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撞擊木星事件

2021-01-19 回到2049

距2029年5月19日北京工體(鳥巢)

個人演唱會還有

今日獎品:iPad Pro 10.5英寸(2017上市)

64G,深空灰色,WLAN版

¥4.9,感謝老闆施捨


知識就是力量,歡迎回到2049。

1994年7月,天文學歷史上,發生了一件舉世矚目的大事,這便是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撞擊木星事件。遺憾的是,當時的我正在東北農村,研究種植業、養殖業和畜牧業,沒有親臨木星現場指導工作,但幸運的是,由於事先的預報工作十分精確,所以當那一天來臨之時,全世界的地面光學和射電望遠鏡、飛機天文臺、國際紫外天文衛星、哈勃空間望遠鏡、伽利略號木星探測器,以及尤利西斯號太陽探測器,全都把目光投向了太陽系老大哥木星,所以這就使得今天,我可以在這裡為各位老闆復盤一下這一屬於太陽系的空前盛況。


當然了在復盤之前還是得先抽個獎,今天送出年前最後一款存款,iPad Pro 10.5英寸,64G內存,黑色,原價4688元,今天抽獎還是4塊9,注意這款iPad Pro也不是最新版的,它有邊框是上一代的,不過性能也是十分不錯,用個四五年沒什麼問題,感謝老闆賞飯。好了開始說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撞擊木星事件。


1993年,美國天文學家尤金-蘇梅克和他的老婆卡羅琳-蘇梅克,還有另一位朋友大衛-列維一起,利用一架40cm口徑的施密特望遠鏡拍攝星空,目的是搜尋太陽系中的小天體。3月24日,卡羅琳突然發現,前一天晚上拍攝的底片上,好像出現了一個「被壓碎的彗星」,三人經過研究後認為,這個天體不同尋常,於是馬上電告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給予認證。接到消息後,天文學家司考蒂那是虎軀一震,因為這哥們曾在3月15日、17日和19日,利用基特峰國立天文臺上的90cm口徑空間監測望遠鏡,三次發現過這顆天體的蹤影,再加上這次蘇梅克等人的發現,司考蒂最終確認,這些碎塊實際上就是一串彗星碎塊,而且每塊都有著朦朧的彗發和慧尾。於是按照慣例,這顆奇特的彗星就被命名為蘇梅克-列維9號,正式名稱為D/1993 F2。

尤金-蘇梅克

卡羅琳-蘇梅克

列維

基特峰國家天文臺

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

事實上在過去,人們也曾觀測到彗星分裂為幾塊的現象,但從來沒有出現像蘇梅克-列維9號這樣的呈直線排列的狀態,所以人們也將蘇梅克-列維9號,形象地稱為「太空珍珠串」。由於距離遙遠、光線很暗,人們最初只辨別出11塊碎塊,後來又增加到17塊,最終確定為21塊,每塊的直徑從幾百米到4.5km不等,質量為2億-4億噸。


接下來,天文學家們就開始利用一系列觀測資料,來推算蘇梅克-列維9號的運行軌跡,結果發現,這哥們不是正常意義下的繞太陽公轉,而是繞著木星轉動。事實上,這哥們早在1970年還沒有分裂的時候,便被木星俘獲,繞轉木星的周期約為2年,遠木點距木星0.33天文單位,近木點僅為40000km。當然了,一開始它還是一顆完好的彗星,不過在1992年7月7日經過近木點時,它受到了來自木星的強大的潮汐力撕扯,才分裂為多塊碎片。1993年7月16日,蘇梅克-列維9號運行到了遠木點附近,此時,這串太空珍珠也達到了自己長度的峰值,綿延5000萬公裡。不過這些過去式都不算什麼,驚喜還在後面,包括我國天文學家張家祥在內的多位天文學家預測,這哥們馬上就堅持不住了,它將於1994年7月16日,再度運行到近木點附近時,撞擊木星。

