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正是羅金海身上有趣的地方:對於商業利益,他不擅長設計,但也樂於接受;在另一方面,他骨子裡的犀利和冷峻依然存在,商業之外總有一些理想主義在作祟。」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藍鯨財經記者工作平臺」
作者:徐甘甘
採訪之前,從他的朋友那兒了解到:羅金海有社交恐懼症,經常找不到人。
他有自己的精神世界,這大概是科幻小說家的通病。
…………
其實他又不僅僅是一個科幻作家,他的身份很多:
1.早期區塊鏈布道者,他寫的《人人都懂區塊鏈》被認為是區塊鏈著作中的硬派典範;
2.國內最早期的比特幣創業者,幣須網、ColaPay都是加密貨幣世界的優秀產品;
3.量子學派創始人,創建中國數理哲愛好者的大本營;
4.科幻作家,著有《牛頓的新裝》(又名「算」)等作品;
5.南都網評論主編,推出過《南都網封面》、《盜火者》等專欄。
這些身份經常是矛盾的,有的是偏理性的產品經理,有的是偏感性的評論作家。
當問及哪個才更接近真實的羅金海,他的回答讓人意外:「25歲之前還是當一個詩人吧。」
他沒有給出具體身份,屬於一個開放式的回答。
他說前半生自己的IP都分散了,新聞理科生、十七進位、能寫個把詩、量子君、比特幣封面、德不羅意……都有自己的江湖地位,現在他要將這些IP都集中到羅金海身上。
這正是羅金海身上有趣的地方:對於商業利益,他不擅長設計,但也樂於接受;在另一方面,他骨子裡的犀利和冷峻依然存在,商業之外總有一些理想主義在作祟。
對於他現在所做的「2140 加密社區」,他的回答是:商業利益仍然是第一性的,它將是區塊鏈世界最有想像力的社區,如果短時間內有點問題,大不了賣幾個比特幣。
在羅金海的身上,我看到了極少數媒體人會走的一條路,從工程師到媒體人,同時還是一名科幻作家,離開媒體成功創業,如今又開始倒騰自己的2140 加密社區。
獨行者羅金海:生活在多重世界
最開始,軍工專業背景的羅金海在某國家級技術中心設計潛艇。
一開始還是挺感興趣的,常常冒著風險研究9號圖紙,但最後認為這樣的工作仍然缺乏原創性,研究所的詳細設計幾十年都沒有什麼進步。
骨子裡的他對文字的情懷一如繼往,發生在南方的「孫志剛案」「SARS事件」給了羅金海不小觸動,最終受到文字力量的感發,他還是選擇了自己的新聞理想,
擁有技術背景的他更喜歡網際網路,任南都網評論主編期間,由他策劃推出 《南都網封面》、《南都課外書》、《畫語權》、《舊評論》和《盜火者》等網際網路欄目,都是傳統媒體人轉型的優秀作品。
2009年他拿下了南方報業年度記者的稱號,《南方周末》主編江藝平稱:南方報業試水新媒體,羅金海們成了先行者。在虛擬空間搭建公民社會的自由王國,就像西西弗斯把巨石推到山頂。不奢望結果,用行動改變,這條「羅氏定律」頗具普適性。
當羅金海觸及到自己最理想的人生職業後,但他失望了:「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人民群眾都在罵我管理的『南都評論』微博由漢奸在主宰」「網際網路20年,真正具有思考力的人反而越來越少了。」
最終他選擇了離開,回歸自然科學領域,2016年他做了量子學派,一個專注於自然科學領域的教育平臺,平臺旨在引領用戶閱讀數理哲作品,深化其理性思考能力。
「德先生」沒有辦法讓國人自由思考,就試一下「賽先生」這條路。
與此同時,還有一個平行空間,羅金海為人熟知的還有他的科幻作家身份。2007年,羅金海拿過全國科幻一等獎,同期出版長篇科幻小說《牛頓的新裝》(又名《算》)。
但他並不認為自己是科幻圈的人,強大的人無須拉幫結派,仍然堅持他一貫獨立獨行的風格。
