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歲韓星昏迷一年後,家人為其選擇安樂死,並捐獻全部有用器官

2021-01-14 名人薈

據韓媒報導,韓國知名主持人景東浩在1月7日被判定為腦死亡後,他的家人忍痛決定中斷延命治療,並同意捐獻景東浩身體全部有用的器官,希望以這樣的方式,讓他的生命得以延續,也能幫助到更多新的生命。

對於很多人來說,景東浩可能是從未聽說過的名字,他是在韓國KBS電視臺舉辦的主持人競選活動中奪冠而進入娛樂圈。

因為出眾的口才和帥氣的外形,便迅速在主持領域打響了名氣。

除了主持人身份,景東浩還參與過不同的演講活動,深受韓國觀眾的喜愛。

但這樣一位前途大好的青年,卻在39歲就不幸去世了,這確實讓人不得不感慨命運無常。

對於他的家人來說,過去的一年,肯定也是他們最不願意提及的回憶。

因為在2020年4月,景東浩突發腦溢血暈倒,送到醫院之後就一直是昏迷狀態,在近一年的時間裡,他的家人和朋友一直在悉心照料,希望能有奇蹟發生。

可是在今年一月之後,景東浩的生命體徵越來越弱,眼睛也受到了損傷,在醫院明確告知沒有生還的可能性之後,景東浩的母親才做出了這樣無奈又殘忍的決定。

而景東浩生前的朋友透露,景東浩是在家人的陪伴下安詳離世的,不痛苦也不孤單。景東浩的母親因為照顧兒子如今也生病了,所以他也呼籲社會大眾,多多理解景東浩母親的決定,並儘可能施以援手。

作為外人的我們可能永遠也無法感同身受景東浩家人的痛苦,自然也無權評判他們的選擇,他的母親能在送走兒子的同時還儘可能幫助其他的病人,我個人覺得,這是很偉大的行為,應該值得被尊重!

除了景東浩以外,韓國饒舌歌手Big Joe也在1月8日傳出了去世的消息。他是因為體重高達320公斤,太過肥胖引起併發症,隨後在醫院手術的過程中因為出血過多而意外身亡,年僅43歲。

2021年才到,娛樂圈就先後傳出了幾位明星去世的消息,無論是中國的孫僑潞(《巴啦啦小魔仙》美琪扮演者),還是韓國的景東浩,都在如此年輕的時候就離開了人世,確實可惜!

真心的希望,新的一年新的開始,願世間的每一個你我,都能珍惜生命,避免悲劇再次發生!

