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成功完成首例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膽總管切開取石手術

2021-01-08 騰訊網

近日,我院微創外科團隊成功完成了我院首例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膽總管切開取石術,此次手術的圓滿成功標誌了我院微創外科在治療膽囊結石有了新突破,也標誌著我院腹腔鏡外科手術水平又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患者王某,47歲,上腹部反覆疼痛並嘔吐半月餘,曾在外院就診,吃藥後效果不明顯,後到我院內科三區就診,診斷為急性膽囊炎,經外科會診後轉入外科治療,診斷為膽囊結石伴急性膽囊炎、膽總管結石伴急性膽管炎,微創外科毛江平副主任醫師考慮到病人的膽黃素偏高,結合病人的實際情況,建議他調理一段時間再進行手術,經過半月餘的調理,毛江平醫生、餘潮醫生及郭燦釗醫生對患者進行檢查、做好術前相關評估及方案以及與病人家屬溝通後,決定為患者進行目前最先進的微創腹腔鏡手術,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腹腔鏡下膽總管切開取石 +T型管引流術。

手術只有4個約0.5-1.0cm的微小皮膚切口,不但達到病人整體創傷小、恢復快的效果,而且由於切口小,對胃腸道的幹擾較小,從而減少了因切口引起的腸管粘連所致慢性腹脹、腹痛和術後腸梗阻的發生。

圖:手術現場

首例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膽總管切開取石手術的開展得到院領導的高度重視,得到麻醉團隊、手術室團隊的共同配合,克服了多種困難最終成功完成,毛江平副主任醫師從患者肚子裡開了4個約0.5-1cm的「小鑰匙孔」,再通過腔鏡鏡頭為患者摘取膽囊以及在膽總管先後取出十多枚大小不等、形態各異的結石,手術進程很順利。

術後第二天,患者在外科醫護人員輕扶下可在床旁站立,護理人員鼓勵患者,讓患者更加放鬆、能減少術後的焦慮,為避免患者跌倒,護士們都輕扶住,著實暖心。

在醫護人員細心的治療與照顧下,患者恢復很好,現已康復出院,出院時還對我院醫護人員表達了感謝之情。

關於腹腔鏡

按常規的手術方式是開腹行膽囊切除加膽總管切開取石,不僅手術創傷大,切口長,病人很痛苦,還存在膽道結石殘留或肝內膽管結石取不乾淨的問題,會給病人帶來了諸多不便。

腹腔鏡下膽總管切開取石只需要在腹部開4個直徑0.5cm-1cm的小口就可以取出膽總管內的結石,同時切除膽囊,手術創傷小、恢復快,術後切口疼痛輕,基本無切口感染發生,最關鍵是保留了oddis括約肌正常生理功能,防止膽道逆行性感染發生,顯著減少患者痛苦。

膽囊結石、膽總管結石疾病

膽囊結石:

主要為膽固醇結石或以膽固醇為主的混合型結石和黑色素結石。

(主要見於成年人,發病率在40歲後,隨年齡增長,女性多於男性。)

膽總管結石:

膽總管結石分為原發性結石繼發性結石

原發性結石多為棕色膽色素類結石(形成的誘因有:膽道感染、膽道梗阻、膽管節段擴張、膽道異物等。)

繼發性結石主要是膽囊結石排進膽管並停留在膽管內,故為膽固醇類結石或黑色素結石。

專家提醒

毛江平副主任醫師提醒,對於患有膽結石合併膽囊炎的患者,尤其是反覆發作的病人,應儘早進行手術;膽囊結石導致膽道梗阻的患者,也應儘早進行手術;對於長時間無症狀的膽囊結石患者,建議定期複查。

