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擊木星的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為什麼會被木星撕碎成21塊?

2021-01-19 聊世界噻

1994年,木星上發生了一件令天文學家振奮,卻讓無數人稍顯驚恐的現象,一顆巨大的彗星經過木星時分裂成21塊,並陸續撞擊在木星上,留下了一串巨大的撞擊痕。這是人類首次可以直接觀測到的太陽系天體撞擊事件,一時間吸引了大量的天文學家的興趣,全世界媒體也關注著這顆彗星。

這個問題要從太陽系的起源說起,在大約50億年前的時候,太陽系所在區域還是一片包含氣體和塵埃的星雲,然而儘管氣體分子和塵埃粒都很微小,依然會因為靜電、引力作用向一處聚攏結合,於是形成了大量的微星子,它們又經過相對短暫的時間相互碰撞,有些碎裂了,有些卻逐漸壯大。在大約不到2億年的時間內,太陽和原始的八大行星就都已經成形了,那時候地球的質量僅僅只有現在的1/3,太陽系所在星雲99.9%以上質量都聚集在太陽和八大行星,其它的碎片形成矮行星、小行星和彗星等天體。

正因為小行星和彗星是太陽系形成後的殘留微星體,觀測了解小行星以及彗星,有助於了解太陽系早期歷史,因此天文學家都要在專門的天文臺利用高精度的天文設備觀測小行星和彗星,期望從中獲得一些有意義的觀測結論;民間也有很多愛好者購買甚至自製望遠鏡追尋、觀測小行星,期望有新的發現。

1993年,在美國加州帕洛瑪天文臺工作的蘇梅克夫婦和列維3人在一次觀測活動中發現了這顆彗星,那已經是他們發現的第9顆彗星。在國際慣例上,可以用發現者的姓名命名彗星,於是這顆彗星就被命名為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的特殊之處我們都知道,在木星和火星之間擁有小行星帶,那裡的小行星基本上都是在一條軌道範圍內繞太陽公轉,在太陽系八大行星引力的牽引下,部分小行星的軌道會發生變化,如果小行星恰好是含水冰較多的天體,在向太陽系內側飛行的時候會被太陽風激發,而發射出特殊的光和彗星特有的彗尾等構造;在太陽系外側有柯伊柏帶,很多周期性彗星都起源於那裡,它們也都是繞太陽運轉。

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卻是一個「奇葩」,它相當於有幾個質量中心,而不是一個,也就是說它的質量分布相當不均勻,依據觀測到的軌道參數,結合電腦分析,科學家發現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卻並非繞太陽運行,而是繞木星運行公轉周期為2年,軌道形狀也極為橢圓,離心率達0.9986。
它可能起源於小行星帶,但是卻因為距離木星較勁而被木星吸引,成為木星的一顆「衛星」,由於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質量分布不均勻等原因,自身產生後也會有自轉等運動,於是它的軌道受到木星的引力牽引就不斷變化,最終撞擊木星。木星大衝撞1994年7月7日,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極度接近木星,距離木星表面的距離比木星的半徑還小,意味著它已經進入了木星的洛希極限範圍內。所謂的洛希極限是指一個大質量天體對一個小質量天體進行引力作用時,小質量天體可以被大質量天體引力撕裂的最大距離。這一次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僥倖地逃脫了。

但是,根據電腦模擬形成的軌道,科學家發現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再次臨近木星中心45000公裡的範圍內,它很有可能被撕碎,許多天文學家注視著這次預計將要來臨的事件,以研究彗星,並且想要趁它撞擊木星的時候根據噴濺出的物質來了解木星的物質構成。終於,在7月17號的時候,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終於沒能扛過木星的引力撕扯,分裂成21塊,排成一條直線向木星大氣中一頭扎進去,在接近木星南極的位置留下一連串的撞擊痕跡,其中一些痕跡至今仍能觀測到。但這顆彗星的撞擊,對木星的影響小於科學家們的與此,一些科學家預測撞擊形成的震動可能波及木星全球,使木星大紅斑消失,可木星大紅斑如今仍在瘋狂地旋轉。
後語木星這顆稍靠太陽系內側的巨行星,以其巨大的引力吸引了無數的小行星碰撞,無形中為地球抵擋了不知道多少次撞擊,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撞擊木星的事件也明明白白的告訴我們,太陽系的撞擊事件不會停止,會一直發生,指不定什麼時候就撞擊地球了,這也是人類不斷探索的一個原因,起碼需要有自保的實力。

(圖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往期回放:

美國是不是有什麼秘密,隱瞞著所有的地球人?

