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淺談水泥熟料生產線脫硫技術

2021-01-15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水泥熟料生產線窯尾廢氣中的SO2汙染物,主要來源於水泥原料或燃料中的含硫化合物在高溫氧化條件下生成的硫氧化物。SO2汙染物的排放量主要取決於原、燃料中揮發性硫元素含量。根據 2013年12月發布的《水泥工業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GB4915-2013)中規定:現有生產線自 2015年7月1日開始,熟料生產線 SO2排放濃度不得高於 200mg/Nm3,重點地區不得高於100mg/Nm3。對於部分原燃材料含硫量較高的水泥熟料生產線,由於煙氣中生成的 SO2汙染物的比較多,因此會存在 SO2汙染物排放濃度超標現象。

一、水泥熟料生產線脫硫技術簡述

水泥廠可採用的幹脫硫劑噴注法、熱生料噴注法、噴霧乾燥脫硫法和溼式脫硫法等。

1.1 幹脫硫劑噴注法

幹脫硫劑噴注法是指將幹脫硫劑直接噴入到預熱器系統適當位置的氣流中,與煙氣接觸達到脫除二氧化硫目的的一種工藝。常用的脫硫劑有石灰石粉,熟石灰等,通常幹脫硫劑噴注加入部位為預熱器系統第一或第二級旋風筒之間的連接管道,在鈣硫比在 2~3 的情況下,脫硫效率可達到 50%~60%,理想情況下脫硫效率可達到 85%。

幹脫硫劑噴注法具有以下優點:1 無汙水和廢酸排出、設備腐蝕小、煙氣在淨化過程中無明顯的溫降、淨化後煙溫高、利於煙囪排氣擴散;2 投資省、佔地少,適合老廠煙氣脫硫改造;3 易於國產化,運行可靠,便於國內水泥廠的應用和維護管理。幹脫硫劑噴注法主要問題在於脫硫率低、脫硫反應速度較慢等。

1.2 熱生料噴注法

熱生料噴注法是指將已分解的生料噴入預熱器系統適當位置,與煙氣接觸達到脫除二氧化硫目的的一種工藝。具體工藝為首先通過系統壓差從分解爐抽取含有高活性 CaO 的高溫氣體,經過稀釋冷卻器冷卻後,利用旋風分離器將 CaO 粉塵收集下來,通入到製漿罐中加水製備成 Ca(OH)2漿液,然後用泵將漿液噴射到水泥生產線的合適位置,通過與煙氣接觸可以有效吸收系統中的 SO2,由此降低廢氣中 SO2的排放濃度。熱生料噴注法脫硫效率可以達到 50%左右。

1.3 噴霧乾燥脫硫法

噴霧乾燥脫硫法是利用 CaO 加水製成消石灰漿液後噴入到預熱器系統適當位置的氣流中,與煙氣接觸達到脫除二氧化硫目的的一種工藝,是一種溼法與幹法相結合的脫硫法,脫硫效率可以達到 80%~90%。噴霧乾燥脫硫法具有技術成熟、系統可靠、工藝流程簡單、耗水量少、佔地面積小、一次性投資費用低、脫硫產物呈幹態、無廢水排放、可以脫除部分重金屬等優點。但同時由於反應後含有較多粉塵,要求下遊除塵設備具有較高的除塵效率.;同時由於副產物為亞硫酸鈣和硫酸鈣的混合物,利用受到一定限制。

1.4 溼式脫硫法

溼式脫硫法已廣泛應用於電力行業用於煙氣脫硫,目前也有多家國外水泥廠也採取了該方法。溼法脫硫成套設備一般安裝在除塵器後面,通過風機將煙氣引入吸收塔。煙氣進口設在吸收塔下部,吸收塔頂部裝有霧化噴嘴。吸收塔循環泵從反應罐中連續不斷地將漿液送至一個或多個插入吸收塔內的噴淋母管中,每根母管上有許多支管,支管上裝有數量眾多,各自獨立的霧化噴嘴,漿液經噴嘴霧化成細小的液滴噴出。吸收塔塔體下面是反應罐,兩者成為一整體,反應罐既是收集噴淋漿液的容器,又是塔體的基礎。通常用石灰石漿液作為吸收劑,在石灰石稀漿沿吸收塔下降過程中,與煙氣形成逆流接觸,脫除煙氣中的硫,生成的CaSO3 和 CaSO4進入反應罐。在反應罐底部鼓入空氣,將CaSO3強制氧化生成石膏。生成的石膏進入水力旋流器,再通過離心機,這樣可以得到含水 10%~15%的石膏,此種質量的石膏可以部分替代水泥粉磨過程中使用的石膏。經過吸收塔洗滌的煙氣在離開吸收塔系統之前需要通過除霧器除去懸浮水滴和顆粒物,然後再從煙囪排出。溼式脫硫法脫硫效率可以達到 95%左右。

