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整個世界,改變了每一個人。越來越多的人欣然地或者無奈地擁抱「Virtual」。我們逐漸習慣於與虛擬的環境進行交互,「在線」成為生活、學習、工作不可或缺的元素。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堅博士在他的專著《在線》中指出,「數據改變商業本質,計算重塑經濟未來」。
CVO2020來了
虛擬天文臺與天文信息學2020年學術年會將於2020年11月25日至29日在福建廈門召開。本次年會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國家天文科學數據中心、中國天文學會信息化工作委員會聯合主辦,廈門大學天文學系承辦。本屆學術年會的主題為「在線(Online)」,探討特殊背景下通過將各種研究要素在線,推動天文學研究和科技創新的持續發展。
會議研討主題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個方面:
※ 雲計算大數據技術的學科應用
※ 科學平臺和全生命周期服務
※ 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技術
※ 數據挖掘、知識發現與信息提取
※ 程控望遠鏡與自主觀測
※ 超高IO網絡、硬體和軟體系統
※ 多波段多信使數據的融合
※ 高維海量數據的可視化
※ PB量級數據的存儲和管理
※ 高性能計算與數據密集型研究
※ 數據驅動的科普教育和全民科學
※ 學科發展與跨界合作
本次會議邀請到雲南大學中國西南天文研究所創始所長、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前副主席、中國天文學會前副理事長劉曉為教授為大會主題報告——「時域天文學和Mephisto多色巡天」,更多會議報告內容請點擊「閱讀原文」。
為慶祝此次年度盛會召開
科學出版社高教數理分社精選天文類圖書
限時優惠6.5折
僅11月25~28日
天文學新概論(第五版)
蘇宜
編輯推薦:本書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趣味與科技相結合的天文學基本讀物,也是首批國家級教學團隊科學素質教育叢書之一。作者在積累多年教學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天文學最新進展編寫而成,歷經5版,歷久彌新,最新修訂增加了引力波、重子聲學振蕩、FAST等近10年來國際天文學研究的18項新進展。新版中還融入了AR技術,利用「愛一課」APP掃描書中圖片,即可觀看高清天文彩圖和視頻,圖片支持自由縮放,不錯過任何一個精彩細節。本書可作為天文愛好者的入門讀物,也可作為高等學校天文選修課教材。
簡明天文學教程(第三版)
餘明
編輯推薦:本書主要介紹了天文學的基本知識,包括天球、太陽系、銀河系、河外星系、總星系、行星、恆星、星系,以及宇宙學、天體起源與演化、地外文明等,內容豐富、通俗簡明,並附贈教學和自學的光碟,包含基礎的實驗項目、電子教案、精美的高清天文圖片等,方便老師進行教學、天文愛好者進行自學。
日月地與人類
餘明
編輯推薦:國家級視頻公開課配套教材,通俗易懂、貼近生活。本書從與人類關係最為密切的兩個天體——日和月入手,分析了日月地關係及主要天象;從日地關係及月地關係總結了人類探索太陽及月球的成果,可作為高等院校通識課教材。
文科天文
蘇宜
編輯推薦:本書巧妙地避開了數理方面晦澀難懂的公式,用優美流暢的文筆與900餘幅精美圖片展現給讀者神秘而和諧的宇宙世界,特別適合數理知識薄弱的文科生,可以化解其埋藏心底的關於天體和宇宙的種種困惑。
行星運動的奧秘
李廣宇
編輯推薦:本書全彩印刷,裝訂精美,以託勒密、克卜勒、牛頓三位大家對天文學的開拓工作為主線,著重用初等幾何學的方法解決問題,同時詳細闡述由初等數學向高等數學過渡、提煉出微分積分算法的要點,並用豐富嚴謹的數據、圖表闡明了科學研究從觀測、探索到構建嚴格理論體系的發展規律,適合高中文化水平以上的讀者閱讀,可以讓其從中獲得啟迪。
天體測量和天體力學基礎
李廣宇
編輯推薦:本書的基本素材來自作者在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從事自然科學基金重點課題和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重點課題時的積累,分上、下兩篇及附錄。上篇闡明《IERS 2010規範》時空基準變換的原理和方法;下篇講述天體力學二體問題、三體問題、普遍攝動和特殊攝動的原理和方法,同時扼要講述人造衛星軌道、航天動力學和地球動力學的基礎理論;最後以附錄形式給出常用天文物理數據、必要的向量矩陣數學工具、有關的程序設計知識,以及練習題的提示或解答,內容全面又不失重點,行文流暢,深入淺出,新穎翔實,既結合工程應用,又符合當前天文教育和研究需求。
。
一起閱讀科學!
科學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專業品質 學術價值
原創好讀 科學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