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雷彗星:我還會回來的

2020-11-22 天極網資訊

哈雷彗星這件事要從1066年說起。

11世紀中葉的英國正在經歷著歷史上一次洗牌,法國公爵威廉的軍隊向著英國哈羅德國王的撒克遜士兵發起了最後的攻擊。這是史上著名的諾曼徵服戰爭。看這個名字就知道英國人潰敗了,不然就該是英國反侵略戰爭了。這場戰爭既是諾曼人對外擴張的繼續,又是西歐同英國之間的一次大融合。這場戰爭得力於法國的鐵蹄,同樣也得利於一顆彗星。相傳,就在兩國對抗之際,英國的上空划過一顆彗星,嚇壞了正在頑強抵抗的撒克遜士兵。因為在中世紀,彗星被看做是預示國王死亡的徵兆。這顆彗星就是文章的主角——哈雷彗星。

 

諾曼徵服戰爭

 

眾所周知,哈雷彗星是以哈雷的名字來命名,但個中緣由恐怕就不是眾所周知,而是眾所不知了。

哈雷,人稱「南天第谷」。要知道第谷可非等閒人士,他是丹麥著名天文學家,近代天文學的奠基人。他不僅是一位傑出的觀測家,是著名天文學家克卜勒的導師。這兩個身份已經把第谷推向了天文學家的頂峰,那麼「南天第谷」又從何說起呢?哈雷1656年出生在英國的哈格斯頓,這裡距離倫敦很近,雖然沒有倫敦繁華,但也不會太過遜色。哈雷於1673年進入牛津大學女王學院學習數學,但是就在他1676年畢業之際,他放棄了即將到手的學位證書,隻身搭乘東印度公司的航船,在海上航行了三個月,到達南大西洋的聖赫勒納島,建立起人類第一個南天觀測站,進行了一年多的天文觀測,測編了世界上第一份精度很高的南天星表,因此被譽為「南天第谷」。第谷對彗星早有研究,他提出彗星是一種天體,但具體是什麼樣的天體卻並未探明。

1680年,哈雷在法國旅遊時看到了有史以來最亮的一顆大彗星,耀眼的彗星不僅點亮了夜空,同時也點亮了他的好奇。兩年後,他又看到了另一顆大彗星。這兩顆大彗星在他心中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慫恿著他向彗星進擊。

在當時,牛頓還健在,哈雷覺得他可能會給自己一些解釋。當他問牛頓是怎樣巨大的力才能控制住彗星的運動時,牛頓平靜地回答,這顆彗星沿橢圓的軌道運行,是由與距離平方成反比的力決定的。哈雷對此感到瞠目結舌,牛頓不僅知道是什麼力,還給出了具體的公式,他有些試探地問:「你怎麼知道的?」牛頓仍然用平靜的語氣說:「我計算出來的。」

哈雷敏銳地意識到這是科學史上一大突破,因此鼓勵牛頓繼續研究,並且慷慨解囊提供了出版這一理論的經費。1687年在哈雷的資助下,牛頓發表了《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這本書闡述了萬有引力定律。

 

這本書由哈雷資助出版

 

按照牛頓的理論,哈雷很快整理出了大量彗星的運行軌道,發現1531、1607和他剛剛觀測到的1682年的彗星軌道極其相似,於是他大膽地預測,這可能是同一顆彗星。但哈雷沒有立即下此結論,而是不厭其煩地向前搜索,發現1456年、1378年、1301年、1245年,一直到1067年,歷史上都有大彗星的記錄。根據牛頓的公式進行計算,他預計這顆彗星將會在1758年再次劃破英國的夜空,考慮到木星引力的作用,他還做了另外一個可能會在1759年初回歸的保守估計。這個理論被發表在1705年哈雷的著作《彗星天文學論說》裡,這個大膽的預測遭到了科學界兩極分化的回應,一部分人說他是痴人說夢,另一部分人則勇敢地支持他的結論,法國數學家克雷荷在哈雷的基礎上做了更為精確的預報:由於木星和土星的影響,彗星將在1759年4月13日前後一個月過近日點。遺憾的是,那時候哈雷已經年過五十,而且他熟悉自己的身體狀況,恐怕難以支撐到那個時候。那個時候不管那一年彗星會不會回來,哈雷和牛頓都確定會離我們而去。考慮到這一點,他在《彗星天文學論說》中寫道:「如果彗星最終根據我們的預言,大約在1758年再現的時候,公正的後代將不會忘記這首先是由一個英國人發現的……」