張家祥

毫無疑問,在人類歷史上,這是前所未見的災難現象,科學家和普通民眾紛紛投以巨大關注,人們都在猜測撞擊時可能發生的情況,比如有人提出,撞擊會像原子彈爆炸那般產生震波穿過木星,還有人提出,撞擊產生的塵埃會增強木星平流層中的霧霾,終於在焦急的等待中,1994年7月16日21時13分,蘇梅克-列維9號的碎塊A,以大約30km/s的速度撞擊木星南半球。幸運的是,所有這一切,都被伽利略號木星探測器,在距離木星1.6天文單位處盡收眼底。探測顯示,撞擊產生的火球,其瞬間溫度高達24000K,不過又迅速膨脹變冷,40秒後便降到了1500K。遺憾的是,由於撞擊的地點位於木星背對地球的一側,所以地球上的觀測設備,都未能捕捉到撞擊發生的一瞬。而過了幾分鐘之後,撞擊的疤痕才轉到地球這一側,這下地球人可就驚呆了,因為這個疤痕之大,甚至連一些小望遠鏡都可以看得到。觀測顯示,撞擊所形成的暗斑的直徑約為6000km,相當於地球半徑大小。

A碎塊撞擊

在接下來的6天多時間中,餘下的20塊碎塊,也接連撞擊木星,最猛烈的一次是G碎塊在7月18日7時33分產生的撞擊,其所產生的暗斑直徑超過12000km,可以把地球裝進去了,估計釋放的能量是當時世界核電的600倍。另外,在19日也有兩次撞擊,也造成了類似大的疤痕。最終這次連環撞擊,以22日W碎塊的撞擊而告結束。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K碎塊,在K碎塊撞擊木星一小時後,人們在撞擊區附近觀測到了極光,顯而易見的是,這是撞擊產生了大量的帶電粒子。隨著21次猛烈撞擊而來的,是木星全球平流層整體溫度的升高,大約2-3星期後,才逐漸恢復到正常狀態,而撞擊疤痕,直到幾個月後,才漸漸消失不見。

G碎塊撞擊所形成的暗斑

受到連環轟炸的木星

對於普通老百姓和天文愛好者來說,這樣的大事件,人們無非就是看個熱鬧,不過對於天文學家,特別是研究木星的行星科學家來說,他們則希望利用這次千載難逢的撞擊,來探究木星雲頂之下未曾暴露過的秘密。具體怎麼研究的那就很複雜了,咱也說不明白。簡單來說就是,撞擊揭示了大量的硫氣、二硫化碳,以及氨氣與硫化氫。但令人頗感意外的是,人們並沒有觀測到二氧化硫這樣的含氧分子。


現在,蘇梅克-列維9號所造成的轟動事件,已經過去了26年,不過相關的觀測和研究,還在一直延續和擴展。事實上,蘇梅克-列維9號並不是唯一一顆環繞木星的彗星,即便是在今天,也至少有兩顆彗星在環繞木星運行。總的來看,這些彗星的繞木軌道都是極不穩定的,具體表現就是軌道非常扁,這就導致它們在遠木點時,受到太陽的引力攝動很大,而在近木點時,則受到木星的引力攝動很大。所以這些彗星在未來,既有可能像蘇梅克-列維9號那樣撞擊木星,也有可能擺脫木星的引力束縛,重新變成繞太陽公轉。目前已經有證據表明,在太陽系漫長的歷史中,彗星破碎並撞擊木星及其衛星的事件時有發生。比如說旅行者2號,就曾拍攝到木衛四上存在13個隕擊坑鏈,木衛三上有三個隕擊坑鏈。有趣的是,在2009年7月19日,木星的南半球出現了一個太平洋大小的新暗斑,紅外測量表面明,這個暗斑還是熱乎的,而且光譜顯示其含有氨,科學家推斷,這顆暗斑的形成,可能也是另一次彗星撞擊事件,只不過地球人沒有發現。