愛因斯坦臨死前說了兩句話,護士沒聽懂,死後大腦被割成240塊

新型能源被發現,比任何一種能源都強大,人類或可實現光速飛行

相關焦點

  • 來聊聊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撞擊木星的事件
    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是人類已知的木星捕獲的最大的天體,它是一顆大型彗星,有幾十立方公裡大,由於它在上世紀70年代之前就開始圍繞木星旋轉,此前是圍繞太陽旋轉,後來被木星捕獲,開始圍繞木星旋轉,所以人類發現它的時間比較晚,是在1993年才被發現的。
  • 木星是氣態行星,為什麼1994年的彗星會與它發生撞擊效應?
    在1994年7月16日20時15分(標準英國格林尼治時間),天文學家觀察到了太陽系內最大的小行星撞擊大行星事件:一個直徑約有5km、名叫蘇梅克列維9號的彗星在它的軌道上飛行時經過木星附近,就被木星巨大的引力捕獲,然後被撕裂成21大碎塊,最大的碎塊直徑約有3.4km。21個碎塊排成一條直線,被木星引力一個個拽進了它的「血盆大口」。
  • 木星是氣態行星,為什麼1994年的彗星會與它發生撞擊效應?
    在1994年7月16日20時15分(標準英國格林尼治時間),天文學家觀察到了太陽系內最大的小行星撞擊大行星事件:一個直徑約有5km、名叫蘇梅克列維9號的彗星在它的軌道上飛行時經過木星附近,就被木星巨大的引力捕獲,然後被撕裂成21大碎塊,最大的碎塊直徑約有3.4km。21個碎塊排成一條直線,被木星引力一個個拽進了它的「血盆大口」。
  • 震驚世界的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宇宙事件
    在1994年一顆命名為蘇梅克列維9號的彗星碎裂成21個碎塊,以每秒60公裡的速度連珠炮一般向木星撞去。這次彗星相撞讓千千萬萬的人,親眼目睹了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宇宙事件。雖然這次撞擊已經過去20多年,但是每一次回憶都會讓人驚出一身冷汗。1994年,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闖入了太陽系。本來他最終的目標是墜入太陽的,可是在他靠近太陽的過程中,被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強大的吸引力給吸引住了,為什麼會被木星吸引而不是被鄰近的火星或者地球吸引呢?
  • 如果不是木星的幫助,人類會重蹈覆轍!
    這顆小行星被發現之後,科學家將其命名為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撞擊木星之後,由於受到了強大的衝擊力,分裂成為了21塊,撞上了木星的南半球,木星上下起了一場長達130撞擊點周圍產生了強烈的火災,一切都陷入了火海當中,距離相對遠的地方則受到了衝擊波的影響,靠海的地方則引起了海嘯,火山和海嘯同時出現讓地球直接變成了地獄。與這顆小行星相比,蘇梅克列維9號根本就不算什麼,那麼它有沒有可能會將地球毀滅呢?
  • 木星對人類有多重要?1994年如果不是它,我們可能已經消失了!
    彗星撞擊木星其實在這次事件當中,人類真的應該好好感謝木星,如果在這一次,彗星不是撞上了木星,而是和地球直接相撞,那麼或許人類會重蹈恐龍的覆轍,從地球上消失不見。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這顆小行星被發現之後,科學家將其命名為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撞擊木星之後,由於受到了強大的衝擊力,分裂成為了21塊,撞上了木星的南半球,木星上下起了一場長達130多個小時的隕石雨。好在慶幸木星是一顆氣態行星,充滿了氫氣和氦氣,這上面沒有任何的文明和生命存在,否則木星上的情景將會是非常慘烈的。那麼這顆彗星的撞擊真的能夠讓地球上的文明消失不見嗎?
  • 1994年木星曾被彗星撞擊,「ATLAS」彗星也破碎了,哈勃拍下畫面
