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三星堆這三件文物上《國家寶藏》!

2020-12-05 四川在線

成博 四川在線記者 吳曉鈴

大家翹首期盼的《國家寶藏》回來了!

12月6日起,《國家寶藏》第三季將於每周日晚20:30在央視綜藝頻道播出。12月4日發布的本季27件「國家寶藏」名單顯示,來自四川三星堆博物館的金杖、青銅縱目面具和一號青銅神樹等三件文物將在節目中與觀眾見面。

這三件文物長什麼樣?為什麼是它們登上《國家寶藏》?除了三星堆文物,還有哪些文物將在本季《國家寶藏》亮相?

金杖

這也是三星堆的鎮館之寶之一。因為學者們認為,它極可能是古蜀王國某一位王的權杖。

這件金杖出土時還頗為驚險。當時考古人員發現祭祀坑黑色灰渣中露出了一點金花色,還以為是古蜀王的金腰帶,後來才發現是一根杖。最讓大家驚喜的是,這根金杖的一端,平雕有46釐米長的三組圖案:靠近端頭的是兩個前後對稱的人頭,他面帶微笑,頭戴五齒高冠;靠近杖的內部,雕刻了圖案對稱的鳥和魚;魚和鳥的頸部,各串著一根看似箭翎的圖案。

大家還記得李白的那句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不?蠶叢和魚鳧都是古蜀時期的王。有專家認為,這根金杖上的圖案組成一幅典型的「象形文字」:杖上的人物頭戴五齒高冠,與青銅大立人所戴相同,因此身份位高權重。金杖上又有魚、鳥等圖案,因此它極可能表現的是古蜀王中的「魚鳧王」,金杖的主人也應該是他。而有的專家則認為,頭戴五齒高冠的人應該是蜀祖蠶叢。他把代表蜀王的金杖交給魚鳧,圖案上羽箭貫穿鳥和魚頭的形象,則是直觀表現當時王位的禪讓制度。杖上的那隻鳥,其實就是漁獵時的魚鷹,或許就是魚鳧部族的標誌。

最有意思的是,用杖象徵王權,在中原文明中十分鮮見,為何3000多年前的古蜀人有用杖的習俗?所以,這根金燦燦、默默無聞的金杖,隱藏的信息太豐富了

青銅縱目面具

圖3

三星堆的青銅縱目面具,應該是三星堆最具標誌性的代表文物了,因為它的「千裡眼、順風耳」造型,像極了「外星人」。

說重點,它是世界上年代最早、形體面積最大的青銅面具,極可能就是古蜀國的第一代王蠶叢的形象。而基於對祖先的頂禮膜拜,後代的古蜀人將他神化,並通過誇張的演繹,以此表達古蜀人對未知世界的探求。

至於為何縱目?據東晉常璩《華陽國志·蜀志》記載:「蜀之為國,肇於人皇……周失紀綱,蜀先稱王。有蜀侯蠶叢,其目縱,始稱王。死,作石棺、石槨,國人從之,故俗以石棺、石槨為縱目人冢也。」這裡的「縱」,應該理解為眼睛往外凸。所以學者們認為這種突目面具應該是古蜀人心目中的始祖蠶叢的形象。

當然,他們心中的祖先不可能只是一個普通人,而應該是具有超能力的神。這樣的神,可以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無所不能。而人神同形、人神合一的表現,便具象為眼睛突出16釐米,耳朵闊大外張的誇張造型。對於縱目的意義,除了可能是祭拜祖先的形象以外,學者們也大多認為與古蜀人的眼睛崇拜有關。

一號青銅神樹

全世界體量最大的商周青銅器在四川。沒錯,它就是三星堆的青銅神樹。

這是一株造型奇美的神樹。樹由樹座及樹幹兩部分組成。底座似圓盤、樹座呈穹窿似神山。座上為樹身,座上為樹身,其上套鑄三層樹枝,每層出三枝彎曲向下,全樹共九枝。所有的樹枝都柔和下垂。枝條的中部伸出短枝,短枝上有鏤空花紋的小圓圈和花蕾,花蕾上各有一隻昂首翹尾的小鳥;枝頭有尖桃形果實。