木衛四上的隕擊坑鏈

可以肯定的說,蘇梅克-列維9號撞擊木星事件,對地球沒有產生任何直接影響,甚至對木星也沒有產生什麼大的影響,畢竟木星的雲層太厚了,它根本無法到達木星深處。雖然撞擊所造成的木星大氣疤痕持續了幾個月之久,但相對於巨大的木星來說,其質量、公轉軌道、自轉周期等主要性質,沒有發生絲毫變化。不過人們還是產生了擔憂,木星海納百川沒有問題,但如果這樣的撞擊發生在地球上,後果將不堪設想,地球的演化歷史也必將被改寫。


幸運的是,地球遭遇這種撞擊的概率並不大,而之所以如此,我們也應該感謝木星。目前主流的觀點認為,正是木星強大的引力作用,使得彗星和小行星,在進入太陽系內行星軌道之前,便因撞擊木星而隕落消失。據估算,彗星對木星的撞擊概率,是其對地球的2000-8000倍,看來木星不愧為太陽系老大哥。


不過也有另一種相反的意見,這就是有人認為,太陽系內行星本身遭遇彗星撞擊的概率就不大,正是木星把這些玩意兒給引了過來,並顯著增加了小行星和彗星對地球的撞擊概率,並導致了諸如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這種事件的發生,但我想即便如此,木星自己也還是為我們擋了不少子彈。


但不論真相如何,木星並沒有吞噬所有的試圖進入內行星軌道的彗星和小行星,而這也為地球的發展提供了契機,據估計,每1萬到2萬年,小彗星的隕落就會在地球沉積約2.5cm的水,這足以提供地球同時期雖不是全部,但也是大部分的水,並為地球生命的誕生和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所以說,來到地球的彗星多了少了都不行,這種平衡的存在,木星功不可沒,如果用一句雞湯來形容的話,那就是你所謂的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

