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發言人講臺有提詞器還是小電腦?官方揭秘來了

2020-12-08 新京報網

新京報快訊 1月14日晚,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在其官方微博發文,就網友關心的一些問題進行回復。


問題一:我們每一個普通人如何向身邊的朋友宣傳大國外交呢?


答:從這個問題上,我們能夠感受到你對中國外交的關注和關心。我們會向你這樣建議:


首先,關注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微微一抖」帳號,因為這兒是了解中國外交政策和立場態度的權威平臺。對於每一個普通人來說,熟悉政策是講好中國外交故事的第一步。


接下來,宣傳大國外交不必追求「高大上」,可以多講講一些平凡人的小故事和動人小瞬間,也許更能打動人。而當你身處異國他鄉時,你就成為了中國。你的一言一行將決定外國人對中國的感受和印象。你的真誠、友善、包容和靠譜,也許就是對中國故事最樸實、也最獨特的宣傳。


問題二:請問發言人發布會前做哪些準備,發言人怎麼準備可以保證所有被問到的問題都知道答案呢?


答:發言人面對媒體的「長槍短炮」,關鍵在於要全面熟悉情況、準確把握政策。只有瞭然於胸,才能應答如流。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但完成一場記者會僅僅靠發言人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站在幕後的是「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團隊。發言人每天都要和這個團隊共同討論研究當天的熱點輿情,設想記者可能的提問角度並且認真準備好每一條答問口徑。我們不能保證全覆蓋,但我們一直在全力以赴。此外,外交部其他各司局以及其他部委也是我們的強大後盾。正是發言人及其背後團隊和整體機制的高效運轉,才能確保發言人在前臺「百問不倒」。


問題三:如果發布會現場出現了預料之外的問題一般怎麼回答?


答:記者會上難免會出現意料不到的問題。問題可能是陌生的,新聞可能是剛剛發生的,但中國外交的政策、立場和原則是一以貫之的。把握住這一點,就能隨機應變、化險為夷。當然,對於一些確實不了解的具體情況,發言人也會坦率承認,並且在記者會後第一時間進行了解核實、及時答覆記者朋友。


問題四:發言人站在臺上會緊張嗎?有什麼舒緩緊張和壓力的竅門嗎?


答:有人說發言人的工作是在「走鋼絲」,走鋼絲的時候怎麼可能完全不緊張呢?但保持適度的緊張感未嘗不是完成好一場記者會的積極因素。


會前,發言人會做最充分準備。上臺後,就專心致志,心無旁騖,真誠溝通,努力回答好每一個問題。


當然,應對緊張的最大「法寶」是自信。堅信我們的道路是正確的,事業是正義的,主張是正當的。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充滿信心,對中國外交方針政策充滿信心,對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理解充滿信心。做到上述這些,發言人面對記者就能坦然淡定、進退有據、應對自如。


問題五:發言人講臺上有什麼?會有小電腦或者提詞器嗎?回答問題的時候低頭是在看什麼呢?


答:發言人的講臺上沒有電腦或提詞器,只有一支筆、一杯水和幾張紙。發言人上臺時會帶上自己的「大本」根據記者的具體問題查閱資料,以便需要時可以查閱必要的資料,保證回答準確、權威。


圖片來源 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微博


問題六:記者會是會回答所有記者提問,還是選取幾個有代表意義的問題呢?記者會有時間限制嗎?


答:外交部例行記者會沒有任何時間或問題限制,發言人會一一回答在場記者提出的所有問題,直到記者們沒有任何問題為止。


問題七:各位發辦的小編們平時加班多嗎?在發布會以外的時間會做什麼工作呢?


答:996還是007?我們沒有計算過。小編和「發小」們一樣在奮鬥中釋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奮鬥之我,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


問題八:發布會現場有翻譯嗎?求露臉。


答:為確保在場的外國記者能夠及時、準確的了解答問內容,每場例行記者會都會有一位高翻小姐姐進行同聲傳譯。頗受「發小」們喜愛的例行記者會英語實錄也是翻譯小姐姐們根據現場答問情況整理的。


圖片來源 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微博


問題九:成為一名外交官需要哪些素質?求發言人分享學生時代的故事。


答:外交官首先必須忠誠、使命、奉獻。這也是發言人最基本的素質。當然,發言人還需要會外語,善溝通。另外,也需要一顆強大的心臟。


至於發言人學生時代的故事,希望今後能有機會請他們當面與你交流分享哦。


問題十:外交官平時通過什麼渠道給自己及時充電?


