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病作為我國主要致盲性眼病之一,一直威脅著人們的眼健康,而角膜移植手術成為治療角膜盲症的主要方法。但是由於貧困角膜病患者對於眼疾知識缺乏了解、家庭經濟條件較差等原因容易錯過最佳治療時間,病情或演化為角膜白斑、角膜潰瘍,最終導致失明。
「我到現在都不明白為什麼突然就要角膜移植了…」尹萬琴(化名)沉默了。
遭了!1瓶藥800,賣100斤玉米才120
尹萬琴來自潼南區的一個小鎮,是村裡精準扶貧的對象。據尹萬琴的丈夫張勇(化名)介紹,在2020年11月10日時,尹萬琴在地裡幹活,突然感覺眼睛畏光、流眼淚,還有些發腫。因為當時農忙,尹萬琴選擇到鎮衛生院就醫,拿了兩天的藥量就回了家。但第二天眼睛愈發嚴重,張勇帶著尹萬琴來到衛生院輸液,連續輸了3天,沒有好轉的跡象,夫妻倆又轉診到縣醫院,住院治療了4天,依舊不見成效。
最終,張勇決定帶妻子到重慶主城求醫。經過朋友推薦,夫妻倆來到某三甲醫院,經檢查該院角膜科的主任表示,尹萬琴的病不需要住院治療,用藥即可。「但這個藥1瓶就要八九百,我當時就想,遭了,我賣100斤玉米才120左右,這可怎麼辦呀!」張勇帶著妻子住在賓館裡,一周後複查時醫生表示病情稍有好轉,再拿些藥回家繼續用就行。夫妻倆拿著藥回了潼南,一周後又到醫院複查,結果出乎意料,尹萬琴的眼睛被確診為右眼真菌性角膜潰瘍。
經歷一波三折,誤打誤撞到重慶愛爾
被確診為右眼真菌性角膜潰瘍後,醫生給尹萬琴又開了幾種不同的藥,但其中有一種醫生表示該院沒有了,讓他們自行去藥房買。張勇帶著妻子走了好幾個藥房,藥品的報價對張勇來說不便宜,他選擇得很謹慎,走著走著看到重慶愛爾眼科醫院(總院),經過了解,張勇在這裡買了藥。張勇說:「我想著在那個醫院住院還要出來買藥,在這裡有的話更方便就直接轉院了。」
任毅主任為尹萬琴檢查
到重慶愛爾眼科醫院(總院)就診後,眼角及角膜科的任毅主任對尹萬琴進行了詳細地檢查,情況非常不樂觀。經角膜科任主任的詳細檢查,尹萬琴的右眼診斷為真菌性角膜潰瘍,且潰瘍面積非常大,直徑有8.5mm,潰瘍表面有很厚的菌絲苔被,說明真菌繁殖的非常快,單純藥物保守治療很難控制住病情,需要儘快行角膜移植手術切除病灶,更換捐獻者捐獻出健康角膜保住眼球。
公益救助撐起貧困患者的一片天
任毅主任表示,尹萬琴的眼部情況做角膜移植手術治療是目前最佳的方法。在與家屬及本人溝通過後,任毅主任向重慶紅十字會愛爾眼庫申請角膜。據了解,重慶市紅十字會愛爾眼庫是非盈利的角膜(眼組織)捐贈機構,經過重慶市衛生局、重慶市紅十字會批准,於2015年正式掛牌成立,並與當地紅十字會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值得一提的是重慶紅十字會愛爾眼庫是僅有幾十家可接收角膜、救助角膜盲症患者接收站之一,並已成功為千餘名角膜盲患者重見光明。
手術前,在了解到尹萬琴家庭經濟十分困難的情況後,重慶愛爾眼科醫院(總院)向湖南愛眼公益基金會發起的「你是我的眼」貧困角膜盲症公益救助項目提出救助申請,獲得項目救助批准後,為其進行角膜移植手術提供3萬元救助金,使其重見光明。
據悉,「你是我的眼」貧困角膜盲症公益救助項目是愛眼公益基金會聯合愛爾眼科醫院發起的一項公益救助項目,針對需要角膜移植手術的貧困戶、低保戶、殘疾等患者提供一定額度的手術費用援助。從2016年開始,該項目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由全國各地的愛爾眼科醫院角膜病學組醫生團隊提供醫療支持。
真情關愛暖人心錦旗聊表感恩情
尹萬琴的手術非常順利,目前狀態良好,已經可以出院。在出院前,尹萬琴和丈夫特地將一面「大愛無疆,傳遞光明」的錦旗送到任毅主任和愛爾眼庫的醫務人員手中,並連連稱讚和感謝任毅主任及全體醫護人員的醫德高尚,也表達了對角膜捐獻者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