相關焦點

  • 圖片看彗星;百武彗星、蘇梅克-列維 9號彗星及哈雷彗星等
    二,蘇梅克-列維 9號彗星-1994年撞擊木星。蘇梅克-列維 9號彗星1994年7月17日4時15分與木星撞擊,也是人們能首次直接觀測太陽系的天體撞擊事件。(彗星分解成20多塊衝向木星)(被彗星撞擊時的木星。)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的直徑為5公裡,先是被木星的引力撕扯成21個碎片,依次撞上木星,最大的碎片直徑2公裡,小的數百米。
  • 1994彗星撞木星事件大揭秘
    事件: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在1994年7月17撞擊木星,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直接觀測到太陽系內的天體相撞事件。1994年7月,全世界人民都親眼目睹了一次天體毀滅撞擊事件。被分裂成21顆碎片的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以迅雷不及掩耳,毀天滅地之勢,連續撞向運行中的巨大行星——木星。這次的撞擊力度達到了十幾兆億噸TNT炸藥當量,其中最大的一顆彗星碎片的撞擊力度相當於6萬億噸TNT炸藥爆炸相當(其當量相當於全球核武器儲備總合的750倍),它對木星撞擊後所造成的疤痕達到數萬公裡,比地球直徑還要長。
  • 如果「蘇梅克-列維9號」撞的是地球,會發生什麼?
    而去年年底我國青海玉樹也墜落了一顆巨大的火流星,計算出的總衝擊能量相當於三分之二的廣島原子彈當量,也是自1988年來能量釋放中國排第一、全球前十五的火流星事件。居安思危是人類的本能,這不得不讓人類深思:不談整個宇宙,僅太陽系就有數十億甚至數萬億個天體(小行星、隕石、彗星)在運行,大多在各自軌道乖乖畫圈,但難免會出現不按套路的天體,那人類會不會遇到像恐龍一樣的命運呢?
  • 1994天文奇觀——彗星撞擊木星,能量相當於20億顆原子彈
    觀 測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在1994年撞擊木星,這是人類首次觀測到太陽系內與行星有關的天體相撞事件,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體積較大,如果撞擊地球,那麼地球上的生命將不復存在當時美國宇航局的伽利略號探測器對撞擊事件進行了觀測,圖中顯示的就是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撞擊木星的情景,其一個最大塊的碎片正在撞擊木星。撞擊發生後火球從木星的南半球升起。
  • 來聊聊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撞擊木星的事件
    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是人類已知的木星捕獲的最大的天體,它是一顆大型彗星,有幾十立方公裡大,由於它在上世紀70年代之前就開始圍繞木星旋轉,此前是圍繞太陽旋轉,後來被木星捕獲,開始圍繞木星旋轉,所以人類發現它的時間比較晚,是在1993年才被發現的。
  • 1994年的彗星撞木星事件,威力相當於20億顆原子彈,差點撞上地球
    事實上,在1994年,地球還經歷了一次驚心動魄,相比較奧陌陌,更讓人類驚懼,那便是史上發生在太陽系內的最大的天體相撞事件了。1994年7.17日,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原本是要被太陽的引力捕獲,墜入太陽內的,但卻被木星的引力提前鎖定,只因為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距離木星的最近距離達到了11萬公裡,如果這個距離還能被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逃脫的話,也就太看不起木星了。
  • 26年前,如果蘇梅克-列維九號彗星撞上地球,人類會滅絕嗎?
    彗木相撞這顆彗星,是他們合作發現的第九顆彗星,按照以往的規律,他們將其命名為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和其他彗星不同的是,這顆彗星並沒有繞太陽公轉,而是在繞木星公轉,遠木點為0.33個天文單位。甚至由於闖入了木星的洛希極限之內,導致它被木星的引力撕碎,變成了21個碎片。
  • 26年前,如果蘇梅克-列維九號彗星撞上地球,人類會滅絕嗎?
    彗木相撞 這顆彗星,是他們合作發現的第九顆彗星,按照以往的規律,他們將其命名為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和其他彗星不同的是,這顆彗星並沒有繞太陽公轉,而是在繞木星公轉,遠木點為0.33個天文單位。甚至由於闖入了木星的洛希極限之內,導致它被木星的引力撕碎,變成了21個碎片。
  • 25年前彗星撞擊木星事件,為地球敲響警鐘!
    25年前,人類第一次觀測到彗星和行星的碰撞。1994年7月16日到22日,僅在一年前發現的蘇梅克-列維九號彗星(SL9)的巨大碎片撞入木星,這一過程長達幾天時間,在木星大氣層製造了一個巨大,黑色的疤痕並且在其平流層造成卷流。 蘇梅克-列維九號彗星的撞擊給了科學家們研究新天體現象的機會。
