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一顆充滿爭議的星|百家故事

2020-12-01 閒話郵票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冥王星(Pluto)是柯伊伯帶(Kuiper Belt)中的矮行星。冥王星是第一顆被發現的柯伊伯帶天體。是太陽系內已知體積最大、質量第二大的矮行星。在直接圍繞太陽運行的天體中,冥王星體積排名第九,質量排名第十。冥王星是體積最大的海外天體,其質量僅次於鬩神星(Eris)。與其他柯伊伯帶天體一樣,冥王星主要由巖石和冰組成。

冥王星從被發現開始就充滿了戲劇化的故事。19世紀末天文學家根據對海王星的觀察推測有其他行星攝動天王星軌道。1906年羅威爾天文臺的創辦者帕西瓦爾·羅威爾(Percival Lowell)開始搜索第九大行星。1909年羅威爾和威廉·亨利·皮克林提出了若干該天體可能處於的天球坐標。並據此進行觀察搜索,但直到1916年羅威爾逝世為止沒有任何成果,可惜的是,其實在1915年3月19日已拍攝到了兩張帶有模糊的冥王星圖像的照片,但是這些圖像當時並沒有被正確辨認出來,冥王星錯過了一次被人類發現的機會。

帕西瓦爾·羅威爾死後,其遺孀對於天文臺提出了權利要求,這場糾紛直到1929年才結束。對冥王星的搜索重新開始,由克萊德·湯博負責,1930年2月18日湯博在經歷近一年的搜索後,在當年1月23日與1月29日拍攝的照片中發現了一個可能移動的天體。通過對比1月21日的一張質量不佳的照片,他確認了該天體的運動。在天文臺進一步拍攝了驗證照片後,發現第九大行星的消息於1930年3月13日對外公布。

第九大行星被發現了,但是命名問題又成為一項新的焦點。最後在三個方案中,採納了英國牛津的10歲學童威妮夏·伯尼的提議,她喜歡古羅馬神話,建議採取冥界之神(Pluto)命名此行星。Pluto獲選的部分原因是Pluto的頭兩個字母(PL)與羅威爾天文臺創辦者帕西瓦爾·羅威爾(Percival Lowell)的首字母縮寫相同。同時,該天體的天文符號()也是由PL構成的花押字。這個名字公布後大受歡迎。

(小道消息:據說迪士尼動畫中布魯託(Pluto)的名字就是受到發現冥王星影響。)

那麼關於冥王星的故事結束了?沒有!這才是開始!

冥王星於1930年被發現後被視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但是,後續對冥王星及太陽系內其他天體的研究挑戰了冥王星的行星地位。當時錯估了冥王星的質量,以為冥王星比地球還大,所以命名為大行星。然而,經過進一步觀測,發現它的直徑只有2300公裡,比月球還要小。2005年發現的鬩神星質量甚至比冥王星質量多出27%。於是在2006年8月24日下午,第26屆國際天文聯合會通過決議,由天文學家以投票方式正式將冥王星劃為矮行星,從行星之列中除名。但不是所有的天文學家都這樣認為,爭議仍然存在。

冥王星退出了太陽系大行星的群,是不是人類就忘記它了?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新地平線號探測器(New Horizons)是於2006年1月19日升空的冥王星探測器,其主要任務是探測冥王星及其最大的衛星卡戎(冥衛一)和探測位於柯伊伯帶的小行星群。2015年7月14日,新地平線號探測器飛越冥王星,最近距離13695公裡,速度每秒13.78公裡;同日,飛越冥衛一,最近距離29473公裡,每秒13.87公裡。探測得出冥王星直徑約2370千米,卡戎直徑約1208千米。成為了第一個飛越冥王星的探測器,並傳回了大量的冥王星及其衛星卡戎的圖像及數據。