不僅如此,在樹幹的一側還有四個橫向的短梁,將一條身體倒垂遊動的龍固定在樹幹上。專家們認為,三星堆遺址出土的商周青銅神樹,迄今為止,在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孤品。

這株青銅神樹,形象再現了上古美麗的「十日神話」,以及古蜀人對鳥、太陽及神樹的崇拜之風。在古代典籍中,神樹往往成為日月出沒的場所和溝通宇宙的象徵,東方的扶桑、中央的建木和西方的若木,便是古代傳說中三棵這樣的神樹。很多學者認為,這樣一株青銅神樹,極可能綜合了幾種神樹的功能,是古代傳說中種種神樹的化身,是古蜀人世界觀的體現,反映了先民們對於日月運行的自然現象的認識與想像,也反映了他們對太陽與太陽神的崇拜,以及對天神的崇拜。

這株神樹是古蜀人製造工藝與技術的結晶,也是當時古蜀地區青銅文化發展到最高水平的產物。不管哪種崇拜,總之這株神樹美麗、壯觀到禁止出國展出就對了。

《國家寶藏》自啟動以來,受到了廣大文博愛好者的喜愛,成為央視現象級的一檔綜藝節目。在前兩季《國家寶藏》中,除了故宮博物院以外,第一季挑選的博物館主要是央地共建博物館,比如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館、河南博物院、陝西歷史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它們可以說是中國最頂尖、最優秀、最好的歷史類博物館(綜合博物館)。

據悉,除了三星堆的3件文物,在本屆《國家寶藏》中,還有來自故宮博物院、西安碑林博物館、蘇州博物館、西藏自治區布達拉宮管理處、敦煌研究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孔子博物館和殷墟博物館的24件文物將亮相:

故宮博物院:明永樂青花海水江崖紋三足爐、金嵌珍珠天球儀、午門

西安碑林博物館:昭陵六駿、顏氏家廟碑、石臺孝經

蘇州博物館:真珠舍利寶幢、文衡山先生手植藤、微縮明式家具

西藏自治區布達拉宮管理處:法王洞文成公主像、《清代布達拉宮紅宮修砌圖》、《四部醫典》布達拉宮版

敦煌研究院:《鹿王本生圖》、莫高窟第220窟、敦煌遺書《歸義軍衙府酒破歷》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跪射武士俑、青銅仙鶴、秦陵銅車馬

孔子博物館:商周十供、三聖像、《乾隆御定石經初拓本》

殷墟博物館:陶三通、亞長牛尊、YH127甲骨窖穴

《國家寶藏》總導演於蕾在今年的博物館日上曾經介紹,本季《國家寶藏》將與各合作方攜手,通過大眾更易接受的方式展示「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讓更多人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提供堅強支撐。

