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雷彗星上一次回歸時間是在1986年,你知道下一次的回歸時間麼?

2020-12-05 天文發現

茫茫的宇宙中擁有數不清的天體,要說最美麗的天體,便是彗星了,彗星用我們的俗語的叫法是「掃帚星」人們目前為止發現的彗星有1600多顆,但是僅僅能夠憑藉肉眼便能看到的彗星的數量是相當少的,即使是用望遠鏡觀看,也只是20顆左右,彗星非常的奇特,它的體積大,但是質量比較小,原因是密度不怎麼大,彗星中要數最大最容易觀測又最出名的便是哈雷彗星了。

哈雷彗星

哈雷彗星英國物理學埃德蒙·哈雷首先測定其軌道數據並成功預言回歸時間而得名,注意,哈雷彗星並不是他首次發現的,哈雷彗星在西元前240年,或西元前466年,在一部分國家都有的記錄,包括我們中國,但是,那時的人們並不知道這是同一顆彗星的再一次來臨,中國人對哈雷彗星的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時期,那時的人們主要是把哈雷彗星的降臨視作一種徵兆,並根據哈雷彗星的形貌和運行特點進行佔卜算卦。

哈雷彗星的軌道周期是76年至79年之間,大約每76.1年環繞太陽一周,下次過近日點的時間是2061年7月下旬,哈雷彗星是唯一能用裸眼直接從地球看見的短周期彗星,也是人一生中唯一以裸眼可能看見兩次的彗星。其它能以裸眼看見的彗星或許會更壯觀和更美麗,但是很多彗星圍繞太陽運轉的周期都非常長,有些甚至達到數千年。

哈雷彗星表面的溫度很低,是太陽系中冰冷的天體,當它的距離足夠接近太陽的時候,便會出現我們肉眼可以看到美麗的慧發,那是一層稀薄,模糊,時間又短暫的大氣層,並且還會出現慧尾,就是那那一條長長的尾巴,為什麼會出現慧發和慧尾呢?因為彗星是冰核的,越靠近太陽它便越融化的厲害,靠近太陽越近,熱度越大,融化的速度也就越快,加之太陽風作用下,尾巴也就越長,同時慧尾永遠是背對太陽的。

你知道嗎?哈雷彗星每一次降臨,地球上都會出現一些奇異的事情,比如母雞會下哈雷彗星雞蛋,這種雞蛋會布滿星辰的圖案,1682年,哈雷彗星對地球進行周期性的「訪問」時,在德國的馬爾堡,有隻母雞生下一個異乎尋常的蛋,蛋殼上布滿星辰花紋。1758年,英國霍伊克附近鄉村的一隻母雞生下一個蛋殼上清晰地描有彗星圖案的蛋,是不是很不可思議又很有意思呢?這個世紀2061年,讓我們再一次期待哈雷彗星的降臨吧!

