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生命接力! 青島市市立醫院25名醫護籤下遺體捐獻申請
「除了挽救生命,護佑健康的職責外,我們還在探討生命、醫療更加深刻的內涵,讓生命更美好,讓醫療更有溫度。」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急診科總護士長位蘭玲說,她和急診科的同事們發起成立「急診生命+」志願服務隊,就是希望讓生命多一種寬度,留下無限的可能。
-
麗水已故退役軍人捐獻器官及遺體 讓生命在大愛中傳遞
日前,2020年第四季度「麗水好人榜」揭曉,遂昌已故退役軍人李斌林因無償捐獻有用器官用於挽救他人生命,用自己的大愛傳遞了「生命火種」的事跡,獲評「助人為樂麗水好人」。在李斌林去世的當天,面對殘酷的現實,他的父母張貴球、李建生夫妻感覺瞬間被抽空,說不出任何的話語。
-
安徽:120名志願者在太和籤遺體(器官)志願捐獻承諾書
阜陽120名志願者志願捐獻遺體7月1日,太和縣文廟廣場人頭攢動,120名志願者辦理了遺體(器官)志願捐獻登記申請,並籤下承諾書,規模創安徽省之最。據了解,這是由太和縣委宣傳部、紅十字會、文明辦和苗為民愛心社等單位和組織共同舉辦的第二屆遺體(器官)捐獻活動。受到各界群眾積極支持。
-
青島這些白衣天使填寫了遺體捐獻申請登記表
來自市立醫院東院急診科的24位醫護人員和1位職工家屬在青島市紅會人員的指導下,認真填寫《青島市遺體捐獻申請登記表》,用他們的無聲大愛表達對生命的尊重。經過抗疫洗禮,她回青後義無反顧去紅十字會籤訂了遺體捐獻志願書,自願在逝世後把遺體捐獻給醫學事業,能讓更多生命得以延續,賦予生命更多的意義。很多醫護人員都表示想要加入到遺體捐獻的隊伍中。於是,由急診醫護人員組成的「急診生命+」志願者服務隊應運而生,這也是全市首個由急診科醫生組建的志願者服務隊。
-
遺體捐獻 讓生命開啟第二次旅程
在濟南,像他這樣的還有一群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遺體(角膜)捐獻志願者」。洞悉生命的意義,他們想用自己最後的光和熱,為他人延續生命。她說,說到底是要讓大家從更高的層面理解生命的意義。路過花叢,沾一身衣香。這些志願者相信,在生命的第二次旅程,有緣的人可以再見。兩代人與三代人的捐獻故事沿著你走過的路對遺體捐獻志願者而言,死亡不再是不可言說的忌諱,而是生命的全新開啟、生命價值的開敞。
-
莒縣10名志願者集體籤訂遺體角膜捐獻登記
前來登記捐獻的楊女士,在趙連翠的宣傳帶動下,萌生了捐獻遺體角膜的想法,又怕在臨沂工作的女兒不同意,給女兒去電話後,女兒很支持楊女士的想法,而且女兒告訴媽媽,她早就已經做了遺體角膜捐獻登記,早已成為一名遺體角膜捐獻志願者。
-
95歲老人去世後遺體捐獻 他要讓生命更有意義
2月2日上午9點15分,95歲高齡的俞老伯在浙江省榮軍醫院(嘉興市第三醫院)大橋分院——嘉興老年病醫院的病房中走完了生命的最後一程。與其他辭世老人不同的是,他的遺體將被送到浙江大學醫學院。 俞老伯是嘉興三院退休職工俞忠良的父親,生前便決定死後要將自己的遺體捐給國家,希望在醫學教育和科研領域派上用場。
-
「捐」出自己 為愛續航:青島這些白衣天使填寫了遺體捐獻申請登記表
11月5日上午,一場以「急診生命+」為主題的遺體捐獻志願者籤約活動在市立醫院東院門診舉行。來自市立醫院東院急診科的24位醫護人員和1位職工家屬在青島市紅會人員的指導下,認真填寫《青島市遺體捐獻申請登記表》,用他們的無聲大愛表達對生命的尊重。
-
讓愛的接力棒繼續傳遞 濰坊50歲大姨籤下遺體捐獻書
近日,濰城區軍埠口綜合項目區王家文莊村50歲的陳金霞在濰城區紅十字會自願籤訂了《遺體(角膜)捐獻登記表》。她這一勇敢大愛的決定溫暖著每一個人的心。家中突遇變故 多虧好心人奉獻愛心說起陳金霞,大家可能比較陌生。但提起她的侄子趙興智,很多熱心公益的市民會有印象。2008年5月份的一天,趙興智的父母在去壽光辦事途中遭遇車禍,不幸去世。
-
用生命傳遞愛!西安又有16人組團登記捐獻人體器官
他們來自社會各界,年齡最大的69歲,最小的40歲,有企業高管、普通工人,有醫生護士、有離退休人員。因為一顆愛心,他們走到一起。 姐姐上次登記這次拉妹妹加入 邱金花已經59歲了,她從2003年開始獻血至今,2018年開始捐獻血小板,已挽救了4個人生命。
-
生命向生命致敬 -- 福壽園參與遺體(器官)捐獻事業的公益創變
