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雷彗星,一次七十六年的約會!|百家故事

2020-12-04 閒話郵票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哈雷彗星是每76年環繞太陽一周的周期彗星,肉眼可以看到。因英國人愛德蒙哈雷(Edmond Halley)首先測定其軌道數據並成功預言回歸時間而得名。

愛德蒙哈雷是天文學家、地理學家、數學家、氣象學家和物理學家,曾任牛津大學幾何學教授,第二任格林尼治天文臺臺長。

哈雷彗星是唯一能用裸眼直接從地球看見的短周期彗星,也是人一生中唯一以裸眼可能看見兩次的彗星。

哈雷彗星是人類首顆有記錄的周期彗星,在中國、古巴比倫、和中世紀的歐洲都有這顆彗星出現的清楚紀錄,但是當時並不知道這是同一顆彗星的再出現。據研究我國關於哈雷彗星的觀測記錄自秦始皇七年(公元前240年)至清宣統二年(1910年)共有29次記錄,並符合計算結果。哈雷彗星上一次回歸是在1986年,而下一次回歸將在2061年中。哈雷彗星的軌道非常扁長,遠日點超出海王星軌道,近日點卻在金星軌道內。

哈雷彗星是由冰、塵埃物質組成的,其核的直徑略大於10千米,重10萬億噸。它76年繞太陽一周,每次接近太陽前後都要損失20億噸的物質,其中冰升華成水汽,塵埃顆粒飛散到四面八方。這無數的顆粒仍沿著哈雷彗星的軌道飛速前進。地球一年中會兩次穿過哈雷彗星的軌道,其中的一次是在10月,大約在16~27日。這期間會有很多塵埃顆粒進入地球大氣層。白天飛進來的看不見,夜裡它們雖然是平行地闖進來,但根據透視原理(平行線在遠方是匯聚在一點的),這些流星看上去好像從天空中同一點向四面八方散射的,這一點就叫「輻射點」。每年10月,流星雨的輻射點位置正好在獵戶座內,故命名為獵戶座流星雨。

1984年12月15日,前蘇聯發射維加探測器(Vega)。1986年3月6日,維加一號到達距哈雷慧核8900千米處,首次拍攝到慧核照片,顯示出慧核是由冰雪和塵埃粒子組成的。維加2號於3月9日從距慧核8200千米處飛過,拍攝到了更清晰的慧核照片。經過比較分析,科學家認為哈雷慧核的形狀如同花生殼模樣,長約11千米,寬4千米。維加號探測器還首次發現慧核中存在二氧化碳,並找到了簡單的有機分子,因此科學家認為從慧核中可尋找到生命的起源。

1985年7月2日,歐洲空間局發射喬託哈雷彗星探測器。於1986年3月14日從哈雷彗核中心607公裡處掠過,拍攝了1480張彗核照片。照片上顯示的彗核形狀凸凹不平、參差不齊, 彗核長15公裡、寬8公裡,比維加號測得的數據大一些。喬託號是為了紀念義大利畫家喬託迪邦多納而命名的,他曾在1301年觀測過哈雷彗星,並視為「伯利恆之星」。

