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歲退伍軍人突發腦出血離世 妻子忍痛捐獻丈夫器官

2021-01-14 騰訊網

給你精彩

等你關注

對吳練招而言,1月11日,註定是個悲傷難忘的日子,在簡單的告別儀式後,她克服心中的萬般不舍完成丈夫遺願,無償捐獻其器官,為更多有需要的人送去希望。

年僅38歲的楊秀隆是一名貴州籍退役軍人,從事長途貨運工作,長期的高強度工作給他的身體留下了許多隱患。1月4日,楊秀隆駕駛一輛重型半掛車前往藻溪鎮下應村送貨,當行駛到下應橋附近時突感不適,全身提不起力氣,考慮到無人控制的重型半掛車會給過往行人車輛造成巨大危害,楊秀隆用僅存的意識將車駛向路邊停穩,確保沿路群眾的生命安全後,隨即昏迷在了駕駛座上。現場熱心群眾發現後撥打120,將其送往醫院救治。

楊秀隆在送醫之後,被確診為突發性腦出血,當楊秀隆的妻子吳練招接到通知火速趕到醫院時,丈夫已經完全沒有了意識。近一周的搶救,對吳練招而言煎熬萬分,每天她都堅守在病房外希望丈夫的情況能有所好轉,然而,奇蹟並沒有發生。1月9日,經醫生的積極搶救與評估後,因病情難以逆轉,最終家屬同意放棄無效的醫療幹預措施,吳練招也毅然選擇完成丈夫的遺願,將他的腎臟、肝臟以及角膜器官進行無償捐獻,讓愛和希望傳遞給更多有需要幫助的人。在縣人民醫院的重症監護室外,吳練招滿是淚痕的臉上掛著掩飾不住的憔悴,認真聽著OPO協調員、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等告知相關的捐獻條例準則,不時地抹去眼角流下的淚水,最終在捐獻承諾書上籤下了名字。

「家裡還有老母親和兩個孩子在等著我們回去團聚,但他卻永遠留在了這裡」,說到丈夫,吳練招禁不住抽泣起來。夫妻倆從貴州來到溫州打工,作為家庭頂梁柱的丈夫為了能賺到更多錢,日常就是在長途路上奔波,經常是「貨運到哪,人就在哪」,每個月僅能匆匆見上幾面,但也正是這樣簡短溫馨的時光成了夫妻二人在異鄉相互堅持下去的精神寄託。「丈夫的離去已經無法挽回,我一定會完成他留下的心願,讓他不留遺憾」。吳練招告訴記者,丈夫楊秀隆是個丈夫是個退伍軍人,非常熱心,平時最喜歡幫助別人,很早以前看到器官捐獻的新聞時就透露過走後捐獻器官的意願。對於楊秀隆的突然離去,吳練招做好了家裡人的心理工作,讓遠在貴州的母親和孩子一起支持楊秀隆的遺願,讓他的善良與熱心換種方式繼續延續下去。

當日,溫州市紅十字會、蒼南縣紅十字會安排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趕往醫院,了解楊秀隆的情況並確認家屬的捐獻意願。泣不成聲的吳練招在器官捐獻協議上顫抖地籤下名字、按下手印。據悉,楊秀隆自小單親家庭長大,八歲時父親離世。母親一個人含辛茹苦把他們三兄妹帶大。身為長子的他突然離開,讓原本困難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此次共捐獻2個腎臟、1個肝臟和一對角膜,可以救治3名重症患者,讓2個人重返光明,讓更多地家庭因此重獲新生。生命的延續通過一場愛心捐獻完成,這名80後退役軍人將以另外一種方式活在這個世界上。

器官捐獻手術結束後,蒼南縣紅十字會黨組副書記、副會長蘇曦為楊秀隆的愛人頒發了「中國人體器官捐獻榮譽證書」,他哽咽說:「楊秀隆在生命即將終結之時,捐出了自己的器官,延續了他人的生命,這是很有愛心的行為,是一種無私偉大的奉獻,非常值得學習,值得讚揚。楊秀隆雖然離開了,但繼續被這個世界深愛著」。他表示,蒼南縣紅十字會積極爭取社會各界理解和關心,力所能及地為楊秀隆的家屬提供支持和幫助。希望社會各界和有關部門也能為這個困難的家庭送去溫暖和關愛。同時,也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的行列,將愛心傳遞下去,為更多器官衰竭患者點亮希望。

