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巖最小器官捐獻志願者病情突然惡化離世 未能捐獻器官

2020-11-26 東南網龍巖頻道

(海西晨報特派龍巖記者 廖燕妮)年僅6個月大的小樂樂在一個多月前因感冒發燒患上了化膿性腦炎及多種併發症,父親鍾先生和家屬為小樂樂籤署了《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表》,他也成為龍巖市最小的器官捐獻志願者(詳見《龍巖:六月大嬰兒病重 父母捐獻其器官》報導)。近日記者接到鍾先生的電話,他在電話那頭沉重地告訴記者,小樂樂在7日晚上病情惡化,搶救一個晚上,最終還是離開了。

病情惡化突然離世

鍾先生說,前兩天他將病情趨於穩定的小樂樂接回武平老家照顧。回到老家第一天,鍾先生餵小樂樂喝水,樂樂可以吞咽,鍾先生很開心。「眼睛沒睜開,但每次喊樂樂,小樂樂都會有反應。」然而 7日晚上,鍾先生跟往常一樣打算給小樂樂餵食,卻突然發現孩子手腳已經沒有知覺,他當即抱著小樂樂到武平縣醫院,醫生診斷小樂樂已去世,「心電圖都是一條直線,他走了」。

活體捐獻自動取消

此前,鍾先生曾為小樂樂籤署了《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表》,近日他聯繫了龍巖市紅十字會,被告知小樂樂的情況目前沒有辦法完成捐獻。

「因為省裡的專家要對孩子的器官進行鑑定和評估,但是當天小樂樂突然病發而且當時心跳已經停止,而鍾先生籤署的是活體捐獻而不是遺體捐獻,而且器官捐獻需要的條件非常嚴格。」龍巖市紅十字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所以小樂樂的捐獻被取消了。」

