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市民捐獻造血幹細胞 給陌生人送去生的希望

2021-01-09 網易

2020-12-24 08:28:29 來源: 金臺資訊

舉報

  

  趙夕周

  

  吳升根

  近日,合肥市兩位志願者吳升根、趙夕周分別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成為合肥市第73、74例造幹捐獻者。面對等待救治的陌生患者,他們義無反顧捐獻出健康的「血液種子」,為患者送去了康復的希望。據合肥市紅十字會統計,今年以來,合肥市已有17位志願者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創歷史新高。

  如果能配上,願意再捐

  吳升根在合肥從事建設工程管理工作,平時業務比較繁忙,和妻子兩人又要上班、又要照顧兩個孩子,常常是忙得團團轉。接到紅十字會電話時,吳升根覺得有點意外,「加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已經十幾年了,沒想到真的能和患者配型成功,開始時有點擔心身體,但一想到我就是患者目前唯一的希望了,那肯定得去救!」

  由於工作和家庭事務實在協調不開,在住院做捐獻準備時,吳升根要打動員劑,又要兼顧工作,還要抽空接送孩子,他說:「確實很累,但我已經答應了捐獻,就一定會堅持完成,不能讓患者失望。」12月21日中午,吳升根在中國科大附一院成功完成造血幹細胞採集,隨後,載有幹細胞的混懸液被即刻送往河北,將移植給一位80後血液病患者。「希望患者也要加油,重獲健康。」吳升根說道。

  從醫院採集室離開前,吳升根看到走廊另一頭的移植倉裡,有兩個孩子正在向他揮手微笑,「一瞬間我感觸很深。」吳升根說,「那應該是正在治療的患者吧,好像是在微笑著感謝捐獻的人,如果以後我能和這些孩子配上,我還願意再捐一次!」

  在平凡的崗位做了件不平凡的事

  趙夕周是肥東縣應急管理局一位普通黨員,也是一位退伍軍人,當得知自己和一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時,他特別高興,「我就是一個平凡人,在平凡的崗位工作,沒有做過什麼轟轟烈烈的事,這次能夠有一個救人的機會,我感覺特別榮幸,是我平凡人生中的高光時刻!」他還對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說:「聽說患者配型成功的機率很小,現在我配上了,我就想趕緊幫助他,把他從病痛中解救出來,接下來怎麼做,我聽你們安排!」

  順利通過高分辨檢測、體檢等環節,趙夕周才和家人說起捐獻的事,「我是一位老黨員,現在人民需要我,我必須挺身而出,而且我也非常樂意」。得知是救人的大事,家人都很支持,姐姐還從老家趕來,幫助趙夕周的妻子一起照顧兩個孩子。趙夕周和單位請假時,單位領導二話沒說就同意了,還關切地說:「七天假夠不夠?有需要儘管提!工作上的事情就放心交給同事,你一定要把救人這件事做好!」

