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史上今天:"維加一號"順利捕捉哈雷彗星照片

2021-01-09 人民日報海外網

摘要:(原標題:科技史上的今天:「維加一號」順利捕捉哈雷彗星照片)  1787年3月6日,德國物理學家約瑟夫·馮·夫朗和斐出生。夫朗和斐譜線是一系列以德國物理學家約瑟夫·馮·夫朗和斐為名的光譜線,這些是最初被當成太陽光譜中的太陽的夫朗和斐譜線。

(原標題:科技史上的今天:「維加一號」順利捕捉哈雷彗星照片)

1787年3月6日,德國物理學家約瑟夫·馮·夫朗和斐出生。太陽的夫朗和斐譜線。太陽光譜中的夫朗和斐譜線和被指出的大氣水汽吸收線。夫朗和斐譜線是一系列以德國物理學家約瑟夫·馮·夫朗和斐為名的光譜線,這些是最初被當成太陽光譜中的太陽的夫朗和斐譜線。

在可見光範圍內的太陽光普與夫朗和斐譜線

1929年3月6日別克汽車先驅者戴維-D-別克逝世。別克生於1854年9月17日,蘇格蘭人。1900年,移民到美國的別克在底特律市和他的總工程師Walter-L-Marr離開了他們朝夕相處的船機及農機修理行,開始著手製造第一輛試驗汽車。1903年,他們成立了別克BUICK汽車公司。一年後,汽車生產正式宣告開始,首批37輛汽車上市銷售。

戴維-D-別克逝世

1986年3月6日,蘇聯宇宙飛船「維加一號」飛入了離哈雷慧星5500英裡距離範圍內,拍發回第一批慧星的冰核照片。這艘宇宙飛船按照地面指令操作,將幾部照相機對準慧星,逐漸接近,並在3小時內傳送了大約500幅電視圖象。

「維加一號」拍攝哈雷彗星照片

1998年03月06日,歐洲航天局宣布2000年發射微型月球衛星,並於2001年在月球南極附近降下"歐洲月球2000"項目的登月艙。歐洲的微型月球星將由阿麗亞娜5型火箭發射,主要任務是繪製月艙著陸點地區的精確地圖,為一年後登月艙著陸作準備。

