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65歲老人捐獻角膜遺體:我看到有的孩子眼睛看不見光明,心中不...

2021-01-08 湖南24小時

「看到有的孩子眼睛看不見光明,心中不是滋味。」65歲的周國清老人家住湖南永州藍山,12月24日12時25分,因腦出血搶救無效與世長辭。周老的家屬根據他生前的遺願,第一時間與永州市藍山縣紅十字會取得聯繫,捐獻老人眼角膜和遺體。

按照流程要求,藍山縣紅會工作人員與家屬溝通,協調遠在新疆的哥哥在角膜遺體捐獻自願書上簽字,並與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人體解剖學潘愛華教授共同確認文書的合法性。最終,老人的眼角膜捐贈給湖南省紅十字角膜捐獻愛爾眼科永州分站救助眼疾患者,遺體則捐贈給永州職業技術學院醫學院做為醫學研究與教學,這是永州市藍山縣首例角膜遺體捐獻。

1958年10月26日,周國清老人出生於藍山縣漿洞鄉水杉林村,14歲參加工作,為村籌建的林場進行育苗和種植造林,一幹就是十幾年。據村裡的人說,周國清老人在工作中是一個一絲不苟的人,吃苦耐勞,任勞任怨,多次受到上級表彰和嘉獎。他大公無私,助人為樂,幫助村上老人及無勞動力家庭從不收取報酬;他為困難群體捐款助學,照顧五保老人,為貧困孩子支付生活費及購買學習用品;為村上架橋築路,累了病了仍然堅持工作;他為兄弟姐妹提供幫助捨己為人,終生未婚,沒有建立自己的家庭。

周國清老人一生為他人、為社會奉獻,從不考慮利益得失,一直將經濟收入用於幫助他人。由於交通不便,他也從未想過離開這個奉獻一生的村子,直到逝世前,他想到的仍然是,要用自己的遺體為社會做出最後的貢獻。

周老先生說,「我看到有的孩子眼睛看不見光明,心中不是滋味。此外,我自己一生很平凡,待逝後為國家醫學事業再作出貢獻,將有限的眼角膜在他人身上重見光明。」

在藍山縣紅十字會、愛爾眼科醫院、永州職業技術學院的工作人員及老人親友的共同見證下,周國清老人的親屬強忍悲痛,在角膜遺體捐獻確認登記表上籤下名字,為周國清老人平凡而偉大的一生劃下了圓滿的句號。

