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衝之與梁思成的時空對話,2061哈雷彗星,我們不見不散

2020-11-22 幽默研究生

時間來帶4月20日,在1910年的這一天是我們第一次捕捉到哈雷彗星的影像,這個72年才會和我們聚會一次的老朋友從來沒有過失約,在公元429的今天,我國偉大的數學家,天文學家祖衝之先生誕辰,中國也出現了享譽世界的科學大家;公元1901年,梁先生誕辰,這是中國在最困難時期的傑出代表,不畏艱難創作出優秀的建築學著作。

公元429-數學家祖衝之誕辰

應該我們每個人接觸到的第一個數學家就是祖衝之,他的一生不僅僅在數學上有造詣,在天文、機械方面也都有很重要的成就,在那個人還以為地是方的時代,祖衝之開闢了一代先河。

1.數學成就:他寫的《綴術》一書,被收入著名的《算經十書》中,作為唐代國子監算學課本,後失傳。將圓周率推斷到小數點後七位。和兒子祖𣈶一起圓滿地利用「牟合方蓋」解決了球體積的計算問題,得到正確的球體積公式。

2.天文成就:祖衝之創製了《大明曆》,最早將歲差引進曆法;採用了391年加144個閏月的新閏周;首次精密測出交點月日數(27.21223),回歸年日數(365.2428)等數據,還發明了用圭表測量冬至前後若干天的正午太陽影長以定冬至時刻的方法。3.機械成就:他設計製造過水碓磨、銅製機件傳動的指南車、千裡船、定時器等等。此外,他在音律、文學、考據方面也有造詣,他精通音律,擅長下棋,還寫有小說《述異記》。是歷史上少有的博學多才的人物。

在月球上還有一座以祖衝之名字命名的祖衝之山,由此可見祖衝之在國際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為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公元1901-我國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誕生

我一直在想:要是沒有沒有以梁思成為代表的營造學社那批人,研究古建書籍,考察全國古建,並用西方的研究方法建立了中國古建築學理論體系。中國古建築會不會變得像現在被西醫擠兌快沒生存空間的中醫那樣。

美國學者費正清對梁思成在抗戰時期的工作作了如下的評價:「二戰」中,我們在中國的西部再度重逢,他們卻都已成了半殘的病人,但仍在不顧一切地、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致力於學術。當時林徽因身患肺結核,梁思成則因為青年時代一次車禍的後遺症而導致脊椎受傷。然而,無論疾病還是艱難的生活都無損於他們對自己的開創性研究工作的熱情。就是在戰時的這一時期,梁思成用英文寫成了《圖像中國建築史》。在我們的心目中,他們是不畏困難、獻身科學的崇高典範。

相對於他對建築業的貢獻,他的私生活已經變得多麼的無關緊要。

公元1910-哈雷彗星抵達近日點

這時距英國天文學家哈雷在1705年第一次推算出哈雷彗星的回歸軌道和周期已經過去200多年,這次回歸時條件良好,形象頗為壯觀。

彗星,俗名「掃帚星」,是圍繞太陽運行的一種天體,靠反射太陽光而發光。人們已經發現數千顆彗星,但是能用肉眼可見的彗星卻很少。哈雷彗星是能用裸眼看見的彗星中最著名的一顆,

哈雷彗星的彗核非常暗,它的反照率僅為0.03,這讓它比煤還暗。哈雷彗星在眾多彗星中幾乎是獨一無二的,它又大又活躍,且軌道周期有明確的規律。哈雷彗星像一位太陽系的巡迴大使,周期性地檢閱太陽系各大行星並帶回豐富的信息。因此,它的每次回歸都引起天文學家的極大興趣。