  12月22日上午,趙夕周在中國科大附一院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救治一位在北京治療的患者。對於這位素未謀面的患者,趙夕周想說:「朋友你好!希望你常懷感恩的心,積極勇敢地面對困難!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的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好!」(合肥報業全媒體記者 唐萌 通訊員 張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笪本斌:捐獻造血幹細胞 傳遞生命新希望
    近日,南京市江寧區淳化街道青龍社區網格員笪本斌在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進行造血幹細胞捐獻,一名血液病患者得到及時救治。笪本斌也成為了江寧區第9例、南京市第84例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2018年6月,笪本斌進行了造血幹細胞入庫登記,成為一名中華骨髓庫入庫志願者。今年5月的一天,笪本斌的手機突然響起,「請問是笪本斌嗎?這裡是江蘇省紅十字會,有患者和您初步配型成功,現在要徵求您的意見,您是否願意捐獻造血幹細胞?」接到電話時,笪本斌有些不知所措,當時他的愛人懷孕已有九個月,即將面臨生產,自己不能陪伴在身邊怎麼辦?
  • 小夥捐獻造血幹細胞和淋巴細胞 一句「我願意」陌生患者獲得希望
    呼和浩特日報訊 6日,28歲來自四川廣元的小夥母春茂躺在內蒙古國際蒙醫醫院血液科中華骨髓庫內蒙古分庫造血幹細胞捐獻採集室的床上,三個半小時後,採集出的140毫升淋巴細胞被緊急送走。這是繼2016年9月,母春茂捐獻造血幹細胞兩年後,他再一次為這位陌生人帶去生的希望。
  • 培華學子捐獻造血幹細胞為他人帶去生的希望
    「能與他人配型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能幫助到別人,我覺得這是中彩票一樣的幸運,我非常開心。」2018年在學校紅十字會組織的造血幹細胞採集活動中,宋牧子採集了自己的5ml的血樣,將其錄入中華骨髓庫,成為一名中華骨髓庫志願者。據了解,迄今為止,累計有8萬多名血液病患者向中華骨髓庫管理中心發出HLA檢索配型申請,尋找非血緣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與病人配型相合的造血幹細胞,會對他們的治療有極大的幫助。而捐獻造血幹細胞,是建立在當事人自願的基礎上進行的。
  • 濟南又有兩人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新聞中心 > 央廣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濟南又有兩人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 10年圓一夢,河南退伍軍人捐獻造血幹細胞
    2021年1月6日,門外雖是數九寒天,河南省腫瘤醫院造血幹細胞採集室內卻暖意融融,來自滎陽的退伍軍人白鵬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用自己的大愛為一位血液病患者送去新生,成為鄭州市第317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2009年,在一次無償獻血過程中,白鵬第一次接觸到造血幹細胞捐獻知識,他了解到白血病是一種很難治的病,只有捐獻造血幹細胞才能給患者生的希望;同時捐獻造血幹細胞對自身沒什麼危害,卻能帶給別人一次生的希望,於是他就加入了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然而由於非血緣關係之間配型成功的機率太低,一直沒接到配型成功通知的白鵬漸漸忘記了這件事情。
  • 歷時210分鐘 他用造血幹細胞為陌生人「生命續航」
    素未謀面的恩人,您不僅為我愛人『生命續航』,更讓我和家人看到了拯救生命的希望!」「十萬分之一的概率,能夠匹配成功既是一種幸運,也是一種緣分,更是作為一名軍人的責任和擔當。」12月18日,在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看完這封沒有署名的感謝信,溫州市鹿城區人武部政治工作科科長欒宏偉微笑著說,「希望這份290毫升的造血幹細胞混懸液,能為千裡之外那位患者點亮生命之光。」
  • 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人武部政工科長欒宏偉捐獻造血幹細胞——給...
    12月20日,讀完這封市紅十字會轉來的沒有署名的感謝信後,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人武部政治工作科科長欒宏偉微笑著說,希望這份290毫升的造血幹細胞,能為千裡之外的那位患者延續生命。欒宏偉,從軍20載,是部隊首批現役轉改文職人員。2018年3月,欒宏偉了解到,造血幹細胞可以挽救他人生命。臨近轉業,他想再以軍人身份做一件對社會有益的事情。
  • 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患者生命
    「很慶幸我能與患者配型成功,我願意為白血病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幫助他恢復健康。」6月18日下午,在市紅十字會舉行的歡送孫劉洋赴鄭州捐獻造血幹細胞儀式上,孫劉洋說出了自己的捐獻誓言。據了解,6月19日,孫劉洋到鄭州為一名素不相識的6歲白血病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
  • 一名捐獻造血幹細胞的「95後」
    2014年,他在安徽理工大學就讀時,採集了造血幹細胞血樣,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一名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新華網 徐梅攝今年9月,衛立強的幹細胞與一名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 陌生人之間造血幹細胞配型的成功概率只有十幾萬分之一,當他得知消息後,立即決定捐獻造血幹細胞。並與家人溝通,為採集幹細胞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 黃江市民歐碧池無償捐獻造血幹細胞:「能延續別人的生命,真的很...
