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獻器官為更多人送去希望 38歲退役老兵如此獲「重生」
發布時間:2021年01月13日 來源:蒼南新聞網
蒼南新聞網1月13日消息:對吳練招而言,1月11日,註定是個悲傷難忘的日子,在簡單的告別儀式後,她克服心中的萬般不舍完成丈夫遺願,無償捐獻其器官,為更多有需要的人送去希望。
年僅38歲的楊秀隆是一名貴州籍退役軍人,從事長途貨運工作,長期的高強度工作給他的身體留下了許多隱患。1月4日,楊秀隆駕駛一輛重型半掛車前往藻溪鎮下應村送貨,當行駛到下應橋附近時突感不適,全身提不起力氣,考慮到無人控制的重型半掛車會給過往行人車輛造成巨大危害,楊秀隆用僅存的意識將車駛向路邊停穩,隨即昏迷在了駕駛座上。附近熱心群眾發現後撥打120,將其送往醫院救治。
楊秀隆在送醫之後,被確診為突發性腦出血。當妻子吳練招接到通知火速趕到醫院時,他已經完全沒有了意識。近一周的搶救,對吳練招而言煎熬萬分,每天她都堅守在病房外希望丈夫的情況能有所好轉,然而,奇蹟並沒有發生。1月9日,經醫生的積極搶救與評估後,因病情難以逆轉,最終家屬同意放棄無效的醫療幹預措施,吳練招也毅然選擇完成丈夫的遺願,無償捐獻他的腎臟、肝臟以及角膜器官,讓愛和希望傳遞給更多有需要幫助的人。在縣人民醫院的重症監護室外,記者見到了吳練招,她滿是淚痕的臉上掛著掩飾不住的憔悴,認真聽著OPO協調員、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等告知相關的捐獻條例準則,卻又不時地抹去眼角流下的淚水,最終還是在捐獻承諾書上籤下了名字。
「家裡還有老母親和兩個孩子在等著我們回去團聚,但他卻永遠留在了這裡」,說到丈夫,吳練招禁不住哽咽起來。夫妻倆從貴州來到溫州打工,作為家庭頂梁柱的丈夫為了能賺到更多錢,日常就是在長途路上奔波,經常是「貨運到哪,人就在哪」,每個月僅能匆匆見上幾面,但也正是這樣簡短溫馨的時光成了夫妻二人在異鄉相互堅持下去的精神寄託。「丈夫的離去已經無法挽回,我一定會完成他留下的心願,讓他不留遺憾」。吳練招告訴記者,丈夫楊秀隆是一個非常熱心的人,平時最喜歡幫助別人,很早以前就透露過走後捐獻器官的意願,對於楊秀隆的突然離去,吳練招做好了家裡人的心理工作,讓遠在貴州的母親和孩子一起支持楊秀隆的遺願,讓他的善良與熱心換種方式繼續延續下去。
當日,市、縣紅十字會安排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趕往醫院,了解楊秀隆的情況並確認家屬的捐獻意願。泣不成聲的吳練招在器官捐獻協議上顫抖地籤下名字、按下手印。據悉,楊秀隆共捐獻2個腎臟、1個肝臟和一對角膜,可以救治3名重症患者,讓2個人重返光明,讓更多家庭因此重獲新生。
器官捐獻是一個人去世後,將其功能良好的器官以自願無償的方式捐獻給國家人體器官捐獻管理機構,用於救治因器官衰竭而需器官移植的患者,使其生命延續。據縣紅十字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縣從2012年開始開展人體器官捐獻工作,截至目前,全縣累計造血幹細胞血樣採集入庫1195人份,實現造血幹細胞捐獻10例;人體器官、遺體(眼角膜)捐獻志願登記194人。實現人體器官捐獻4例;遺體捐獻3例;眼角膜捐獻7例。(記者 林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