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的今天:哈雷彗星掃過地球

2020-12-01 南海網

1910年的5月19日,哈雷彗星的尾部(慧尾)掃過地球

  1910年的5月19日,哈雷彗星的尾部(慧尾)掃過地球,因為它異乎尋常的接近於地球,所以被一些人認為是世界末日的到來。

  哈雷彗星以英國天文學家愛德蒙·哈雷(Edmond Halley)的名字命名,是他首次推算出了哈雷彗星的回歸周期及軌道。儘管哈雷在首次驗證哈雷彗星回歸周期的16年前去世,但是哈雷彗星還是按照哈雷的預測在1978年的聖誕夜出現。哈雷彗星的軌道周期為76-79年。

  在媒體大量報導下,公眾對於哈雷彗星1910年的回歸十分期待,而且哈雷彗星確實距離地球非常近。事實上,哈雷彗星長達2400萬英裡的尾部在地球運行軌道上停留了6個小時,這也使得這條新聞成為《紐約時報》當天的通欄大標題。

  在眾多記者當天通過天文學家求證這一事實時,八卦小報卻在以更多離奇的方式報導這條新聞,這也加劇了人們對於世界末日即將到來的擔憂。不過一些媒體也報導了事情的真相,披露彗星尾部並不含有毒氣體,不會發生行星碰撞等災難。

  由於眾多人期待彗星的到來,望遠鏡的銷量開始增長,大城市的旅館還提供包括屋頂觀看在內的服務。美國總統威廉·霍華德·塔夫脫(William Howard Taft)還造訪了海軍氣象天文臺。

  哈雷彗星距離地球最近、最亮的時間是在5月14-22日。

  談到哈雷彗星就不得不說一下它與知名作家馬克·吐溫(Mark Twain)之間的關係,馬克·吐溫生於1835年,當時哈雷彗星剛剛離去。1909,當得知哈雷彗星將在來年再次回歸時,馬克·吐溫就預計哈雷彗星回歸時他將死去。天文望遠鏡在1910年4月9日捕捉到了哈雷彗星,後者在4月20日達到近日點,而馬克·吐溫則在次日逝世。

  哈雷彗星的下一次回歸將在2061年7月底。(曉明)

