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忌寒:隱私和安全困境是區塊鏈未來十年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之一

2020-12-03 鞭牛士

Bianews 9月22日消息,據ambcrypto消息,比特大陸CEO吳忌寒在由比特大陸和BitKan主持的世界數字礦業峰會上提到,隱私和安全的困境是區塊鏈技術發展在未來十年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之一。在談到區塊鏈行業使用的安全模型時吳忌寒表示,比特幣(BTC)使用的UTXO模型還存在一些問題。

對於聲稱在網絡中提供更好隱私的ZK snark,吳忌寒認為與UTXO相比,ZK snark的問題是區塊鏈中的漏洞無法立即識別。這可能會造成很多損失。吳忌寒還提到,金融市場對區塊鏈的監管是必要的,因為金融應用越來越廣泛。這反過來又導致參與者跨越國際邊界。因此,糾正區塊鏈行業的立法問題十分重要。

相關焦點

  • 區塊鏈應用中的安全與隱私專題 《中國科學:信息科學》英文版
    得益於這些優點, 區塊鏈技術在最近幾年成為了金融、電子政務、物聯網、公共服務、食品藥品監管追溯、 供應鏈金融等領域的研究熱點, 被認為將引領全球新一輪技術變革和產業變革. 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和廣泛應用, 區塊鏈也逐漸暴露出安全隱私問題, 必須得到足夠的重視.
  • 區塊鏈的性能和隱私如何兼得?從業者們是這樣談取捨的
    :區塊鏈正在以公鏈、私鏈或是聯盟鏈的形式在不同場景落地,但隨著交易流程複雜化,參與方多樣化,業務展開過程中如何做到既不影響性能又可確保隱私,是區塊鏈從業者們久攻不下的難點之一。以下為圓桌論壇全文,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AI金融評論做了不影響原意的刪減:「隱私和安全是兩種角度看數據」李國權:你們對隱私保護怎麼看?如何來解決隱私保護的問題?孫立林:其實隱私保護和數據流動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情。
  • 區塊鏈是否是解決網際網路帕累託困境的最終答案?
    例如不少地區選擇犧牲生態環境來發展當地經濟,一時間經濟發展迅速但問題也隨之出現,各種生態問題頻發。因此保護生態環境與發展經濟之間的矛盾,也正是我們進行帕累託改進、邁進帕累託最優所必須面臨的困境之一。如果兩者可以兼得,既不破環環境又能讓經濟得以發展,那這就是所謂的帕累託改進。「帕累託困境」:如上所述,當矛盾出現而沒有解決進行帕累託改進的情況,就是所面臨的困境。
  • 利用Project PAI區塊鏈解決人工智慧的數據與算力問題
    但人工智慧普遍存在數據獲取困難、成本高的問題,特別是應用於醫療、金融、安防等注重隱私的領域時。而在上個月正式上線的Project PAI則希望幫助解決這一問題。 Project PAI是一個基於比特幣分叉的公有區塊鏈,它是一個存儲不可更改的信息塊的點對點的網絡,可以為人工智慧進行認證、管理、應用,並提供安全的去中心化數據存儲。
  • 布道區塊鏈 IoTeX+IoTA:區塊鏈的曙光,去中心化的物聯網使者?
    如果無法解決諸類問題,那麼,物聯網只能停留在狹窄的應用領域,而區塊鏈的出現,恰好給陷入困境的物聯網迎來了曙光。 區塊鏈,在本質上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帳本,在它的網絡中,多個節點可以共同參與數據的計算和記錄,這正是物聯網當下渴求得到的解決方案。
  • Nervos 研究員張韌博士受邀成為信息安全四大頂會之一NDSS區塊鏈...
    近日,Nervos 基金會共識算法研究員張韌博士受邀成為信息安全四大頂會之一 NDSS 區塊鏈方向程序委員會成員,成為該會議的評審委員之一。這是該會議首次邀請華人擔任區塊鏈方向的程序委員會成員,也是信息安全四大頂會首次邀請中國大陸區塊鏈研究者加入程序委員會。
  • 區塊鏈數據共享方案 - CSDN
    但是,由於隱私洩漏等問題,各行業的數據共享發展緩慢,可以說,解決數據流通面臨的問題迫在眉睫。本文提出了一種基於聯盟區塊鏈的以用戶為中心的數據共享方案,以解決當前各參與方之間的數據孤島問題,同時我們考慮了GDPR合規和社會道德問題,在滿足法律要求的前提下應用於實際的生產。II.
  • 基於區塊鏈,vtoken打造屬於自己的信任之源,價值之泉
    密碼學是區塊鏈的底層技術,沒有密碼學就沒有區塊鏈,沒有密碼學支撐的區塊鏈不可能安全。區塊鏈發明者站在了計算機科學、密碼學、博弈論這三個「巨人」的肩膀上,如果區塊鏈用到的密碼學技術不安全,那麼所有這些區塊鏈都會崩塌,不再有價值。密碼學主要有兩個功能,一是防止數據被不該知道的人知道,二是讓別人可以驗證數據是真實的。
  • 拓展區塊鏈市場StrongSalt喜獲300萬美元融資
    區塊鏈公司StrongSalt周四(9月26日)宣布,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的初創公司StrongSalt已從Valley Capital Partners籌集了300萬美元的融資。藉助新籌集的資金,該公司計劃為開發人員和企業開發其加密平臺即服務。
  • 區塊鏈技術的難題三元悖論該如何解決
