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哈雷彗星,第一顆人類所掌握的周期性慧星

2020-11-28 網易新聞

2020-11-24 20:24:51 來源: 一夕清霜

舉報

  

  哈雷彗星(1P/Halley),每76.1年環繞太陽運行一周的周期性彗星,也是唯一肉眼可以直接看見的短周期性彗星,有的人一生中也許可以肉眼可見兩次,或許星空中的其它彗星會更壯觀和更美麗,但那些都是數千年才會出現一次的彗星。

  

  人類第一次記錄哈雷彗星,最遲在公元前240年,或者西元前466年,無論是在中國、古巴比倫、或者中世紀的歐洲,都曾經留下這一顆彗星出現的清晰紀錄,儘管當時的人們並不知道這是同一顆彗星。

  

  早在古代中國的秦始皇七年(公元前240年)至清宣統二年(1910年)一共有過29次關於哈雷慧星的記錄。

  

  上一次的哈雷慧星回歸是在1986年,而下一次將在2061年,1986年時,哈雷彗星成為第一顆被宇宙飛船詳細觀察的彗星,人們因此而得以了解到彗核結構與彗發和彗尾形成機制的資料。

  

  截至目前為止,人類所發現的彗星共有1600多顆,肉眼可見的很少,即使是使用望遠鏡,每年大概也只能觀測到20顆。

  

  1705年的哈雷發表了《彗星天文學論說》,預言了1682年引起世人極大恐慌的大彗星將於1758年再次出現,當時的哈雷已年屆五十,在他的有生之年己經是無法再見到這顆彗星了,他在他的書中如是寫著:「如果彗星最終根據我們的預言,大約在1758年再現的時候,公正的後代將不會忘記這首先是由一個英國人發現的……」。

  

