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下午,澎湃新聞從華東師範大學黨委宣傳部獲悉,我國著名數學教育家、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張奠宙先生,於2018年12月20日中午12時逝世,享年85歲。
公開資料顯示,張奠宙,浙江奉化人,1956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數學係數學分析研究生班,1986年起擔任教授,是數學、數學史、數學教育的三棲學者。1999年,他當選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1995年至1998年,張奠宙曾任國際數學教育委員會執行委員,這是中國人第一次進入國際數學教育的領導機構。
張奠宙先生長期主持華東師範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函數論的科研和教學,研究領域為線性算子譜理論,與程其襄等合著的《實變函數與泛函分析基礎》風行全國。而其主要學術貢獻在「中國現代數學史」方面。1986年,張先生所著《20世紀數學史話》引起楊振寧、陳省身的重視,在兩人指點下陸續推出的《中國現代數學的發展》《20世紀數學經緯》《陳省身傳》等著作,成為中國現代數學史的奠基之作。
同時,張奠宙也是我國數學教育學科的理論奠基人之一,著有《中國數學雙基教學》《數學教育的中國道路》《情真意切話數學》等。
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看望張奠宙先生 新民晚報 圖
10月17日,楊振寧在華東師範大學黨委書記童世駿的陪同下,看望了正在住院的張奠宙先生。華東師範大學官網新聞中提及,張奠宙早年曾編輯的《楊振寧文集》由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此次楊振寧應邀來華東師範大學演講,沒有忘記多年的老友張奠宙,遂在重陽節之日看望了張奠宙先生。
張奠宙也一直惦念自己的老友楊振寧,他見到楊振寧後說:「看到你太高興了,我做夢都沒想到你會來看我啊!」張奠宙彼時聽力不好,童世駿主動擔任「速記員」,將談話錄入電腦,方便楊、張二位先生聊天。兩人久久暢聊,重敘了舊日友誼。
楊振寧在兩人的交談中表達了「科學史在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中的重要性」,認為「研究科學史要敢於打破舊的思維與研究模式」,並以張奠宙為例,說明研究科學史一定要有學科背景。
張奠宙先生逝世消息由新青年數學教師工作室微信公號刊文傳出後,眾多數學領域教師及學生在文末留言緬懷,回憶與先生交往或聽其講課時的情景。「數學教育界又少了一個自信敘說中國數學教育故事的人。」有人留言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