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目!西交大24歲研究生因腦出血去世後捐獻多個器官

2021-01-14 中國生物技術網

本文來源:華商報-華商網、華商報微信公眾號

因意外腦出血,西安交大機械工程學院年僅24歲的研究生牛忠楠不幸離世。並無私地捐獻了5處器官包括雙腎、肝臟及兩片眼角膜。目前已幫助3位終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獲得二次重生,將為兩名眼病患者送去光明。

圖源:華商報

善良的爸爸說,這樣就相當於把孩子還留在世界上,他沒有死……

突然頭疼診斷為腦出血 搶救無效死亡

10月5日,正在學校的牛忠楠因感覺頭疼,被同學送到交大一附院,診斷為腦出血,在神經內科住院。10月7日病情加重,西安交通大學和交大一附院十分重視,成立專家組,當晚由神經外科張華主任親自主刀,進行開顱血腫清除術。術後返回神經外科ICU病房,醫護團隊密切關注病情變化,遺憾地是術前腦疝形成,患者術後呈深昏迷狀態,自主呼吸一直未恢復,雙側瞳孔散大,病情危重。最終搶救無效,於10月9日晚23時08分死亡。

「患者十分年輕,又非常優秀,家人深深悲痛,我們也都很難過。」交大一附院腎移植科器官捐獻協調員花靜說,在了解器官捐獻知識後,家屬主動提出了捐獻患者器官,捐獻了一個肝臟、兩個腎臟、兩片眼角膜,已經先後為兩名腎衰竭患者和一名終末期肝病患者進行了移植手術,使3個瀕危患者獲得重生,眼角膜目前處於備用狀態,也將為兩名眼病患者送去光明。

圖源:華商報

花靜告訴記者,牛忠楠的老家在山東聊城莘縣,本科就讀於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後進入西安交大讀研究生,目前是研究生二年級,獲得過很多優秀獎項,是一名非常出色的大學生,不料突發意外,非常遺憾。據了解,腦出血的原因比較多,可能與血管畸形等因素相關。臨終前守在身邊的有其父母和堂哥,都非常淳樸善良。他們希望通過器官捐獻幫助他人,就相當於延續了孩子的生命,為社會做奉獻。

總是微笑對人

學業出色明年計劃轉讀博士

在同學們的眼中,牛忠楠謙虛低調,總是微微笑著,因為學業出色,被大家稱為「牛院士」,原本,他即將獲得學校一等獎學金,明年還計劃轉讀博士,生於貧苦的家庭,吃了那麼多年的苦,人生的高光時刻即將來臨,卻突降噩運,走的是那麼突然。

圖源:華商報

「在實驗室裡,他的工位就在我的對面,每天都能看到,噩耗傳來我真的無法接受,實在是太難過了。」同班的李同學對華商報記者說。聽說當時牛忠楠一個人正在實驗室做實驗,感覺不舒服,呼叫同學將他送到醫院,剛開始說不嚴重,大家都以為沒事兒,沒想到突然人就沒了。

「一等獎學金特別難得,他肯定能評上。」李同學說,牛忠楠在學業上非常刻苦踏實,十分優秀,被同學們起了個外號「牛院士」,也許將來他就是能成為院士。他平常性格比較內向,和大家在一起總是微笑,謙虛低調。還管著實驗室裡「供水」這樣的瑣事兒,打理水票,和送水師傅聯繫,人很熱心。

意外發生後,班裡就組織大家捐款,還有老師也熱心相助,沒想到最後還是遺憾的結局。「那麼悲痛的時刻,還能做出捐獻器官的選擇,牛忠楠的父母真是偉大,非常令人尊敬。」

孟同學是牛忠楠的師兄,在他的印象中,牛忠楠經常一個人安靜地埋頭實驗,踏實認真,獲得很多獎項。

「現在我每天到實驗室,仿佛牛忠楠還在那個角落裡安靜地做實驗,叫我師兄,人卻是再也見不到了。」孟同學說,聽說他住院,大家以為沒啥大事兒,還準備等好一點去探望他,卻沒來得及見最後一面。因為平常不大交流個人的私事,並不知道牛忠楠的家裡比較困難,他後悔,夏天的時候牛忠楠還請大家吃了一頓飯,當時應該自己掏錢。「當時牛忠楠說實驗成功了就請師兄吃飯,我們一起吃了頓串串,花了100多元。」孟同學說,以後,他再想請牛忠楠吃飯都沒有機會了。