 

哈雷肖像

 

1758年新年剛過,隸屬於法國天文臺的梅西葉就開始動手觀測,以期成為第一個證實彗星回歸的人。1759年1月21日,他終於找到了這顆彗星。但是1758年聖誕之夜德國德雷斯登附近一位農民天文愛好者已捷足先登,發現了回歸的彗星,得知這個消息的梅西葉知道自己沒戲了。1759年3月14日哈雷彗星划過近日點,此時無需任何望遠鏡器材,肉眼即可觀測到拖著長長尾巴的彗星軌跡。此時,哈雷已長眠地下十幾年了。但當時的人們沒有忘記哈雷,將這顆彗星命名為哈雷彗星。

 

哈雷彗星

 

歷史上關於哈雷彗星的記載多如牛毛,我國對哈雷彗星的記載,最早可追溯到殷商時代。《淮南子·兵略訓》篇寫到:「武王伐紂,東面而迎歲,至汜而水,至共頭而墜。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時有彗星,柄在東方,可以掃西人也!」據中國現代天文學家張鈺哲推算,這是公元前1057年的哈雷彗星回歸的記錄。更為確切的哈雷彗星記錄是《春秋左傳·魯文公十四年》中的記載,「秋七月,有幸孛如北鬥」,這一年是春秋魯文公十四年,即公元前613年這是世界第一次關於哈雷彗星的確切記錄。自從秦始皇七年,即從公元前240年起,中國記錄了歷次哈雷彗星的回歸時間。據中國現代天文學家朱文鑫考證:自公元前240年至1910年共有29次記錄,並符合計算結果。遺憾的是,我國古人未能確定某次出現的彗星是不是曾出現過的那一個。因此讓哈雷這個英國人捷足先登。

根據現在更加精密的觀察和計算,天文學家預測哈雷彗星下次回歸時間為2061年中,距離2015年還有46年,到時候,我們一起來見證哈雷彗星的再次蒞臨。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創新裡程碑」原創 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

 

作者:科普中國責任編輯:天極科普君)

IT新聞微信公眾平臺

第一時間獲取新鮮資訊

使用手機掃描左方二維碼

評論

* 網友發言均非本站立場,本站不在評論欄推薦任何網店、經銷商,謹防上當受騙!