相關焦點

  • 冥王星究竟是不是一顆行星呢?科學家安慰冥王星:矮行星也是行星
    冥王星冥王星究竟算不算一顆行星呢?90年過去了,冥王星還是那顆冥王星一點也沒有變化。而冥王星的軌道卻非常的扁,遠日點和近日點距離相差了28.7億公裡。扁扁的軌道讓它看上去像是一顆彗星。況且科學家發現冥王星非常的小,質量也遠沒有原先計算的那樣大。因此,科學家開始對冥王星的行星地位產生了質疑。是不是有必要修改一下行星的定義呢?
  • 冥王星被除名背後的故事
    而我可以接受這一改變。」2006年, 「新視野號」 探測器啟程向冥王星進發的時候, 未曾有人知道 「去往最遠行星的首次探測任務」 這句標語馬上就要out了, 因為冥王星於當年的8月24日退出了行星行列。 當然, 我早已洞察到一些端倪。 在距離冥王星退出行星行列前兩周的時候,我發現了一顆比冥王星大30%的冰冷星球——鬩神星。
  • 冥王星曾經的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名字可怕外表可愛,卻飽受爭議
    這就是位於海王星外側,曾經的第九大行星冥王星。冥王星的名字聽上去讓人有種不寒而慄的感覺,冥王星為什麼會有這個恐怖而又奇怪的名字呢?冥王星可是太陽系中最受爭議和故事最多的星球。冥王星為什麼會飽受爭議呢?它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
  • 「讀史」2005年1月5日,鬩神星的發現,徹底改變冥王星的行星地位
    一顆不是衛星的天體如果只滿足了前兩個準則,將被分類為「矮行星」。按照這個標準,冥王星和鬩神星所在軌道附近還有其他天體,都不能算作行星。對於這一類星體,天文學界定義了一個新類別「矮行星」。02鬩神星鬩神星(Eris)是一顆有故事的星,它的發現、分類和命名都充滿了傳奇色彩。由於它的出現,導致行星被重新定義,冥王星被降級為矮行星。鬩神星的英文名字Eris ( 厄裡斯),是希臘神話中的不和女神,善於挑起糾紛,製造事端。對於冥王星來說,它就是個災星。
  • |百家故事
    #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哈雷彗星是人類首顆有記錄的周期彗星,在中國、古巴比倫、和中世紀的歐洲都有這顆彗星出現的清楚紀錄,但是當時並不知道這是同一顆彗星的再出現。據研究我國關於哈雷彗星的觀測記錄自秦始皇七年(公元前240年)至清宣統二年(1910年)共有29次記錄,並符合計算結果。哈雷彗星上一次回歸是在1986年,而下一次回歸將在2061年中。
  • 為何冥王星會被從太陽系的九大行星裡除名?
    ,預測海王星軌道外側,應該還有一顆未被發現的行星,當時的天文學界將這顆潛在的第九大行星稱為X行星。1930年2月18日,美國天文學家湯博根據以往的巡天照片,確認自己發現一顆新天體,其所在天文臺對該天體實施跟蹤後,確定這個新天體就是天文學界一直在尋找的X行星,該行星後來命名為冥王星。
  • 太陽繫到底有幾大行星冥王星為何被剔除出行星隊伍
    現在已經完成了冥王星的探測,發現了很多過去人類未知的東西,比如冥王星的準確直徑是2370公裡,冥王星有雲層,上面存在巨大的雪山冰川,有一個巨大的心型構造,其衛星卡戎(實際上是互相圍繞旋轉的雙星)上面曾經有過地下海洋,冥王星有5顆衛星等等。現在應該知道冥王星是真實存在了吧?其實冥王星的存在是1930年就確證了的。
  • 冥王星的「前世」與「今生」
    2爭議——搗亂的新天體們自從冥王星被發現後,關於它的爭議就不斷出現,在整個20世紀之中,天文學家一直致力於對它軌道和質量進行測定。測得的冥王星質量很小,小到不足以對天王星的軌道產生太多影響。而太陽系中其他新的科學發現也一步步動搖著冥王星第九大行星的地位。
  • 冥王星的「前世」與「今生」
    2爭議——搗亂的新天體們自從冥王星被發現後,關於它的爭議就不斷出現,在整個20世紀之中,天文學家一直致力於對它軌道和質量進行測定。測得的冥王星質量很小,小到不足以對天王星的軌道產生太多影響。而太陽系中其他新的科學發現也一步步動搖著冥王星第九大行星的地位。
  • 給大家講一下冥王星的故事
    科學家認為冥王星是由三分之二的巖石和三分之一的冰水混合而成的。冥王星上的水實際上可能比地球上的水多。像海王星一樣,冥王星是通過數學預測而不是觀測發現的。1906年,帕西瓦爾·羅威爾開始尋找X行星。他相信通過數學運算能夠找到一顆存在的新行星。
  • 科普:冥王星的特別故事
