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漳縣柳園鎮基礎設施建設凸顯民生情懷
臨漳縣柳園鎮基礎設施建設凸顯民生情懷 2013-10-17 09:46:15 來源:河北新聞網
-
臨漳縣393輛機動車逾期未檢驗,看看有你的愛車沒
DK4321王振山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西羊羔鄉劉羊羔村梨園路29號DZ4034薛海鋒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狄邱鄉北賈村德順街21號DB5413趙連榮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杜村集鄉土樓村東中路永和巷DX7033張寶堂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柳園鎮涉縣莊涉南路北六巷05號DM1189臨漳縣慧康運輸有限公司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臨漳鎮王明寨村DG5180楊現珍
-
農電工李永久成為湖北省老河口市捐獻骨髓第一人
與以往獻血不同,李永久這次要去武漢捐獻造血幹細胞,進行骨髓移植,救助廣州一名白血病患者。 為了不讓妻子擔心,不讓家裡年邁的父母擔心,李永久輕鬆地告訴家人,捐獻造血幹細胞與獻血差不多。 老河口市捐獻造血幹細胞第一人 7月20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湖北分庫管理中心給老河口市供電公司郵寄了一份《關於李永久同志捐獻造血幹細胞救助白血病患者請假協商函》,單位領導和同事們才知道李永久打算捐骨髓救人事情。
-
醫學專家捐獻遺體成為「大體老師」
「大體老師」是醫學界對遺體捐獻者的尊稱,他們讓學生能在最接近真實的人體上進行模擬手術訓練。對醫學生來說,他們是無言的良師,是感知生命的領路人。20日的課堂上,學生們迎來一位令人尊敬的「大體老師」——韓湘君教授。韓湘君曾長期在上海市盧灣區婦幼保健院(現已併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黃浦分院)工作,是知名婦科主任醫師。
-
一對母女同時登記捐獻遺體 遺體器官捐獻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和支持
近期,泉州網報導了市民無私捐獻遺體或登記成為捐獻器官遺體志願者的新聞,引起廣泛關注。昨日上午,村務工作者洪如萍主動來到南安市紅十字會辦公室辦理登記器官捐獻。而在9月4日,市民黃女士與女兒也一同到南安市紅十字會填寫了《福建省自願捐獻遺體登記表》,並完成了網上遺體捐獻志願登記。她們是南安市今年線下登記捐獻器官或遺體的第13位、14位、15位志願者。
-
遺體捐獻 讓生命開啟第二次旅程
背包最外面的夾層裡放著一張藍色的卡片——「遺體捐獻卡」,卡片上有他的名字、編號和醫院聯繫電話。「這個卡我帶在身上,萬一出現什麼情況,人家看到這個卡上的信息,能及時聯繫到醫院……」今年3月份,他辦理了遺體(角膜)捐獻登記,成為一名遺體捐獻志願者。 從去年填寫志願表開始,裴風岐原本和諧的家庭就起了「波瀾」,孩子們的反對,讓他和老伴袁桂芳始料未及。
-
重慶一對夫婦6年帶動164人成為遺體捐獻志願者
已年過六旬的龔光榮夫婦和遺體捐獻志願者們身著白色體恤衫,鞠躬、默哀,目送重慶醫科大學遺體接受站的車輛遠去…… 對於龔光榮夫婦來說,這樣的告別並不顯得沉重。「挽救別人的生命,也是延長自己的生命。」每當被問及為什麼要投身遺體捐獻公益事業,龔光榮的回答樸實而動人。
-
胥女士捐獻造血幹細胞救人 成為河北省第500例捐獻者
胥女士不僅將挽救一個生命和一個家庭,與此同時,她還成為河北省第500例捐獻者,河北省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500例!17年來,這不僅是我省造血幹細胞捐獻事業發展的一個重要裡程碑,更是一幅生命延續的精美長卷。 【現場】 她微笑中救人,成為我省第500例捐獻者
-
重慶江津:一對夫婦6年帶動164人成為遺體捐獻志願者
已年過六旬的龔光榮夫婦和遺體捐獻志願者們身著白色體恤衫,鞠躬、默哀,目送重慶醫科大學遺體接受站的車輛遠去…… 對於龔光榮夫婦來說,這樣的告別並不顯得沉重。「挽救別人的生命,也是延長自己的生命。」每當被問及為什麼要投身遺體捐獻公益事業,龔光榮的回答樸實而動人。
-
生命定格81歲,醫學專家捐獻遺體成為「大體老師」
「大體老師」是醫學界對遺體捐獻者的尊稱,他們讓學生能在最接近真實的人體上進行模擬手術訓練。對醫學生來說,他們是無言的良師,是感知生命的領路人。20日的課堂上,學生們迎來一位令人尊敬的「大體老師」——韓湘君教授。韓湘君曾長期在上海市盧灣區婦幼保健院(現已併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黃浦分院)工作,是知名婦科主任醫師。