來源:蒼南紅十字

相關焦點

  • 熬夜突發腦出血離世 腦幹出血量達到了80%
    熬夜突發腦出血離世,12月10日中午12點59分,年僅34歲的楊菲停止了心跳 ……11 月 28 日中午,楊菲在琴臺路附近辦公,事畢後,他去停車場開車。然而一進停車場,守車的大爺就發現楊菲不大對勁,走路歪歪扭扭,為了安全起見,守車大爺一路跟隨。
  • 捐獻器官為更多人送去希望 38歲退役老兵如此獲「重生」
    捐獻器官為更多人送去希望 38歲退役老兵如此獲「重生」 發布時間:2021年01月13日 來源:蒼南新聞網   年僅38歲的楊秀隆是一名貴州籍退役軍人,從事長途貨運工作,長期的高強度工作給他的身體留下了許多隱患。1月4日,楊秀隆駕駛一輛重型半掛車前往藻溪鎮下應村送貨,當行駛到下應橋附近時突感不適,全身提不起力氣,考慮到無人控制的重型半掛車會給過往行人車輛造成巨大危害,楊秀隆用僅存的意識將車駛向路邊停穩,隨即昏迷在了駕駛座上。附近熱心群眾發現後撥打120,將其送往醫院救治。
  • 小夥突發腦出血離世 家人捐器官
    然而,兩位老人卻擔心楊菲的妻子不同意,當他們試探性地在其妻子面前提到捐獻遺體的話題時,楊菲的妻子吳東瓊卻給出了這樣的答案:「我同意,因為楊菲兩次給我提出過想要捐獻遺體的念頭,我一定會幫他完成最後一個心願。」9日下午,吳東瓊與楊菲父母一起,在器官捐獻同意書上,按下了手印。四川省人民醫院器官移植協調員陳婉崇說,楊菲的離開,至少能給4個人,帶去生的希望。
  • 「為社會做出最後的貢獻」,90後退伍軍人元旦離世捐器官救5人
    1月1日,中山市人民醫院進行一場器官捐獻手術。28歲退伍軍人陳軍(化名)的肝臟、心臟、腎臟依次被取出,用於救治5名重症患者。陳軍因車禍致重型顱腦損傷,臨床評估考慮腦死亡狀態。他的家人希望能讓他的生命延續,「能為社會做出最後的貢獻」。
  • 西交大24歲研究生因腦出血去世後捐獻多個器官
    本文來源:華商報-華商網、華商報微信公眾號因意外腦出血,西安交大機械工程學院年僅24歲的研究生牛忠楠不幸離世。並無私地捐獻了5處器官包括雙腎、肝臟及兩片眼角膜。目前已幫助3位終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獲得二次重生,將為兩名眼病患者送去光明。
  • 安徽一外賣小哥離世捐獻器官救治6人 當地文明辦為其申報「阜陽...
    8月23日,因突發腦溢血,38歲的安徽阜陽外賣小哥施勇(化名)經醫院全力搶救,仍不幸離世。在承受巨大悲痛的同時,家庭成員共同作出一個重大決定,捐獻器官挽救更多的人。最終,這位「80後」外賣小哥捐獻的器官救治了6位陌生人。
  • 推動130多起器官捐獻,用愛堅守生命「重生」,走進器官捐獻協調員的...
    他說:「當得知患者康復的機會很小,我們不僅要將實情告知家屬,還要詢問他們是否有器官捐獻的意願。剛開始時,我真的有些開不了口。」即使被拒絕了,米梓鑫也不會放棄,而是持續關注患者的病情進展和患者家屬的心理變化,尋找轉機。有一次,醫院裡一名腦出血患者已被判定為腦死亡。患者的妻子、女兒原本已同意了捐獻器官,但有天醫院裡突然來了一堆親戚,其中一位患者侄女當場提出「不能讓叔叔死無全屍」。
  • 眼角膜不算器官
    ,來自吉林通化的8歲男孩王皓達將在武警總醫院接受器官獲取手術,捐獻他的兩枚眼角膜、雙腎和肝臟幫助5名患者重獲健康。 - 丈夫遭遇車禍不幸去世 妻子捐獻出他的器官和眼角膜新華網 2014年06月14日 09:30
  • 器官捐獻:讓生命在大愛中傳遞
    自然人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獻的,該自然人死亡後,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共同決定捐獻,決定捐獻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2015年,中國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公民自願捐獻成為器官移植唯一的合法來源。 這一年,中國有2766人在生命終結之時,捐獻出了自己的器官。
  • 年僅32歲…|腦死亡|器官捐獻|尿毒症|手術|小朱_網易訂閱
    因車禍不幸離世  年近六旬的父親在承受巨大悲痛的同時  含淚替兒子做出了一個延續大愛的決定:  捐獻器官挽救更多的人!>  「兒子若知道他能幫助那麼多人,  一定會很開心」  說完,  父親熊華失聲痛哭……  突發意外  32歲小夥被確診腦死亡  一場意外  讓32歲退役軍人熊文印再也沒能醒來
  • 民警突發腦溢血忍痛走到醫院 卻倒在護士妻子眼前
    青山民警靖長興工作中突發腦溢血,忍痛走到醫院自救,卻——  倒在醫院門口,倒在護士妻子眼前  「我不相信這是真的……感覺做了一場噩夢。石紅霞的丈夫靖長興是青山公安分局政治處民警,12月12日下午2點半在工作崗位上突發腦溢血,自行到醫院治療時,倒在醫院大門口,倒在了聞訊跑出來救他的妻子眼前……  白天機關上班,晚上社區巡邏  青山區廠前青馨小區是個偏遠的拆遷還建小區,面積大,警力少,人員結構、社會治安情況複雜。全市啟動萬名警察進社區工作後,靖長興主動要求下派到這裡工作。