相關焦點

  • 書摘|武王伐紂之戰,天邊曾閃現哈雷彗星?
    當年哈雷(E.Halley)研究古代有觀測記錄的24顆彗星的軌道,發現公元1531年、1607年、1682年出現的大彗星軌道非常相似,遂推測它們應該是同一顆彗星,周期為七十六年,並預言它將在1758—1759年之際再度回歸
  • 哈雷彗星的壽命一般為多少年?哈雷彗星多久划過一次地球?
    哈雷彗星的壽命一般為多少年?哈雷彗星多久划過一次地球?哈雷彗星存在時間很長了,至少在公元前1000多年就有觀測記錄,也就是說在3000年前就有觀測記載了。從古人的記載看,哈雷彗星的軌道是很穩定的,大約75至76年回歸一次,如今有幾千年的歷史。
  • 哈雷彗星繞太陽運行的周期約為幾年,哈雷彗星多少年出現一次?
    ,哈雷彗星繞太陽運行的周期約為 幾年呢,哈雷彗星多少年出現一次在地球?哈雷彗星繞太陽運行的周期哈雷彗星繞太陽運行的周期約為 76年,哈雷彗星最近一次回歸地球是1986年,是本世紀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哈雷彗星回歸地球。
  • 小綿羊故事說:哈雷彗星|一個76年的浪漫約定
    大家好,歡迎來到小綿羊故事說,喜歡的小夥伴別忘了點讚收藏哦!世界好大奇妙的事情每一天都有,就讓我們一起去發現!在天文學的領域有一顆特別有名的彗星,大約每76年就來到地球附近一次,所以我們大多數人這一輩子可能最多也就只有一次看見它的機會,這顆彗星的名字就叫哈雷彗星,天文學家之所以把它命名成叫哈雷彗星就是為了紀念一個名字叫埃德蒙哈雷的天文學家。他首先發現了彗星是會周期性回歸的天文現象,並且他成功預測哈雷彗星下一次要在1759年又出現在地球上空。
  • 哈雷彗星
    哈雷彗星是唯一能用裸眼直接從地球看見的短周期彗星,也是人一生中唯一以裸眼可能看見兩次的彗星。其它能以裸眼看見的彗星可能會更壯觀和更美麗,但那些都是數千年才會出現一次的彗星。哈雷彗星上一次回歸是在1986年,而下一次回歸將在2061年中。在1986年回歸時,哈雷彗星成為第一顆被太空船詳細觀察的彗星,提供了第一手的彗核結構與彗發和彗尾形成機制的資料。
  • 孩童時的玩伴「斑豹」/百家故事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很小的時候,父親不知從哪兒撿了一條小黃狗,狗兒乖巧可愛喜活動耍鬧,黃色的皮毛上長出一條條黑斑紋,狗兒聰明聽話,我們都習慣叫她「斑豹」。
  • |百家故事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一套郵票拯救了現代奧運會?這樣不可思議的事情真的發生在現代奧運史上。一國首相因奧運會主辦問題辭職,這在奧運會史上也是僅有的一次。雖然首相辭職了,但實際上嚴峻的財政問題仍然沒有解決,於是在王儲的帶領下希臘全國各地掀起了募捐運動,共募捐了33萬德拉馬(希臘幣)。但這只是杯水車薪,還有四座奧運場館需要資金建造。
  • 激勵故事,人的某些潛能有時是被激發出來的丨百家故事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難免會遇到許多的冷嘲熱諷。有能耐你上啊下面給朋友們分享一個不受待見後如何奮發圖強的故事。
  • 冥王星,一顆充滿爭議的星|百家故事
    #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冥王星從被發現開始就充滿了戲劇化的故事。19世紀末天文學家根據對海王星的觀察推測有其他行星攝動天王星軌道。1906年羅威爾天文臺的創辦者帕西瓦爾·羅威爾(Percival Lowell)開始搜索第九大行星。1909年羅威爾和威廉·亨利·皮克林提出了若干該天體可能處於的天球坐標。
  • 哈雷彗星與流星雨產生的關聯
    哈雷彗星(周期彗星表編號:1P/Halley)是每76.1年環繞太陽一周的周期彗星,肉眼可以看到。因英國物理學家愛德蒙·哈雷(1656-1742)首先測定其軌道數據並成功預言回歸時間而得名。哈雷彗星的軌道周期為76~79年,下次過近日點時間為2061年7月28日。
