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 ▏法國國家自然史博物館:沉默的動物園

2021-02-15 物質生活


這裡,常常會讓人感覺到這是一座大自然的神殿,它擁有著許多的動物,卻不同於一般的動物園,它和其他的博物館一樣身在鬧市中心,卻又顯得格外的靜默,這個地方,叫做自然史博物館。我曾不止一次在旅途中走進不同的自然史博物館,巴黎、柏林或者佛羅倫斯,不同的自然史博物館仿佛垂直於城市文明的時間線軸,引領你進入另一段城市故事。


館外的舊日皇家園林景致

去得最多也最經常推薦給朋友的自然是位於巴黎拉丁區的法國國家自然史博物館,這裡曾是路易十三的皇家園林的一部分,18世紀,歐洲各國流行收集世界各地的動植物、礦物、古代遺物和民族資料等各式珍稀古物,巴黎的自然史博物館所在的這個植物園就是在1626年由路易十三所設立,1792年正式改名為國立自然史博物館,分為收藏長毛象、恐龍化石的古生物館,古植物館,展出巨大水晶和路易十四收藏的寶石飾品的礦物館、昆蟲館等。


巴黎的這家國立自然史博物館,是全球四大珍藏大自然寶藏最具規模的地方之一,當年曾被稱為是「自然史的羅浮宮」。二戰時因為玻璃屋頂被炸毀,之後關閉了近30年之久,直至後來得到法國總統密特朗的支持,才在1994年重開。





重開後佔地6000平方米的進化館是整個博物館的亮點,全館宛如宮殿,挑高的玻璃屋頂的大空間,本身就是世紀末鐵鑄和玻璃建築的典型,館內的裝潢始終保持著原先的風格,瀰漫著古老年代的那份優雅詩意。走進大門,迎面而來的是一座浮在空中的大型鯨魚骨架,還有蝗蟲、蝴蝶、蛇、鷲鷹、北極熊等各種昆蟲和動物的標本,都是18至19世紀之間的博物學家在不同的旅行中搜集的。很有震撼效果,是在二樓的大廳正中央的地板上還有一群很壯觀的動物行進隊伍,以非洲象打頭陣,跟隨其後的有犀牛,河馬,獅子,長頸鹿等等,讓人聯想到動畫片《獅子王》裡的場景,是整個館內最引人矚目的景致。


而在瀕危動物和絕種生物館前,還有我們熟悉的大熊貓的形象,以驚恐的的姿勢凝固在門口,再走進去發現正中是一隻奇妙的鳥類,就是傳說中的DODO鳥,旁邊還有舊版插圖投影,因為在《愛麗絲夢遊仙鏡》裡出現而為人所熟知,可惜這種鳥因為肉質鮮美又反應遲鈍而導致全部被人類捕殺殆盡。也許,這正是這個沉默的動物園存在的最大意義所在,選擇在這樣一個寸土寸金的時尚繁華都市的中心地段裡,安置這樣一個古舊的龐大的世界與現代角逐,應該是為著要讓那些每日在現代社會裡匆忙的人們,時時可以聽見這些沉默的呼救聲,以及感受大自然的最美好的一面吧。

延伸閱讀:柏林:奇詭的自然史博物館



+++++++++++++++++++++++++

+++++++++++++++++++++++++

La Vie  Matérielle 物質生活:materielle.cn

微博:weibo.com/materielle

微信號:MATERIELLE

聯繫方式:WINERED@163.COM

聯繫人:卡米(@卡米CAMILLE)