相關焦點

  • 哈雷彗星繞太陽運行的周期約為幾年,哈雷彗星多少年出現一次?
    哈雷彗星繞太陽運行的周期哈雷彗星繞太陽運行的周期約為 76年,哈雷彗星最近一次回歸地球是1986年,是本世紀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哈雷彗星回歸地球。但是不能用1986年加上幾個76年得到它的精確回歸日期。因為主行星的引力作用使哈雷彗星的周期變更,陷入一個又一個循環,非重力效果(靠近太陽時大量蒸發)也扮演了使它周期變化的重要角色。從公元前239年到公元1986年,哈雷彗星公轉周期在76.0(1986年)年到79.3年(451和1066年)之間變化。哈雷彗星下次過近日點為2061年7月28日,也就是人類可以在這一年能再次目睹哈雷彗星的樣子。
  • 哈雷彗星的壽命一般為多少年?哈雷彗星多久划過一次地球?
    哈雷彗星的壽命一般為多少年?哈雷彗星多久划過一次地球?哈雷彗星存在時間很長了,至少在公元前1000多年就有觀測記錄,也就是說在3000年前就有觀測記載了。從古人的記載看,哈雷彗星的軌道是很穩定的,大約75至76年回歸一次,如今有幾千年的歷史。
  • 歷史上的今天——1758年12月25日,哈雷彗星第一次預言時間裡出現
    他把牛頓定律應用到彗星運動上,並正確預言了那顆現被稱為哈雷的彗星作回歸運動的事實。1680年,哈雷與巴黎天文臺第一任臺長卡西尼合作,觀測了當年出現的一顆大彗星。從此他對彗星發生興趣。哈雷在整理彗星觀測記錄的過程中,發現1682年出現的一顆彗星的軌道根數,與1607年克卜勒觀測的和1531年阿皮延觀測的彗星軌道根數相近,出現的時間間隔都是75或76年。
  • 天文探索故事,他錯過了哈雷彗星的回歸,而更多人卻從此記住了他
    大家好,我是本文的作者小宗,歡迎閱讀我的文章,先送你一個麼麼噠~能關注我就送你兩個麼麼噠~在歷史上很長的一段歲月中,彗星給人們帶來了非常大的困惑,甚至是引起了極大的恐慌,有人嚇死的,有人自殺的,最主要的可能還是因為它的這種形態和其他我們所謂的星星包括恆星、行星相比,的確是顯得有些詭異
  • 當哈雷彗星再次回歸,我們可以發射探測器進行著陸嗎?
    哈雷彗星是太陽系內一顆短周期彗星,周期大約在76年,它的名字主要來源於英國物理學家愛德蒙·哈雷,就是他首先測定出哈雷彗星的軌道數據,並準確的預言了哈雷彗星的回歸。
  • 哈雷彗星,一次七十六年的約會!|百家故事
    哈雷彗星是每76年環繞太陽一周的周期彗星,肉眼可以看到。因英國人愛德蒙哈雷(Edmond Halley)首先測定其軌道數據並成功預言回歸時間而得名。愛德蒙哈雷是天文學家、地理學家、數學家、氣象學家和物理學家,曾任牛津大學幾何學教授,第二任格林尼治天文臺臺長。
  • 歷史上,是不是中國人最先發現了哈雷彗星?
    在歷史上,是中國人?還外國人最先發現了哈雷彗星?帶著這個問題,請聽我們慢慢道來。首先,為什麼叫哈雷彗星?不叫別的什麼彗星呢?他同時通過運算,預測這顆彗星將在1758年或1759年會再次出現。在1742年哈雷逝世,他沒能等到這顆彗星再次出現,人們對此議論紛紛。時間來到1759年3月,世界大多數的天文臺都在觀測,終於在3月13日,這顆明亮的彗星再次出現在星空中。可是先生已去,為了紀念他,在1758年將這顆彗星被命名為哈雷彗星。
  • 哈雷彗星
    因英國物理學家愛德蒙·哈雷(1656-1742)首先測定其軌道數據並成功預言回歸時間而得名。哈雷彗星的軌道周期為76~79年,下次過近日點時間為2061年7月28日。哈雷彗星是人類首顆有記錄的周期彗星,至遲在西元前240年,或西元前466年,在中國、古巴比倫、和中世紀的歐洲都有這顆彗星出現的清楚紀錄,但是當時並不知道這是同一顆彗星的再出現。
  • 76.1年環繞太陽一周的周期彗星:哈雷彗星!
    哈雷彗星(周期彗星表編號:1P/Halley)是每76.1年環繞太陽一周的周期彗星,肉眼可以看到。因英國物理學家愛德蒙·哈雷(1656-1742)首先測定其軌道數據並成功預言回歸時間而得名。 哈雷彗星的軌道周期為76~79年,下次過近日點時間為2061年7月28日。
  • 41年後哈雷彗星再次回歸,能不能把彗星通過某種方式在太空擊毀?
    哈雷彗星上一次回歸是在1986年,為了這次回歸,歐洲空間局、日本航天局和前蘇聯太空局都發射了太空飛行器,只為對哈雷彗星進行近距離觀測,為彗星研究提供一手資料。哈雷彗星的下一次回歸時間預計將在2061年7月28日。
  • 哈雷彗星與流星雨產生的關聯
    哈雷彗星(周期彗星表編號:1P/Halley)是每76.1年環繞太陽一周的周期彗星,肉眼可以看到。因英國物理學家愛德蒙·哈雷(1656-1742)首先測定其軌道數據並成功預言回歸時間而得名。哈雷彗星的軌道周期為76~79年,下次過近日點時間為2061年7月28日。