相關焦點

  • 哈雷彗星的空間探測
    哈雷彗星的空間探測2017-02-03 11:12 來源: 科普中國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哈雷彗星是唯一能用裸眼直接從地球看見的短周期彗星,也是人一生中唯一以裸眼可能看見兩次的彗星。其它能以裸眼看見的彗星可能會更壯觀和更美麗,但那些都是數千年才會出現一次的彗星。1695年,已是皇家學會書記官的愛德蒙·哈雷開始專心致志地研究彗星。他從1337年到1698年的彗星記錄中挑選了24顆彗星,用一年時間計算了它們的軌道。
  • 哈雷彗星
    他意識到自己無法親眼看見這顆彗星的再次回歸,於是,他以種幽默而又帶點遺憾的口吻說:如果彗星根據我的預言確實在1758年回來了,公平的後人大概不會拒絕承認這是由一位英國人首先發現的。 在哈雷去世10多年後,1758年底,這顆第一個被預報回歸的彗星被一位業餘天文學家觀測到了,它準時地回到了太陽附近。哈雷在18世紀初的預言,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時間終於得到了證實。
  • 哈雷彗星為什麼不會撞地球
    哈雷彗星是著名的短周期彗星,所謂短周期,就是說它從上一次經過近日點到下一次經過近日點的時間很短,哈雷彗星的周期大概在75-76年間。對於哈雷彗星,很多人從小聽到的消息就是會撞到地球,會毀滅人類。但事實上哈雷彗星即使是在近日點附近,距離地球也非常遙遠。
  • 哈雷彗星,你是宇宙的一顆小乳牙
    1986年,一個小男孩被爸爸帶去看哈雷彗星,夢中和哈雷彗星第一次相遇,哈雷彗星說自己是宇宙掉了的小乳牙,在宇宙裡旅行,人們對星星說的話、許的願,都會變成記憶讓星星們閃閃發光,他們分別時約定75年後再次相見。
  • 哈雷彗星繞太陽運行的周期約為幾年,哈雷彗星多少年出現一次?
    ,哈雷彗星繞太陽運行的周期約為 幾年呢,哈雷彗星多少年出現一次在地球?哈雷彗星繞太陽運行的周期哈雷彗星繞太陽運行的周期約為 76年,哈雷彗星最近一次回歸地球是1986年,是本世紀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哈雷彗星回歸地球。
  • 那年今天哈雷彗星光顧地球。華麗登場的哈雷彗星,引起了一片恐慌
    現在是1910年5月19日星期四,我和妻子花了將近兩周的時間,跑遍了整個紐約市,依舊沒有買到「哈雷藥丸」。現在我們必須回到家裡,因為再過一個小時,哈雷彗星的掃把,就要從地球上空掃過。我必須回到家裡,和孩子們在一起,「艾麗莎,我們該回去了。」我的妻子還在一個店鋪門前,和老闆講價。
  • 紫金山天文臺:哈雷彗星的「禮物」亮相夜空
    紫金山天文臺:哈雷彗星的「禮物」亮相夜空
  • 1758年12月25日 哈雷彗星第一次按預期出現
    這其中最大最容易觀測的要算哈雷彗星了。1705年,英國天文學家和數學家埃德蒙多·哈雷(1656.11.8-1742.1.14)出版了《彗星天文學論說》,書中闡述了1337-1698年出現的24顆彗星的運行軌道,他指出,出現在1531、1607和1682年的三顆彗星可能是同一顆彗星的三次回歸,並預言它將於1758年重新出現。
  • 淺談哈雷彗星的傳奇
    大家好,我是「阿芳古今趣聞雜談」的小編,今天我們來探討一下哈雷彗星的事跡吧。哈雷彗星實際上是一個直徑六公裡的燦爛旋轉的球體,它是密度很高的一臺礦物屑和太空塵,他冷凍深藏於經常在太陽系內移動的水、氨、一氧化碳和其他元素裡。
  • 小綿羊故事說:哈雷彗星|一個76年的浪漫約定
    在天文學的領域有一顆特別有名的彗星,大約每76年就來到地球附近一次,所以我們大多數人這一輩子可能最多也就只有一次看見它的機會,這顆彗星的名字就叫哈雷彗星,天文學家之所以把它命名成叫哈雷彗星就是為了紀念一個名字叫埃德蒙哈雷的天文學家。他首先發現了彗星是會周期性回歸的天文現象,並且他成功預測哈雷彗星下一次要在1759年又出現在地球上空。