  在他去世的十幾年後,1758年底,這顆第一個被預報回歸的彗星被一位業餘天文學家觀測到了,18世紀初的哈雷預言,終於得到證實,為了紀念他,人們將這顆彗星命名為「哈雷彗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哈雷彗星
    哈雷彗星的軌道周期為76~79年,下次過近日點時間為2061年7月28日。哈雷彗星是人類首顆有記錄的周期彗星,至遲在西元前240年,或西元前466年,在中國、古巴比倫、和中世紀的歐洲都有這顆彗星出現的清楚紀錄,但是當時並不知道這是同一顆彗星的再出現。據朱文鑫考證:自秦始皇七年(公元前240年)至清宣統二年(1910年)共有29次記錄,並符合計算結果。
  • 76.1年環繞太陽一周的周期彗星:哈雷彗星!
    哈雷彗星是人類首顆有記錄的周期彗星,最遲在公元前240年,或西元前466年,在中國、古巴比倫、和中世紀的歐洲都有這顆彗星出現的清楚紀錄,但是當時並不知道這是同一顆彗星的再出現。據朱文鑫考證:自秦始皇七年(公元前240年)至清宣統二年(1910年)共有29次記錄,並符合計算結果。 哈雷彗星是唯一能用裸眼直接從地球看見的短周期彗星,也是人一生中唯一以裸眼可能看見兩次的彗星。
  • 外媒:科學家在一顆慧星中發現生命必需的磷
    外媒:科學家在一顆慧星中發現生命必需的磷 2020-12-03 09:10:16 來源:科技日報 11月30日,據國外媒體報導,一個由芬蘭圖爾庫大學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在一顆彗星的固體塵埃顆粒中發現了磷和氟
  • 當哈雷彗星再次回歸,我們可以發射探測器進行著陸嗎?
    哈雷彗星是太陽系內一顆短周期彗星,周期大約在76年,它的名字主要來源於英國物理學家愛德蒙·哈雷,就是他首先測定出哈雷彗星的軌道數據,並準確的預言了哈雷彗星的回歸。
  • 小綿羊故事說:哈雷彗星|一個76年的浪漫約定
    在天文學的領域有一顆特別有名的彗星,大約每76年就來到地球附近一次,所以我們大多數人這一輩子可能最多也就只有一次看見它的機會,這顆彗星的名字就叫哈雷彗星,天文學家之所以把它命名成叫哈雷彗星就是為了紀念一個名字叫埃德蒙哈雷的天文學家。他首先發現了彗星是會周期性回歸的天文現象,並且他成功預測哈雷彗星下一次要在1759年又出現在地球上空。
  • 哈雷彗星是如何發現的?
    今天就和大家聊一下哈雷彗星和它的發現者哈雷,哈雷是英國歷史上比較出色的一位天文學家。曾經是格林尼治的天文臺臺長,世界上第一個南天星標第1個南天星表和首次利用萬有引力定律推算出了某顆彗星的軌道,後來這顆星星就被哈雷自己的名字命名為哈雷彗星。
  • 天文學家發現池谷·關慧星
    在55年前的今天,1965年9月16日,天文學家發現池谷·關慧星。池谷·關彗星 (C/1965 S1) 是一顆由日本業餘天文學家池谷薰和關勉於1965年9月18日發現的非周期彗星,於10月21日過近日點(與太陽表面距離約45萬公裡)並預料其光度會大增。池谷·關慧星是本世紀最為著名的掠日彗星,1965年9月18日由日本天文學家池谷薰和關勉發現。
  • 32年前,哈雷彗星來了,有人擺起天文望遠鏡招攬生意
    楊老師拿出當年的望遠鏡  哈雷彗星,俗名「掃帚星」,是圍繞太陽運行的一種天體,它的出現周期為76年,是由一位叫哈雷的英國天文學家測算出來的,所以一般人很少能兩次觀看哈雷彗星。今年88歲的楊老師精神矍鑠,對於32年前帶領天文小組成員觀測哈雷彗星的趣事,依然記憶猶新。  據介紹,1985年11月中旬至1986年4月中旬是觀測哈雷彗星的最佳時機。1986年2月9日前,稱作前觀測期,以黃昏後觀測為主;1986年2月9日後,為後觀測期,以早晨前觀測為主。1986年4月11日,是哈雷彗星回歸離地球最近的一天(距離地球7600萬公裡)。
  • 哈雷彗星與流星雨產生的關聯
    哈雷彗星是人類首顆有記錄的周期彗星,最遲在公元前240年,或西元前466年,在中國、古巴比倫、和中世紀的歐洲都有這顆彗星出現的清楚紀錄,但是當時並不知道這是同一顆彗星的再出現。據朱文鑫考證:自秦始皇七年(公元前240年)至清宣統二年(1910年)共有29次記錄,並符合計算結果。哈雷彗星是唯一能用裸眼直接從地球看見的短周期彗星,也是人一生中唯一以裸眼可能看見兩次的彗星。
  • 著名哈雷彗星,拖著長達一億公裡的尾巴,最美麗的天象之一
