去年開始在重慶地區尋找貧困、可接受角膜移植的患者進行援助,最高可獲2.5萬元的醫療救助,基本上能夠解決患者的手術和初期抗排異治療費用。
據介紹,愛眼公益基金會於2016年3月發起「你是我的眼——貧困角膜盲症者公益救助計劃」,提供手術費援助,並委託愛爾眼科作為該公益活動的獨家承辦方,多地愛爾眼科醫院提供醫療支持,全國七家愛爾眼庫提供角膜材料保障,截至2016年12月底,愛眼公益基金會已救助了30多名全國各地的貧困角膜盲症患者,幫助罹患角膜盲症需要角膜移植的貧困病患恢復了光明,去年也有4位患者接受到救助在重慶愛爾眼科成功實施了角膜移植手術。
本月,愛眼公益基金會新一輪救助活動已經開始。愛眼公益基金會將攜手愛爾眼科專家團隊,同時由愛爾眼庫提供免費的優質角膜材料,為符合條件的角膜盲症患者提供專業的診療及免費手術救助機會,點亮他們的視界。
特困角膜盲患者救助報名方式
如果您或您身邊有需要通過角膜移植手術重見光明的特困家庭患者,可即刻報名申請!具體要求如下:
(一)申請對象
1.無力治療的特困家庭患者(需持低保證、殘疾證等有效證明);
2.老兵、退伍軍人、失獨老人、農民、殘疾人等。
(二)申請條件
1.社區或民政開具的家庭低保、低收入證明;
2.社區、村委會或相關行政機構開具的五保戶證明;
3.已由媒體報導過的相關圖片、媒體素材;
4.殘疾人等身份證明;
5.其他可判斷其符合救助標準的資料(家庭情況照片等)。
(三)報名方式
本次徵集名額20名患者,報滿為止。
如有需要參與救助的患者,請致電愛眼公益志願者,重慶市紅十字愛爾眼庫捐贈、公益救助熱線:023-68854663,136297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