【作者】 辦公室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東莞市道滘醫院

相關焦點

  •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成功開展首例腹腔鏡聯合膽道鏡膽總管探查取石術
    近日,葛城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成功開展首例腹腔鏡聯合膽道鏡膽囊切除術、膽總管探查取石、「T」引流術手術。患者冉某為73歲女性,10月21日因「反覆上腹部疼痛10餘年,加重伴皮膚黃染20餘天」到葛城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診,門診以「膽囊結石、膽總管結石、梗阻性黃疸」收治入院。入院後經CT檢查為膽囊結石。
  • 「康復案例」苦受2年膽結石之痛,醫生妙手「保膽取石」!
    近日,我院苗慶松教授成功地為一位膽囊結石患者實施了「雙鏡聯合超微創保膽取石術」,實實在在地為她去除結石帶來的痛苦,並且完整保留了膽囊!【保膽取石案例】55歲的盧女士,2年前查體檢查出膽囊結石,因為膽囊結石多發,當地醫院醫生建議做膽囊切除手術。
  • 總以為是長年胃病老復發,沒想到竟是膽裡有「泥沙」!
    經過術前準備,在山東慶松微創醫生集團苗慶松院長指導下,魯西骨科醫院外科的周廣生主任為李女士施行了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不時地嵌頓在膽囊管和膽總管內,反覆發作防不勝防,急性發作時可引起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這種情況十分危急,很有可能導致病人急性感染性休克並危及生命。」
  • 有了超微創保膽取石術讓你選擇不再難!
    也會引發膽絞痛、急慢性膽囊炎、膽總管結石或膽管炎、急性胰腺炎甚至膽囊癌變等疾病,因此對於膽結石一定要儘早治療,特別是較小和較大的結石。然而對於膽結石的治療,以往臨床上治療方法層出不窮,或嘗試中醫藥排石治療,或探索藥物溶石治療等,但均未能取得令人滿意的療效,因此手術成為治療膽結石最安全有效的方法。
  • 【市醫院】普外科一病區完成我院首例經腹腔鏡腹膜前間隙疝補片置入術
    4月7日,普外科一病區李偉團隊完成我院首例成人經腹腔鏡腹膜前間隙疝補片置入術,填補了我院腹腔鏡疝修補術式的空缺,標誌著我院腹腔鏡手術水平又上了一個新臺階。疝氣如不及時進行手術治療,疝塊可逐漸增大,症狀加重,甚至發生嵌頓或絞窄而威脅患者生命。傳統的疝氣修補術式中,普通疝氣修補術會留下5-6cm的傷口,就算是小切口疝氣修補術也會留下3-4cm的傷口;而腹腔鏡疝氣修補術由於需要置入特殊的疝補片,儘管切口小,恢復快,但價格昂貴,患者常常難以接受。
  • 劉續寶教授及柯能文副教授團隊完成國際首例腹腔鏡經結腸下區原位...
    近日,我院胰腺外科劉續寶教授及柯能文副教授團隊完成了國際首例腹腔鏡經結腸下區原位胰十二指腸切除聯合門靜脈切除的胰頭癌根治術。該手術由團隊中柯能文副教授主刀,歷時6小時,患者術後恢復順利。經文獻檢索,目前國際上尚未見類似手術病例報導。
  • 將微創升級為無創 保膽取息肉全身竟找不到切口
    東方網記者劉軼琳4月7日報導:在胃上開一個小口,讓胃鏡進入到病人腹腔,再切開膽囊,切除病人膽囊內一個0.9cm的息肉,術後患者體表無一手術切口。在今天開幕的上海國際消化內鏡研討會上,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鏡中心主任周平紅教授演示了世界首創的胃鏡下膽囊息肉切除術手術,以往這類手術不但需要在體表打洞,且需要同時切除膽囊。
  • 生死時速 生命至上 | 大慶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普外科成功搶救一例80...
    近日,大慶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普外科迎難而上,成功搶救一例80歲高齡、病情複雜的膽總管穿孔患者。病情就是命令,手術臺就是戰場麻醉科、手術室立刻啟動了危急重症手術綠色通道!在麻醉科、手術室專家團隊的密切配合下,主刀醫生沈環宇主任,帶領普外科手術團隊憑藉多年經驗,鎮靜、果敢處置,為患者進行剖腹探查,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緊張默契的配合中進行著。經探查,明確診斷:膽總管囊腫向腹膜後破裂、膽囊炎、卵巢囊腫。
  • 關於膽囊切除微創手術的過程,用一篇文章來和你分享
    當今社會,對於一些膽囊的疾病是越來越多樣化,這些疾病一不留神就會時刻威脅著我們的生命,目前來說,膽囊切除有兩種辦法,一種是傳統的膽囊切除手術,另一種是微創保膽取石數。對於現在醫院的普外科來說,選擇治療膽囊結石的時候,選用膽囊結石微創治療是不二選擇的。
  • 得了膽結石,那些切除膽囊的人現在怎麼樣了?
    切膽有什麼壞處?切膽的壞處,其實就是指在膽囊切除手術過程中及手術後,可能給患者帶來的種種不良影響。膽囊被切除後,可能會給患者帶來以下6大副作用。1、消化不良、腹脹腹瀉;2、膽囊切除術後十二指腸液的胃反流、胃液食管的反流;3、膽囊切除術後膽總管結石的發生率增高;5、膽囊切除術後導致膽管損傷的問題;5、膽囊切除術後對結腸癌發病率明顯升高;6、膽囊切除術後症候群。