    哈雷彗星,目前人類已知的唯一一顆短周期性的彗星,也是人一生中唯一以裸眼可能看見兩次的彗星。是最美麗壯觀的天象之一,可能還會有其它比哈雷更加壯觀美麗的彗星但是大多數都需要幾千年才能見到一次。哈雷彗星常常會拖著長達一億公裡長的尾巴從遙遠的深空像太陽飛來。
  • 科技史上今天:"維加一號"順利捕捉哈雷彗星照片
    摘要:(原標題:科技史上的今天:「維加一號」順利捕捉哈雷彗星照片)  1787年3月6日,德國物理學家約瑟夫·馮·夫朗和斐出生。夫朗和斐譜線是一系列以德國物理學家約瑟夫·馮·夫朗和斐為名的光譜線,這些是最初被當成太陽光譜中的太陽的夫朗和斐譜線。
  • 中國首次獲得哈雷彗星光譜照片
    ,這是哈雷彗星光譜照片在中國首次獲得。 哈雷彗星應是最廣為人知的彗星。它是一顆「周期性」彗星,大約每76.1年返回地球附近一次,這使得人類有可能在一輩子中看到它兩次。 上一次它出現在人類的視野裡是1986年,預計將在2061年回歸。
  • 天文| 百武彗星,人類首次探測到彗星發射X射線
    百武彗星(Comet Hyakutake,C/1996 B2),這是一顆非周期性彗星,也是迄今為止擁有最長彗尾的彗星,1996年時近距離掠過地球。通常人們所說的百武彗星是特指百武二號彗星,該慧星是1996年1月30日,日本鹿兒島業餘天文學家百武裕司於在日本鹿兒島縣所發現的彗星。
  • 科技史上的3月6日順利捕捉哈雷彗星照片
    哈雷彗星首次被圖像捕捉戴維-D-別克逝世1986年3月6日,蘇聯宇宙飛船「維加一號」飛入了離哈雷慧星5500英裡距離範圍內,拍發回第一批慧星的冰核照片。這艘宇宙飛船按照地面指令操作,將幾部照相機對準慧星,逐漸接近,並在3小時內傳送了大約500幅電視圖象。
  • 本世紀將會出現的10個天文奇觀,一生難見,據說看到的人都有福
    第十個 哈雷彗星哈雷彗星是以天文學家埃德蒙·哈雷(Edmond Halley)的名字命名的,因為他成功計算了哈雷彗星的軌道周期,這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顆從地球上用肉眼就可以定期看到的短周期彗星,在地球上每隔75-76年就會看到它一次,如果你足夠幸運的話,你一生中將會看到它兩次。
  • 圖片看彗星;百武彗星、蘇梅克-列維 9號彗星及哈雷彗星等
    天上划過流星雨,總有一顆屬於你一,百武彗星-發出神秘X射線輻射。百武彗星是一顆非周期性彗星,1996年的回歸,就是人類首次觀測到這顆彗星;百武彗星的回歸周期是15000年,上一次她回歸時,人類尚在茹毛飲血;下一次再臨時,世界早已滄海桑田。
  • 中國古代的天文成就居然比國外領先這麼多
    我國古代的天文成就在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你知道當時古代的天文成就有多厲害嗎?一、天象記錄公元前28年在西漢時期,是目前世界公認最早的太陽黑子記錄。記錄在《漢書·五行志》中。我國對於彗星的最早記錄在公元前1034年,並且世界公認的最早一次哈雷彗星記錄是公元前613年。而歐洲最早記錄慧星和哈雷彗星分別比中國晚了1000多年和670多年。並且中國學者李淳風總結彗星尾巴總是背向太陽,這一規律比歐洲人早發現900多年。而我國對天文學貢獻最大的是新星與超新星的記錄。公元前134年,在《漢書·天文志》中是中國文獻最早記錄的新星。
  • 哈雷彗星:我還會回來的
    這場戰爭得力於法國的鐵蹄,同樣也得利於一顆彗星。相傳,就在兩國對抗之際,英國的上空划過一顆彗星,嚇壞了正在頑強抵抗的撒克遜士兵。因為在中世紀,彗星被看做是預示國王死亡的徵兆。這顆彗星就是文章的主角——哈雷彗星。
  • 哈雷彗星的空間探測
    哈雷彗星的空間探測2017-02-03 11:12 來源: 科普中國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一般彗星的發光都是很暗的,它們的出現只有天文學家用天文儀器才可觀測到。只有極少數彗星,被太陽照得很明亮拖著長長的尾巴,才被我們所看見。人類已經發現的彗星有1600多顆,但是肉眼能看到的卻很少。哈雷彗星是唯一能用裸眼直接從地球看見的短周期彗星,也是人一生中唯一以裸眼可能看見兩次的彗星。其它能以裸眼看見的彗星可能會更壯觀和更美麗,但那些都是數千年才會出現一次的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