    安全性(Security),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和可延展性(Scalability)三者不可兼得。區塊鏈先祖比特幣選擇了安全性和去中心化,但是卻犧牲了可延展性。然而,目前有一個高性能的新一代公鏈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困境。 從來還沒有哪項處於「初級階段」的技術能在面世之初,就受到人們如此廣泛的關注以及資本的追捧。
  • 吳忌寒與他的比特大陸
    而比特大陸的大客戶幣信則直接「背叛」了吳忌寒,臨陣將那幾乎佔全網8%的算力切到了比特幣那裡。從此,在國外社交媒體上,吳忌寒多了個名字JIHAD(恐怖份子),JIHAD來源於他的名字的拼音「JIHAN」。區塊鏈權威媒體Coindesk則直接稱他為Valient「惡棍」。
  • 基於區塊鏈的鏈上數據安全共享體系研究
    這項工作有效解決了惡意參與方利用區塊鏈的交易透明性進行數據分析的問題,並保證了用戶數據在共享流程中的隱私安全。 隨著區塊鏈技術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其去中心化的特性顛覆性地解決了許多「信任」問題,為多企業、多單位共同參與項目提供了一致性的保障,為數據安全、數據增值、成果認定提供了平臺支撐,促使各參與方更精於合作,更專注於研究工作本身,減少數據洩密帶來的風險。
  • 區塊鏈的五大挑戰以及AI帶來的四大機遇 |鏈捕手
    鄧仰東教授主攻人工智慧、電子設計自動化、並行算法和圖形處理器架構等領域的研究,曾為中國高鐵設計及研發了人工智慧預警安全解決方案。在本文中,鄧仰東教授詳解了人工智慧與區塊鏈行業各自遇到的挑戰以及AI能給區塊鏈帶來哪些機會,具有很高的可讀性以及思考價值,希望能對你有所啟發。
  • 螞蟻區塊鏈開放聯盟鏈 最快一分鐘內就完成上鏈部署
    來源:新浪財經首先介紹下什麼是螞蟻區塊鏈:螞蚊區塊鏈是由螞蟻金服自主研發的金融級區塊鏈服務項目平臺,致力於打造一站式服務,用區塊鏈技術解決金融、零售、生活等多場景區下應用問題。早在2015年,螞蟻金服就開始布局區塊鏈產業,目前已經達到金融企業級水平,在共識機制、可驗證存儲、智能合約、高並發交易處理、隱私保護、跨鏈交互、多方安全計算等核心技術領域有重大突破。此外,螞蟻區塊鏈公布的全球專利申請數量超過500項,連續三年在全球專利申請排行榜第一名,但這些區塊鏈專利沒有一件和ICO有關。
  • 區塊鏈與物聯網融合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1、區塊鏈賦能的邊緣智能與物聯網 在無人駕駛等高動態、超低延時、資源受限、數據與計算解耦的邊緣智能與物聯網的應用場景下,區塊鏈技術可以有效加速邊緣人工智慧與物聯網計算的落地,其具有的安全可信、隱私保護、細粒度激勵等特點則為邊緣人工智慧與物聯網帶來了新的機遇。
  • 巴殿君:擺脫東北亞安全困境首要解決中美關係
    巴殿君:擺脫東北亞安全困境首要解決中美關係  2014年10月11日,由延邊大學主辦、亞洲研究院承辦的「圖們江論壇」,在延邊大學科技圖書館學術報告廳拉開帷幕,來自國內各高校、研究機構及韓國、日本、朝鮮、俄羅斯、蒙古、德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近
  • 院士說丨王小雲院士:密碼技術與區塊鏈
    目前,區塊鏈密碼技術已經成為研究前瞻,但是,區塊鏈技術和管理仍然處於發展初期,對於安全性、高效性、可擴展性等問題的解決還有待探索。數據隱私保護,尤其是安全多方計算已經從理論走向了實踐,未來可期。今天我報告的主題是密碼技術與區塊鏈。金融是密碼技術應用的第一大領域,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興技術推動金融科技的發展,數據安全,特別隱私保護,網絡安全,金融支付,包括5G數字貨幣,監管合規都離不開數字方案。今年中國發布了《關於構件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製體制機制的意見》,制定數據隱私保護制度和數據安全審查制度等。
  • 旺鏈科技VoneTracer區塊鏈追溯平臺真材實料全程溯源捍衛食品安全
    我國作為農業大國,人民群眾的「飯碗」問題,一直是首要問題。如何利用最新的科學技術端好「中國飯碗」,不斷實現老百姓從「吃得飽」到「吃得好」的追求,助力整個農業產業鏈升級,是每一個高新技術的技術使命之一。 區塊鏈技術本質上是一個分布式的公共帳本,具有信息公開透明、鏈上數據不可篡改、數據可追溯等天然屬性。
  • 同盾李曉林:解決時代困境,知識將成為AI3.0的「第四要素」
    打破數據孤島 上世紀80年代,中國人工智慧專家姚期智曾提出過「百萬富翁」假設:兩個百萬富翁在街頭相遇,他們想知道誰更有錢,但是出於隱私,又不想讓對方知道自己到底擁有多少財富。 姚期智提出用「多方安全計算」方式來解決這一問題。
  •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曉紅:區塊鏈項目遍地開花魚龍混雜 監管成為難題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預見未來十年!2020網易未來大會》專題報導杭州網訊 12月18日-20日,2020網易未來大會在杭州盛大舉行。大會以「洞覺 未見」為主題,匯聚了全球最強大腦,期盼以遠見超越未見,去尋找打開未來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