二、水泥熟料生產線脫硫技術比較與應用

幹脫硫劑噴注法工藝相對簡單,但其使用成本較高,主要是購置脫硫劑的費用。噴霧乾燥脫硫法和熱生料噴注法投資低於溼式脫硫法,其優點是脫硫效率較高且運行費用較低,但脫硫漿液噴注過程中管路、閥門、噴頭、預熱器風機等設備的堵塞問題比較嚴重,檢修維護工作量較大,從而有可能影響脫硫系統的連續運行。溼式脫疏法脫硫效果最好,脫硫效率可以達到 80%~95%,脫硫系統堵塞和維修問題較少,但設備投資費用、運行費用和技術要求等均相對比較高。因此需根據水泥廠的具體情況合理選擇脫硫工藝方法。在確定脫硫工藝方法後,為了更好的提高脫硫工程的建設質量,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加以控制:

2.1 人的控制

人指的是直接參與工程項目的決策者、組織者、指揮者以及實施者等。人作為控制對象,需要盡力避免產生失誤;作為控制動力是要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增強人的責任感,發揮人的主導作用。此外注意加強專業技術知識、勞動紀律教育,實現以工作質量保證工程質量。

2.2 材料的控制

材料質量是工程質量的基礎。工程項目需要對工程施工材料的嚴格檢查驗收,正確合理組織材料使用,在收、發、儲、運等各個環節的加強對現場材料技術管理,嚴格避免不合格或錯誤的原材料用於脫硫工程項目。

2.3 機械的控制

建設項目機械控制需要綜合考慮不同的工藝特點和技術要求、施工組織條件、機械設備性能等多種因素,選用合適的機械設備。使設備合理裝備,取得較好的綜合經濟效益。通過實施崗位責任制度、交接班制度、機械設備檢查制度等責任制度,保證設備處於最佳使用狀態。

2.4 方法控制

方法控制指在脫硫工程建設工期周期內對所採取的施工方案、施工工藝、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技術措施等的控制,應切合工程實際,從技術、管理、組織、經濟等多方面分析,做到技術可行,經濟合理,從而有利於保證質量、加快進度、降低成本。