臨走前也沒睜過眼

鍾先生說,他到現在還不敢告訴大兒子小樂樂去世的消息。

鍾先生大兒子今年8歲,跟小樂樂感情很好。將小樂樂接回家的那幾天,鍾先生每天陪著孩子,而大兒子也總是問,「為什么弟弟一直都不醒?我還想帶他出去放鞭炮。」

鍾先生說:「樂樂創造了很多奇蹟,醫生無數次下達病危通知書,他都挺過來了,我真希望他能睜開眼睛看看我,哪怕一眼我也就滿足了。」

昨日,鍾先生將孩子遺體火化後送回家。他表示:「雖然樂樂沒能按照原先預期的那樣以另一種方式延續生命,我也希望他在另一個世界快樂!」

相關焦點

  • 北大「漸凍症女博士」婁滔離世 未能如願捐獻器官
    北大「漸凍症女博士」婁滔離世 未能如願捐獻器官 原標題:   2017年10月,北大漸凍症女博士婁滔的遺囑在網上熱傳,她在其中表示希望離開後能夠捐獻器官以供醫學研究
  • 推動130多起器官捐獻,用愛堅守生命「重生」,走進器官捐獻協調員的...
    他說:「當得知患者康復的機會很小,我們不僅要將實情告知家屬,還要詢問他們是否有器官捐獻的意願。剛開始時,我真的有些開不了口。」即使被拒絕了,米梓鑫也不會放棄,而是持續關注患者的病情進展和患者家屬的心理變化,尋找轉機。有一次,醫院裡一名腦出血患者已被判定為腦死亡。患者的妻子、女兒原本已同意了捐獻器官,但有天醫院裡突然來了一堆親戚,其中一位患者侄女當場提出「不能讓叔叔死無全屍」。
  • 河北註冊器官捐獻志願者5年增長80餘倍
    來自河北省紅十字會的數據顯示:2014年,河北省註冊器官捐獻志願者為300多人,其中成功捐獻9例。而截至今年11月底,註冊志願者已增至26000餘人,成功捐獻增至204例,挽救了數百人的健康與生命。這一組數字為何增長這麼快?又是什麼原因讓越來越多的人自願加入器官捐獻者隊伍,主動選擇器官捐獻呢?
  • 怎樣成為一名器官捐獻志願者?
    8月22日,首部《中國器官捐獻指南》正式發布。指南共分十八個篇章,對中國器官捐獻相關原則和政策進行了闡述,包括公民器官捐獻的倫理道德、法律、捐獻組織架構,中國器官捐獻三類死亡判斷標準,供體維護、器官功能的評估,器官獲取的有關技術及分配準則,器官捐獻協調員隊伍建設,以及人道主義救助政策等內容。 那麼器官捐獻究竟怎麼操作?如果想做一名器官捐獻志願者,要履行哪些手續?
  • 中國器官捐獻日|中國捐獻量亞洲第一,但器官缺口仍巨大
    中國捐獻進步顯著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普外科護士長黃帥是一名人體器官獲取組織(OPO)協調員,她說在她的印象中,一個五歲的孩子捐獻器官的案例讓她記憶猶新。「當孩子的病情發生不可逆的時候,家屬第一時間的反應是悲痛和無助的,但最終因為孩子父母的善意,懷著讓小天使生命延續的大愛,我們的捐獻流程完成的很順利。
  • 遼寧省器官捐獻志願者達2648人
    (資料圖)  8月25日,記者從省紅十字會獲悉,遼寧省器官捐獻工作從2010年開展至今,捐獻志願者已達到2648人,完成捐獻82例。  器官移植是被公認的治療器官衰竭最有效的辦法之一,不但能夠給予病人重生及改善生活質量的機會,而且成功率非常高,如腎臟移植患者一年的存活率高達90%。目前,我國每年器官基數手術僅有1萬例左右,器官捐獻還未受到百姓的廣泛認可。  「很多人對器官捐獻不是很了解,捐獻器官不等於放棄生命」,遼寧省紅十字器官捐獻志願服務隊隊長楊東文介紹。
  • 上海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超3.8萬人 目前共實現784例人體器官捐獻
    昨日,由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和中國醫學影像技術研究會聯合黨支部組成的「生命接力先鋒隊」走進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仁濟醫院百餘位黨員醫務人員線上登記器官捐獻。截至昨日,上海市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已超38000人,共實現784例人體器官捐獻。
  • 後續|殘疾人劉洋籤署器官捐獻登記表
    命運多舛的劉洋,父母相繼離世後孑然一身,在得到生活報青年志願者團隊幫扶後,決定離世後捐贈遺體、器官,回報好心人的幫助,將溫暖傳遞下去。21日,劉洋在眾多志願者的幫助下,來到黑龍江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籤署了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
  • 安徽:120名志願者在太和籤遺體(器官)志願捐獻承諾書
    阜陽120名志願者志願捐獻遺體7月1日,太和縣文廟廣場人頭攢動,120名志願者辦理了遺體(器官)志願捐獻登記申請,並籤下承諾書,規模創安徽省之最。據了解,這是由太和縣委宣傳部、紅十字會、文明辦和苗為民愛心社等單位和組織共同舉辦的第二屆遺體(器官)捐獻活動。受到各界群眾積極支持。
  • 支付寶器官捐獻在哪裡登記?怎樣申請及器官捐獻的意義
    最近兩天,全國人大代表通過手機完成身後捐獻器官登記的新聞引發關注,很多願意在身後捐獻器官,卻又不知到哪登記的人們發現,原來手機就可以完成器官志願捐獻登記。僅僅3月6日和3月7日兩天,我國就新增登記了兩千名器官捐獻志願者。據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統計,我國完成器官捐獻志願登記的人數已達21萬餘人。
  • 陝西13名志願者組團登記捐獻器官
    11月16日,陝西省慈善協會「愛心大姐」志願者團隊的13名成員,前往陝西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籤署了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這些成員中還包括此前進行過造血幹細胞血樣採集,已成為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志願者的愛心人士。這則消息在央視新聞、華商報、搜狐網等眾多媒體報導後,在三秦大地引起關注和熱議,稱讚陝西這支優秀志願者團隊無私奉獻的志願者精神。