這個過程中不僅傳遞著愛心與溫情,更檢驗著一個國家文明與法治的成熟度。 自1982年開始,上海市紅十字會於全國率先開展遺體捐獻工作,在全市19個區(縣)建立了27個遺體捐獻登記站,在6所醫學院校設立了上海市紅十字遺體捐獻登記接受站,在4家醫院設立了上海市紅十字眼庫。並於2001年3月1日起,施行了全國第一部地方性法規《上海市遺體捐獻條例》。
-
為生命接力!青島這家醫院24人籤訂遺體捐獻書
戰疫先鋒重新詮釋生命的意義青島市市立醫東院急診科總護士長位蘭玲介紹發起本次活動的初衷時說:「由於急診工作的特殊性質,每天都能見到太多的生離死別,有時感覺生命特別脆弱,可是,當我經歷過在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52個日日夜夜,體會過治癒的武漢病患千裡來青感謝救命之恩的感動後,我對生命有了全新的認知。」
-
長沙46歲女子捐獻遺體角膜,最後一條微信讓人淚目
在生命的最後,她給我發了一條微信,說她死而無憾,要將遺體捐獻給紅十字會,器官用於救治患者,遺體用於科研和教學。她來得平凡,去得偉大!」今日,說起捐獻遺體器官的妻子蔣琳鳳,歐陽貴東淚如雨下。 沒有隆重的葬禮,沒有滿目的輓聯,就連最後的告別都是匆匆。
-
捐獻遺體角膜成為「大體良師」 長沙一女子離世前最後一條微信讓人...
在生命的最後,她給我發了一條微信,希望將遺體捐獻給紅十字會,器官用於救治患者,遺體用於科研和教學。她來得平凡,走得卻不平凡!」11月23日,說起捐獻遺體器官的妻子蔣琳鳳,歐陽貴東淚如雨下。沒有隆重的葬禮,沒有滿目的輓聯,就連最後的告別都是匆匆。
-
「遺體捐獻」是生命至高價值的最美詮釋
(12月27日《燕趙都市報》)人的生命是短暫而脆弱的,人的一生應當「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面對死亡,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從容赴死,而且打破傳統世俗觀念,用最後的奉獻點綴著世界,他們就是遺體捐獻志願者,白志強就是其中的一位。2008年7月17日,白志強填寫了遺體捐獻志願書。
-
13人組團登記人體器官捐獻:為了人生更有意義
遺體器官捐獻,生命精彩謝幕!在自己去世之後將器官捐獻出來,讓生命以另一種形式綻放,無論是去幫助他人,還是促進奉獻醫療事業,都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 >>讓生命在大愛中延續 一人登記器官捐獻後 志願者團隊和朋友接龍表達意願 63歲的邱華是陝西省慈善協會愛心大姐志願者團隊的隊長,這個志願者團隊成立有10年了,最初只有七八個人,後來就像滾雪球一樣,加入進來的人越來越多,現在有1000多人。
-
遺體捐獻--讓生命之光延續
水母網02月24日訊(通訊員 孫美潔)2018年2月22日,山東省蓬萊市李愛榮女士走完了她人生最後一程,實現了遺體、角膜雙捐獻。熱心公益,無私奉獻生於1956年的李愛榮是蓬萊市紅十字會辦公室工作人員熟悉的熱心阿姨,這源於她養了一個熱心公益的好兒子—蓬萊仙境救援隊隊長袁平先。
-
明日的愛——九位眼角膜捐獻志願者和他們的故事[組圖]
胡金言(左)、聶燕紅夫妻,安徽安慶人(6月5日攝)。兩人來合肥做裝修工十餘年,先後不幸患上尿毒症,雙雙依靠透析維持生命。他們說,現在身體不行了,還有一個孩子在上學,壓力很大。這一兩年夫妻倆總在電視上看見別人捐獻遺體(包括眼角膜)的報導,總是很感動,於是籤了眼角膜捐獻協議。聶燕紅說,這都是身後的事情,一來可以幫助人,二是也為自己和孩子積德。他們選擇成為眼角膜捐獻志願者。在他們之中有身患重病的孩子,有樂觀開朗的白衣天使,有呼籲社會公益的大學生,也有已經永遠離開我們並已經給別人帶來光明的老人。
-
女子欲身後捐獻器官 想籤捐獻協議不知如何辦理
女子欲身後捐獻器官 想籤捐獻協議不知如何辦理 2014-05-20 13:29:45來源:海口晚報作者:責任編輯:劉豔 28歲的小諾是一名普通的海口市民,多年來,她藏著一個心願,那就是籤一份器官捐獻的協議書,成為一名捐獻志願者,如果有一天不幸發生意外,她希望自己的器官能幫助他人延續生命。
-
捐獻造血幹細胞 夫妻攜手奉獻愛心
-01-08 15:56:11 /a/20210108/8fbb723170d14a0e89e4d46d0b45e21e.shtml 1月7日上午,鹽城市紅十字會為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李海華舉辦了一場歡送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