三、小結

為落實國家環保減排政策,對煙氣 SO2超標的熟料生產線進行減排技術改造需切實加以重視。只有通過採用適合的措施對 SO2超標排放加以控制,才能全面實現提升水泥企業的社會、環境效益,從而實現我國水泥工業長期健康的可持續發展。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水泥行業脫硫廢水篦冷機煙道蒸發技術
    隨著汙染物排放限值日益嚴格,水泥行業硫化物排放控制要求越來越高,國內不少窯尾煙氣含硫較高的水泥生產線,新配套了溼法脫硫工藝,用以控制硫化物的排放。在溼法脫硫工藝中,脫硫廢水是末端治理的難點及重點。目前,針對溼法脫硫廢水,國內外均提出了不同種類的處理技術,這些技術在各行業具有不同的特點和自身的優勢。本文結合水泥行業的工藝特點,提出適合水泥行業脫硫廢水的篦冷機煙道蒸發技術。
  • 技術| 水泥工業幾種CO2捕獲工藝介紹
    北極星大氣網訊:0 引言據2018年統計,水泥生產產生的CO2排放量約佔全球CO2排放總量的7%。水泥工業可以通過採取各種不同的技術措施來降低CO2排放,例如提高能量效率、使用替代燃料、使用替代原料以及降低水泥中熟料摻量等[1]。然而,這些技術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被採用,減排效果有限。
  • 技術丨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工藝在水泥窯尾煙氣脫硫中的應用
    按照GB 4915—2013《水泥工業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規定,自2015年7月1日起,現有水泥窯及窯尾餘熱利用系統的SO2最高允許排放濃度為200 mg/Nm3,特別地區排放限值為100 mg/Nm3。為達標排放,煙氣SO2超標的水泥生產線需進行脫硫改造。
  • 技術| 高分子環保脫硫劑脫硫機理及工業化應用
    水泥工業是典型的能源、資源消耗型產業,煤和水泥生料在高溫煅燒過程中都會產生SO2。2013年國家抽檢的結果顯示水泥企業SO2平均排放濃度59.0 mg/Nm3,最大值310 mg/Nm3。我國的水泥產量近幾十年來一直居世界首位,佔全世界水泥總量的50%左右。截至2019年底,我國擁有新型幹法生產線1624條,全國水泥產量23.3億噸,所以我國水泥行業的SO2排放問題不容忽視。
  • 赤泥廢棄物如何變水泥
    「赤泥綜合利用是世界難題,過去雖有相關技術,但是利用量少,沒有解決根本性問題。」山東省環保廳副廳長謝鋒表示。     近日,由山東大學、信發集團有限公司和山東茌平縣信發盛吉處理有限公司共同研發的以利用赤泥等工業固廢製備硫鋁酸鹽型水泥技術獲得認可。
  • 水泥廠煙氣多汙染物協同治理技術探討
    PM2.5是霧霾產生主要原因之一,火力發電、鋼鐵、水泥等產生大量的廢氣以及汽車尾氣排放是主要元兇已是不爭事實。減少汙染源,削減大氣汙染物排放是解決霧霾的根本之道。2014 年全國水泥產量達到歷史峰值25 億噸,2017 年全國累計水泥產量23.16 億噸。規模以上生產企業約3 465 家,新型幹法水泥熟料生產線約有1 700 多條。
  • 庫車青松水泥粉磨系統摻入脫硫石膏成功
    7月12日,青松建化集團庫車青松水泥有限責任公司二線φ4.2×13m磨機,配套HFCG180-160輥壓機聯合水泥粉磨系統在磨頭摻入脫硫石膏獲得成功。該公司上半年將思想、目標、行動統一到集團公司2012年工作會議精神上,較預算相比實現了時間過半,經營業績過半的目標任務,經營業績完成年度目標83%的好成績。
  • 水泥窯減排技術 取得原創性突破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在近日召開的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驗收會上,由中國建材聯合會組織開展的「水泥窯爐粉塵及氮氧化物減排關鍵材料及應用技術開發」項目取得了多項原創性技術突破,這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對降低水泥生產過程中的整體性環境負荷具有良好效果。 按照不同技術路線,該項目分為水泥窯爐富氧和分級燃燒減排氮氧化物技術與示範應用、水泥窯爐氮氧化物中低溫催化還原減排材料與技術示範應用等5大課題。
  • 世界上最大電解錳生產基地 靠生產水泥處理錳渣
    熟料階段,錳渣中三氧化硫的含量在25%左右,加入鹼性改性劑進行混合改性處理後,改性錳渣可作為水泥緩凝劑使用,添加量為水泥熟料重量的7%~8%。將原錳渣進行脫硫、脫氨處理,並經高溫煅燒後,可有效去除錳渣中的結晶水。  經過這樣處理後的錳渣可直接添加到水泥熟料中,添加量為水泥熟料重量的10%左右。
  • 天元錳業:用錳渣生產水泥 脫硫是難點
    焦雙告訴記者,為了消除這一隱患,他們聯合多家科研單位進行研究,最終選定了生產水泥。錳渣能生產水泥?分多次加入,要進行前端處理,加上其他廢渣,可為水泥生產提供50%左右的原料在很多人看來,天元錳業能有今天的發展不可思議,因為中寧沒有錳礦,更遠離錳的消費市場。