答:外交部有一句口號:「愛外交、會生活」。「愛外交」體現的是工作態度,表現為外交人對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事業的熱愛和執著。「會生活」則是一種人生智慧,要求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尋求平衡,不斷豐滿和陶冶自己的情操。


外交人既要讀萬卷書,也要行萬裡路。我們的足跡越遠,視野就越開闊;思考得越多,人生就越豐富。對了,經常進行體育鍛鍊也是必不可少的,「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是外交人的共同目標哦。


編輯 彭啟航

來源: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
原標題:「發小」專屬回答,來了!

相關焦點

  • 揭秘!「中國第一天團」百問不倒、化險為夷的秘訣是什麼?
    世界上唯一一個堅持每個工作日都召開例行記者會的外交部門——中國外交部,因霸氣、自信的風格,被網友譽為「第一天團」、「頂流網紅」,深受喜愛。面對各種難以預料的提問,發言人何以百問不倒、隨機應變?日前,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發起「發小有問我有答」的活動,在官方微博、微信徵集網友的好奇提問。
  •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用英語怎麼說?外交部官方翻譯來了
    【文/觀察者網 嚴珊珊】「中國有句古話:『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3月12日,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回應記者「美方稱中方在疫情暴發初期沒有採取最佳做法」的問題時,作出了上述表態,隨即引起輿論關注,網友紛紛贊其「懟得好」。但問題來了,「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用英語該怎麼翻譯呢?
  • 外交部發言人:有人寄過鈣片 暗示我們太「軟」
    外交部是最早設立發言人制度的國家部委,從1983年至今,一共有27位發言人向世界傳遞中國聲音、詮釋中國政策。「問不倒」的發言人是怎樣「煉」出來的?外交部發言人制度是如何從「沒有座位的發布會」發展為「全天候接受提問」的?
  • 揭秘中國軍隊七大單位新聞發言人
    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發生,國防部新聞發言人登臺亮相。孟彥說,目前在軍隊系統,有專職新聞發言人,也有兼職新聞發言人和臨時新聞發言人。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屬於專職的新聞發言人,而此次亮相的7位新聞發言人屬於兼職性質,而在一些搶險救災等重大非戰爭軍事行動中還會有臨時的新聞發言人,從而形成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大單位新聞發言人和臨時新聞發言人相互銜接補充的工作格局。
  • 【外交部回應川普政府計劃對中國採取強硬政策】外交部發言人...
    【外交部回應川普政府計劃對中國採取強硬政策】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中方對美國的政策是一貫的明確的,我們願同美方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礎上,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同時,中方在涉及到中國核心利益的問題上,我們的立場是十分清楚的。我們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決心堅定不移。
  • 「過河拆橋」——外交部發言人用這個詞語形容誰?
    這幾天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多次出現「過河拆橋」先來看看外交部發言人是怎麼說的:——為緩解局勢、解決問題,其他各方也應相向而行。當「甩手掌柜」不行,「過河拆橋」不行,「背後捅刀」更不行。
  • 俄外交部發言人:荷蘭政府企圖隱瞞馬航MH17空難調查記錄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任潔】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23日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荷蘭政府似乎企圖隱瞞和馬航MH17空難調查官方解釋不同的證據。我們所見證的,是否是荷蘭政府在試圖隱瞞所有與MH17空難官方解釋不同的信息呢?」扎哈羅娃強調,俄羅斯已為馬航MH17空難調查向國際調查小組提供了最大的幫助和所有必要的信息,包括俄羅斯軍事設備信息和空難發生地附近雷達站的所有原始連續監測數據。
  •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英語怎麼說?外交部的翻譯來了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英語怎麼說?外交部的翻譯來了【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友平】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昨天在例行記者會上的提到的「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知道怎麼翻譯嗎?12日,耿爽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對此回應時笑著向提問的路透社記者問道:「中國有句古話,叫『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知道什麼意思嗎?」耿爽的這個回答帶火了「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到底什麼意思?有網友在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微信公號下留言說出了自己的見解,該公號小編還為其點了贊。
  • 外交部發言人就聯合國亞太經社會第69屆年會等答問
