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古老而偉岸的大樹,總能給人無限遐思。人們也總能在這些歷經風雨和歲月洗禮的古樹身上尋找到靈感,「老身長健樹婆娑,萬歲千年作神主」,「村西大樹高入雲,樹根作屋祠為神」。
當樹被賦予神性,就會完全脫離這個物質世界邏輯規律的限制。這是所有傳統文化中都有的現象,人們為了跳離尋求生命的根源和人們知識符號限制的範疇,賦予了樹很多的意象和文化象徵內涵。當把這種具有神性的樹,用模型顯示出來,就會成為一種神奇的物品——與現實物質世界似有似無的關係,處處透露出神秘的謎團。
01兩棵神樹:一個是現實中的模型,一個只存在於人的意象中。
三星堆神樹和西方文化中的生命樹就是這樣兩棵神樹,一個是現實中的模型,一個只存在於人的意象中。
三星堆青銅神樹,於1986年在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出土的時候,是一堆青銅碎片,經過十年的修復終於在1997年較為完整的展現在大眾面前。當大家看到這棵神樹的真實面目時,無不為它的神奇驚嘆,被稱為「20世界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有關青銅神樹各種謎團也隨之而生,因為許多以往只在傳說中存在的事物,竟然在這棵樹上得到印證——這棵青銅神樹出土地所屬的文明,也是幾乎突然冒出來存在了一段時間後,竟然又神秘消失了,而史上卻沒有絲毫的記載。
目前修復最大的三星堆青銅神樹,高達359釐米,樹幹高384釐米,還是頂端缺失的高度,實際高度可能有5米。樹有三足與圓形底座相連;樹分三層,每層有三根枝,共九枝;樹側有一條沿樹幹逶迤向下的銅龍,造型奇特怪異;每條枝幹上呈彎垂狀,呈倒U型,倒U頂端和末梢各有一仰一垂兩果枝,果枝上各有一神鳥而立;鳥是站在花蕾上,神樹枝上還有桃形果實。整棵樹,造型奇美,布局嚴謹,渾然一體。
不像三星堆青銅樹是有實際模型,西方傳統裡有也有一棵樹——生命樹,在自然物質世界裡根本沒有實際的模型。
這就是出現在《創世紀》中兩顆著名的神樹之一:善惡樹是讓人分別善與惡的,生命樹是給人賜予「生命」的。不過這裡的「生命」不是指自然物質世界的生命,是專指有別於物質世界之外神性世界的生命。他們把這種「生命」視作為人死後進入神界的通行證,這是一種形而上的「生命」。
02三星堆青銅神樹與《山海經》中神樹的淵源很深。
《山海經》中有很多關於樹的描寫,能稱之為「神樹」的就不少於十種。其中有三棵「神樹」的描述與三星堆青銅神樹頗為相近,所以很多人認為三星堆神樹是這三種神樹的綜合體。
●建木,這是一棵生長在天地之間的參天大樹,傳說中建木是天上與人人間溝通的橋梁。
《山海經·海內經》:「建木,百仞無枝,有九欘,下有九枸,其實如麻,其葉如芒,大暤爰過,黃帝所為。」《山海經·海內南經》:「有木,其狀如牛,引之有皮,若纓、黃蛇。其葉如羅,其實如欒,其木若蓲,其名曰建木。」
郭璞注釋建木是一種沒有影子,樹下一片寂靜的神樹:青色的葉子,黑色的花朵,紫色的莖,金黃色的果實。「日中無影,呼而無響」。
傳說中的華夏祖先伏羲和黃帝就是從這棵樹來往於天庭人間,建木地處在《山海經》中西部的「都廣之野」,也就是目前大家公認為的「古蜀之地」。「都廣之野」是《山海經》世界中的天地之中心。
●扶桑木,生長在一個名叫「湯谷」的地方,溫度很高,顯著的特點是九日在下面,一日在上面。這和三星堆青銅器上九隻鳥相對應,還有青銅器頂部缺失的一部分應該還有一隻鳥,恰好十鳥代表十個太陽。
《海外東經》說:「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屈下枝,一日屈上枝。」《大荒東經》則說:「上有扶木,其葉如芥。有谷曰湯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於烏。」
這種叫「扶木」或名「扶桑」的神樹上住著十個太陽:每天裡,十個太陽有一個會升到天上(即扶木的枝頂),其他九個太陽則住在枝上,輪流每天為世界帶來白晝。關於十日「皆載於烏」的說法,三足烏代表太陽的說法年代十分久遠。在神話傳說中,這十個太陽是帝俊與羲和的十個兒子,後來后羿射殺了其中的九個,僅留下一個太陽在白天提供光明。
●若木,與扶桑樹遙相對應,扶桑神樹長於在東,為太陽升起之處,若木則生長在西邊,為太陽落下的地方。
三星堆青銅神樹,幾乎綜合了《山海經》中這三棵神樹的特點。
三星堆神樹有枝葉、花卉、果實、神鳥、走獸、懸龍、神鈴等深含意象的細節。隨著考古研究的推進,幾乎已經達成共識:這株青銅神樹,形象再現了上古美麗的「十日神話」,以及古人對鳥,太陽以及神樹本身的崇拜。