  • 如何保衛地球,讓我們看看25年前彗星撞擊木星事件
    25年前,人類第一次觀測到彗星和行星的碰撞。1994年7月16日到22日,僅在一年前發現的蘇梅克-列維九號彗星(SL9)的巨大碎片撞入木星,這一過程長達幾天時間,在木星大氣層製造了一個巨大,黑色的疤痕並且在其平流層造成卷流。蘇梅克-列維九號彗星的撞擊給了科學家們研究新天體現象的機會。
  • 如果蘇梅克-列維九號彗星撞的不是木星,而是地球會怎樣?
    蘇梅克-列維九號彗星與木星的相撞事件發生於1994年,這是人類最近觀測到最為壯觀的太陽系天體撞擊事件。如果這顆彗星當年撞的不是木星,而是地球,雖然這將會造成巨大的破壞,但還不足以引發大規模的物種滅絕事件。
  • 撞擊木星的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為什麼會被木星撕碎成21塊?
    1993年,在美國加州帕洛瑪天文臺工作的蘇梅克夫婦和列維3人在一次觀測活動中發現了這顆彗星,那已經是他們發現的第9顆彗星。在國際慣例上,可以用發現者的姓名命名彗星,於是這顆彗星就被命名為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
  • 26年前彗星撞擊木星事件,如果沒有木星的阻攔,地球會怎麼樣?
    ,這顆彗星後來以發現者的名字命名,即「蘇梅克-列維九號」。經美國天文學會研究發現,這顆彗星有很大的可能會撞擊到木星,而且預測出了撞擊的時間為1994年7月16日。,同時正處在木星軌道上面的伽利略號探測器也迎來了「大展身手」的好機會。
  • 26年前的彗星撞擊木星事件,如果沒有木星阻擋,地球會怎麼樣?
    木星是太陽系內質量最大、體積也是最大的一顆行星,它的質量達到了1.9*10^24噸,是地球質量的318倍,是太陽系內其它八大行星總質量的2.5倍。在1993年的時候,美國的幾位天文學家和天文愛好者,同時發現了一顆彗星進入到了太陽系內,這顆彗星後來以發現者的名字命名,即「蘇梅克-列維九號」。經美國天文學會研究發現,這顆彗星有很大的可能會撞擊到木星,而且預測出了撞擊的時間為1994年7月16日。
  • 撞擊事件經常被認為是造成人類文明終結的情景
    1994年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撞擊木星的事件等於是對人類的一個「警鐘」,天文學家們因此開始進行許多尋天計劃開始尋找小行星,例如林肯近地小行星研究小組、近地小行星追蹤、洛厄爾天文臺近地小行星搜尋計劃等其他計劃,因此大幅提升了小行星的發現率。
  • 木星被小行星撞擊的次數超乎天文學家的想像
    無法想像木星發生過多少次小行星撞擊事件你在監視木星嗎?作為行星之王,喬夫在向另一個精細的對峙方向前進時,展現了一個充滿作用的旋轉高層大氣,這是一個值得望遠鏡研究的對象。木星撞擊,1994年7月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對木星的撞擊,由哈勃太空望遠鏡捕捉到。資料來源:R.Evans/J.Trauger/H.Hammel/HST彗星科學團隊/美國宇航局。
  • 1994年慧木相撞事件,威力堪比20億顆原子彈,人類至今心有餘悸
    恐龍大滅絕 對這次事件那還得從1992年說起,1992年7月8日一顆名為「蘇梅克-列維9號」的彗星闖入太陽系,並且被木星引力俘獲,大概在1993年3月這顆彗星被木星強大的引力撕碎
  • 1994年慧木相撞事件,威力相當於20億顆廣島原子彈同時爆炸
    1992年說起,1992年7月8日一顆名為「蘇梅克-列維9號」的彗星闖入太陽系,並且被木星引力俘獲,大概在1993年3月這顆彗星被木星強大的引力撕碎,形成21顆大小不一的碎石,終於在1994年7月17日這21塊彗星碎石開始撞向木星,在未來的5天裡,21塊彗星碎石連續朝著木星表面撞去,上演了一次罕見的天體大衝撞,當時地球上千千萬萬的人目睹了這次可怕的彗木相撞事件,那麼這次彗星撞擊木星造成什麼樣的後果呢
  • 慧木相撞,讓人類認識了宇宙的危險,那顆彗星若撞上地球會怎樣?
    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是一顆中等偏大的彗星,它沿著巨大的橢圓形軌道繞行木星,在1992年的時候,美國的天文學家蘇梅克夫婦以及天文愛好者列維首次發現了這顆彗星,於是就以他們的名字對這顆彗星進行了命名。對於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的具體大小無法確定,因為它在發現時就已經碎裂了,而扯碎它的就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
  • 慧木相撞,讓人類認識了宇宙的危險,那顆彗星若撞上地球會怎樣?
    -列維9號彗星與木星來了一次親密的接觸。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是一顆中等偏大的彗星,它沿著巨大的橢圓形軌道繞行木星,在1992年的時候,美國的天文學家蘇梅克夫婦以及天文愛好者列維首次發現了這顆彗星,於是就以他們的名字對這顆彗星進行了命名。對於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的具體大小無法確定,因為它在發現時就已經碎裂了,而扯碎它的就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