    2013年4月26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這是中國官方立場嗎?    答: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1年9月發表的《中國的和平發展》白皮書明確表示,中國堅決維護國家核心利益,包括國家主權,國家安全,領土完整等。    釣魚島問題涉及中國領土主權。    問:應菲律賓方面要求,中菲南海爭議仲裁庭日前組成。該仲裁庭將根據國際法對中菲南海爭議做出裁決。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外交部回應推特、臉書封禁所謂「背後有中國官方支持」帳號
    據外交部網站8月20日消息,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主持例行記者會,會上有記者提問,周一,社交媒體推特和臉書宣布封鎖了其平臺上的大量帳戶,表示這些帳戶散播關於香港示威的「假消息」,中國官方在背後支持這一行為。中方對此有何回應? 耿爽說,我不了解你說的具體情況。但我想,對於當前香港局勢,14億中國人是什麼態度,你應該清楚。
  • 「網紅外交官」趙立堅加入外交部發言人天團:推特粉絲已超24萬
    來源:環球網【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有馬】2月24日下午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新聞司副司長趙立堅以發言人身份閃亮登場。這位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誕生」的新發言人,在外交部結束網上記者會,回歸藍廳的首日,就吸引了國內外媒體的關注,外交部發言人「天團」終於又恢復到了3人的規模。
  •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回應喬治亞記者,稱其為「女士」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回應喬治亞記者再次謾罵普京。喬治亞記者去年在喬治亞一家電視節目上謾罵普京,後來這家電視臺換了新老闆,這個記者也被辭退。對此,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回應喬治亞記者格奧爾吉.加布尼亞再次謾罵普京時,她引用了俄羅斯外長謝爾蓋.拉夫羅夫曾經對喬治亞女記者的話。今年二月,拉夫羅夫在日內瓦時,兩名喬治亞電視記者相互推搡爭搶向俄羅斯外長提問,當時拉夫羅夫十分生氣,對她們說,「女士們,你們有病!」
  • 外交部發言人就香港發生暴亂事件答記者問
    新華社北京2月11日電  外交部發言人洪磊11日就香港發生暴亂事件答記者問時說,中國中央政府相信並堅定支持香港特區政府和警方依法懲治違法犯罪行為,維護香港社會大局的穩定。  有記者問:2月9日,香港旺角地區發生了暴亂事件,國際媒體對事件起因說法很多,請問外交部對此有何評論?
  •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3日反問稱,蓬佩奧日日「打雞血」般...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3日反問稱,蓬佩奧日日「打雞血」般重複謊言,心不虛麼?在當天舉行的外交部記者會上,趙立堅表示,蓬佩奧出於冷戰思維和一己之私利,一再指責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內外政策,對此中方已經多次嚴正闡明立場。
  • 外交部發言人:中委合作不應被政治化、妖魔化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韓基韜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李晉):針對日前美國財政部藉口委內瑞拉問題制裁中國企業的相關報導,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2月1日表示,中方敦促美方遵守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以實際行動糾正錯誤
  • 外交部:澳方炒作所謂「假照片」是轉移視線、 迴避矛盾
    「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消息,在12月1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昨天澳大利亞總理稱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個人推特有關澳軍人推文配圖是「假照片」,澳大利亞駐華使館的官方微博昨晚發微博說該配圖是「偽造的照片」。中方對此有何評論?華春瑩表示,偽造照片?
  • 外交部:澳方炒作所謂「假照片」是轉移視線、迴避矛盾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消息,在12月1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昨天澳大利亞總理稱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個人推特有關澳軍人推文配圖是「假照片」,澳大利亞駐華使館的官方微博昨晚發微博說該配圖是「偽造的照片」。
  • 李榮浩提詞器的字比別人大一倍
    但今天小編說的讓其登上熱搜的並不是唱功,而是當晚他的專用提詞器上的字幕比其他歌手的字幕大了一倍。 此畫面一出,網友紛紛評論,咱們只是眼睛小,又不是近視眼。這樣的小眼睛要愛護,必須特殊照顧,哈哈哈。
  • 外交部發言人就全國人大會議涉港議程發表談話...
    每經編輯:郭鑫1丨外交部發言人就全國人大會議涉港議程發表談話5月22日晚間,外交部發言人就全國人大會議涉港議程發表談話。外交部發言人表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根據憲法和香港基本法的規定,從國家層面建立健全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是維護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築牢「一國兩制」制度根基的必要舉措,是保障香港長治久安,防範遏制外部勢力插手幹預香港事務的必然選擇,合理合法,勢在必行。
  • 外交部發言人:美少數反華政客蓄意破壞中美關係必將遭到歷史懲罰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本報北京1月7日電 (記者肖新新)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7日表示,一段時間以來,川普政府內少數反華政客不斷上演「最後瘋狂」,不擇手段利用所剩任期蓄意破壞中美關係,服務其個人政治私利。這種伎倆逆歷史潮流而動,違背兩國人民友好民意,必將遭到歷史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