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黑暗騎士》十周年,北京電影節的火爆超乎想像;2018年,是《懸崖上的金魚姬》十周年,是《龍貓》和《螢火蟲之墓》30周年,這一年,高畑勳離我們去了;可今天無二君要說的是,2018年,還是 《2001天空漫遊》50周年!
一部50年前的電影,1968年,我們還在如火如荼的某運動中,已經出現了每一幀都可以做壁紙的電影了!沒有誇張,4K修復版看一下,視覺效果震驚你的眼球!
庫布裡克知道,在《2001太空漫遊》所要展現的龐大主題面前,任何語言都註定會顯得蒼白無力,所以他選擇用雄渾瑰麗的古典音樂作為這部傑作的註解。無二君同樣知道,在《2001太空漫遊》這部偉大的作品面前,任何評論性的語言也是蒼白無力的,所以,如果你問我《2001太空漫遊》到底是一部怎樣的電影,我會告訴你:我不知道,與其問我,不如自己去聽聽約翰·施特勞斯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吧。
人們常說,「事物往往是在不斷上升中循序漸進的」,但這一邏輯在科幻電影領域卻完全不適用。《2001太空漫遊》,這部誕生在科幻電影發展早期的作品,卻成了後世幾代科幻電影人都無法逾越甚至接近的巔峰之作。甚至可以說,科幻電影這個類型片自己都還沒有準備好,就迎來了《2001太空漫遊》這個跨越時空的作品。
如果說電影是技術與藝術的結合體,那麼《2001太空漫遊》就同時是電影在技術與藝術上的裡程碑。從《2001太空漫遊》開始,電影特效從背景走向前景,進而深刻的影響了此後的幾乎每一部硬科幻電影。1968年,那是一個沒有電腦、手機的時代,人類的登月壯舉需要等到1969年才能完成。但反觀《2001太空漫遊》,它所呈現的瑰麗壯闊的宇宙至今依然令人咋舌。考究的攝影充分考慮了各種科學常識,最終呈現出的畫面充滿了讓人難以置信的現實主義色彩:儘管我們的科技到今天為止依然沒有達到電影中所描述的水平,但《2001太空漫遊》卻有一種魔力讓我們確信,如果有一天我們達到了,也不過就會是《2001太空漫遊》所描繪的那個樣子。《2001太空漫遊》用一部電影的體量,囊括了今天的科幻電影中最常見的話題,生命的起源、時空的盡頭、進化的方向,乃至人工智慧的未來等等話題都在這一部電影中有了令人信服的探討。《2001太空漫遊》像一個起點,開啟了一個世代的科幻電影。
50年光陰荏苒,恆久不變的,除了《2001太空漫遊》的偉大,還有它的晦澀與威嚴。直到今天,還有眾多影迷依然在樂此不疲的探討《2001太空漫遊》到底在說什麼,對此,無二君只想說,《2001太空漫遊》超越了它出現時的那個時代,也同樣超越了我們這個時代,它屬於更加遙遠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