+++++++++++++++++++++++++

+++++++++++++++++++++++++

相關焦點

  • 美國四大博物館:世界著名博物館、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自然史博物館
    該博物館佔地面積為13萬平方米,它是與英國倫敦的大英博物館、法國巴黎的羅浮宮、俄羅斯聖彼得堡的艾爾米塔什博物館齊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並與和其同在紐約的聯合國總部一起,構成了人類(或者叫做世界)過去跟未來的兩大交匯點,前者(大都會博物館)記錄著人類的(或者叫做世界的)過去,而後者(聯合國總部)則在描繪著或者說在規劃和展望著世界的或者說人類的的未來。
  • 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
    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英語:Field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位於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創立於1905年,這座巨大的世界級博物館裡,留出6萬平方米的區域用於展覽,探索世界各地的文化和環境
  • 芝加哥世界最大自然史博物館將建中國館
    人民網8月27日電 據《芝加哥華語論壇》報報導,世界最大的自然史博物館之一---芝加哥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The Field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內的「唐仲英中國館」(Cyrus Tang Hall of China)將於明年6月24日正式建成對外開放。
  • JK羅琳筆下奇獸 現身倫敦自然史博物館
    英國倫敦自然史博物館今天起除了展出獨角獸等大家耳熟能詳的神話動物外,民眾還能看到
  • 雌性標本少於雄性:自然歷史博物館被批性別歧視
    10月23日,據外媒報導,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報告》期刊上的新研究表明,自然歷史博物館裡的雄性標本比雌性標本多,研究者認為這對科學研究有害,呼籲糾正這種偏見。研究調查了5家自然歷史博物館超過200萬個動物標本,包括倫敦自然史博物館、華盛頓史密森博物館、芝加哥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和法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
  • 疫情之下的動物園世界|斯堪森|露天博物館|羅馬動物園|疫情
    今天在朋友圈裡無意間看到條消息,身在瑞典的朋友提到斯德哥爾摩斯堪森露天博物館內的動物園面臨了財政危機。當地居民通過新聞得知這一情況後,有超過一萬人次以購買年卡和捐贈的方式幫助動物們度過難關,大家的熱情使得該博物館的網上商店都差點兒崩潰。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三十七期):廣州科學館和廣州博物館將相繼開工
    中國文字博物館效果圖(圖片來源:中國文字博物館)    【「在莫奈的睡蓮中起舞」迎來一周年】法國巴黎橘園美術館的項目「在莫奈的睡蓮中起舞」( Danse dans les    展覽資訊 / Exhibitions    【中國】銀川當代美術館:新展「沉默的敘述」將於6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展覽分為三大主題四個展廳,分別展示中國及中東、歐洲等國家和地區25位藝術名家的作品,除了雕塑、影像、裝置、繪畫等當代藝術作品,還將一同展出與作品有相關背景的文獻與古物。
  • 研究稱世界五大博物館「性別歧視」:動物標本雄性太多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研究人員近日在《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輯》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指出,世界著名的五家自然博物館裡都存在著「性別歧視」現象——展品中的雄性動物標本遠多於雌性動物。研究人員在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史密森尼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和法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觀察了200多萬隻動物標本,認為博物館在選擇動物標本方面存在「性別偏見」。研究人員總結,在這些博物館裡,雄鳥標本的數量比雌鳥多60%到40%,哺乳動物標本中有52%是雄性。而在博物館的重點樣本動物中,只有27%的鳥類和39%的哺乳動物是雌性。
  • 飛碟降落卡達:又一座超大型藝術品建築——新國家博物館