瀟湘晨報記者張樹波 通訊員唐軍 潘愛華

【來源:瀟湘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65歲老人捐獻角膜讓2位病患重見光明 醫生呼籲角膜捐獻
    長沙愛爾眼科醫院角膜移植專家王科華主任為患者手術紅網時刻11月23日訊(通訊員 李倩)11月16日上午,經過3個多小時的手術,來自邵陽武岡48歲王阿姨以及湘西鳳凰40歲楊大姐成功移植角膜,將重見光明。而這兩片珍貴的眼角膜,來自湖南長沙一名65歲的無兒無女的老人。受捐者等待一個月 等來老人的眼角膜王阿姨的媳婦告訴記者,她婆婆10月中旬在菜園裡摘菜,不小心被茄子葉刮到左眼。「當時就說感覺不舒服,好像有東西掉在眼睛裡了,她就用手背揉了揉。
  • 65歲孤寡老人捐獻角膜,讓2位病患重見光明
    長沙愛爾眼科醫院角膜移植專家王科華主任為患者手術角膜移植術後醫生為王阿姨檢查眼睛長沙愛爾眼科醫院角膜與眼表專科主任王叢香教授看診11月16日上午,經過3個多小時的手術,來自邵陽武岡48歲王阿姨以及湘西鳳凰40歲楊大姐成功移植角膜,將重見光明。
  • 衡陽47歲尿毒症患者捐獻角膜遺體,已助兩人重見光明
    三湘都市報1月15日訊(記者 田甜 潘愛華 楊麗紅)「我想將自己的遺體和眼角膜捐獻給有用的人。」這是47歲患有尿毒症的衡陽女子楊萍留在世間最後一個願望,1月11日,她的生命被病毒按下了終止鍵,今天,記者從省紅十會字了解到了她的故事。
  • 捐角膜和遺體 「希望重見光明的人替我看未來」
    長城網邢臺9月7日電(助理記者 劉楊)今年49歲的杜俊壽身患重症,目前正在醫院接受治療。經慎重考慮,他決定在身後捐獻出眼角膜和遺體,為社會做最後的貢獻。昨日,記者走進邢臺市第一醫院病房對他進行了採訪。
  • 55歲的他捐獻角膜讓兩患者重見光明
    武漢晚報訊(記者唐智峰 通訊員敖盼盼)「我覺得父親很偉大!」27歲的小趙說起父親,眼角馬上就泛起淚光。14日,當得知父親趙鐵軍去世後捐獻的角膜,已成功幫助兩名眼角膜穿孔患者完成移植手術,她和家人悲痛之餘感到十分欣慰。
  • 遺體捐獻 讓生命開啟第二次旅程
    儘管近來天氣炎熱,但67歲的裴風岐走到哪裡都要隨身攜帶他的小背包。背包最外面的夾層裡放著一張藍色的卡片——「遺體捐獻卡」,卡片上有他的名字、編號和醫院聯繫電話。「這個卡我帶在身上,萬一出現什麼情況,人家看到這個卡上的信息,能及時聯繫到醫院……」今年3月份,他辦理了遺體(角膜)捐獻登記,成為一名遺體捐獻志願者。
  • 「當我離開,把愛留下」22歲女大學生捐獻角膜遺體
    陳琦媽媽籤署角膜遺體捐獻志願書。 紅網時刻1月6日訊(通訊員 楊麗紅)「當我離開,把愛留下」,22歲的女大學生陳琦一直催媽媽聯繫省城長沙紅十字會。
  • 捐獻遺體的15歲少年:要去醫院做讓人尊敬的「大體老師」
    (健康時報記者 韋川南)松華遺體的角膜被取走的時候,北京大學首鋼醫院腫瘤科副主任醫師曹鳳沒去,她坐在辦公室,眼淚難以自控地流個不停。「原本是想最後再去送送他,但那一刻真正到來的時候,還是太心痛,沒辦法去看。」曹鳳對健康時報記者說。
  • 堅強母親抗癌半生,捐獻角膜留下光明
    11月9日下午4時02分,揚州高郵市50歲的曹春紅平靜地走了。在高郵市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外的走廊裡,她的兒子陳宇坐在椅子上,悲痛不已。但對於他來說,這時最重要的就是完成母親的心願,捐獻她的眼角膜,給他人帶去光明。「媽媽,放心,我一定會完成你的心願。」陳宇說:「前來送別母親的人特別多,心裡特別感動。母親的生命雖然短暫,但是卻留給我了一輩子的財富,那就是堅強、勇敢、愛心。」「母親30多歲患上癌症,病退後,自己一邊做生意,一邊與病魔作鬥爭。
  • 她和老伴要捐角膜捐遺體
    歲壽宴現場和老伴一起籤志願書要捐角膜、遺體     華商報訊(記者 李琳 攝影 黃利健)昨日,劉碧霞老人迎來了70大壽,也送給了自己一份最美的生日禮物——和老伴李明波一起籤下了角膜捐獻志願書和遺體捐贈志願書。
  • 江蘇一名7歲孩子捐出角膜和遺體——這是最美麗的贈予