  • 是是非非的女性紋身歷史|百家故事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大多數人認為女性紋身是一種相當現代的文化潮流,但實際上女性的紋身有著豐富而迷人的歷史。幾個世紀以來,埃及人,色雷斯人,毛利人的婦女身上都有紋身。在埃及,紋身與免受痛苦和致命的分娩聯繫在一起。色雷斯婦女的紋身表達了一種力量與吸引力。
  • 哈雷彗星為什麼不會撞地球
    哈雷彗星是著名的短周期彗星,所謂短周期,就是說它從上一次經過近日點到下一次經過近日點的時間很短,哈雷彗星的周期大概在75-76年間。對於哈雷彗星,很多人從小聽到的消息就是會撞到地球,會毀滅人類。但事實上哈雷彗星即使是在近日點附近,距離地球也非常遙遠。
  • 哈雷彗星產生的兩場流星雨
    著名的哈雷彗星圍繞太陽運轉的周期為76年,它是我們地球上看到的兩場流星雨的母星。每當哈雷彗星靠近太陽的時候,太陽的熱量都會使它上面的固態物質揮發,拋灑出許多碎片。在1986年哈雷彗星最近一次接近太陽的時候,它大概丟失了一千分之一的質量。
  • 76年出現一次的哈雷彗星,尾巴可達一億公裡,為何被稱為掃把星?
    我們對流星都很熟悉,但往往人們並對流星的通過沒有太大的感覺,除非有很大的流行雨之類的通過,被人們提前知道了;但有顆類似於流星的彗星卻被家喻戶曉,甚至還被電影中的有些臺詞所用;它就是拖著長長「尾巴」的哈雷彗星。
  • 哈雷彗星的空間探測
    哈雷彗星的空間探測2017-02-03 11:12 來源: 科普中國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哈雷彗星是唯一能用裸眼直接從地球看見的短周期彗星,也是人一生中唯一以裸眼可能看見兩次的彗星。其它能以裸眼看見的彗星可能會更壯觀和更美麗,但那些都是數千年才會出現一次的彗星。1695年,已是皇家學會書記官的愛德蒙·哈雷開始專心致志地研究彗星。他從1337年到1698年的彗星記錄中挑選了24顆彗星,用一年時間計算了它們的軌道。
  • 哈雷彗星是如何發現的?
    今天就和大家聊一下哈雷彗星和它的發現者哈雷,哈雷是英國歷史上比較出色的一位天文學家。曾經是格林尼治的天文臺臺長,世界上第一個南天星標第1個南天星表和首次利用萬有引力定律推算出了某顆彗星的軌道,後來這顆星星就被哈雷自己的名字命名為哈雷彗星。
  • 蛇涎草|百家故事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鍾飛雨是個生意人,天南海北地跑。有一天機緣巧合,拜訪客戶的時候,在酒宴上遇見一名童顏鶴髮的老中醫。鍾飛雨的母親有二十幾年的老胃病,藥倒是吃了不少,病情卻沒有好轉。鍾飛雨當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趕緊向老中醫討教治療老胃病的方法。
  • 精裝追女仔:數學家與約會網站的故事
    故事說到這裡,或者你會以為這個傢伙就是個死數學宅,那麼你錯了。2001年,Chris McKinlay從明德學院(Middlebury College/美國頂級文理學院之一)中文系畢業。隨後,他在紐約世貿中心的91樓找到了一份翻譯工作(沒錯,就是倒掉了的那座)。在眾所周知的那一天,他沒有當班,在家睡覺而躲過了一劫。
  • 影話故事之——葉倩文,《瀟灑走一回》一個時代的聲音|百家故事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從60年代到如今,從收音機到如今的網絡,從beyond、張國榮、梅豔芳、再到甄妮、周華健、王菲,見證了整個香港樂壇的鬥轉變遷,流淌著代表香港的聲音。今天要談的這位曾是華語樂壇的一代天后——葉倩文(Sally)。
  • 哈雷彗星:我還會回來的
    哈雷彗星這件事要從1066年說起。11世紀中葉的英國正在經歷著歷史上一次洗牌,法國公爵威廉的軍隊向著英國哈羅德國王的撒克遜士兵發起了最後的攻擊。這是史上著名的諾曼徵服戰爭。看這個名字就知道英國人潰敗了,不然就該是英國反侵略戰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