  • 天文|哈雷彗星,第一顆人類所掌握的周期性慧星
    (1P/Halley),每76.1年環繞太陽運行一周的周期性彗星,也是唯一肉眼可以直接看見的短周期性彗星,有的人一生中也許可以肉眼可見兩次,或許星空中的其它彗星會更壯觀和更美麗,但那些都是數千年才會出現一次的彗星。
  • 1910年的今天:哈雷彗星掃過地球
    5月19日,哈雷彗星的尾部(慧尾)掃過地球  1910年的5月19日,哈雷彗星的尾部(慧尾)掃過地球,因為它異乎尋常的接近於地球,所以被一些人認為是世界末日的到來。  哈雷彗星以英國天文學家愛德蒙·哈雷(Edmond Halley)的名字命名,是他首次推算出了哈雷彗星的回歸周期及軌道。儘管哈雷在首次驗證哈雷彗星回歸周期的16年前去世,但是哈雷彗星還是按照哈雷的預測在1978年的聖誕夜出現。哈雷彗星的軌道周期為76-79年。  在媒體大量報導下,公眾對於哈雷彗星1910年的回歸十分期待,而且哈雷彗星確實距離地球非常近。
  • 宇宙中孤獨的旅行者,76年回一次家!科學家:2061年或許會來地球
    其實,從地球上出現人類到現階段,在人類探索的這些年中,一經發現了1600顆這樣的彗星,但是在這些彗星中,哈雷是最具有知名度,很多的人都知道它的存在,據說,它的外觀非常的好看。因為它每次從地球上開始掠過的時候,身處在地球上的我們,可以直接用肉眼就能非常清楚的看見它。
  • 尾巴長達一億公裡的「哈雷彗星」人一生中最多只能看見兩次!
    哈雷彗星哈雷彗星的直徑大約11公裡,由於哈雷彗星帶著一條長長的尾巴,所以也被人們稱之為掃把星,在古時候甚至被認為是大兇之兆,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的哈雷彗星似乎成了全人類的一個約定。我們都知道太陽系中的彗星有非常之多,但唯獨哈雷彗星,是至今知道軌跡並且能確切預告回歸時間的彗行。
  • 32年前,哈雷彗星來了,有人擺起天文望遠鏡招攬生意
    ,俗名「掃帚星」,是圍繞太陽運行的一種天體,它的出現周期為76年,是由一位叫哈雷的英國天文學家測算出來的,所以一般人很少能兩次觀看哈雷彗星。今年88歲的楊老師精神矍鑠,對於32年前帶領天文小組成員觀測哈雷彗星的趣事,依然記憶猶新。  據介紹,1985年11月中旬至1986年4月中旬是觀測哈雷彗星的最佳時機。1986年2月9日前,稱作前觀測期,以黃昏後觀測為主;1986年2月9日後,為後觀測期,以早晨前觀測為主。1986年4月11日,是哈雷彗星回歸離地球最近的一天(距離地球7600萬公裡)。
  • 哈雷彗星的空間探測
    哈雷彗星是唯一能用裸眼直接從地球看見的短周期彗星,也是人一生中唯一以裸眼可能看見兩次的彗星。其它能以裸眼看見的彗星可能會更壯觀和更美麗,但那些都是數千年才會出現一次的彗星。1695年,已是皇家學會書記官的愛德蒙·哈雷開始專心致志地研究彗星。他從1337年到1698年的彗星記錄中挑選了24顆彗星,用一年時間計算了它們的軌道。
  • 科學家發現類似哈雷的新彗星 2011年回歸
    哈雷彗星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9月2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科學家最近新發現了一顆與哈雷慧星極為類似的新慧星,這顆慧星的直徑約為100到200米,預計將於2011年9月「掃」過地球最著名的周期彗星是哈雷彗星,它每76年回歸地球一次,最近一次回歸是在1986年。儘管科學家們懷疑SOHO探測到的1350顆彗星中多數為周期彗星,但是次此觀測到的彗星是首次被科學家確證為周期彗星,並被公布於眾。這顆新彗星的軌道比哈雷彗星小,繞行太陽一周只需大約4年時間。科學家們曾於1999年9月首次觀測到它,第二次觀測是在2003年9月。
  • 秦朝的時候,哈雷彗星就有記載,它來自哪裡,最終會不會消亡
    在民間傳說中,「掃把星」一直是不祥的象徵,它會給人們帶來厄運,其實這只是一種迷信的說法,所謂的「掃把星」,其實就是我們熟知的哈雷彗星。可是您肯定不知道,在我國歷史上對天象的觀測中,「掃把星」在歷史上曾經常出現,並且還被古人多次記錄了下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哈雷彗星又來自於哪裡?
  • 76年一遇!中國首次獲得哈雷彗星光譜照片
    哈雷彗星應是最廣為人知的彗星。它是一顆「周期性」彗星,大約每76.1年返回地球附近一次,這使得人類有可能在一輩子中看到它兩次。 上一次它出現在人類的視野裡是1986年,預計將在2061年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