圖源:華商報

在同班女生小王印象中,牛忠楠很靦腆,話不多,總是標誌性的微笑,熟悉了之後就會發現他很熱心,很溫暖。小王告訴記者,她最後一次見牛忠楠,是在國慶前的一個周日下午,那天她去實驗室做實驗,沒有帶筆記本和U盤,牛忠楠當時正忙著做實驗,還專門把自己的電腦打開,把U盤清空,借給她用。

「他在科研上非常努力,認真踏實,周末經常在實驗室埋頭鑽研。」小王同學說,牛忠楠見女生比較靦腆,學業也很忙,前一陣學校搞聯誼,有女生問他要電話,回來後他很興奮,大家還在微信群打趣說他的情感春天要來了。因為學業十分出色,他本來就要獲得學校最高等級的一等獎學金,獎金是1萬元,明年春天計劃轉博士,卻出了這樣的意外,令人非常惋惜。

牛忠楠離開後,同學們自發組織了追悼會,每個人都發言回憶和他在一起的點點滴滴,很多人這才知道他家庭困難,一直兼職打工,在追悼會上大家都哭的泣不成聲。

圖源:華商報

家境貧寒但一直很努力

去世後家人慾逐個退還捐款同學們不肯收

10月15日上午,當華商報記者連線遠在山東老家的牛忠楠父親時,他淚如雨下,忍不住抱頭痛哭,愛子的驟然離去,讓這個家庭沉浸在痛苦和無助中。

這是個貧困的農村家庭,家中連個像樣的家具都沒有,牛忠楠就是從這樣的家庭中走出來,一路向上攀登,成為家庭的驕傲。

牛忠楠的父親牛章華哽咽中告訴記者,自己不認識字,家裡也很困難,忠楠是家裡的大兒子,還有一個十多歲的弟弟。忠楠從小懂事,學習很好,從小到大的獎狀貼滿了牆,在中考時是全縣第一名,後來考上了大學,又上了研究生,上大學後孩子都不問家裡要錢,自己打工養活自己,本以為好日子馬上就來了,沒想到卻發生這樣的事情。孩子還有很多夢想,都來不及實現了。

牛忠楠的堂哥說,這次在西安聽同學們說,忠楠和老師同學的關係都非常好,大家心裡都很難受。堂弟從小就是家的驕傲,上大學後見的比較少,寒暑假經常在外打工,自強自立。「查他的銀行卡,最多只有22元,平常日子一定很節約。」

10月16日,遠在山東的牛忠楠堂兄告訴華商報記者,住院後同學們熱心捐款,現在人已經不在了,遵照叔叔嬸嬸的囑託,他在忠楠的同學群裡發消息,希望同學們分別說一下捐款數額,想如數退還,但很多人都婉拒了。「我們班長捐了1500元,我捐了500元。」小王同學說,她也收到了家人說退捐款的消息,但婉拒了,為數不多的錢來表達對牛忠楠父母的一點心意吧,希望他們今後一切都好。

樸實善良的家庭,養育了如此優秀的牛忠楠。在家人發來的一段視頻中,那是去年冬天,同學問:「牛忠楠,你明年有什麼小目標?」牛忠楠的回答是:「沒有小目標,只有大目標,順利達到畢業要求。」

