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伊始,地球仿佛被誰打開了潘多拉魔盒,各國皆動蕩。
不到2個月的時間裡,先後發生了——
澳大利亞森林大火、
西班牙大暴雪、
菲律賓火山爆發;
東非蝗蟲成災、
美國爆發致命乙型流感;
土耳其、古巴等接二連三發生的地震;
非洲的奈及利亞爆發不明疾病,席捲全國15個州
巴西發現神秘病毒,90%的基因目前無法識別!
青藏高原冰川發現28種新病毒,全球變暖或釋放未知病毒!
還有我們正在經歷的與新冠病毒展開的殊死決戰......
各種人間災難接踵而至,千萬網友也不禁發出靈魂拷問:
2020到底怎麼了?
災難,接踵而至
就在我們全國上下全身心抗擊新型肺炎之時,大洋彼岸,那場5個月前發生在澳大利亞的山火,仍未被撲滅......
大火以一種不可控的姿態越燒越旺,甚至首都坎培拉也遭到大火威脅,民眾紛紛逃離家園。
人類可以逃離,可是動物們呢?
據不完全統計,約有12.5億隻野生動物慘死在烈火之中,到處都是燒焦的屍體;
山火所過之處,更是生靈塗炭,滿目瘡痍!
至於那些僥倖活下來的動物,也好不到哪裡去,因為大火燒光了他們的家園,無處可去的他們只能四下逃竄。
幾天前,澳大利亞的城市上空就出現了這樣可怕的一幕:
大約65萬隻蝙蝠,分別湧入澳大利亞的不同的城區,漫天飛舞、密密麻麻,讓人頭皮發緊;
它們就在居民區、學校上空等人流密集處盤旋,飛舞,逼得連醫療直升機都無法降落。
其實它們可能也不想來此,只是棲息地被毀,無處可去罷了......
更可怕的是,蝙蝠早被證實是地球上著名的「移動病毒庫」,身上攜帶超過100多種病毒。
這麼多蝙蝠近距離接觸人類,其後果真是後患無窮......
不得不說,地球的生態系統環環相扣,其中任何一個環節遭到破壞,整個系統就會失去平衡,出現難以想像的災難。
與此同時,地球另一端的東非,也在經受25年來最嚴重的蝗災......
鋪天蓋地而來的3600億隻蝗蟲,正瘋狂地吞噬地裡的農作物,所到之處,片甲不留。
肯亞不得不派出軍用飛機進行控制。
聯合國糧農組織稱:隨著新一代蝗蟲的繁殖,它們的數量會呈指數式增長,9個月後會增加8000倍。
聯合國警告說,這場蝗災可能會引發東非國家的人道主義危機,已有2000萬人面臨糧食問題。
除此之外,全球更是各地地震不斷:
1月7日,波多黎各遭遇102年以來最強地震,三分之二地區斷電,當地著名旅遊景點石拱門也被震毀;
1月29日,北美加勒比海又爆發了7.7級強震,震感強烈,地面到處都是大坑,海嘯預警已發布!
2月2日凌晨,成都發生5.1級地震,不少網友為出門避難還是躲家隔離中糾結不已......
新冠肺炎還在肆虐中國,全國確診人數已超6.5萬人,1500多人死亡!
這個時候,非洲的奈及利亞又爆發不明疾病,席捲全國15個州,在不足一周內已造成15人死亡,100多人感染,死者都是在兩天內暴病身亡。
這場不明疾病的源頭還沒查明,當地又爆發新一輪拉沙熱疫情。共發現1708例疑似病例,其中472例已確診,70人死亡,病死率高達14.8%。
地球另一端的巴西發現神秘病毒,90%的基因目前無法識別!
青藏高原冰川發現28種新病毒,全球變暖或釋放未知病毒!
而在美國,感染超過2200萬人的流感病毒,已造成1.2萬人死亡。
這種流感病毒甚至開始肆虐歐洲,法國、俄羅斯都成為災區……
今年病毒們就像約好了一樣,湊在一起爆發了!
當病毒來襲之時,我們才發現人類比想像中脆弱。......
以前,總以為人類的力量、科技的不斷發展可以戰勝一切;
儘管科技在發展,醫療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可是當自然災害,病毒……來襲的時候,我們才發現自己並沒有那麼強大的力量。
其實,作為生存在一個星球的萬千物種之一,人類還是如此渺小。
人類總會在不知不覺的時候,給自己埋下一顆種子,可是,沒人知道這顆種子究竟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也許,就不再是一場火災,一場蝗災,一場暴雨那麼簡單了……
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中有這樣一句話:
「起初,沒有人在意這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
就像半個月前,人們以為這場影響上萬人的疫情,只是一次普通的流感……
當災害,病毒來襲,我們才發現,人類卻遠沒有那麼強大。
天災,還是人禍?