    當冥王星於1930年首次被人們觀測到時,它很快就被認定為預測中的那顆未知行星,從而成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但70多年來,冥王星的行星地位一再受到質疑。    與其他8顆行星相比,冥王星顯得過於特別。它非常小,比許多其他行星的衛星還小,比如月球。更糟糕的是,過於小的體積和質量使冥王星根本無法對天王星軌道造成明顯影響,因而無法滿足天文學家最初的期望。
  • 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
    冥王星的發現是人類對海王星外天體的首次探索,由於海王星以外的世界距離地球十分遙遠,約為44.96億公裡,這個地方寒冷、黑暗、充滿了很多的未知,所以我們一開始對冥王星這顆「行星」的誤解也最深。
  • 站在冥王星上看太陽是什麼感覺?會變成一顆小星星嗎?
    所以站在太陽系內的任何一顆行星上都必然能夠看到太陽。那麼在冥王星上看到的太陽是什麼樣子呢?讓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理論上說,以人的視力,只能看到6等星,所以視星等最大就是6等。但這是從古希臘時期沿用下來的分類方法,那時候沒有望遠鏡,全憑肉眼觀測星象研究天文,所以他們的視力一定極佳。再加上現在的空氣汙染,所以對現代人來說,僅憑肉眼,3等星能看到就很不錯了,6等星就別想了。
  • 鬩神星的出現,也註定了冥王星被踢出九大行星的行列
    在1930年的時候,科學家有發現海王星軌道外面還有一顆星球圍繞著太陽轉,並把這顆星球命名為冥王星。自此,冥王星被列入了九大行星之列,但在2006年的時候,冥王星被國際天文協會除出9大行星行列。為什麼冥王星會被踢出九大行星的行列?
  • 關於被降級的冥王星,你所不知道的事情
    總體上 柯伊伯帶天體的發現還不足以對冥王星重新歸類但在2005年 科學家發現了鬩神星冥王星的命運很快就被決定了鬩神星是這次我們在太陽系分散的盤狀區域發現的眾多「外海王星天體」之一但最重要的是它很大事實上 鬩神星的質量比冥王星大27%
  • 冥王星是個什麼鬼?連謝耳朵都替它喊冤
    這兩天,優衣庫佔據著人們的眼球,但一顆遠在數十億公裡外的星球硬是從的狹小的更衣間裡擠了出來,衝進人們的視野,這個星球就是冥王星。其實,一顆這麼遠的球,跟人類基本上沒什麼卵關係但我們還是要推薦你把這篇看完,因為,冥王星這貨的身上充滿了爭議、變數、怪誕的傳奇。
  • 冥王星,太陽系最能反映好名字有多重要的星體
    但是,海王星和冥王星,卻是典型的西方神話故事的主角。特別是冥王星,與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冥府、閻王撞了稱呼,所以冥王星就具備了獨特的神秘色彩。一、星星也需要好名字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特別在意名字,取個好名字對一個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從這個角度來看冥王星,這個星體似乎真的有一點奇特。
  • 14年前的今天,冥王星被踢出行星行列,至今有人喊冤
    沒想到,2006年時,冥王星就被踢出了行星的行列,變成了一顆矮行星。那麼,冥王星到底因何被踢出行星行列的呢?經過票選,冥王星遺憾落馬,被踢出了行星行列。由於它比普通的小行星又大得多,因此科學家們又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矮行星。和冥王星一起歸類為矮行星的,還有那顆鬩神星、以及鳥神星、妊神星和穀神星。那麼,究竟什麼是矮行星呢?它和行星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 冥王星:它到底是一顆行星嗎?科學家有不同意見!
    這幅效果圖展示了右邊的冥王星從赤道上方的高度看起來會是什麼樣子。冥王星和木衛一之間的亮星是北極星,它直接懸掛在地球北極上空。早在2006年,讓許多非科學公眾和一些天文學家感到困惑的是,國際天文聯合會(IAU)決將冥王星踢出了行星行列。
  • 冥王星迎來小夥伴|太陽系又發現一顆矮行星
    最近,科學家發現了太陽系的另外一顆矮行星。太陽系矮星族增添了一位新成員,冥王星又迎來一位新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