相關焦點

  • 三星堆緣何登陸央視《國家寶藏3》?
    「中國文物在海外的展覽,最受歡迎的有兩個,一個是秦始皇兵馬俑,一個就是三星堆文物。」這是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王巍感嘆三星堆文物吸引力時,常說的一句話。青銅神樹造型瑰麗,青銅大立人神秘肅穆,金杖光彩奪目,太陽輪形器更是宛如外星文明產物……寶藏般的三星堆,神秘獨特的氣質國內罕見。
  • 國家寶藏:100件文物講述中華文明史
    開時代之生面 「或許回望祖先們走過的歷程,留下的創造,揮灑的情感,堅守的風骨,更能讓我們體認,中華民族究竟曾為世界文明貢獻過什麼……」伴隨001號講解員張國立老師滿懷深情的「告白」,央視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第三季於上個月正式開播。
  • 遠古寶藏「三星堆」,到底挖出了什麼,為何被永久禁止挖掘
    這個疑問在上個世紀80年代終於被考古家解開。這是因為考古家在四川發現了遠古寶藏「三星堆」遺址。三星堆遺址的發現何為遠古?指的是距今約170萬年前到公元前2070年這段時期,也就是我國夏朝建立之前的那段人類秘史。
  • 三星堆到底有何秘密?這件文物出土後,證實史前文明或許存在
    其實這在世界上還是一個謎題。在我國的考古中,也有不少關於上古的遺址,其中最著名的就屬三星堆遺址了,這個遺址出土了大量的稀世國寶級文物,不過在世人看來這個遺址還是個千古謎團。要知道,三星堆是一個距今非常古老的遺址,其分布時間是遠古時代到3000多年前。遺址的發現,證明了長江流域在上古時期並非是蠻荒之地,而是與黃河流域一樣,是擁有高度文明的。
  • 誰是三星堆的「國寶頂流」?你來選!
    它帶著三星堆和一眾「國寶」走來了!親,你等的《國家寶藏》12月6日要回來了!上一季,我們的四川選手"四川博物館」在《國家寶藏》上大放光彩。這一次,誰又將代表我們四川出牌?猜到了嗎?現在開始劃重點,作為擁有4件"永久禁止出國參展"的國寶,擁有眾多造型奇特、體量巨大青銅器的的國家一級博物館,究竟哪三件才有資格代表三星堆登上《國家寶藏》?這一次,川寶邀請你來當一盤全民製作人,參與大競猜,送三星堆三子登上《國家寶藏》!
  • 這3件夏朝文物,一件與三星堆文明有關,一件至今無法定名
    這件文物比戰國水晶杯更離奇,而且比它早了將近1500年。考古學家還發現,這件夏朝文物的手柄是「帶狀」,是器物成型後另外裝配的。它非常適合抓握,安裝的位置也很合理。這些情況說明,夏朝的灰陶燒制技術,比新石器時期有了很大提升。也許正是因為生活理念的變革,夏王朝和商朝才孕育而生。
  • 三星堆是史前文明?怪異的文物代表了什麼?我們看看專家怎麼說!
    但這終究只是一些記載,很有可能是古人幻想出的世界,而且也並沒有實質性的證據能夠證明史前文明存在!世界上有許多遺蹟都曾經被認為是史前文明,甚至就連金字塔都有人懷疑不是古埃及人所能建造的。但經過考古學家們長時間的考究,為大家帶來了一個又一個的事實——史前文明似乎並不存在。在中國的四川省廣漢地區西北的鴨子河南地區,發掘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遺蹟,這就是三星堆遺蹟。
  • 「三星堆」被稱為遠古寶藏,為何被永久禁止挖掘,裡面究竟有什麼?
    —阿諾德 三星堆遺址是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是我國西南地區迄今為止最大的、也是內涵最豐富的遺蹟。專家們分析,三星堆很可能是遠古時期蜀地文化的代表,「三星堆」被稱為遠古寶藏,卻被永久禁止挖掘,裡面究竟有什麼?
  • 三星堆的這幾件文物像極現代產品,讓人匪夷所思
    比如在2010年熱播的穿越劇《神話》中,主角從現代到古代,竟然帶上了手機這種先進設備,讓觀眾們忍俊不禁。手機在古代自然是不會出現的,但有些文物確實和現代產物非常相似,讓這些流傳千年的古物又增添了別樣的魅力。
  • 四川出土的三星堆遺址,驚現多件詭異文物,神秘面具為何至今無解