原標題:未找到ID是[1343]的TnUserVo

相關焦點

  • 那年今天哈雷彗星光顧地球。華麗登場的哈雷彗星,引起了一片恐慌
    1910年4月20日哈雷彗星抵達近日點,將在一個月後掃過地球,其彗尾會入侵地球大氣層,這將是有記載以來,與地球最近距離的一次接觸。現在是1910年5月19日星期四,我和妻子花了將近兩周的時間,跑遍了整個紐約市,依舊沒有買到「哈雷藥丸」。
  • 哈雷彗星是如何發現的?
    今天就和大家聊一下哈雷彗星和它的發現者哈雷,哈雷是英國歷史上比較出色的一位天文學家。曾經是格林尼治的天文臺臺長,世界上第一個南天星標第1個南天星表和首次利用萬有引力定律推算出了某顆彗星的軌道,後來這顆星星就被哈雷自己的名字命名為哈雷彗星。
  • 哈雷彗星繞太陽運行的周期約為幾年,哈雷彗星多少年出現一次?
    ,哈雷彗星繞太陽運行的周期約為 幾年呢,哈雷彗星多少年出現一次在地球?但是不能用1986年加上幾個76年得到它的精確回歸日期。因為主行星的引力作用使哈雷彗星的周期變更,陷入一個又一個循環,非重力效果(靠近太陽時大量蒸發)也扮演了使它周期變化的重要角色。從公元前239年到公元1986年,哈雷彗星公轉周期在76.0(1986年)年到79.3年(451和1066年)之間變化。哈雷彗星下次過近日點為2061年7月28日,也就是人類可以在這一年能再次目睹哈雷彗星的樣子。
  • 哈雷彗星為什麼不會撞地球
    哈雷彗星是著名的短周期彗星,所謂短周期,就是說它從上一次經過近日點到下一次經過近日點的時間很短,哈雷彗星的周期大概在75-76年間。對於哈雷彗星,很多人從小聽到的消息就是會撞到地球,會毀滅人類。但事實上哈雷彗星即使是在近日點附近,距離地球也非常遙遠。
  • 歷史上的今天——1758年12月25日,哈雷彗星第一次預言時間裡出現
    遺憾的是,哈雷已於1742年逝世,未能親眼看到。哈雷的計算,預測這顆彗星將於1835年和1910年回來,結果,這顆彗星都如期而至。哈雷彗星是唯一能用裸眼直接從地球看見的短周期彗星,也是人一生中唯一以裸眼可能看見兩次的彗星。其它能以裸眼看見的彗星可能會更壯觀和更美麗,但那些都是數千年才會出現一次的彗星。哈雷彗星上一次回歸是在1986年,而下一次回歸將在2061年中。
  • 淺談哈雷彗星的傳奇
    大家好,我是「阿芳古今趣聞雜談」的小編,今天我們來探討一下哈雷彗星的事跡吧。哈雷彗星實際上是一個直徑六公裡的燦爛旋轉的球體,它是密度很高的一臺礦物屑和太空塵,他冷凍深藏於經常在太陽系內移動的水、氨、一氧化碳和其他元素裡。
  • 哈雷彗星
    哈雷彗星的軌道周期為76~79年,下次過近日點時間為2061年7月28日。哈雷彗星是人類首顆有記錄的周期彗星,至遲在西元前240年,或西元前466年,在中國、古巴比倫、和中世紀的歐洲都有這顆彗星出現的清楚紀錄,但是當時並不知道這是同一顆彗星的再出現。據朱文鑫考證:自秦始皇七年(公元前240年)至清宣統二年(1910年)共有29次記錄,並符合計算結果。
  • 76年一遇!中國首次獲得哈雷彗星光譜照片
    34年前的今天,1985年12月25日(農曆1985年11月14 哈雷彗星應是最廣為人知的彗星。它是一顆「周期性」彗星,大約每76.1年返回地球附近一次,這使得人類有可能在一輩子中看到它兩次。 上一次它出現在人類的視野裡是1986年,預計將在2061年回歸。
  • 小綿羊故事說:哈雷彗星|一個76年的浪漫約定
    在天文學的領域有一顆特別有名的彗星,大約每76年就來到地球附近一次,所以我們大多數人這一輩子可能最多也就只有一次看見它的機會,這顆彗星的名字就叫哈雷彗星,天文學家之所以把它命名成叫哈雷彗星就是為了紀念一個名字叫埃德蒙哈雷的天文學家。他首先發現了彗星是會周期性回歸的天文現象,並且他成功預測哈雷彗星下一次要在1759年又出現在地球上空。
  • 哈雷彗星與流星雨產生的關聯
    哈雷彗星(周期彗星表編號:1P/Halley)是每76.1年環繞太陽一周的周期彗星,肉眼可以看到。因英國物理學家愛德蒙·哈雷(1656-1742)首先測定其軌道數據並成功預言回歸時間而得名。哈雷彗星的軌道周期為76~79年,下次過近日點時間為2061年7月28日。
  • 科技日曆|76年一遇!中國首次獲得哈雷彗星光譜照片