-
她每天記錄用藥和身體變化,只是為了……遺體捐獻;看哭了
這幾天,馬躍鋼又一次住進湖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準備做新一期的化療。在化療之前,她還正式作出決定:捐獻遺體。掙扎,不舍,妥協……雖說早就與家人商量,大家都有心理準備,但當湖州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來到病床前辦理手續時,老伴葛翔還是紅了眼睛。那個名字,怎麼都籤不下去。馬阿姨很堅決:「我早就想好了。」但無疑,這個決定,讓全家人糾結不已。
-
遺體捐獻反悔撤回達六成 擔憂無償捐獻用作牟利
相關人士稱,在申請捐獻的人員中,因反悔撤回捐獻的約佔六成。 到底是什麼制約了遺體器官捐獻?傳統觀念、迷信思想,還是商業擔憂? 文/圖 記者陳杰 通訊員紅會宣 現狀:最近兩年新增捐獻量為零 梁永權,20歲,因患上「慢粒型細胞白血病」離開人世,按照他生前的遺願,南方醫科大學將其遺體接收,作為日後醫藥科研用途,成為江門第二例實現遺體捐獻的志願者。
-
捐獻遺體、角膜 東營六旬石油人周新善有大愛!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欣 通訊員 張惠 東營報導 11月14日15點45分,東營區紅十字會張惠接到周新善妻子鄒花香的電話,表示周新善剛剛去世,請他們來接受角膜和遺體同時,為家屬發放捐獻榮譽證書和紀念碑。 19點55分,山東省眼科醫院趕到濱海醫院,對家屬表示慰問後,向家屬解釋角膜摘取方式和下一步如何使用,雙方籤字辦理了捐獻和接受手續,順利摘取了眼角膜。 20點40分,濱州醫學院煙臺校區趕到濱海醫院,負責接受遺體的醫護人員向家屬表達了深深的謝意和敬意。隨後,與家屬辦理了遺體捐獻和接受手續。
-
市民提議有償捐獻遺體
記者 楊樺 本報濟南2月28日訊全省3年實現遺體捐獻者僅106人。本報2月28日刊發的《1200人登記獻遺體》引起眾多讀者關注。熱心讀者給本報打來電話建議實行有償捐獻,以保證捐獻遺體和器官的數量。 在省醫科院工作的陳女士打來電話說:「要求每個人都無私奉獻也不可能。
-
捐獻遺體角膜成為「大體良師」 長沙一女子離世前最後一條微信讓人...
在生命的最後,她給我發了一條微信,希望將遺體捐獻給紅十字會,器官用於救治患者,遺體用於科研和教學。她來得平凡,走得卻不平凡!」11月23日,說起捐獻遺體器官的妻子蔣琳鳳,歐陽貴東淚如雨下。沒有隆重的葬禮,沒有滿目的輓聯,就連最後的告別都是匆匆。
-
老夫妻倆共同申請捐獻遺體
與其他人不同,張鷹沒有撥打殯儀館的電話,而是撥打了安徽省紅十字會遺體捐獻中心安徽醫科大學登記接受站的電話。雖然當天正好是清明小長假,安醫大登記接受站的工作人員還是迅速趕到了醫院,舉辦完捐獻遺體儀式後,工作人員將楊君鶴的遺體帶走。張鷹的父親,時年82歲的張瑞麟於2012年10月去世後,當時也是將遺體捐獻給了安徽省紅十字會遺體捐獻中心安醫大登記接受站。
-
關於遺體捐獻,現身說法,談談我的心路歷程
本人早在2018年就籤訂了遺體捐獻意向書,是第178474位捐贈志願者,正巧在問答上有人問到這個問題,就解答了一下,順便分享一下自己的心路歷程。可能很多人和我一樣,覺得現在年富力強,死亡是遙不可及的,不需要考慮這些事情。我也是這樣想的,籤署捐獻意向,成為志願者也是很偶然的因素。
-
長沙46歲女子捐獻遺體角膜,最後一條微信讓人淚目
在生命的最後,她給我發了一條微信,說她死而無憾,要將遺體捐獻給紅十字會,器官用於救治患者,遺體用於科研和教學。她來得平凡,去得偉大!」今日,說起捐獻遺體器官的妻子蔣琳鳳,歐陽貴東淚如雨下。 沒有隆重的葬禮,沒有滿目的輓聯,就連最後的告別都是匆匆。
-
鼓勵遺體捐獻不能操之過急,以免架空"逝者權利"
「自然人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獻的,該自然人死亡後,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共同決定捐獻。」8月23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分組審議民法典人格權編草案時,草案三審稿中這一新增加內容引發熱議,多位委員提出是否將這個內容上升為法律要慎重研究(8月27日《法制日報》)。
-
捐獻遺體,是一種什麼感受?
回到家裡,我告訴女兒,我決定將來捐獻我的遺體,簡化所有的程序,取消所有的開銷。社會資源咱管不了,家庭資源先節省下來。2018年11月23日,女兒陪我去辦理了遺體捐獻手續。哈爾濱地區的遺體捐獻接收工作設在哈爾濱醫科大學解剖學館,遺體接收後由哈爾濱醫科大學用於教學實驗。工作人員說,以前每年只有幾個捐獻者,這些年漸漸多了起來。遺體接收後可能用來製作標本,也可能用於解剖學教學。遺體完成教學實驗後,將由民政部門負責火化工作,不留骨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