    談到捐獻造血幹細胞的事情,歐碧池顯得有點不好意思,他認為「只是做了一件本應該做的小事,不值得那麼大的關注」。10月29日,黃江鎮政府為市民歐碧池舉行造血幹細胞成功捐獻歸來歡迎會。歐碧池是黃江第4例,也是東莞市今年第18例(總79例)、廣東第963例、全國第10338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歐碧池在2014年登記加入中華骨髓庫,於今年6月與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
  • 疫情後江蘇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完成
    「我沒那麼偉大,只是想努力讓自己的光照亮更多的人,其實造血幹細胞捐贈不是那麼恐怖的事情,對身體的影響也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大,我希望能通過我的親身經歷,讓更多的人關注和投入到捐贈造血幹細胞這一公益事業上來。」捐獻完成後,陸科錦說道。
  • 柯橋第6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成功捐獻
    日前,他為一名素昧平生的血液病患兒送去希望,成為柯橋區第6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杭州某醫院一間潔白樸素的病房內,牆上的紅色奉獻標語顯現出這是一個特別的地方。兩根管子分別接到楊紹慶兩臂,管子另一端連接著血細胞分離機。機器「嗡嗡」運轉,全血從一側手臂流出,分離了造血幹細胞後又流回另一側手臂。
  • 河南已有920位志願者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當天,中華骨髓庫河南省分庫披露河南省造血幹細胞捐獻情況:擁有13.7萬人份志願捐獻者資料,920位志願者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為世界各地患者送去生命希望。隸屬於河南省紅十字會的中華骨髓庫河南省分庫,於2003年1月開始組建運行。
  • 黑龍江退伍軍人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東北網11月16日訊(記者 葛金鑫)16日12時20分許,在哈爾濱市第一醫院血液病腫瘤研究所的病房裡,經過四個多小時的造血幹細胞採集,來自綏化市的劉軍(化名)雖然身體疲憊,但想到能為遠在廣東的年僅12歲的白血病患者送去生的希望,他的心裡感到十分踏實和滿足。
  • 捐獻造血幹細胞,沒有那麼可怕!
    捐獻造血幹細胞,沒有那麼可怕!其中捐獻造血幹細胞的供者不僅來自父母、兄弟姐妹、子女,也有越來越多素未謀面的陌生人加入這個行列(中華骨髓庫)。現在捐獻造血幹細胞,早已告別了直接從骨髓中抽取細胞的方式,而是通過皮下注射造血幹細胞動員劑,將骨髓中幹細胞動員到外周血。因此,就像獻血一樣,從捐獻者手臂靜脈處採集全血,通過血細胞分離機提取造血幹細胞。
  • 濟南26歲小夥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為患者帶來生的希望
    「祝願我的捐獻對象早日康復,你的背後不僅有你的家人還有我們。」11月26日,志願者東元棟在濟南完成了非親緣造血幹細胞的採集捐獻,從他身體中採集出的「生命的種子」將用於救治一名瀕危血液病患者的生命。東元棟同時成為濟南市第96例、歷城區第5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 滎陽退伍軍人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2021年1月6日,河南省腫瘤醫院造血幹細胞採集室內暖意融融,滎陽市退伍軍人白鵬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用自己的大愛為一位血液病患者送去新生,成為滎陽市第26位、鄭州市第317位、河南省第934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 瞞著外婆,長興小夥捐獻造血幹細胞,為蘇州患者送去了「生命火種」
    2018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正式加入造血幹細胞志願者組織,沒想到2年後,他完成了首次捐獻,把造血幹細胞輸送給了蘇州一位80後患者,完成了生命接力。生命奇蹟的延續:造血幹細胞移植造血幹細胞移植是目前我國挽救白血病等重症血液病患者生命最有效手段之一。
  • 炎陵志願者黃永華 赴長捐獻造血幹細胞
    株洲日報記者 黎世偉通訊員/張和生 劉江華 唐芳毓株洲日報訊 11月25日,炎陵縣舉行儀式歡送志願者黃永華赴長沙捐獻造血幹細胞。當天,黃永華乘汽車抵達長沙,如果一切順利,將於30日在省人民醫院捐獻造血幹細胞,屆時他將成為炎陵捐獻造血幹細胞第一人,也是我市第15位捐獻者。據市紅十字會黨組書記、秘書長高蘭介紹,黃永華是炎陵縣一名普通的私營業者,也是該縣愛心協會最早的志願者及創建人,無償獻血達15年,經常組織志願者為群眾做好事。
  • 重燃生的希望!淄博漢子為5歲男童捐獻造血幹細胞
    文/圖 記者 任靈芝 通訊員 張軍 「5歲的孩子,本來應該無憂無慮,他卻遭受了那麼多的痛苦……」16日下午,39歲的張濤採集完造血幹細胞後接受採訪時說。記者了解到,張濤是淄博第62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實現者,他的大愛之舉,將為遠方的5歲男童帶去生的希望。12月16日下午,採集完造血幹細胞以後,張濤和妻子合影。家住周村的張濤,是一名個體戶。多年來,他一直堅持無償獻血,2017年7月份,他在獻血時登記為造血幹細胞志願者,並採集了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