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的孩子眼睛看不見光明,心中不是滋味。」65歲的周國清老人家住湖南永州藍山,12月24日12時25分,因腦出血搶救無效與世長辭。周老的家屬根據他生前的遺願,第一時間與永州市藍山縣紅十字會取得聯繫,捐獻老人眼角膜和遺體。
按照流程要求,藍山縣紅會工作人員與家屬溝通,協調遠在新疆的哥哥在角膜遺體捐獻自願書上簽字,並與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人體解剖學潘愛華教授共同確認文書的合法性。最終,老人的眼角膜捐贈給湖南省紅十字角膜捐獻愛爾眼科永州分站救助眼疾患者,遺體則捐贈給永州職業技術學院醫學院做為醫學研究與教學,這是永州市藍山縣首例角膜遺體捐獻。
1958年10月26日,周國清老人出生於藍山縣漿洞鄉水杉林村,14歲參加工作,為村籌建的林場進行育苗和種植造林,一幹就是十幾年。據村裡的人說,周國清老人在工作中是一個一絲不苟的人,吃苦耐勞,任勞任怨,多次受到上級表彰和嘉獎。他大公無私,助人為樂,幫助村上老人及無勞動力家庭從不收取報酬;他為困難群體捐款助學,照顧五保老人,為貧困孩子支付生活費及購買學習用品;為村上架橋築路,累了病了仍然堅持工作;他為兄弟姐妹提供幫助捨己為人,終生未婚,沒有建立自己的家庭。
周國清老人一生為他人、為社會奉獻,從不考慮利益得失,一直將經濟收入用於幫助他人。由於交通不便,他也從未想過離開這個奉獻一生的村子,直到逝世前,他想到的仍然是,要用自己的遺體為社會做出最後的貢獻。
周老先生說,「我看到有的孩子眼睛看不見光明,心中不是滋味。此外,我自己一生很平凡,待逝後為國家醫學事業再作出貢獻,將有限的眼角膜在他人身上重見光明。」
在藍山縣紅十字會、愛爾眼科醫院、永州職業技術學院的工作人員及老人親友的共同見證下,周國清老人的親屬強忍悲痛,在角膜遺體捐獻確認登記表上籤下名字,為周國清老人平凡而偉大的一生劃下了圓滿的句號。
瀟湘晨報記者張樹波 通訊員唐軍 潘愛華
【來源:瀟湘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