以往每次出現災難的時候總會有人說,這些與我有什麼關係?
直到這次新型肺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捲祖國各地,殃及每一個人,我們再也無法置身事外了。
國家疾控中心已明確表示,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是野生動物。
這,是一場由人類口腹之慾引起的蝴蝶效應。
歷史上,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人類吃野味導致的災難了。
1976年,薩伊一名中學教師,外出享用了當地的野味,之後突然患上了一種奇怪的急性病,發熱、腹瀉、嘔吐和內臟出血,並很快喪命。
隨後這種怪病感染了很多人,病死率高達90%,這種傳染病就是號稱病毒之王的伊波拉病毒。
還有2003年席捲全國的SARS,起因就是果子狸偶然感染了蝙蝠攜帶的SARS病毒,病毒在果子狸體內進行了進化,然後通過被人捕食的方式把病毒傳播給了人類。
為此,無數醫護人員付出了極大的代價,他們始終戰鬥在抗擊非典第一線,用生命為群眾築起了一道血肉長城。
其實非典到最後也沒有研究出有效的抗毒藥物,只能做好隔離,切斷一切傳染途徑。
所以並不完全是我們戰勝了它,而是因為我們的防護措施得當,以及氣溫提升,非典自己就走了。
然而吃野味並不是傳染病毒的唯一渠道。
1967年,馬爾堡一個實驗室進口了一批非洲猴子,這批猴子將攜帶的馬爾堡病毒傳給了實驗室工作人員,導致5人死亡,此後感染者更是不計其數。
可是猴子無緣無故怎麼會被傳染病毒呢?
原來,猴子等許多野生動物的棲息地被人類破壞,它們無處可去,走投無路棲息於蝙蝠洞穴中,然後交叉感染,把馬爾堡病毒帶到了外面的世界。
有研究人員做過統計,70%的新發傳染病,來源於動物。
人類,總自以為站在食物鏈的頂端,就可以對地球上的其他生物為所欲為。
就在2020年初,一個壞消息登上熱搜:傳說可長到萬斤、曾經的中國淡水魚之王,長江白鱘已經功能性滅絕。
這個在地球上度過1.5億年漫長歲月的古老物種,就這樣永遠沉入了江底......
中國郵政發行的白鱘紀念郵票
關於白鱘滅絕的因素有很多,最直接的因素就是漁民的過度捕撈,使得白鱘以及它們的食物小魚小蝦等數量極速下降......
與中華白鱘命運相似的還有非洲象,它曾是非洲大草原上的霸主之一。
可是由於人們對象牙製品的巨大需求,非洲象正以每年3.8萬頭的速度遞減,目前也瀕臨滅絕。
饒是如此,在非洲盜獵象牙仍然屢禁不止,平均每15分鐘就有一頭非洲象倒下。
還有最近因為疫情頻上熱搜的穿山甲,有關專家表示,穿山甲中分離出的毒株與新冠毒株極其相似,很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
可近些年,由於人類對穿山甲的非法捕殺和販賣,穿山甲已經快被「吃」滅絕了。
廣東查獲特大走私案繳獲穿山甲2674隻 。
至於間接死於人類之手的動物更是數不勝數。
石油洩漏導致小企鵝身上沾滿油汙,它們試圖清洗自己的皮毛,卻由於吸入大量毒素導致成片死去。
一隻海龜被海裡漂浮的塑料和漁網纏住了。
它無法移動、無法覓食,只能不斷掙扎,直至絕望地閉上眼睛.....
太平洋小島上,數以萬計的信天翁接連死去,人們打開他的肚子,發現裡面都是生活垃圾......
不要以為這些動物的水深火熱與人類無關......
著名歷史學家梁從誡先生曾告誡世人:自然界的生態平衡猶如一張大網,每個物種都是網上的一道經緯,任何一個物種的滅絕都會使這個大網上出現孔洞,任何一個孔洞對人類來說都是絕對危險的。
千百年來,人類不斷掠奪野生動物的生存空間和資源,還打亂了食物鏈,終於受到了動物的反噬。
縱觀歷史上人類所有爆發的疾病、災難,總與人類的所作所為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你以為的天災,其實絕大部分都是人禍。
還記得2018年的颱風「山竹」嗎?