相關焦點

  • 山東莘縣24歲研究生不幸離世 捐獻五個器官
    10月26日,一篇名為《牛忠楠,謝謝你》的文章刷爆朋友圈,讓眾多山東網友淚目。10月9日,24歲的聊城莘縣人牛忠楠,在西安上學期間突發腦出血,不幸離世。淳樸善良的父母悲痛之餘,無私捐獻了牛忠楠的雙腎、肝臟及兩片眼角膜共5項器官。離開世界一周後,牛忠楠的雙腎、肝臟救了3位終末期器官衰竭患者。
  • 38歲退伍軍人突發腦出血離世 妻子忍痛捐獻丈夫器官
    給你精彩 等你關注 對吳練招而言,1月11日,註定是個悲傷難忘的日子,在簡單的告別儀式後,她克服心中的萬般不舍完成丈夫遺願,無償捐獻其器官,為更多有需要的人送去希望。
  • 推動130多起器官捐獻,用愛堅守生命「重生」,走進器官捐獻協調員的...
    有些離別讓人猝不及防「無論捐獻最終是否成功,我們都會陪著家屬」器官移植前,醫生們在向器官捐獻者默哀。採訪當天,米梓鑫狀態並不好,眼裡有血絲,臉色顯得有些蒼白。當天凌晨3點多,他剛剛跑了一趟朝陽醫院懷柔院區,他連續跟進好幾天的一位患者突然去世了,最終沒能成功捐獻器官。
  • 捐獻器官為更多人送去希望 38歲退役老兵如此獲「重生」
    捐獻器官為更多人送去希望 38歲退役老兵如此獲「重生」 發布時間:2021年01月13日 來源:蒼南新聞網   蒼南新聞網1月13日消息:對吳練招而言,1月11日,註定是個悲傷難忘的日子,在簡單的告別儀式後,她克服心中的萬般不舍完成丈夫遺願,無償捐獻其器官,為更多有需要的人送去希望。
  • 人體器官捐獻:因愛而生,為愛而捐
    2017年4月27日,16歲少年葉沙因突發腦溢血搶救無效去世。想到兒子生前的理想是做一名醫生,葉沙的父母決定捐獻兒子的器官,以另一種方式幫兒子實現願望。於是,葉沙的心臟、肺、肝、兩腎和一對眼角膜讓7個等待移植的病人重獲新生。  「我們就是葉沙。」5位葉沙器官捐獻受者相聚籃球場上,延續少年對籃球的熱愛。
  • 小夥突發腦出血離世 家人捐器官
    然而,兩位老人卻擔心楊菲的妻子不同意,當他們試探性地在其妻子面前提到捐獻遺體的話題時,楊菲的妻子吳東瓊卻給出了這樣的答案:「我同意,因為楊菲兩次給我提出過想要捐獻遺體的念頭,我一定會幫他完成最後一個心願。」9日下午,吳東瓊與楊菲父母一起,在器官捐獻同意書上,按下了手印。四川省人民醫院器官移植協調員陳婉崇說,楊菲的離開,至少能給4個人,帶去生的希望。
  • 19歲男孩籤署器官捐獻協議兩周便去世,死後他的器官救了7個人
    捐獻器官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因為誰都不想自己的身體缺失一部分,就算死也要完完整整地死去。但就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希望去世後能把器官捐獻出去救更多的人。就像我們今天要講到的這個男孩,因病去世後,通過器官捐獻救7個人。
  • 西安交大24歲「牛院士」看哭全網,父母大義獲特別獎勵!
    他是從小到大成績優異、從未讓父母操過心的「別人家的孩子」他是永遠告訴父母「錢夠花」去世後銀行卡裡卻只剩22塊錢的傻孩子他是同學口中拼命且優秀的「牛院士」……他是山東聊城莘縣小夥、24歲的西安交通大學研究生牛忠楠。
  • 生命定格在最美年華,24歲小夥捐獻器官挽救他人
    24歲,正值青春芳華,陳俊米卻因一場意外匆匆離開了這個世界。7月22日,他的父母以器官捐獻這一獨特方式,讓兒子小米的生命永遠定格在最美年華。7月17日,當寧波市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與陳俊米家屬提起器官捐獻事宜的時候,小米媽媽一口拒絕,她哭著說:「我兒子還有心跳!」眼看兒子生命已無法挽回,經過一番思量後的陳媽媽,在7月20日主動讓女兒聯繫了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7月21日,陳媽媽替小米做了一個決定:捐獻陳俊米有用的器官,拯救更多生命。
  • 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多年之後依然記得15歲男孩捐獻器官救了5...
    工作六年來,他已成功協調310餘例器官捐獻,自己也已籤署了器官捐獻志願書。今年是我國器官捐獻工作開展十周年。全國累計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已達251萬人,完成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3萬餘人。但據統計,每年因終末期器官衰竭而等待移植的患者約有30萬人,缺口依然很大。這讓劉源對這份工作的信念更加堅定。
  • 90後美女大學生申請捐獻器官 努力說服父母(圖)
    以捐獻器官為例,在本人和直系親屬同意後,可向紅十字會提交捐獻申請表,到申請者去世或者腦死亡時,紅十字會與醫療專家會進行捐獻評估。最終確認捐獻後,南充市紅字會會與四川省紅會申報,省紅會再指派具有資質醫院的醫生前往南充接走捐獻者,並開展最後的人道主義救治,若無效,再進行器官摘除。器官摘除後,會進入中國人體器官庫進行匹配,同時進行遺體處理與紀念緬懷、人道救助。「進入器官庫後,一般很快就能匹配成功。」