    ,1985年12月25日(農曆1985年11月14日),雲南天文臺成功地拍攝到哈雷彗星光譜照片,這是哈雷彗星光譜照片在中國首次獲得。哈雷彗星應是最廣為人知的彗星。它是一顆「周期性」彗星,大約每76.1年返回地球附近一次,這使得人類有可能在一輩子中看到它兩次。上一次它出現在人類的視野裡是1986年,預計將在2061年回歸。這顆彗星是以英國天文學家埃德蒙·哈雷的名字命名的,他在1531年、1607年和1682年研究了一顆彗星接近地球的報告。
  • 奇觀|哈雷彗星帶來的流星雨,別小看這個「掃把星」它可愛得很
    每隔75-76年,人類就能從地球上看見一次哈雷彗星,但是他們無法通過觀測總結出:今年看到的這顆彗星跟上一次(前輩)看到的彗星是同一顆。但是等到1758-1959年間,當這顆彗星依照哈雷的預測再次來臨,它被正式命名為哈雷彗星,以紀念哈雷的成就。哈雷彗星上一次出現在1986年,哈雷彗星下次過近日點為2061年7月28日,也就是41年後。
  • 那年今日——哈雷彗星到達近日點;數學家祖衝之誕辰
    1910.4.20哈雷彗星到達近日點科學家第一次對哈雷彗星進行拍攝和光譜觀測1910年4月20日(距今107年),哈雷彗星到達近日點它成為公元前240年以來有32次回歸記錄的「熟客」。哈雷彗星的周期約為76年。在20世紀有二次出現。1910年回歸時條件良好,因而形象頗為壯觀:4月20日過近日點時彗尾已亮得肉眼可見,一個月後過近地點時彗尾長達125度~150度。
  • 地球即將進入哈雷彗星殘骸,水瓶座流星雨拉開序幕
    以下是本周如何看到哈雷彗星划過天空時留下的碎片。埃塔水瓶座流星雨:年度最佳流星表演之一本周開始。本周,今年最好的流星雨之一即將到來,天文觀測者們將迎來一場天文盛宴。每年一度的埃塔水瓶座流星雨,一場與哈雷彗星有關的陣雨將在本周末達到頂峰。如果天氣允許,在5月28日之前,兩個半球都能看到流星雨。在它的高峰期,埃塔水瓶座流星雨每小時將產生多達40顆可見的流星。
  • 哈雷彗星,一次七十六年的約會!|百家故事
    哈雷彗星是每76年環繞太陽一周的周期彗星,肉眼可以看到。因英國人愛德蒙哈雷(Edmond Halley)首先測定其軌道數據並成功預言回歸時間而得名。愛德蒙哈雷是天文學家、地理學家、數學家、氣象學家和物理學家,曾任牛津大學幾何學教授,第二任格林尼治天文臺臺長。
  • 祖衝之與梁思成的時空對話,2061哈雷彗星,我們不見不散
    時間來帶4月20日,在1910年的這一天是我們第一次捕捉到哈雷彗星的影像,這個72年才會和我們聚會一次的老朋友從來沒有過失約,在公元429的今天,我國偉大的數學家,天文學家祖衝之先生誕辰,中國也出現了享譽世界的科學大家;公元1901年,梁先生誕辰,這是中國在最困難時期的傑出代表
  • 哈雷彗星:我還會回來的
    哈雷1656年出生在英國的哈格斯頓,這裡距離倫敦很近,雖然沒有倫敦繁華,但也不會太過遜色。哈雷於1673年進入牛津大學女王學院學習數學,但是就在他1676年畢業之際,他放棄了即將到手的學位證書,隻身搭乘東印度公司的航船,在海上航行了三個月,到達南大西洋的聖赫勒納島,建立起人類第一個南天觀測站,進行了一年多的天文觀測,測編了世界上第一份精度很高的南天星表,因此被譽為「南天第谷」。
  • 76.1年環繞太陽一周的周期彗星:哈雷彗星!
    哈雷彗星(周期彗星表編號:1P/Halley)是每76.1年環繞太陽一周的周期彗星,肉眼可以看到。因英國物理學家愛德蒙·哈雷(1656-1742)首先測定其軌道數據並成功預言回歸時間而得名。 哈雷彗星的軌道周期為76~79年,下次過近日點時間為2061年7月28日。
  • 圖片看彗星;百武彗星、蘇梅克-列維 9號彗星及哈雷彗星等
    天上划過流星雨,總有一顆屬於你一,百武彗星-發出神秘X射線輻射。百武彗星是一顆非周期性彗星,1996年的回歸,就是人類首次觀測到這顆彗星;百武彗星的回歸周期是15000年,上一次她回歸時,人類尚在茹毛飲血;下一次再臨時,世界早已滄海桑田。
  • 與你擦身而過的那些彗星丨NEOWISE彗星下次再來要數千年後,別錯過!
    目前,隨著NEOWISE彗星慢慢遠離太陽,相對地球的位置也發生了一些改變,接下來到7月底,它已往北天移動,南京地區觀測時間漸變為日落後,如果天氣晴好可別錯過。如此亮度的NEOWISE彗星出現在夜空,有多稀奇呢?一句話,它的亮度吊打1986年的哈雷彗星。那麼,為什麼哈雷彗星如此有名?還有哪些亮彗星走過夜空,你錯過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