沿海建築在大風的衝擊下支離破碎,百年古樹也被連根拔起。
「山竹」過後,一向以乾淨文明著稱的香港街頭,竟出現這樣驚人的一幕:
海水借著颱風把人類傾倒在海裡的垃圾成噸地還了回來,街上到處都是密密麻麻的塑料瓶、空飯盒、玻璃.....簡直觸目驚心。
這只是大自然向人類報復的一小步罷了。
世間萬物,皆有因果輪迴。
歷史車輪上一次次的教訓都在提醒我們:大自然千百年來都遵循一種法則,那就是生態平衡。
這種生態平衡一旦被打破,人類終將為自己的行為買單。
生態惡化的警世恆言
近年來,就世界範圍來說,隨著經濟、社會、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城市化、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人類幹預自然的規模也日益擴大。有關調查表明: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耗損與破壞、生物多樣性減少、土地荒漠化、大氣汙染、病毒肆虐、災難頻發等威脅人類生存的問題,當今世界面臨的生態危機,可以說是人類徵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結出的惡果,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構成了嚴重的威脅,地球上適合人類居住的生活環境正逐步消失。
人類的歷史是在改造大自然的過程中不斷進步的,但與此同時,人們在改造自然活動中也會帶來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
對此,老子在其著作《道德經》第三十九章中便提出了警告:「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
陳鼓應譯曰:「天不能保持清明,難免要崩裂;地不能保持寧靜,難免要震潰;神不能保持靈妙,難免要消失;河谷不能保持充盈,難免要涸竭;萬物不能保持生長,難免要絕滅。」
老子應當是世界歷史上對生態惡化提出警告的第一位思想家。
春秋時期,諸侯稱霸,禮崩樂壞,社會動蕩不已,政治體制出現了深刻的危機,傳統的與巫史文化相關的天道觀發生了動搖。一個著名的事例是子產論天道。子產是鄭國著名的政治人物,當時佔星家裨灶根據天象預言鄭國將要發生大火,要求用玉器禳祭,子產批評道:「天道遠,人道邇。非所及也,何以知之?灶焉知天道?是亦多言矣,豈不或信?」認為「天道」玄遠難知,與「人事」毫不相干,裨灶只是說得多了,才偶爾言中。
子產的看法打破了人們對傳統天道觀的迷信。對「天道」的議論逐漸多起來,見載於《左傳》《國語》,如說「盈而蕩,天之道也」、「盈必毀,天之道也」、「天道皇皇,日月以為常」。「天道」一語的哲學意味越來越濃,成為巫史文化脫魅的具體表現。
老子是先秦天道觀理性化的傑出代表,他也講「天道」,但更多的是講「道」。在老子那裡,「道」已被提升為一個抽象的哲學範疇,他是中國宇宙論的開創者,以「道」為哲學的最高範疇。老子為何有關於生態惡化預見性的警示?
這也是老子宇宙生成模式認識的必然結果,在老子看來,天地萬物都是由道產生出來的,故《道德經》第三十九章「天無以清」那段話之前,老子先說:「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得一」即是得道,即第四十二章所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若人類違背了產生天地萬物的這個根本的「道」,也就會導致與天、地、神、谷、萬物及侯王相對應的「裂」「廢」「歇」「竭」「滅」「蹶」等惡果。
可以說,2600多年前,老子即為後人發出了關於生態惡化的警世恆言。
在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問題上,老子十分崇尚和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老子認為:人是自然界即天地萬物的一部分,人的一切行為都應當順應自然。這一思想,便是老子的天人和諧思想。縱觀歷史,可以說最早、最系統地提出順應自然的環境保護意識的,就是老子。
所謂天人和諧,實際上就是天人一體(或天人合一),即要求人與天地(自然界)形成一個和諧統一的有機整體,而不是人與天地相分離,甚至於相對立。人類只有認識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性,並在與自然相處時順應和遵循自然規律,才能實現人自身的和諧發展。