但科幻圈有一個人是他的摯友,他是巴比特創始人長鋏。
長鋏也是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人:2011年,一個大三學生在知乎提問「手頭有6000元,有什麼好的理財投資建議」,長鋏當時回復他買比特幣,五年後再看看。
羅金海與長鋏相識於2002 年,當時流行在紅袖添香發表文章,還是學生的長鋏以「眉間尺」的ID給羅金海留言說很喜歡他的文字。
2003年兩人在武漢第一次見面,從早到晚聊了整整一天。回去後,長鋏寫了一個短篇叫《萊氏秘鏡》,後來獲得了銀河獎。羅金海寫了一本《牛頓的新裝》,拿下全國科幻一等獎,而這本小說,也成為羅金海現在決心要做2140 社區的淵源。
又過了10年,已經是巴比特創始人的長鋏在網上看到一篇《比特幣喚不醒「斯德哥爾摩症」患者》的作品,初次讀到這篇文章有拍案叫絕,搜索原文,發現作者竟然是多年摯友十七進位,長鋏聲稱:「十年前我與他促膝長談計算機與數學,回來後我寫了《萊氏秘境》,他寫了《牛頓的新裝》……真是莫愁前路無知己,天涯誰人不識君。」
十年前相識於科幻圈,十年後在比特幣世界相遇,這樣的際遇,人生並不多見。
2011年開始接觸的比特幣讓羅金海感覺真正打開新世界大門,真正自由的大門。
信仰者羅金海:技術給予你真正的財富
最初的比特幣信仰者多為充滿自由理想主義色彩的極客等,或許科幻作家本就對未來充滿想像,羅金海自2011年接觸比特幣以來就成了南方系中為數不多的比特幣信仰者。
「技術本身的話我蠻欣賞比特幣,當然因為骨子裡面還有一種自由主義的理念,這個東西是比較強烈的,技術給予我們真正的財富,主宰自我命運的時候來臨 。」羅金海告訴藍鯨記者。
「2017年底回南方都市報給老同事講區塊鏈時:5年前跟你們講,叫你們持有10個比特幣,你們說你們有幾個人買了?有誰把這個幣拿住了,下面鴉雀無聲。」
在媒體圈,羅金海是第一個給比特幣開專題頁面的人。當時的專題叫比特幣真相,還沒有區塊鏈的概念,而在當時,幾乎所有的媒體都在炮轟比特幣,包括身邊的南方系報人。
「2013年我很憤怒的寫過一個文章,《關於比特幣一個媒體人的自白》。我說你們天天談自由、民主,當真正的自由、民主在你們眼前的時候沒有一個人認識它。」
看到趨勢,相信區塊鏈這門技術,羅金海將所有心思都花在這上面。
除了藉助媒體人的身份布道,羅金海是國內最早一期的創業者,組建團隊開發交易平臺,組建幣須網(國內第一個加密貨幣電子商務平臺)、ColaPay (國內最早的加密貨幣第三方支付平臺),2015年創建區塊鏈版權項目「原創基地」,著有《人人都懂區塊鏈》一書。
2018 年3 月,他以「量子君」筆名寫下的《全國「幣改」》第一次提到「幣改」的概念,同時引發了業界對「幣改」的思考。
在羅金海看來,幣改將顛覆500年的公司制。在他看來,股改屬於自上而下的改革,而幣改則屬於自下而上的改革,二者的共同點都是將傳統企業「盤活」。
「以2018年為分界,此前公司體系作為一個核心的社會經濟基礎單位,未來不是這樣子的,未來改革是以Token作為經濟基本的一個單位。通過Token來連接各方面的生態和資源。幣改走向社會的話,那相當於重建了一個協議。然後在這個協議上面,就像一塊大陸一樣,所以人都可以在上面建造自己的城堡,這是一個完全跟公司的體系是不一樣的。」羅金海告訴藍鯨記者。
此前羅金海也曾表示:對於傳統網際網路公司來講,這次「幣改」絕非只是產品延伸,而是對未來命運的最後賭注。歷經20年的網際網路廝殺,古典網際網路時代格局已定,此生唯一希望,也就是在區塊鏈上做最後一搏。對於二三流的網際網路公司來說,這不僅僅只是求富,更是求生。誰能夠阻擋一個公司的求生欲望?
矛盾者羅金海:割韭菜才能贏得尊重嗎?