  • 陝西13名志願者組團捐獻器官
    最近,愛心大姐志願者團隊又做了件了不起的事情——13人組團成為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者,承諾去世後自願無償捐獻器官挽救其他患者。隊長邱華說,其實捐獻器官的想法,她藏在心裡十幾年了,前幾天做完義工後恰好路過陝西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當時我就想這麼巧,那我就走進去吧,做了我人生中最大的決定,我就填寫了志願表,也拿到了捐贈證書。」
  • 施予受器官捐獻志願者服務網完成改版
    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執行理事長趙洪濤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公民自願捐獻是我國唯一合法的器官來源,器官捐獻是器官移植事業的基礎,只有器官捐獻的理念得到了社會大眾廣泛認知和支持,才能讓器官移植事業健康發展。
  • 吉林伊通:人體器官集體捐獻志願者籤約儀式圓滿成功
    中國公益在線吉林省伊通滿族自治縣訊:2021年1月9日,這是一個特別的日子,在伊通滿族自治縣紅十字會的指導下,由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馬良召號發起的人體器官集體捐獻志願者籤約儀式在天馨宴會廳二層杜鵑廳舉行。
  • 器官捐獻 這三種方式都很便捷
    面對這個直白的問題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給出了肯定的回答有意願成為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的人該如何進行登記呢?目前,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的方式有三種,其中一種為線下登記,即到當地的紅十字會領取紙質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進行志願登記,就會得到一張《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卡》,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
  • 志願器官捐獻的四口之家
    「作為一名器官捐獻志願者,我將以自己的言行,帶動更多的人加入到捐獻器官志願者隊伍中來。」商丘市計程車雷鋒車隊隊長盧偉說。  目前,商丘市計程車雷鋒車隊隊長盧偉與妻子以及兩個女兒盧嘉欣、盧嘉雯一家四口都已志願登記,成為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表示離世後會將有用的器官全部捐獻出來。
  • 只需十秒,你願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嗎
    昨天上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舉行了一個有特殊意義的發布儀式——邵逸夫醫院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平臺上線,這也是國內首家對接中國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平臺的醫院。  即日起,器官捐獻志願者可通過「邵逸夫醫院」微信訂閱號和「浙大邵逸夫醫院」支付寶生活號,填寫姓名、有效證件號碼就能完成實名登記,並可隨時取消,登記信息傳送至「施予受」平臺,直接加入器官捐獻志願者隊伍中。
  • 國內首個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系統啟動
    新華社廣州3月19日電(記者 呂諾、吳俊)國內首個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系統——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網站公民可自行登記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並且有權隨時修改或取消其捐獻登記。據悉,登錄該網站,按要求填寫姓名、國籍、證件號碼、手機號碼等個人信息,選擇願意捐獻的人體器官和組織類別後,即可正式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
  • 38歲退伍軍人突發腦出血離世 妻子忍痛捐獻丈夫器官
    1月9日,經醫生的積極搶救與評估後,因病情難以逆轉,最終家屬同意放棄無效的醫療幹預措施,吳練招也毅然選擇完成丈夫的遺願,將他的腎臟、肝臟以及角膜器官進行無償捐獻,讓愛和希望傳遞給更多有需要幫助的人。在縣人民醫院的重症監護室外,吳練招滿是淚痕的臉上掛著掩飾不住的憔悴,認真聽著OPO協調員、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等告知相關的捐獻條例準則,不時地抹去眼角流下的淚水,最終在捐獻承諾書上籤下了名字。
  • 一個人器官捐獻最多可以幫助11個人
    浙江在線6月23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侯明明)一位34歲的醫生突發腦溢血離世,他捐獻的器官挽救了4名病患的生命,讓2名病患重見光明。  這件事觸動了東陽一家醫院的醫務工作者們,45人自發自願報名填寫器官捐獻志願書。東陽市紅十字會的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卡都不夠用了,昨天從杭州緊急快遞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