因此,老子生態倫理觀首先給今人的啟示是:守不住生態環境,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將面臨老子所謂「裂」「廢」「竭」「滅」的惡果。今天的我們要時刻不忘老子對生態惡化的警告,牢記「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的發展理念。「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做好環境、生態預測與監測工作,防止生態惡化。
宇宙萬物與人同源,與人平等
當代著名物理學家卡普拉所說:「在偉大的諸傳統中,據我看,道家提供了最深刻並且最完善的生態智慧。」作為道家思想的繼承和弘揚者,道教對於生態保護,可以發揮積極作用。
道教認為道是世界的本源,《道德經》中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世界上的一切,包括天地萬物和人都是由「道」產生的。「道」,既是萬物之宗,又是萬物之始,更是萬象之源,天、地、人乃至花草蟲魚等本都同源,這也就使得宇宙萬物在「道」中實現了生態自然的和諧統一。這種和諧統一是建立在人與萬物的平等之上的,人與萬物不僅同源,而且同具有道性,不僅人能夠通過修煉達到與道合一的目的,宇宙萬物同樣能夠與道合一,並最終位列仙班。
如《論衡》在記載淮南王得道成仙時就說:「王遂得道,舉家升天,畜產皆仙,犬吠於天上,雞鳴於雲中。」淮南王劉安得道升天時,不僅他的家人也隨之成仙,他們家中畜產也都得以成仙。這僅是動物成仙的一例,道教的神仙譜系中更是多有動植物得道成仙的,如道教的真武大帝常以龜蛇作為化身,文昌大帝、施相公乃至蛇神等都是以蛇為化身,認為靈蛇可修煉成神。另外如南方各地對樟樹的崇拜及廣泛出現在道教仙譜中的楊柳、花神等,都是道教認為世間萬物能夠與人一樣,得道成仙的佐證。
既然宇宙萬物與人同源,與人平等,那麼人就不能妄自尊大,不能以人的喜好去改變自然,因此《太平經》說:「天地之性,萬物各自有宜。當任其所長,所能為。所不能為者,而不可強也。」天地萬物都有著自己的生長規律,應該任由它們自己所適宜的自由生長,不能強行去改變。
成玄英在《南華真經註疏》中也說:「隨造化之物性,順自然之本性,無容私作法術、措意治之,放而任之,則物我全之矣。」要順自然的本性,任萬物自身之本性而發展。這種順自然之本性即是道的規律,《道德經》就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世間萬物都要遵從道的規律,這種規律就是萬物自身的物性、本性,而不是人的主觀意識。
從這一角度出發,道教反對人對動植物的掠奪性的開採利用,如《太平經》就從陰陽平衡的角度,反對燒山毀林:「山者,太陽也,土地之綱,是其君也。布根之類,木是其長也,亦是君也,是其陽也。火亦五行之君長也,亦是其陽也。三君三陽,相逢反相衰。是故天上令急禁燒山林叢木,……」道教認為「一陰一陽謂之道」,世界是在陰陽協和中產生和發展的,若陰陽不調,即會產生混亂。大自然中的山林、草木、土壤都有其陰陽協調的穩定性,如果人妄加幹涉,就會造成陰陽失調,造成自然失序,因此燒山毀林等是必須嚴格禁止的。
此外,道教的戒律思想中更是把反對對動植物的掠奪列入其中,如《三天內解經》中說:「真道好生而惡殺。長生者,道也。死壞者,非道也。死王乃不如生鼠。故聖人教化,使民慈心於眾生,生可貴也;」更是把殺害生靈視為極大的罪孽,《太上靈寶朝天謝罪大懺》卷三中論及殺牛羊驢馬豬禽、殺鹿虎狼豹野獸、殺鵲鳩燕雀飛禽、殺蟲蛇蜂蠍螻蟻、殺龜鱉魚蝦水蟲等等,其可謂殺機大發,萬物遭殃,殺害無數生靈,罪業深重,皆為逆天叛道,必將報應,死後墮入九幽地獄,乃天下之大醜也。由此可見,道教是崇尚人與自然平等,要求保護自然的宗教。
當人們面對這一系列因社會發展而帶來的生態環境問題,進而反過來造成的生存危機應如何解決呢?在中國的道教文化中我們尋找到了答案。老子指出,這個世界上存在四大要素:道、天、地、人(王)。其中道是天地萬物存在、生成、發展的根源與動力。萬物皆由其而存,因其生滅。而天、地、人(王)則代表世間紛紜繁多的物象。
古人將這三者合稱三才。之後老子還提出作為四大要素的人應怎樣把握道與三才(天、地、人)的關係。並將其作為人們行為的法則——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對現代社會而言,就是告訴人們只有立足於三才和諧並存的觀念之上,才能求得社會進步和可持續發展。
現代社會環境破壞的一個重要根源是「人類中心主義」心理的作祟。因為一切以人為中心,自然界成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天然寶藏,對自然環境肆無忌憚地開發和攫取,才導致了生態環境不斷惡化。
與之相反,道教歷來提倡人與自然萬物的平等,道教經典《老子》雲,「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認為人只是萬物中的一份子,並不比其他萬物具有更高、更優勝的地位。