    大家好,我是小猩猩相信很多朋友都會認為,木星可能是我們地球的「保護神」,因為木星的引力非常大,可以為我們擋住很多來自宇宙深處各種碎片(如小行星、彗星等)的撞擊,為我們地球孕育生命、發展出生機勃勃的景象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宇宙環境。說到木星被撞擊,不得不提一下1994年「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與木星發生的大碰撞。
  • 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撞擊木星事件
    1994年7月,天文學歷史上,發生了一件舉世矚目的大事,這便是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撞擊木星事件。當然了在復盤之前還是得先抽個獎,今天送出年前最後一款存款,iPad Pro 10.5英寸,64G內存,黑色,原價4688元,今天抽獎還是4塊9,注意這款iPad Pro也不是最新版的,它有邊框是上一代的,不過性能也是十分不錯,用個四五年沒什麼問題,感謝老闆賞飯。好了開始說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撞擊木星事件。
  • 1994天文奇觀——彗星撞擊木星,能量相當於20億顆原子彈
    當時美國宇航局的伽利略號探測器對撞擊事件進行了觀測,圖中顯示的就是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撞擊木星的情景,其一個最大塊的碎片正在撞擊木星。撞擊發生後火球從木星的南半球升起。到1993年3月24日,美國天文學家尤金·蘇梅克和卡羅琳·蘇梅克以及天文愛好者戴維·列維,利用美國加州帕洛瑪天文臺的46釐米天文望遠鏡發現了一顆彗星,遂以他們的姓氏命名為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這顆彗星被發現一年零兩個多月後,於1994年7月16日至22日,它至少已經分裂成21塊碎片,其中最大的一塊寬約4公裡,以每秒60公裡的速度連珠炮一般向木星撞去。這些碎片排成一列,全長超過16萬千米。
  • 92年被木星撕碎的彗星,2年後再次出現,並極速撞向木星
    不過也不能說宇宙就地球可以演化出生命,其實很多星球還是有可能演化成生命出來。比如在太陽系中,雖然暫時未發現生命的蹤跡,但是有的行星還是有著孕育生命的潛能,其中木星就是很有潛力的天體。據了解,木星是一顆氣態行星,體積、質量都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引力也很大。就是因為巨大的引力,使得木星像擁有磁力一般吸引著許多衛星,而在這些衛星上還是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或者有的衛星還被探測出可能也適宜人類居住。
  • 25年前彗星撞擊木星事件,為地球敲響警鐘!
    我們之前看過太陽系內發生撞擊留下的證據,但是沒有親眼目睹過撞擊發生的過程。NASA360出品 彗星,是由凍結氣體、巖石和灰塵混雜而成並且進行繞日運動的宇宙雪球,是對行星體造成破壞的其中一類物體。小行星----是另一類會對行星體造成破壞的物體,它是太陽系形成後殘餘的無氣石狀物質。
  • 如何保衛地球,讓我們看看25年前彗星撞擊木星事件
    NASA360出品彗星,是由凍結氣體、巖石和灰塵混雜而成並且進行繞日運動的宇宙雪球,是對行星體造成破壞的其中一類物體。小行星----是另一類會對行星體造成破壞的物體,它是太陽系形成後殘餘的無氣石狀物質。6月30日國際小行星日,我們回顧具有歷史意義的蘇梅克-列維九號彗星事件,這件事讓我們意識到尋找潛在星際撞擊的重要性。
  • 94年被木星擋住的致命一擊!40萬億頓核爆威力足以毀滅萬物