在中國古代典籍中,神樹往往是日月出沒的場所,也是天地人之間溝通的樞紐,《山海經》中東方的扶桑,中央的的建木,還有西方的若木,這三棵巨大的神樹正是上天的神與人間信息交流的橋梁。
03西方傳統文化中的「生命樹」只是一種抽象的概念。
西方傳統文化中的「生命樹」只是一種抽象的概念,沒有具體的實物。因為只存在於天上,在人世間沒有。
《創世紀》中生命樹的記載首次出現在伊甸園,其果實能使人得到永不朽壞的生命。在夏娃和亞當偷嘗禁果後被驅離了伊甸園,同時人類也被阻止可以吃到這棵生命樹的果子。在《啟示錄》裡是這樣描述這個樹的功能:「城內街道當中一道生命水的河,明亮如水晶,從神和羔羊的寶座流出來。在河這邊與那邊有生命樹,結十二樣果子,每月都結果子,樹上的葉子乃為醫治萬民。」
這裡「生命樹」的果子是可以讓人得到永生的:但是你必須首先要具備能吃生命樹果子的條件。在這個西方傳統文化裡,「生命樹」是生命得以延續的能量:果實可以永恆延續生命,葉子可以包治百病。
當然,果實和葉子也是具備象徵意義的形而上,主要是要求人能以純潔身體和堅定信仰歸向神的領域——死後上天堂。
他們信仰的神曾經說過:「人類已經與我們相似,知道善惡;現在恐怕他伸手又摘生命樹的果子吃,就永遠活著。」他們的神擔心人類的邪惡和骯髒會汙染天堂的環境,所以阻止了人類吃生命樹的果子進入神的國度。
04三星堆神樹和《山海經》中的神樹在表明是三星堆先人對神的態度。
三星堆神樹把《山海經》中古老的神樹以當時先進的青銅技術還原成現實中的模型,極大可能是作為一種祭祀的工具。說明三星堆的先人們試圖在通過神樹與上天溝通。
也表現了古人在探索宇宙生命萬象過程中,對於諸多問題的思考之後做出的行為反應。
宇宙誕生的奧義,人與萬事萬物的起源,地球上物種的進化與發展,人類為何是萬物之靈,人的生命之謎、人生的命運造化,生命到底有什麼意義,生死的歸屬在哪裡,生命到底有沒有的輪迴等等,這些人與宇宙和自然的互動關係或多或少地在影響著人類的行為。三星堆的先人通過這些「神樹」在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從三星堆神樹取用的龍,鳥,枝,葉等實物形象可以看出,先人對於彰顯宇宙奧秘的事物的高度崇拜。
當然,古人對於神的認識也只能限制於人類自身的框架中,所以神樹幾乎採集了傳說中神樹的神性特徵,至於《山海經》有沒有在三星堆文明中存在現在還不清楚。但是三星堆文明關於「神樹」的概念是和《山海經》中的神樹形象高度吻合。這說明,在古代人們對於神樹的概念是基本一致的。
這種高度吻合,也說明了在華夏這塊土地上,古人對於上天和神也是具有同樣的認知和概念。
神樹之所以神,是因為在古人意念裡,通過神樹能與比人類具備更大能量的神交流,同時神樹本身也具有超然的力量。
龍一直是華夏文化中具備非凡能量的象徵,也是華夏文化的顯著圖騰,所以出現在三星堆神樹上。葉子和果實,一個能醫治疾病,保證健康長壽,一個能提供生命需要的營養,都是生命得以延續的基礎,所以也被神樹採用。鳥(烏)在華夏文化中,是表徵太陽的,是一切生命的基礎,也是光明的來源。樹,這是生命的象徵。
三星堆古人把這些在人生活的宇宙裡基本存在的實物(龍在遠古可能也有原型),聚集在一起鍛造一件精緻無比的神物,試圖通過這種神物獲取超越自然的能力。本身就是對人類生活的世界一種探索,也是對一些超出人類能力範圍一些事物的妥協。
05東方實際地溝通與西方精神上的引導。
華夏三星堆神樹注重實際的溝通,而西方傳統中生命更注重精神上的引導。
務實是華夏先人一貫的態度,正是基於這點,我們今天才有幸見證神樹的奇蹟。華夏祖先對神的崇拜從來不是單一的,只要認為能力超出人類的神,幾乎都會拿來作為偶像。所以太陽,月亮,各種天體都有其代表的神仙。也總有人選擇其中的一位或者幾位作為自己的心靈安慰。
史上唯一不變的神是「天」,也是最大的「神」,而所有其他的神都是在「天」之下,從天而出。三星堆神樹就是用來與「天」溝通的工具,所以也是最神聖的工具。這從三星堆神樹的做工,用料以及造型都可以看出。
西方傳統文化中的「生命樹」,則完全可以看做一種教人向善的行為指導。按照神的旨意規範自己行為的人才能吃到「生命樹」的果子。「生命樹」在這裡只是一種表號,表徵人按照神的模式在活,才是真正的生命。不按照神所規定的的模式活,那是在浪費生命。所以他們的神說:「得勝的,我必將神樂園中生命樹的果子賜給他吃。」
兩種神樹,顯示了兩種文化中人們對神的態度:一種務實通過實物尋求心靈上的慰藉,一種則是通過精神上的溝通達到心靈上的滿足。也說明,物質和精神對於人類來說都是很重要的組成部分,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