    卡達新國家博物館外觀這堆飛碟建築物是由法國建築師讓·努維爾設計的卡達新國家博物館,也是海灣國家文化軍備競賽中最新的一部分在綿延近1.6公裡的新國家博物館中,它講述了這個由遊牧的貝都因人和採珠者組成的小國,隨著天然氣的發現,如何在短短50年內成為地球上人均收入最高的國家的故事。
  • 華盛頓特區的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和芝加哥的菲爾德博物館
    化石和超越當大多數人想到自然歷史博物館時,他們會想到古生物強國:紐約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華盛頓特區的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和芝加哥的菲爾德博物館。但也值得去尋找那些不享有國際聲譽的自然歷史博物館。我們所有的選擇都有古生物收藏,例如洛杉磯縣自然歷史博物館(圖),但值得強調的是,每個博物館還有什麼能為那些不能折騰霸王龍骷髏的人提供什麼。
  • ...瑞士國家旅遊局|瑞士_旅遊|自然歷史博物館|鐵達尼號|安娜...
    芝加哥阿德勒天文博物館是美國首個天文博物館,專門設計了在家就能進行的科學實驗,例如在水中漂浮雞蛋、製作一盞熔巖燈等,所需的材料都很常見,過程趣味十足。圖/芝加哥旅遊局供圖喜歡恐龍的小朋友,想不想在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來一次穿越時空的精彩對話?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創立於1906年,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然歷史博物館之一,收藏了超過2100萬件標本。
  • 2018天演論壇暨第二屆非國有博物館化石保護研討會開幕
    本屆天演論壇共邀請了170多位來自國內、澳門和臺灣地區以及德國、法國和澳大利亞的古生物學者和化石工作者,來自自然資源部、四川省國土資源廳、成都市政府、崇州市政府及多家古生物研究機構和博物館的領導出席開幕式。
  • 倫敦-奇妙的自然歷史博物館
    倫敦自然史博物館,本身是一棟非常華麗的維多利亞風格建築,它坐落在倫敦南肯辛頓地區,形似中世紀大教堂。總建築面積為 4萬多平方米,稱其為一座宮殿也毫不為過。
  • 傳播中國文化「芳香」的法國博物館館長
    在法國,這裡的中國藝術收藏僅次于吉梅博物館,尤以青銅器和中國現當代繪畫收藏著稱。&nbsp&nbsp&nbsp&nbsp3月9日,賽努奇博物館與上海博物館共同策辦的《中國芳香:中國古代香文化》展覽將開展。5個月的展期中,觀眾可欣賞到中國古代各種香具和書畫藝術品,了解中國的「香文化」。
  • 走進亞洲最大動物博物館
    動物園是我們成長過程中最熟悉的科普樂園,深受大小朋友的喜愛。而說到動物博物館,則顯得有些陌生。從著名的北京動物園向北約13公裡,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旁,坐落著一座低調但充滿「內涵」的博物館——國家動物博物館。
  • 雲陽縣博物館晉升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三峽傳媒網訊 (記者 徐志全文 /圖) 9月25日,記者從雲陽縣文化委獲悉,中國博物館協會日前公布了第三批國家二級博物館名單,雲陽縣博物館榮獲二級博物館稱號。此次,重慶市共有三家晉升為國家二級博物館,彌補了全市無二級博物館的空白。
  • 預告:國家動物博物館第111期科普講堂《冰雪世界裡的動物伊甸園》
    30—12:00地點: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B105報告廳一隻在浮冰上休憩的成年雄海象 攝影/段煦近年來,段煦老師每年都多次深入到南北兩極腹地,進行綜合生態方面的科學考察工作,他還組織並帶領科研工作者、學生及媒體對極地動物、植物、生態環境及地質地貌等主題進行科學探險及自然史類影片
  • 18本書架必備書,揭開頂級博物館裡的小秘密
    有了這份書單,不僅可以讓你「把博物館搬回家」,還可以讓你吃透每一件國家寶藏背後蘊藏的前塵往事。穿梭於其間,便是往來於歷史與文化的變遷之中,「你可以看清多遠的過去,就意味著可以看清多遠的未來」。博物館裡的大千世界《國家寶藏》中央電視臺綜藝頻道 出品於蕾、呂逸濤 主編國家寶藏,一句榮耀,一種雋永,一生傳承這是一本沉澱中華文明的記憶之書。
  • 遼寧古生物博物館:接收8件流失在歐洲的古脊椎動物化石回遼寧
    央廣網瀋陽1月16日消息(記者郭威)為支持我國《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實施,增進中歐科學合作,歐洲化石收藏家和研究專家,主動提出將他們在歐洲收集和研究的產於中國遼西的8件珍貴古脊椎動物化石無償贈送給中國遼寧古生物博物館。
  • 巴黎夏洛特宮——人類學、建築、海洋博物館以及國家歌劇院
    分別是:建築與文化遺產中心(Citéde l'Architecture et du Patrimoine),人類博物館(Musee de l'Homme)(人類博物館)和國家博物館(海軍博物館)(Naval Museum)。對於對民族學,軍事歷史和建築和文化感興趣的遊客,夏洛特宮是必去景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