哈雷彗星的軌道周期大約為74~79年,它下次經過近日點的時間是2061年7月28日,到時候人們有望再次從地球上欣賞到它回歸的壯觀和美麗。

現在我們擁有了更強大的望遠鏡,一定會更容易觀測到下一次回歸期的哈雷彗星。2061年7月28日,哈雷彗星,我們不見不散。

相關焦點

  • 那年今日——哈雷彗星到達近日點;數學家祖衝之誕辰
    科學家第一次對哈雷彗星進行拍攝和光譜觀測1910年4月20日(距今107年),哈雷彗星到達近日點不過哈雷彗星橫掃夭際的景象著實使當時的人們心驚肉跳。這是以我國南北朝時的著名數學家、天文學家祖衝之的名字命名的。祖衝之字文遠,祖籍範陽郡遒縣(今河北淶源)。
  • 《聖經》預言世界將在2061年毀滅,哈雷彗星會是元兇?
    世界上從來就不缺少可以預知未來的人,不過這類人裡卻大部分都是騙子,他們不過是靠說幾句謊話騙取他人的信任或者是錢財。世界真正的預言家其實並不多,預言也沒有什麼門檻,幾乎所有人都可以說上那麼幾句。人類已在地球上生存百萬年,產生的預言不計其數,最著名的預言應該就是"2012世界末日"瑪雅文明留下的。
  • 聖經預言哈雷彗星將於2061年毀滅地球
    哈雷彗星曾於1986年掠過地球,預計在2061年將再次掠過地球。 當觀星家們在為這場令人眼花繚亂的景象拍手稱快時,末日預言家們卻在為世界末日做準備。 麻省理工學院天體物理學家Markus O』Neil解釋說,哈雷彗星是環繞天王星運行的27顆衛星之一。
  • 2061年地球或將遭遇危機,哈雷彗星有可能撞上地球
    但是另一方面,由於彗星的軌道很不確定,所以它們對地球來說有時候也是一種威脅。,這些碎片就是它的尾巴,所以它的質量並不是固定的,所以它的軌道也就不可能是固定的。另一方面它在經過一些大的行星的時候,也會受到行星引力的影響而改變軌道,雖然我們可以大致把它的軌道看成是一個橢圓,但是事實上它的軌道卻一直在發生微妙的變化。
  • 2061年,人們將會再次看見哈雷彗星
    兩顆彗星沿同一個軌道運行,這好像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哈雷推斷,這顆彗星的軌道是橢圓形,而它的運行周期大約是76年。如果事實真的如此的話,這顆彗星每隔76年就會出現一次。於是,他根據這個周期向前追朔,看看是否有關於這顆彗星的記錄。
  • 《2061:太空漫遊》一個真正的優點背後肯定都站著一個相應的缺點
    今天我們繼續來說太空漫遊系列小說的第三部《2061:太空漫遊》,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前兩部的故事情節。前兩部講的是,在我們的銀河系裡有一個超級生命,我們就管它叫銀河系主宰吧,他喜歡在宇宙的很多地方扶植文明,我們人類就是這個主宰扶植的生命之一。
  • 哈雷彗星
    哈雷彗星的軌道周期為76~79年,下次過近日點時間為2061年7月28日。哈雷彗星是人類首顆有記錄的周期彗星,至遲在西元前240年,或西元前466年,在中國、古巴比倫、和中世紀的歐洲都有這顆彗星出現的清楚紀錄,但是當時並不知道這是同一顆彗星的再出現。據朱文鑫考證:自秦始皇七年(公元前240年)至清宣統二年(1910年)共有29次記錄,並符合計算結果。
  • 哈雷彗星與流星雨產生的關聯
    哈雷彗星(周期彗星表編號:1P/Halley)是每76.1年環繞太陽一周的周期彗星,肉眼可以看到。因英國物理學家愛德蒙·哈雷(1656-1742)首先測定其軌道數據並成功預言回歸時間而得名。哈雷彗星的軌道周期為76~79年,下次過近日點時間為2061年7月28日。
  • 哈雷彗星,一次七十六年的約會!|百家故事
    哈雷彗星是每76年環繞太陽一周的周期彗星,肉眼可以看到。因英國人愛德蒙哈雷(Edmond Halley)首先測定其軌道數據並成功預言回歸時間而得名。愛德蒙哈雷是天文學家、地理學家、數學家、氣象學家和物理學家,曾任牛津大學幾何學教授,第二任格林尼治天文臺臺長。
  • 哈雷彗星,你是宇宙的一顆小乳牙
    每當夜裡仰望星空,我們會看到好多閃亮的星星,它們好像都只有一丁點兒大,淡黃色,就那樣掛在天空一動也不動。
  • 當哈雷彗星再次回歸,我們可以發射探測器進行著陸嗎?
    哈雷彗星是太陽系內一顆短周期彗星,周期大約在76年,它的名字主要來源於英國物理學家愛德蒙·哈雷,就是他首先測定出哈雷彗星的軌道數據,並準確的預言了哈雷彗星的回歸。