  • 29歲實現經濟自由,37歲突發腦出血,大起大落後終悟人生真諦
    正在事業上升期並且有了一對兒女的葉小權,在2019年6月27日,命運和他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37歲的他突發腦幹出血倒下了,在順利挺過危險期之後,康復得不順利讓他產生了厭世的情緒,在妻子的鼓勵和幫助下,他又開始信心滿滿地康復,如今能夠基本正常走路,也能基本與他人正常交流,只是身體的平衡感依舊還不是很好,雖然腦出血讓他的身體受到重創,但是在生病後的他卻有了更多的時間去感受愛情與親情
  • 父親剛做手術、妻子在哺乳期!鄭州一退伍軍人捐獻造血幹細胞,得到...
    來自滎陽的退伍軍人白鵬捐獻造血幹細胞,用自己的大愛為一位血液病患者送去新生,成為鄭州市第317例、河南省第934例非血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時隔10多年,退伍軍人完成「入庫」救人的心願今年39歲的白鵬,目前在滎陽市住房保障與房地產服務中心工作。2000年至2005年,白鵬曾在部隊服役,「退伍軍人」是他的另一個身份。
  • 浙江器官捐獻協調員,奔走在生死間的「擺渡...
    38歲的那年,她調離護士崗位,成了省紅十字會一名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對大部分人來說,這是一份陌生的職業。直白點說,就是針對臨床上確認腦死亡的病人,勸說其家屬捐獻病人的人體器官。太過冰冷和殘忍的這份工作,何炯更願意詮釋為「生命擺渡人」:拯救一個生命,延續一個靈魂。
  • 山東莘縣24歲研究生不幸離世 捐獻五個器官
    10月9日,24歲的聊城莘縣人牛忠楠,在西安上學期間突發腦出血,不幸離世。淳樸善良的父母悲痛之餘,無私捐獻了牛忠楠的雙腎、肝臟及兩片眼角膜共5項器官。離開世界一周後,牛忠楠的雙腎、肝臟救了3位終末期器官衰竭患者。他們在世界上的某個角落,帶著牛忠楠身體的一部分,將開始嶄新的生活。
  • 日照女教師無償捐獻遺體,讓5名患者獲「重生」!
    2020年4月10日,日照市五蓮縣第二例器官遺體無償捐獻者王秀奎,在山東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重症監護室堅持了四天,走完了她人生的最後一程,將生命定格在了52歲。她的家人強忍悲痛,按照她生前的意願進行了器官和遺體捐獻程序,完成了她最後的遺願。
  • 龍巖最小器官捐獻志願者病情突然惡化離世 未能捐獻器官
    (海西晨報特派龍巖記者 廖燕妮)年僅6個月大的小樂樂在一個多月前因感冒發燒患上了化膿性腦炎及多種併發症,父親鍾先生和家屬為小樂樂籤署了《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表》,他也成為龍巖市最小的器官捐獻志願者(詳見《龍巖:六月大嬰兒病重 父母捐獻其器官
  • 一個人器官捐獻最多可以幫助11個人
    浙江在線6月23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侯明明)一位34歲的醫生突發腦溢血離世,他捐獻的器官挽救了4名病患的生命,讓2名病患重見光明。  這件事觸動了東陽一家醫院的醫務工作者們,45人自發自願報名填寫器官捐獻志願書。東陽市紅十字會的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卡都不夠用了,昨天從杭州緊急快遞過來。
  • 奔走於生死之間的器官捐獻協調員:每個人的故事,都值得訴說
    她是器官捐獻協調員,奔走於生死之間即使看多了生死,她常常也會忍不住流淚,因為——每個人的故事,都值得訴說46歲的何炯,似乎很難逃離「悲悲戚戚」的工作。38歲的那年,她調離護士崗位,成了省紅十字會一名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對大部分人來說,這是一份陌生的職業。直白點說,就是針對臨床上確認腦死亡的病人,勸說其家屬捐獻病人的人體器官。太過冰冷和殘忍的這份工作,何炯更願意詮釋為「生命擺渡人」:拯救一個生命,延續一個靈魂。
  • 39歲韓星昏迷一年後,家人為其選擇安樂死,並捐獻全部有用器官
    據韓媒報導,韓國知名主持人景東浩在1月7日被判定為腦死亡後,他的家人忍痛決定中斷延命治療,並同意捐獻景東浩身體全部有用的器官,希望以這樣的方式,讓他的生命得以延續,也能幫助到更多新的生命。但這樣一位前途大好的青年,卻在39歲就不幸去世了,這確實讓人不得不感慨命運無常。對於他的家人來說,過去的一年,肯定也是他們最不願意提及的回憶。因為在2020年4月,景東浩突發腦溢血暈倒,送到醫院之後就一直是昏迷狀態,在近一年的時間裡,他的家人和朋友一直在悉心照料,希望能有奇蹟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