在道教看來,天地萬物是個有機關聯的整體,自然萬物有其自身發生、發展的內在規律,而人作為大自然的一部分和「道」的化生物,理應效法自然,遵循自然的規律和法則,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如果沒有認識和掌握自然之道而輕舉妄動,就會導致「亂天之經,逆物之情,玄天弗成」,「水旱氣乖迕,流災積成,變怪不可止,名為災異」。也因此,道教提倡效法天地之生德,「常行慈心,憨濟一切,放生度厄」,以慈悲之心尊重生命、愛護萬物,從而達到「天人合發,萬變定基」的人與自然和諧狀態。
那麼,人類應該如何去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呢?老子早已明確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意思是說道性自然,道化生成的天地亦是自然的。只是作為萬物之靈或萬物之長的人,卻往往迷失了自然之性,所以人要法天地之自然、法大道之自然。由於道之自然的體性完全蘊含於天地之中,因此法道之自然,實際上就是法天地(自然界)之自然(即自然而然)。
我們稱老子之道為自然之道。自然之道是老子思想體系的核心。而無為則是從反面的角度來詮釋自然。這就是說,自然和無為是一個意思,即自然是從正面說,無為是從反面說。老子提倡自然、無為,認為宇宙萬物有自己運行的自然規律,人類在與宇宙萬物相處時其一切行為都應當法道自然、無為。一言以蔽之,道法自然(亦即「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這是處理人與自然關係,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天人和諧)的重要原則。
道經中說:「天地合和,萬物萌芽」;「天地不和,陰陽失度」。講的就是一種天、地、人和諧共生的理念。道教認為,人與自然是相互感應、相互影響的。維護整個自然界的和諧與安寧,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必然選擇。這不僅是道教天人合一生態倫理思想的顯現,而且也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和諧共存和和諧共處的一種生態理念。
所謂「和諧共生」的生態理念,指的是一種人與自然共生共長的過程。《太平經》指出,人是自然萬物的一部分,也是自然中和之氣 所生。即「天、地、人、萬物,本共治一事,善則俱樂,兇則俱苦,故同尤也」。也就是說,天、地、人同為自然界中一部分,本身就有著共生、共榮的關係。
所謂「和諧共存」的生態理念,就是指天地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自然萬物是人類的朋友,也是人類生存必須的條件,如果沒有自然萬物與人和諧共生,人類也不可能獨立存在下去。
敬畏生命,尊重大自然
沒錯,我們終有一天會戰勝疫情,回歸到正常的生活中。
可是,下一次呢?下下次呢?
人類最大的悲哀就是,遺忘的速度往往超過了物種滅絕的速度。
太多人抱著僥倖的心理,只看到自己眼前的利益;
問題是,我們真的會一直這麼幸運下去,一直戰無不勝嗎?
2020年的多災多難,也許正是大自然給我們的一個警告。
敬畏生命,尊重大自然,不要輕易破壞生態平衡。
一切都在追求一種平衡,人和自然的平衡,人和世界的平衡,如果人類自以為佔盡了優勢為所欲為,那對不起,槍響之後沒有贏家。
大自然與人類的命運本是共同體,世界上所有生命,也是一榮俱榮。
每次災難來臨,人們總是手忙腳亂忙於自救,甚至還為自己的科技發展、醫療技術沾沾自喜。
可卻總是忘了,這場災難的締造者往往就是人類本身。
澳大利亞的山火還在燃燒,新冠肺炎病毒還在肆虐,人類並非無所不能。
《鼠疫》中有這樣一句話:「人世間的罪惡幾乎總是由愚昧無知造成。」
千萬別等到一切都追悔莫及時,才向大自然說一聲對不起,別讓一切都成為來不及。
2020,就像地球給人類的一個警鐘,如果人類不改變,下一個「2020」只會來得更加猛烈。
這些天災人禍,今年不來,明年、5年後、十年後,也一定會降臨,只是早晚的問題。
亦或是,真的就是世界末日了。
說白了,其實就是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環環相扣的生態系統的惡性循環。
看似是先天的自然災害,其實很多都是人為原因間接造成、加劇的。
而人類造成的惡果,終究要落到我們每一個人及其子孫後代頭上。
好在現在一切都不算太糟糕,我們還有方法去控制這些災難。
人類確實真的要學會敬畏自然,學會尊重生命了,這是我們唯一的選擇。
真的該做點事情,為動物,為地球,也為我們。
要知道,地球不需要人類,但人類需要地球。
我們要做的,並不是只在保衛地球,保護自然,保護動物,我們是在拯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