航天局宣布2000年發射微型月球衛星

責編:海聞

相關焦點

  • 科技史上的3月6日順利捕捉哈雷彗星照片
    哈雷彗星首次被圖像捕捉戴維-D-別克逝世1986年3月6日,蘇聯宇宙飛船「維加一號」飛入了離哈雷慧星5500英裡距離範圍內,拍發回第一批慧星的冰核照片。「維加一號」拍攝哈雷慧星照片1998年03月06日,歐洲航天局宣布2000年發射微型月球衛星,並於2001年在月球南極附近降下"歐洲月球
  • 科技日曆|76年一遇!中國首次獲得哈雷彗星光譜照片
    科技日曆|76年一遇!,1985年12月25日(農曆1985年11月14日),雲南天文臺成功地拍攝到哈雷彗星光譜照片,這是哈雷彗星光譜照片在中國首次獲得。然而,當時的天文學家把哈雷彗星的每一次出現都看作是一個孤立的事件。彗星經常被認為是巨大災難或變化的徵兆。1910年的彗星凌日特別壯觀,當時彗星距離地球約1390萬英裡(2240萬公裡),大約是地球到太陽距離的1/15。那一次,哈雷彗星首次被照相機捕捉到。當哈雷彗星在1986年經過地球時,人類第一次能夠發射宇宙飛船去觀察它。
  • 圖片看彗星;百武彗星、蘇梅克-列維 9號彗星及哈雷彗星等
    二,蘇梅克-列維 9號彗星-1994年撞擊木星。蘇梅克-列維 9號彗星1994年7月17日4時15分與木星撞擊,也是人們能首次直接觀測太陽系的天體撞擊事件。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的直徑為5公裡,先是被木星的引力撕扯成21個碎片,依次撞上木星,最大的碎片直徑2公裡,小的數百米。
  • 中國首次獲得哈雷彗星光譜照片
    34年前的今天,1985年12月25日(農曆1985年11月14日),雲南天文臺成功地拍攝到哈雷彗星光譜照片,這是哈雷彗星光譜照片在中國首次獲得。
  • 哈雷彗星慧核的首張近距離彩色照片!由各國合作拍攝
    這是第一次人們拍下了哈雷彗星的照片,也留下了哈雷彗星的光譜記錄。這次回歸是人類有史以來對哈雷彗星所作的最詳盡的一次觀測,儘管由於多種原因這次回歸時哈雷彗星已經沒有以前那麼明亮了。1982年10月16日,美國帕洛馬山天文臺5米反射鏡率先捕捉到了哈雷彗星的身影。同年早些時間,為了更好地對哈雷彗星進行觀測,22位天文學家在國際天文學聯合會議上正式成立了「國際哈雷彗星觀測計劃」,一同對哈雷彗星進行觀測。
  • 1910年的今天:哈雷彗星掃過地球
    1910年的5月19日,哈雷彗星的尾部(慧尾)掃過地球  1910年的5月19日,哈雷彗星的尾部(慧尾)掃過地球,因為它異乎尋常的接近於地球,所以被一些人認為是世界末日的到來。  哈雷彗星以英國天文學家愛德蒙·哈雷(Edmond Halley)的名字命名,是他首次推算出了哈雷彗星的回歸周期及軌道。儘管哈雷在首次驗證哈雷彗星回歸周期的16年前去世,但是哈雷彗星還是按照哈雷的預測在1978年的聖誕夜出現。哈雷彗星的軌道周期為76-79年。  在媒體大量報導下,公眾對於哈雷彗星1910年的回歸十分期待,而且哈雷彗星確實距離地球非常近。
  • 今晚,哈雷彗星通宵發福利
    點擊摺疊宇宙關注我們 打開摺疊宇宙,看見跨界未來 科幻、科技、腦洞、哲思 獵戶座流星雨的母彗星是大名鼎鼎的哈雷彗星
  • 哈雷彗星,一次七十六年的約會!|百家故事
    哈雷彗星是唯一能用裸眼直接從地球看見的短周期彗星,也是人一生中唯一以裸眼可能看見兩次的彗星。哈雷彗星是人類首顆有記錄的周期彗星,在中國、古巴比倫、和中世紀的歐洲都有這顆彗星出現的清楚紀錄,但是當時並不知道這是同一顆彗星的再出現。
  • 哈雷彗星
    後人為了紀念他,把這顆彗星命名為「哈雷彗星」。其實在歷史上從公元前240年起的每次回歸我國都有所記載,最早的一次可能是周武王伐紂之年,即公元前1057年。哈雷彗星每隔大約76年都會按時回歸。在哈雷彗星回歸時,可以對它進行大量的觀測研究。哈雷彗星的上一次回歸是1986年,中國和各國一樣對它進行了大量的觀測,它的再次回歸要等到2061年左右。
  • 歷史上的今天——1758年12月25日,哈雷彗星第一次預言時間裡出現
    彗星是太陽系中體積最大但質量較小的天體,其中最大最容易觀測的要算哈雷彗星了。這顆彗星出現的周期為76年,是由一位叫哈雷的英國天文學家第一次算出的,因此叫哈雷彗星。哈雷的困惑就此畫上了句號,他和牛頓的交往則剛剛開始,科學史上一本劃時代的著作也即將誕生。性格怪異的牛頓不願意發表自己的觀察和研究所得,在哈雷遊說下,牛頓開始寫《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皇家學會也同意印行。此書的編輯、校對和序言撰寫,更是由哈雷親自完成。萬事俱備之時,皇家學會卻無法籌集資金,哈雷於是自掏腰包。為了讓該書被更多的人接受,哈雷甚至致信當時的國王,作了深入淺出的介紹。