    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簡稱SL9,屬於一顆脫離位於太陽系外側的小行星帶進入太陽系的周期性彗星。 其實在SL9彗星撞擊木星的時候,木星強大的引力早就把它撕碎成21塊碎片,最後這些被撕碎的彗星碎塊以每小時21萬公裡的速度一字排開,分別撞向了木星,彗星碎片撞擊時間從7月16日,
  • 1994年那一天若不是木星擋在前面,人類下場會和恐龍一樣嗎?
    它被木星的強大引力所俘獲撕裂成了21個碎塊。這些彗星碎塊以每小時21萬公裡的速度一字排開的撞向了木星。在此之前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可能已經在太陽系中旅行了幾十億年。然而在這一天木星成了它永遠的歸宿。遠在6.3億公裡的人類在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撞向木星的這段時間裡異常的興奮。
  • 木星:我是地球的保護神,有時我也會鬧脾氣
    木星距離我們最近的時候也遠在6.3億公裡外,比太陽到地球的距離還遠了四倍多,最遠的時候則相當於日地距離的六倍多,它和我們的地球有什麼關係呢?如何就把它說成是地球的守護神呢?之前在菜葉網上看過相關的資料,其實木星並不會直接攔截撞向地球的小行星,但是它卻會減少有可能撞向地球的小行星和彗星的數量,
  • 木星距離地球有6.3億公裡,為什麼還說木星是地球的守護神
    1994年7月份,地球上的人們有幸親眼目睹了一顆彗星撞向了木星。這顆倒黴的彗星叫做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它在前往內太陽系的途中和木星不期而遇,被木星的強大引力所吸引,撞向了木星,從此消失了。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撞擊木星這是一次難得的天文奇觀。那段時間,地球上的各大電視新聞媒體爭相報導這次彗木大碰撞。
  • 人類要牢記:1994年彗星與木星激烈相撞,威力比肩20億顆原子彈
    在去年,美國NASA表示木星的衛星又增加了12顆。如果沒有木星的話,這些行星會毫無阻攔地撞向火星和地球,會給地球上的人類帶來滅頂之災。 載入史冊天體撞擊事件——彗星撞木星 蘇梅克列維9號受木星引力影響分裂成為21個碎片,之後不再四處飄蕩,改變了運轉軌跡,開始在木星附近運轉,且距離木星的距離越來越近。
  • 人類要牢記:1994年彗星與木星激烈相撞,威力比肩20億顆原子彈
    載入史冊天體撞擊事件——彗星撞木星蘇梅克列維9號受木星引力影響分裂成為21個碎片,之後不再四處飄蕩,改變了運轉軌跡,開始在木星附近運轉,且距離木星的距離越來越近。9號彗星之後就一直密切注意它的動向,科學家們根據蘇梅克列維9號運轉軌跡經過精密的計算和演示後做出推測,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將會撞向木星,這一推測引起了天文學家和科學家的興趣,全世界都在等待著彗星撞木星這一天文奇觀的發生。
  • 萬載難逢的天象奇觀,早年彗星撞擊木星,被稱罕見天文事件
    蘇維克一列維9號彗星,分裂成21顆慧核,於7月17日凌晨4時20分(北京時間),開始逐塊與木星碰撞爆炸,歷時5天半。這一罕見的天文事件,誘使人們儘快盡多地知道一些木星的知識。全球矚目的蘇維克一列維9號彗星,是兩位專業天文學家和一位業餘天文愛好者於1993年偶然發現的。為了表彰他們的貢獻,這一吉星以他們3人的姓氏命名。
  • 感謝木星,要是沒有木星,恐怕我們就不會在這裡說話了
    得知:當木星運轉到太陽對面時,它的引力與太陽引力共同作用,會使地球更接近太陽;當木星運轉到近地距離時,地球也可隨著木星運行軌道更遠離太陽,並且影響地球氣候。從天文學的角度來說木星的確是地球的守護神其實這一說法主要是基於木星攔截了大量的奔向內太陽系的小行星,由於木星巨大的質量(相當於地球的318倍),其引力場也非常強大,它雖然位於小行星帶的外圍,但是仍然對小行星帶的大量小行星產生了引力影響,而且它對外太陽系的彗星和小行星等來客,有一種攔截作用,因此木星也被稱為太陽系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