  • 技術| 新型幹法水泥窯捕集純化(減排)二氧化碳探討
    技術 | 新型幹法水泥窯捕集純化(減排)二氧化碳探討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介紹了全套外燃式旋窯高溫煅燒碳酸鹽礦物質生產工藝及裝備的技術原理、技術組成、可應用領域及生產特點,以5 000 t/d水泥熟料新型幹法窯擬建年減排5萬t CO2為例,給出了全套具體方案、相關參數及對水泥窯的影響;介紹了目前常規的
  • 脫硝粉煤灰用於水泥和混凝土的應用技術研究
    脫硝工藝的運行可能使粉煤灰含碳量提高,強度活性指數降低且銨鹽、硝酸鹽等化學成分偏高,影響其應用於水泥、混凝土的性能。目前普通粉煤灰、脫硫粉煤灰應用於水泥和混凝土的技術國內外已有諸多研究,而關於脫硝粉煤灰的應用技術研究國內尚存在空白。
  • 淺談電石渣在幹法水泥生產線中的應用
    金昌水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新型幹法水泥二廠是金泥集團下屬的水泥分廠之一,位於金昌市新材料工業園區。2009年5月投產,年可生產各類水泥100萬噸以上,佔到集團公司水泥銷售的70%。  電石渣中的CaO含量在68%以上,遠高於石灰石中氧化鈣的含量,屬於生產水泥的優質石灰質原料,具備生產高等級電石渣水泥熟料的能力。
  • 上峰水泥:公司主要專注於從事水泥熟料、水泥、特種水泥、混凝土...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9月4日訊,有投資者向上峰水泥(000672)提問, 董秘,您好,請問貴公司產品主要用途是幹嘛呢,對這產品需要的行業多嗎?公司回答表示,公司主要專注於從事水泥熟料、水泥、特種水泥、混凝土、骨料等基礎建材產品的生產製造和銷售。水泥品種主要包括42.5級水泥、52.5級水泥和油井特種水泥等,廣泛應用於鐵路、公路、機場、水利工程、油井等基礎設施或大型重工業設施項目,以及城市房地產開發建設和農村市場,公司的混凝土和骨料也應用於上述各類建築工程和建築設施。
  •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燃煤水泥窯爐低NOx排放控制技術研究...
    結合常見低NOx排放控制技術的減排原理、優勢以及存在的問題,建議水泥行業可採用燃燒中與燃燒後各種低氮控制技術的組合應用方案,以此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並具體提出了水泥行業現有生產線以及新建生產線可行的組合應用方案。
  • 4000t/d新型幹法水泥熟料生產線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第二次...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及生態環境部令第4號《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的相關規定,我公司現將「湖南理意城市固體廢棄物綠色循環利用產業有限公司4000t/d新型幹法水泥熟料生產線項目
  • 水泥產能越淘汰越多怪圈:4年半違建200多條生產線
    大智慧阿思達克通訊社2月20日訊,中國建築材料工業規劃研究院水泥研究部主任高智向大智慧通訊社透露,2009年至今有200多條水泥熟料生產線沒有拿到國家批文而違規建設,清理違規產能很複雜,要看地方政府的具體執行。
  • 淺談溼法脫硫塔的技術改造
    再是脫硫塔因堵塔而阻力增大更是行業內比較普遍的現象。雖然隨著催化劑技術的發展,許多新型脫硫催化劑已經具備清塔洗塔的能力(如888脫硫催化劑),而使堵塔現象得以緩解。降低貧液中懸浮硫含量無疑是從根本上抑制和消除硫堵的有效措施,但由於脫硫過程析硫速度快,在脫硫塔內即有單質硫析出,因此要解決脫硫塔堵塔的問題還得從脫硫塔的改造上入手。
  • 一個不應忘卻的基礎產業——淺談我國水泥工業的發展歷史及現狀
    那時候,國內有冀東水泥廠、柳州水泥廠、江南水泥廠、耀縣水泥廠等為數不多的大水泥廠。所謂大,就是擁有1000噸水泥熟料的生產線,鮮有日產1500噸,甚至於3000噸的水泥熟料生產線,其餘大多數是立窯的小水泥廠。那時候,我經手辦理的幾個大的水泥建設項目也就是靠引進設備建設日產1500噸的水泥廠,最大的也不過是日產3000噸的生產線,年產七八十萬噸水泥。
  • 海螺集團發展歷程是中國水泥工業的代表和縮影
    可是,直到1978年改革開放前,中國仍然沒有結束將水泥稱作「洋灰」的歷史。   中國的水泥人趕上了一個好時候。改革開放使國門大開,世界上各種先進技術紛紛湧入國門。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當時的國家有關部門在安徽寧國和河北冀東分別引進一條日產4000噸水泥熟料窯外預分解新型幹法生產線。   1985年4月6日,寧國水泥廠4000t/d新型幹法水泥熟料生產線點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