  • 76.1年環繞太陽一周的周期彗星:哈雷彗星!
    哈雷彗星(周期彗星表編號:1P/Halley)是每76.1年環繞太陽一周的周期彗星,肉眼可以看到。因英國物理學家愛德蒙·哈雷(1656-1742)首先測定其軌道數據並成功預言回歸時間而得名。 哈雷彗星的軌道周期為76~79年,下次過近日點時間為2061年7月28日。
  • 滅絕的動物還會再回來嗎?
    滅絕的動物還會回來嗎小娃總問這個問題:滅絕的動物還會回來嗎?他說他喜歡恐龍,喜歡猛獁象,喜歡劍齒虎,喜歡渡渡鳥,喜歡雕齒獸,喜歡白鰭豚,……但是它們消失了。它們真的還會回來嗎?回來以後,人類的世界會發生什麼改變呢?
  • 哈雷彗星的壽命一般為多少年?哈雷彗星多久划過一次地球?
    哈雷彗星的壽命一般為多少年?哈雷彗星多久划過一次地球?哈雷彗星存在時間很長了,至少在公元前1000多年就有觀測記錄,也就是說在3000年前就有觀測記載了。從古人的記載看,哈雷彗星的軌道是很穩定的,大約75至76年回歸一次,如今有幾千年的歷史。
  • 哈雷彗星突然爆發
    哈雷彗星闊別我們已經34年之久,其1986年回歸時所引起的轟動和帶來的失望早已時過境遷,被人們淡忘。哈雷彗星是人類首顆有記錄的周期彗星,在中國、古巴比倫、和中世紀的歐洲都有這顆彗星出現的清楚紀錄。天文學家通過天文望遠鏡觀測發現,已抵太陽系邊陲的哈雷彗星的核突然亮度猛增數百倍,同時釋放出一個直徑約29萬千米的耀眼雲層,早已該消失的朦朧慧發得以重生。天文學家早在上個世紀開始就曾觀測到霍姆斯彗星、施瓦斯曼·瓦赫曼彗星和塔特爾·賈科比尼·克雷薩克彗星的突然發亮。
  • 哈雷彗星與流星雨產生的關聯
    哈雷彗星(周期彗星表編號:1P/Halley)是每76.1年環繞太陽一周的周期彗星,肉眼可以看到。因英國物理學家愛德蒙·哈雷(1656-1742)首先測定其軌道數據並成功預言回歸時間而得名。哈雷彗星的軌道周期為76~79年,下次過近日點時間為2061年7月28日。
  • 中國首次獲得哈雷彗星光譜照片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微信掃一掃,我知道了
  • 著名哈雷彗星,拖著長達一億公裡的尾巴,最美麗的天象之一
    哈雷彗星,目前人類已知的唯一一顆短周期性的彗星,也是人一生中唯一以裸眼可能看見兩次的彗星。是最美麗壯觀的天象之一,可能還會有其它比哈雷更加壯觀美麗的彗星但是大多數都需要幾千年才能見到一次。哈雷彗星常常會拖著長達一億公裡長的尾巴從遙遠的深空像太陽飛來。
  • 哈雷彗星產生的兩場流星雨
    著名的哈雷彗星圍繞太陽運轉的周期為76年,它是我們地球上看到的兩場流星雨的母星。每當哈雷彗星靠近太陽的時候,太陽的熱量都會使它上面的固態物質揮發,拋灑出許多碎片。在1986年哈雷彗星最近一次接近太陽的時候,它大概丟失了一千分之一的質量。
  • 中國首次獲得哈雷彗星光譜照片
    ,這是哈雷彗星光譜照片在中國首次獲得。 哈雷彗星應是最廣為人知的彗星。它是一顆「周期性」彗星,大約每76.1年返回地球附近一次,這使得人類有可能在一輩子中看到它兩次。 上一次它出現在人類的視野裡是1986年,預計將在2061年回歸。
  • 哈雷彗星上一次回歸時間是在1986年,你知道下一次的回歸時間麼?
    哈雷彗星哈雷彗星英國物理學埃德蒙·哈雷首先測定其軌道數據並成功預言回歸時間而得名,注意,哈雷彗星並不是他首次發現的,哈雷彗星在西元前240年,或西元前466年,在一部分國家都有的記錄,包括我們中國,但是,那時的人們並不知道這是同一顆彗星的再一次來臨,中國人對哈雷彗星的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時期,那時的人們主要是把哈雷彗星的降臨視作一種徵兆,並根據哈雷彗星的形貌和運行特點進行佔卜算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