  • 哈雷彗星突然爆發
    哈雷彗星闊別我們已經34年之久,其1986年回歸時所引起的轟動和帶來的失望早已時過境遷,被人們淡忘。哈雷彗星是人類首顆有記錄的周期彗星,在中國、古巴比倫、和中世紀的歐洲都有這顆彗星出現的清楚紀錄。天文學家通過天文望遠鏡觀測發現,已抵太陽系邊陲的哈雷彗星的核突然亮度猛增數百倍,同時釋放出一個直徑約29萬千米的耀眼雲層,早已該消失的朦朧慧發得以重生。天文學家早在上個世紀開始就曾觀測到霍姆斯彗星、施瓦斯曼·瓦赫曼彗星和塔特爾·賈科比尼·克雷薩克彗星的突然發亮。
  • 我們不見不散
    我們不見不散 2020-10-22 19: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哈雷彗星繞太陽運行的周期約為幾年,哈雷彗星多少年出現一次?
    ,哈雷彗星繞太陽運行的周期約為 幾年呢,哈雷彗星多少年出現一次在地球?哈雷彗星繞太陽運行的周期哈雷彗星繞太陽運行的周期約為 76年,哈雷彗星最近一次回歸地球是1986年,是本世紀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哈雷彗星回歸地球。
  • 尾巴長達一億公裡的「哈雷彗星」人一生中最多只能看見兩次!
    哈雷彗星哈雷彗星的直徑大約11公裡,由於哈雷彗星帶著一條長長的尾巴,所以也被人們稱之為掃把星,在古時候甚至被認為是大兇之兆,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的哈雷彗星似乎成了全人類的一個約定。我們都知道太陽系中的彗星有非常之多,但唯獨哈雷彗星,是至今知道軌跡並且能確切預告回歸時間的彗行。
  • 哈雷彗星上一次回歸時間是在1986年,你知道下一次的回歸時間麼?
    ,彗星中要數最大最容易觀測又最出名的便是哈雷彗星了。,哈雷彗星在西元前240年,或西元前466年,在一部分國家都有的記錄,包括我們中國,但是,那時的人們並不知道這是同一顆彗星的再一次來臨,中國人對哈雷彗星的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時期,那時的人們主要是把哈雷彗星的降臨視作一種徵兆,並根據哈雷彗星的形貌和運行特點進行佔卜算卦。
  • 哈雷彗星的空間探測
    哈雷彗星的空間探測2017-02-03 11:12 來源: 科普中國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只有極少數彗星,被太陽照得很明亮拖著長長的尾巴,才被我們所看見。人類已經發現的彗星有1600多顆,但是肉眼能看到的卻很少。哈雷彗星是唯一能用裸眼直接從地球看見的短周期彗星,也是人一生中唯一以裸眼可能看見兩次的彗星。其它能以裸眼看見的彗星可能會更壯觀和更美麗,但那些都是數千年才會出現一次的彗星。1695年,已是皇家學會書記官的愛德蒙·哈雷開始專心致志地研究彗星。
  • 76.1年環繞太陽一周的周期彗星:哈雷彗星!
    哈雷彗星(周期彗星表編號:1P/Halley)是每76.1年環繞太陽一周的周期彗星,肉眼可以看到。因英國物理學家愛德蒙·哈雷(1656-1742)首先測定其軌道數據並成功預言回歸時間而得名。 哈雷彗星的軌道周期為76~79年,下次過近日點時間為2061年7月28日。
  • 「不見不散」 是no see no leave?瞧把你厲害的!
    Long time no see 已經被收入了英文字典 no see no leave 也是很有希望的~~ 言歸正傳 外國人是怎麼表達"不見不散
  • 1910年的今天:哈雷彗星掃過地球
    1910年的5月19日,哈雷彗星的尾部(慧尾)掃過地球  1910年的5月19日,哈雷彗星的尾部(慧尾)掃過地球,因為它異乎尋常的接近於地球,所以被一些人認為是世界末日的到來。  哈雷彗星以英國天文學家愛德蒙·哈雷(Edmond Halley)的名字命名,是他首次推算出了哈雷彗星的回歸周期及軌道。儘管哈雷在首次驗證哈雷彗星回歸周期的16年前去世,但是哈雷彗星還是按照哈雷的預測在1978年的聖誕夜出現。哈雷彗星的軌道周期為76-79年。  在媒體大量報導下,公眾對於哈雷彗星1910年的回歸十分期待,而且哈雷彗星確實距離地球非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