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作為河南的重工業基地,承擔著加快製造業轉型升級的責任和使命。洛軸等重量級企業要勇於向『卡脖子』技術進軍,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真正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裡。」
□河南日報記者 劉曉波 尹江勇
一身藍色西服,邊褶齊整;頭髮灰白,笑容親切,談吐溫文爾雅……這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委副主任樊會濤給記者的第一印象。
10月14日,由省科協組織的「院士中原行」活動在河南科技大學舉辦「高速鐵路軸承自主化途徑研究」項目座談諮詢會。會議間隙,記者「見縫插針」獲得了一次採訪機會。
高鐵已經成為我們國家的新名片,但是高鐵的核心零部件高鐵軸承目前仍然依賴進口。「高鐵軸承將來會不會像半導體晶片一樣卡我們的脖子,值得警惕。」樊會濤說,「當前高速鐵路軸承自主化難點在哪裡?該從什麼方面突破?都是擺在我們面前必須攻破的關卡。」
作為2020中國(鄭州)產業轉移系列對接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院士中原行」活動匯聚了我國高速鐵路軸承研發、生產、應用等十幾家相關行業單位的負責人,堪稱國內製造業領域頂尖專家的一次集結。樊會濤說:「我們特意把高鐵軸承的購買商中車公司、生產商洛陽LYC軸承有限公司等召集在一起,調研高速鐵路軸承材料、試驗平臺和生產線等方面情況,就是想讓大家集思廣益、頭腦風暴解決實際問題。」
洛陽是我國重要的軸承產品研發生產基地,有國內唯一設置軸承專業的高等學校——河南科技大學,國內三大軸承廠之一的洛陽LYC軸承有限公司,國內軸承行業唯一的國家級專業技術研究所——洛陽軸承研究所。
「洛陽在軸承產學研一體化發展方面優勢明顯,在突破高鐵軸承關鍵核心技術上要往前衝。」樊會濤介紹,洛陽已構建起獨具特色的產學研創新體系,形成了集「基礎研究、設計、製造、產品檢測」高度密集、短流程、產學研協同、全產業鏈的軸承研發優勢。
「河南產業轉移承接的都是高精尖項目,本土企業在自主創新上也要加快步伐。」樊會濤對河南的高質量發展寄予厚望,「洛陽作為河南的重工業基地,承擔著加快製造業轉型升級的責任和使命。洛軸等重量級企業要勇於向『卡脖子』技術進軍,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真正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