    中青在線訊(彭偉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李超)清明節期間,蘇州市紅十字會捐獻紀念園裡舉行了一場集體祭奠活動,一堵刻著510個名字的石牆前擺滿了鮮花。和常見的掃墓不同,人們在這裡祭奠的對象沒有墳塋,沒有墓碑,甚至沒有遺骨——他們是捐獻了遺體、角膜和器官的志願者。雖然他們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但他們的器官讓生命接力。在他們身上,死亡與新生實現輪迴。
  • 我市角膜登記捐獻人數倍增
    如果有一天,我走了,請不要為我難過,因為我把光明留下了,有一雙清澈的眼睛在延續我的生命  易 鶴 文/攝  數九寒冬裡陽光依舊燦爛。12月19日,鎮海九龍湖大同公墓溫暖如春。在藍天白雲的襯託下,公墓內的「寧波市遺體捐獻紀念陵園」顯得格外肅穆。
  • 將大愛與光明留在人間!47歲尿毒症患者捐獻眼角膜延續光明
    年僅47歲,卻因為尿毒症導致器官衰竭不幸逝世,經歷過於病魔的抗爭,在生命最後的時間裡,她決定用愛回報社會,捐獻自己的角膜與遺體。 2020年12月,楊萍聯繫到衡陽市紅十字會,詢問身後捐獻角膜遺體的相關事項。
  • 黑龍江角膜捐獻第一人的眼角膜將有望第三次傳遞!
    一向為別人帶去光明和希望的她,做了一個決定,捐獻自己的眼角膜。把你的眼睛,能看見光明的眼睛,去捐給那些看不到光明的人,讓他們看到祖國美好的大好山川,去享受光明,那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兒啊。2004年11月12日,閆阿紅停止了呼吸。同一天,像她希望的一樣,她的眼角膜被移植成功。
  • 75歲老黨員捐獻遺體和眼角膜 德州市登記在冊的捐獻者199例
    張一貴捐獻證書「我覺得我身體不行了,抓緊聯繫市紅十字會吧,把我的遺體和眼角膜捐獻出去,為社會做些貢獻。」這是75歲的退休老人張一貴去世前兩天對兒女們說的話。11月21日19:30,老人安詳平靜地走完了他的一生,遵照老人的遺願,家人將其遺體和眼角膜捐獻給了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 「當我離開,把愛留下」!22歲女大學生捐獻角膜遺體,眼看著流淚
    #健康守護者##湖南醫聊超能團##長沙愛爾眼科#「當我離開,把愛留下」,22歲的女大學生陳琦一直催媽媽聯繫省城長沙紅十字會。1月4日下午5點,陳琦媽媽輾轉通過長沙市紅十字會,電話裡強烈表達了陳琦角膜遺體捐獻的意願:「她想要在她還活著的時候親自籤署志願書,她知道自己的病治不好了,但她還很年輕,想要把角膜留在世上,幫助別人看見這個世界,用另一種方式活下去,遺體捐出來做醫學教研,用最後的力量做一些真正有意義的事。」 1月5日凌晨零點02分,陳琦因搶救無效不幸去世,生命永遠定格在22歲。
  • 長沙46歲女子捐獻遺體角膜,最後一條微信讓人淚目
    這一路上,我們一起攜手挺到現在很不容易。在生命的最後,她給我發了一條微信,說她死而無憾,要將遺體捐獻給紅十字會,器官用於救治患者,遺體用於科研和教學。她來得平凡,去得偉大!」今日,說起捐獻遺體器官的妻子蔣琳鳳,歐陽貴東淚如雨下。 沒有隆重的葬禮,沒有滿目的輓聯,就連最後的告別都是匆匆。
  • 願留光明在人間 郴州24歲青年捐獻角膜
    紅網時刻11月8日訊(通訊員 周瓊)「我身上唯一沒有被病毒感染的部位就只剩下眼角膜,我希望將我的眼角膜、我的光明捐獻給需要的患者!」這是一位剛滿24歲青年最後的心願。這位青年叫歐陽明,17歲那年在長沙湘雅醫院被確診為郎格罕組織細胞綜合症,這是一種全球罕見的病。
  • 祭拜了老友 她立馬籤了人體器官捐獻志願書……
    按照遺願,完成了遺體捐獻。「老田,你的眼睛一直保護得很好,現在給需要幫助的人帶去了光明!」向澤潤對著碑上老伴的名字說。 △秦孃孃(綠衣)祭拜老友,一旁是田貽明的愛人向孃孃。這次陪她一起來的,還有田貽明的三位老友。「我跟他是穿著叉叉褲的兄弟夥, 去年這個時候還一起在成都度假!」一位叔叔對於好友這種開明的做法很敬佩,表示也願意效仿。
  • 湖南57歲老黨員捐獻角膜遺體 兒子幫他重溫入黨誓言
    華聲在線7月2日訊「爸爸病重期間對我說,他是一名有25年黨齡的老黨員,深受黨的教導,也深受黨的恩惠。希望捐出自己的角膜和遺體供醫學研究,把有用的器官捐獻給需要幫助的人。」今日,石城哽咽回憶父親臨終時的囑咐。建黨99周年之際,他幫爸爸石磊重溫入黨誓言,履行莊嚴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