  • 小夥去世家人捐其器官 帶你了解捐獻器官那些事
    小夥子去世後,家人決定捐獻他的器官,來幫助更多的人。  9月11日下午2點13分,剛剛過世的廣東揭陽小夥子吳遠旋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黃埔院區),捐獻出心臟、肺、肝、腎和眼角膜。北京、廣州、無錫的7位病人,將因他贈送的這份無價的「生命禮物」而重獲新生。
  • 「這是媽媽最後一次親你」,7歲男孩車禍去世,父母忍痛捐獻多個器官...
    8月9日上午,因車禍受傷的7歲小男孩東東,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病房裡永遠地睡著了……這個遭遇不幸的家庭,選擇把哀傷留給自己,讓孩子在離開這個世界後去幫助更多的人。在浙江省紅十字會器官捐獻協調員的見證下,他們籤署了身故後器官捐獻意願書,決定捐獻出孩子的心臟、腎臟、肝臟和角膜。
  • 器官捐獻:讓生命在大愛中傳遞
    自然人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獻的,該自然人死亡後,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共同決定捐獻,決定捐獻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2015年,中國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公民自願捐獻成為器官移植唯一的合法來源。 這一年,中國有2766人在生命終結之時,捐獻出了自己的器官。
  • 泉州:男子遭遇車禍不幸身亡 親屬無償捐獻遺體器官
    廈門網訊 據泉州晚報報導(記者吳志明 通訊員 蘇靖華文/圖)近日,46歲的湖南籍來泉務工人員曾某因車禍去世。他的親屬在悲痛之餘做出決定:無償捐獻曾某的遺體器官,讓他的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得以延續。  據悉,曾某來自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縣,來南安打工已經十幾年。10月17日晚8點多,他送貨到安溪路上遭遇車禍,被送往安溪縣醫院,經診斷為重型顱腦損傷。因多臟器功能衰竭,他於10月29日上午不幸去世。令人感動的是,在曾某傷重期間,親屬得知其生命將無法挽回,主動表達要捐獻遺體器官的願望,以拯救更多生命。
  • 龍巖最小器官捐獻志願者病情突然惡化離世 未能捐獻器官
    (海西晨報特派龍巖記者 廖燕妮)年僅6個月大的小樂樂在一個多月前因感冒發燒患上了化膿性腦炎及多種併發症,父親鍾先生和家屬為小樂樂籤署了《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表》,他也成為龍巖市最小的器官捐獻志願者(詳見《龍巖:六月大嬰兒病重 父母捐獻其器官
  • 如何進行器官捐獻?
    沈倩,24歲,是重慶市第638例器官捐獻者。9月20日左右突發頭痛,於當地醫院進行治療;9月29日,病情加重,轉至重醫大附二院江南院區;10月3日,搶救無效,因腦幹功能衰竭致死亡;隨後,家人決定捐獻其器官。
  • 數據|中國器官捐獻者超半數為90後
    「本人敖慕麟,系患者敖醒吾的兒子,同意捐獻父親敖醒吾遺體作醫學研究之用。」這是敖慕麟接到父親死訊後,接受母親的提議所寫下的器官捐獻同意書。2020伊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驚擾了中國的春節,繼而席捲了全世界。處在抗疫一線的鳳凰網特約記者敖慕麟一家三口感染了新冠肺炎,兩個月後,其父敖醒吾因救治無效辭世。他的母親主動提出捐獻丈夫遺體,「就要做我們應該做的事」。
  • 長沙46歲女子捐獻遺體角膜,最後一條微信讓人淚目
    在生命的最後,她給我發了一條微信,說她死而無憾,要將遺體捐獻給紅十字會,器官用於救治患者,遺體用於科研和教學。她來得平凡,去得偉大!」今日,說起捐獻遺體器官的妻子蔣琳鳳,歐陽貴東淚如雨下。 沒有隆重的葬禮,沒有滿目的輓聯,就連最後的告別都是匆匆。
  • 青島市市立醫院25名醫護籤下遺體捐獻申請
    11月5日,一場以「急診生命+」為主題的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籤約活動舉辦,來自市立醫院東院急診科的24名醫護人員和1名職工家屬填寫了《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申請表》,並申請成立志願服務隊,宣傳和普及器官捐獻知識,用他們的實際行動,表達對生命的尊重,青島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現場受理申請,並頒發了志願捐獻榮譽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