羅金海早期做過一個媒體《比特幣封面》,很多人以為是一個團隊在幹活,其實不過是他晚上回家打發時間的一個作品。
《比特幣封面》在2014年之前的幣圈影響力非常大,因為堅持媒體品質,這個新聞產品得罪了很多人,這也是羅金海很少對外提及的原因。
作為一個媒體人和作為一個朋友看待問題的角度是不一樣,但被批判的對象可能不會這麼認為,而幣圈的資深大咖基本上又都是朋友,這很矛盾,非常難以處理。
有幣圈老朋友聲稱支持200個比特幣把《比特幣封面》重新做起來,羅金海仍然猶豫不定。
太熟悉了,怎麼批評呢?
儘管已經離開媒體圈,羅金海當下更多的把精力放在研究區塊鏈技術和趨勢、產品等方面,但也毫不妨礙他以一個媒體人身份對當下區塊鏈媒體發表看法。
或許是曾經的針砭時弊對改變社會、人們的看法不奏效,碰壁過後羅金海對當下區塊鏈媒體的看法也相當悲觀。
「區塊鏈媒體怎麼炒起來的我也很奇怪,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投資?」羅金海表示。
在他看來,區塊鏈媒體的興起有幾個原因。第一是媒體人技術轉型困難,第二缺乏項目基金,第三也不敢炒幣。但是同時又覺得它屬於一個風口,媒體項目相對較輕,所以很多人介入到這個行業。
在區塊鏈媒體中,刨去一大批非媒體人出身的從業者,羅金海認為即便傳統的媒體人,想要從事區塊鏈媒體也比較吃力。因為區塊鏈媒體本就是一個悖論——媒體是被賦予輿論監督的作用,但區塊鏈媒體卻必須作惡,因為離錢太近了。
「他吃力的原因不是在對這種技術能力的把握,主要是在於區塊鏈這種媒體的話還是一個作惡的媒體,因為它的商業媒體是必須作惡的,你不做壞事的話,大家不尊重你,它是一個很壞的東西,就是這樣的,媒體必須作惡它才能生存。你一個不作惡的媒體,得不到尊重的,你會覺得很奇怪的一件事情。而傳統的媒體是要建立自己的話語權,輸入自己的價值觀。」羅金海解釋說。
對區塊鏈媒體而言,熊市再加上強監管,整個行業正在慢慢去泡沫化。但是隨著真正做事情的人多了起來,也吸引了越來越多受過傳統新聞訓練的媒體人關注。正如羅金海所言,儘管現在爭議還很大,但好的項目會慢慢多起來,這個行業的媒體從業者也在慢慢變得專業,因為傳統媒體的那種新聞主義慢慢會跟上。
其實不僅僅是區塊鏈世界,傳統網際網路世界不也是這樣嗎?作惡者活,善良則死。羅金海他曾經寫下《中國網際網路史就是一部流氓史》一文,而在區塊鏈世界,這一點體現得更明顯,每個人都必須去割韭菜才能贏得尊重嗎?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時代。
區塊鏈世界知名的媒體即將出版叢書《區塊鏈十年》,邀請羅金海寫一個開篇,講述這十年在比特幣世界發生的事情,對於一個社交恐懼症者,也只能用筆寫下這世界的風雲變幻了。
· END ·
南友圈官方微信號(ID:nanyouquan)現已升級為訂閱號,歡迎投稿和參與討論!
南友圈由南方報業知名媒體人發起創立,英諾天使、浩方創投、洪泰資本、險峰華興、天使匯聯合投資,2015年11月8日在北京成立。總部設在廣東,服務基地分布於深圳、廣州、北京、上海、杭州、廈門、成都、武漢、西安、南京、中山、佛山、鄭州等城市,致力於為媒體人轉型提供創業融資、創業選才、創業場地、創業路演、創業培訓、創業交流、創業傳播等全方位服務,通過課堂、路演、集訓以及招聘、社區、自媒體,打造媒體人創業第一站。
依託南友圈50000+專業媒體人核心打造的內容眾包服務平臺——自媒社(zimeishe.net),專注於為企業主社會化傳播提供低成本、高效率、一站式解決方案,為媒體人內容創業提供原創賦能、商業變現服務,現已發展成為中國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媒體人轉型創業加速平臺。
歡迎註冊自媒社,加盟南友圈!
後臺留言【轉載規範】獲取轉載相關規定
排版 | 麟懿
後臺回復【直轄】 帶你了解深圳直轄傳言是怎樣煉成的
頭條 | 未來中國改革開放,取決於能否戰勝利益集團
重磅 | 慈展會不落幕,精準扶貧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