  • 協和深圳醫院實施「全鏡面人」腹腔鏡膽囊切除...
    」實施了腹腔鏡膽囊切除日間手術,術後患者恢復良好,從入院到出院不足24小時。據介紹,為「全鏡面人」腹腔鏡膽囊切除實施日間手術,廣東省尚未有文獻報導,這也標誌著協和深圳醫院肝膽胰腺外科腹腔鏡日間膽囊切除手術已經跨入全省前列。
  •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一針穿刺保膽囊取石手術成功—新聞—科學網
    膽囊「一刀切」可引發系列問題 新方法可大大減輕患者痛苦 膽囊結石作為一種多發常見病,其傳統治療方法是在腹腔鏡下打三個孔來取石,但該方法不僅操作過程繁瑣、耗時久,還需將膽囊完整切除。據介紹,由於膽囊內儲存了大量的膽汁,如將其切除,膽汁將源源不斷地流入腹腔,易出現腹膜炎、膽汁反流性胃炎及長期併發症等風險。
  •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都選擇「保膽取石手術」治療膽結石?
    但是,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特別是對膽囊功能的再認識和膽囊切除術後種種弊端的探索,保膽取石在各方面優勢日益凸顯,越來越多患者將能保留功能正常的膽囊、取淨結石的新式微創保膽作為首選。  我院的雙鏡聯合超微創保膽取石術,作為對膽結石治療創傷最小的療法,受到了膽結石患者的一致好評,能有效幫病人恢復健康,並且康復時間快,在術後能很快地回歸到工作和學習中去。
  • 我院首場機器人輔助手術,2名患者術後1天順利出院
    對於膽囊疾病患者來說,機器人手術,與以往的腹腔鏡手術有何不同?濟南市中心醫院肝膽胰外一科主任徐立友解釋說:「準確地說,是醫生運用第四代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系統,來為患者實施手術。機器人手術系統受我們外科醫生控制,但機器人系統可以過濾掉人手的抖動等操作,從而使手術操作更精細。
  • 遂平仁安醫院再次成功完成經腹腔鏡腎上腺腫瘤切除手術 - 瀟湘名醫
    駐馬店網訊(記者 周濤 通訊員 孫夢瑤)近日,遂平仁安醫院外科二病區成功為一位腎上腺腫瘤患者實施了經腹腔鏡腎上腺腫瘤切除手術。患者男性,遂平縣陽豐鄉人,1月前體檢時發現左側腎上腺佔位,輾轉多家醫院,最終決定在仁安醫院進行治療。
  • 十二指腸乳頭旁憩室的手術治療
    此時切除憩室困難,手術容易引起膽總管和胰管開口處狹窄或者導致Oddi 括約肌功能喪失後的括約肌鬆弛,故該型手術的重點在於處理膽胰疾病,而不是以切除為目的和首選;相比之下,轉流手術更為安全有效。對乳頭內憩室,Greene 等將其歸屬於先天性膽管囊腫的第三型,即膽總管十二指腸壁內段憩室或擴張。
  • 全國首例腹腔鏡下再造陰道術成功 「石女」終獲女兒身
    本報訊:向來被認為只有打開腹壁才能完成的女性嚴重生殖道畸形矯治手術,已被證實可在腹腔鏡下進行。市第一人民醫院婦產科主任萬小平教授今天上午介紹說,國內首例全腹腔鏡乙狀結腸代陰道術獲圓滿成功,30多歲的M女士在「天衣無縫」的情形下終獲女兒身。  這位來自外省的女性19歲時確診患有先天性無陰道症,婚後她沒有正常的夫妻生活,一直心理壓力極大。
  • 膽結石手術後多久恢復?看看醫生是怎麼說的
    膽結石手術多久能恢復?醫生告訴你答案,不妨看看得了膽結石,一旦發作,出現上腹部絞痛、嘔吐、噁心、疼痛等症狀,就要儘早去醫院接受科學的治療了。通常來說,膽結石的治療方法分為膽囊切除術和保膽手術這兩種。據醫生介紹說,不同的膽結石手術所需的恢復時間有所差異,具體如下所示:一、膽囊切除術在臨床,膽囊切除術主要分為傳統開腹手術和腹腔鏡手術這兩種類型。相比之下,傳統開腹手術的創傷大,出血多,手術時間長。患者的住院時間可能需要一周到半個月。出院後,患者的身體恢復時間長,大約需要三個月到半年,大大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 在肚臍眼開個小孔就能切除膽囊?這個團隊12年前就做到了!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因為患有膽囊疾病而不得不通過手術將其切除一般的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需要在患者肚臍和右上腹穿刺3~4個孔而經臍單孔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只需在患者臍部切一個口就能成功切除膽囊術後幾乎看不到疤痕我國第一臺經臍單孔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就是由張忠濤教授和團隊在2008年完成的張忠濤是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副院長消化疾病中心普外分中心主任2019年市級示範性職工創新工作室領軍人他的團隊在內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