  • 卡西尼號已謝幕 但仍可欣賞它捕捉的最後一張土星照片
    卡西尼號已謝幕 但仍可欣賞它捕捉的最後一張土星照片2017-11-22 09:43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漢堡超人責任編輯:dengjinchao 美國宇航局(NASA)的卡西尼號探測器是一臺非常可靠的機器,提供了難以置信的大量數據,並發回了圍繞土星軌道的無數觀測資料。
  • 淺談哈雷彗星的傳奇
    大家好,我是「阿芳古今趣聞雜談」的小編,今天我們來探討一下哈雷彗星的事跡吧。哈雷彗星實際上是一個直徑六公裡的燦爛旋轉的球體,它是密度很高的一臺礦物屑和太空塵,他冷凍深藏於經常在太陽系內移動的水、氨、一氧化碳和其他元素裡。
  • 早期宇宙可能只以2維形式存在:1維空間+1維時間
    根據某些理論推測,宇宙要超出我們已知的4維時空(3維空間加一維時間),可能有5維,10維,26維甚至更多。這些超維度「隱藏」在我們所看到的3維空間中,但都未能在實驗中探測到,其存在只是一種數學上的預測。研究低維時空的重要意義在於一種科學範式的變化,也是解決這些長期存在的物理學問題的全新途徑。   科學家幾個物理小組提出了一種低維時空理論框架,即只有一維空間加一維時間,宇宙是直線的形式,而以某種方式「纏繞包裹」形成了現在這個看起來是三維加一維的時空。
  • 科技史上11月8日第一張傳真照片誕生
    1907年11月8日,阿瑟·柯恩教授成功地製造了一種傳真電報,能夠將照片的圖像傳至遠處。巴黎的《畫報》和倫敦的《明鏡日報》立刻購買傳真圖片的專利,而且馬上派上用常1907年11月8日(距今109年),第一張照片從巴黎傳真到倫敦。
  • NASA的好奇號公布史上最高清火星全景照片
    NASA的好奇號探測器自2012年登陸以來,拍攝了很多令人驚嘆的火星照片。但它最新公布的照片比其他所有照片都要精細。 史上最高清火星全景照片 好奇號於2019年11月24日至12月1
  • 哈雷彗星:我還會回來的
    哈雷彗星這件事要從1066年說起。11世紀中葉的英國正在經歷著歷史上一次洗牌,法國公爵威廉的軍隊向著英國哈羅德國王的撒克遜士兵發起了最後的攻擊。這是史上著名的諾曼徵服戰爭。看這個名字就知道英國人潰敗了,不然就該是英國反侵略戰爭了。
  • 星辰大海系列 | 今晚,哈雷彗星通宵發福利
    2018年10月30日,在內蒙古的古烏蘭哈達火山上,攝影師通過設置相機的連續曝光,捕捉到了二十多顆在下面這張最終形成的照片裡,我們還可以看到夜空中明亮的流星條紋。如果延長照片裡這些發光的直線每年10月,哈雷彗星
  • 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撞擊木星事件
    1994年7月,天文學歷史上,發生了一件舉世矚目的大事,這便是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撞擊木星事件。當然了在復盤之前還是得先抽個獎,今天送出年前最後一款存款,iPad Pro 10.5英寸,64G內存,黑色,原價4688元,今天抽獎還是4塊9,注意這款iPad Pro也不是最新版的,它有邊框是上一代的,不過性能也是十分不錯,用個四五年沒什麼問題,感謝老闆賞飯。好了開始說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撞擊木星事件。
  • 小綿羊故事說:哈雷彗星|一個76年的浪漫約定
    在天文學的領域有一顆特別有名的彗星,大約每76年就來到地球附近一次,所以我們大多數人這一輩子可能最多也就只有一次看見它的機會,這顆彗星的名字就叫哈雷彗星,天文學家之所以把它命名成叫哈雷彗星就是為了紀念一個名字叫埃德蒙哈雷的天文學家。他首先發現了彗星是會周期性回歸的天文現象,並且他成功預測哈雷彗星下一次要在1759年又出現在地球上空。
  • 奇觀|哈雷彗星帶來的流星雨,別小看這個「掃把星」它可愛得很
    但是等到1758-1959年間,當這顆彗星依照哈雷的預測再次來臨,它被正式命名為哈雷彗星,以紀念哈雷的成就。哈雷彗星上一次出現在1986年,哈雷彗星下次過近日點為2061年7月28日,也就是41年後。而這幅作品問世的三年前——1301年,恰恰就是哈雷彗星出現的年份。所以喬託這幅畫作上方正中央出現的「小火球」被認為是對哈雷彗星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