相關焦點

  • 39歲主持人昏迷9個月陷入腦死亡,手術後將捐出器官遺愛人間
    據韓國媒體8日報導,知名主持人京7日被判處腦死亡,其家人悲痛決定捐獻京的器官。據悉,現年39歲的景東浩先是以KBSMC生存大賽冠軍的身份進入公眾視線,隨後擔任各大電視臺主持人,並以其出色的口才和形象贏得了觀眾的青睞。後來,離開了電視臺,以演講人的身份出現在各大節目中。
  • 小夥去世家人捐其器官 帶你了解捐獻器官那些事
    小夥子去世後,家人決定捐獻他的器官,來幫助更多的人。  9月11日下午2點13分,剛剛過世的廣東揭陽小夥子吳遠旋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黃埔院區),捐獻出心臟、肺、肝、腎和眼角膜。北京、廣州、無錫的7位病人,將因他贈送的這份無價的「生命禮物」而重獲新生。
  • 被性侵3次後,這個17歲女孩選擇了安樂死……
    6月2日,17歲的荷蘭女孩Noa選擇了安樂死,她在自己的房間裡結束了短暫的一生。6年前,11歲的Noa在學校派對上,遭到了同齡男生的性侵。惶恐、羞愧、無助……不懂得該如何應對這一切的Noa選擇緘口不言。她以為,這只是一個噩夢,再過段時間,夢就會醒。然而,噩夢不僅沒有遠離Noa,甚至又讓她遭受到了接二連三的重創。
  • 19歲男孩籤署器官捐獻協議兩周便去世,死後他的器官救了7個人
    捐獻器官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因為誰都不想自己的身體缺失一部分,就算死也要完完整整地死去。但就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希望去世後能把器官捐獻出去救更多的人。就像我們今天要講到的這個男孩,因病去世後,通過器官捐獻救7個人。
  • 安徽一外賣小哥離世捐獻器官救治6人 當地文明辦為其申報「阜陽...
    8月23日,因突發腦溢血,38歲的安徽阜陽外賣小哥施勇(化名)經醫院全力搶救,仍不幸離世。在承受巨大悲痛的同時,家庭成員共同作出一個重大決定,捐獻器官挽救更多的人。最終,這位「80後」外賣小哥捐獻的器官救治了6位陌生人。
  • 人們為何不願捐獻器官?
    1998年,喜愛打棒球的13歲少年亞當·瓦瑟正和家人在蒙大拿州度假,他突然病倒,疑似得了流感,呼吸困難,腳踝腫大,父母帶他去附近的診所看醫生。值班醫生檢查了他的幾個器官後,直接送他去街對面的醫院。等到亞當的家人趕到醫院的時候,他已經全面心臟衰竭。亞當在醫院等待心臟移植等了好幾個月,在這期間他的心臟只能藉助左心室輔助器而跳動。
  • 徐州器官捐獻協調員:一年間見證18場離別,也迎接57場重生
    自己申請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2010年,中國正式啟動人體器官捐獻試點工作,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這一職業隨之產生。從2011年11月開始,徐州市列入全省人體器官捐獻工作第二批試點城市,我市也開始有了這一職業。這是一份特殊的職業,每天奔波在醫院和患者之間、生與死之間、希望和絕望之間,為生命搭橋,讓愛延續。他們的工作,一邊是死亡,一邊是重生。
  • 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多年之後依然記得15歲男孩捐獻器官救了5...
    工作六年來,他已成功協調310餘例器官捐獻,自己也已籤署了器官捐獻志願書。今年是我國器官捐獻工作開展十周年。全國累計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已達251萬人,完成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3萬餘人。但據統計,每年因終末期器官衰竭而等待移植的患者約有30萬人,缺口依然很大。這讓劉源對這份工作的信念更加堅定。
  • 「我要申請捐獻器官」,67歲老教授想要成為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者
    當生命不可挽救時,自願、無償捐獻器官,讓生命以另外一種方式延續,正在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  每年的6月11日是中國器官捐獻日,醫院是開展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的一線陣地。6月11日上午,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舉行了以「生命是一首歌」為主題的器官移植諮詢義診活動。
  • 人體器官捐獻 用另一種方式活著
    6月11日,是我國第二個人體器官捐獻日,今年的主題為「器官捐獻——我願意」。當天,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舉行主題為「器官捐獻——我並沒有離開,只是用另一種方式活著」的義診活動。不少市民來到現場諮詢,並填寫了《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自願書》。  「現在,我們醫院的器官供給比例達到30:1,患尿毒症需要進行器官移植的病患是最多的,但30個患者裡面只有一人可以得到器官移植。
  • 人體器官捐獻:因愛而生,為愛而捐
    掙扎與渴盼:  供不應求的器官捐獻  在葉沙為他人帶來第二次生命的同一年,19歲的北京女孩何思穎在網上登記成為了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  「我其實很早就知道公民可以自願登記器官捐贈意願,但當時太小,不符合登記標準。」何思穎告訴記者。
  • 捐獻器官為更多人送去希望 38歲退役老兵如此獲「重生」
    捐獻器官為更多人送去希望 38歲退役老兵如此獲「重生」 發布時間:2021年01月13日 來源:蒼南新聞網   蒼南新聞網1月13日消息:對吳練招而言,1月11日,註定是個悲傷難忘的日子,在簡單的告別儀式後,她克服心中的萬般不舍完成丈夫遺願,無償捐獻其器官,為更多有需要的人送去希望。
  • 數據|中國器官捐獻者超半數為90後
    「本人敖慕麟,系患者敖醒吾的兒子,同意捐獻父親敖醒吾遺體作醫學研究之用。」這是敖慕麟接到父親死訊後,接受母親的提議所寫下的器官捐獻同意書。2020伊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驚擾了中國的春節,繼而席捲了全世界。處在抗疫一線的鳳凰網特約記者敖慕麟一家三口感染了新冠肺炎,兩個月後,其父敖醒吾因救治無效辭世。他的母親主動提出捐獻丈夫遺體,「就要做我們應該做的事」。
  • 怎樣成為一名器官捐獻志願者?
    可在兩個網站登記 國內目前可以做器官捐獻志願登記的網站有兩個。一個是上文所說的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網,其背後是由國家衛生計生委、港澳臺辦公室、國際扶輪社3450地區、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共同合作實施的人體器官捐獻合作項目。
  • 用生命傳遞愛!西安又有16人組團登記捐獻人體器官
    在11月24日的志願登記人體器官捐獻現場,洋溢著濃濃的愛。  第一次捐獻後央視跟進 網友點讚  在11月16日組織了第一批13人前往陝西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進行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後,11月24日上午,邱華帶著16人再次前往該中心,進行器官捐獻志願登記。
  • 如何進行器官捐獻?
    沈倩,24歲,是重慶市第638例器官捐獻者。9月20日左右突發頭痛,於當地醫院進行治療;9月29日,病情加重,轉至重醫大附二院江南院區;10月3日,搶救無效,因腦幹功能衰竭致死亡;隨後,家人決定捐獻其器官。
  • 這位104歲的科學家,正在直播自己安樂死的過程
    ,他自願選擇了安樂死,用一根針劑向所有人告別。4月22日,在古德爾104歲生日後的第18天,國際安樂死組織Exit International的協調員在眾籌平臺GoFundMe上發起了籌款項目,目標為15000澳元的旅行費用,以幫助古德爾將經濟艙升級為商務艙,從而順利前往瑞士巴塞爾城的一家生命終結診所實施安樂死。
  • 家人能否決定逝者的器官捐獻?
    關於家人是否有權決定逝者器官捐獻,是否可以獲得補償,本期欄目邀請呼和浩特市第十五屆人大代表(法制委委員)、呼和浩特民族學院教師、慧聰律師事務所律師姜磊,以案說法,對相關問題進行權威解讀。典型案例:老王因癌症去世後妻子、子女痛苦不已,但是想讓老王以另一種形式存在於世,於是共同決定將老王的眼角膜捐獻給一名兒童,將老王的遺體捐獻給醫療機構進行抗癌醫學研究。老王生前並未就此事發表明確意見。
  • 中國器官捐獻日|中國捐獻量亞洲第一,但器官缺口仍巨大
    自中國從2015年全面開啟公民器官捐獻後,中國公民逝後自願器官捐獻數量逐年增長,器官捐獻數量列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當生命不可挽救時,自願、無償捐獻器官,讓生命以另外一種方式延續,正在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但是由於我國人口眾多,患者數量龐大,器官嚴重短缺的問題依然存在。
  • 西交大24歲研究生因腦出血去世後捐獻多個器官
    本文來源:華商報-華商網、華商報微信公眾號因意外腦出血,西安交大機械工程學院年僅24歲的研究生牛忠楠不幸離世。並無私地捐獻了5處器官包括雙腎、肝臟及兩片眼角膜。目前已幫助3位終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獲得二次重生,將為兩名眼病患者送去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