    燕道誠雖目不識丁,但直覺告訴他:「這將是無價之寶。」沒有文物保護意識的燕道誠未曾上報相關部門,紙包不住火,這件事在廣漢縣迅速流傳開來。葛維漢預測這只是古墓下的冰山一角,地下必定還有更為震撼的文物。然而亂世黃金、盛世文物,由於當年國內戰亂頻繁、局勢動蕩不安,葛維漢不得已停止了對三星堆的挖掘,將全部精力轉移到戰爭中,漫天的硝煙炮火,這處遺址想要完好無缺,著實要靠運氣。國外人對三星堆虎視眈眈,若不是戰亂使然、國人相護,三星堆文物怕是要流落他國吧。
  • 景點介紹——三星堆
    1933年,前華西大學美籍教授葛維漢及其助手林名均首次對三星堆進行發掘,其發掘成果得到當時旅居日本的郭沫若先生的高度評價。由此拉開了對三星堆半個世紀的發掘研究歷程。  以後40、50、60年代,四川考古界持續不斷地在三星堆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探賾索隱。
  • 【走進博物館 傳承中華文明】三星堆博物館
    三星堆遺址位於四川省廣漢市西北的鴨子河南岸,南興鎮三星村附近,其中有一段百米長的土梁埂(後被考古學家證實為古城牆),上有三個被當地人們稱為「梁子」的巨大土堆,狀似星辰,故名三星堆。三星堆博物館全面展示了三星堆遺址及遺址內一、二號大型商代祭祀坑出土的陶器、玉器、骨器、金器和青銅器等上千件珍貴文物,讓悠遠的古蜀國文明從歷史塵埃中走出,讓我們得以看到這一擁有青銅器、城市、文字符號和大型禮儀建築的燦爛的古代蜀國文明。
  • 「三星堆」的挖掘並非一帆風順,總共歷經三次,最後因何停止?
    等待時局平穩之後,專家又在建國初期和八九十年代分別進行了二次、三次的發掘和考古工作,出土了許多精美文物,「三星堆」也因此出名,聞名世界。  「三星堆」發現的文物大多都是銅製的青銅器,並且都具有很高的工藝水平。
  • 三星堆文物為什麼越挖問題越多,三星堆文明到底隱藏著怎樣的秘密
    1934年一位勤勞的農民正在田在種地,突然一榔頭蹉到一個硬物,挖開一看,居然是一件文物,這位善良的農民立馬上報給國家,隨後考古隊就到這,發現了這個「三星堆遺蹟」三星堆位於四川省廣漢市的鴨子河畔中,有著四千多年的歷史,
  • 《國家寶藏》第三季赤子歸來,你最期待哪個館?
    如果要在這兩位書法界巨頭中選,你覺得誰將會作為碑林的代表登上《國家寶藏》的舞臺呢?又或者是其他更具代表性的文物?讓我們拭目以待!▲明代,孔府舊藏,現藏於孔子博物館在全館共計70萬件各類文物裡,能被《國家寶藏》選上的,也定是精品中的精品。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沉睡數千年,一醒驚天下。三星伴月,現王都風採。
  • 三星堆發現三號祭祀坑 就在一二號祭祀坑旁!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吳曉鈴)2月8日晚,三星堆工作站站長雷雨在央視一套《開講啦》節目中透露關於三星堆的重大發現----繼一二號祭祀坑之後,三星堆三號坑已經被發現。其位置正好在一、二號祭祀坑旁,並且已部分揭露出青銅大口尊文物。
  • 三星堆文明,為何史書從無記載?專家:出土的文物,不敢深入研究
    特別是三星堆遺址的發現最為奇特,從它遺址出土的很多文物與華夏文明有著不一樣的呈現。比如華夏文明的圖騰是龍,而三星堆遺址出土的文物標識最多的圖案確是太陽;華夏文明象徵權利的物件是鼎,而三星堆遺址卻出土了金杖。這與古埃及、西亞一帶的文明比較符合。應該也是基於此,所以三星堆文明,在史書上從無記載或記載極少,被稱為古蜀國。
  • 三星堆出土「逆天」文物後,至今不敢再挖掘,考古家:無關外星人
    因為先後發現了距今超過五千年的大型遺址,如太湖流域的良渚遺址,遼河流域的紅山遺址以及長江中上遊的三星堆遺址。三星堆遺址在世人看來,這似乎只是一個與殷商遺址同時期的青銅文化遺址,其實不然,三星堆遺址的歷史非常的久遠,可以追溯到萬年之前。三星堆遺址的發現得從民國時期說起。
  • 「三星堆」來到了上海,古蜀「人與神」呈現上大博物館
    11月21日,「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特展在上海大學博物館舉辦,展覽以16件(套)文物(8件國家一級文物、2件國家一級文物、5件文物複製品、1件文物仿製品)概覽式展示長江上遊地區先秦時期古蜀文明成就的傑出代表——三星堆文明的璀璨與輝煌。如何以16件展品概括「三星堆」文明的始末,也頗具挑戰性。
  • 三星堆最神秘的文物,工藝讓現代人汗顏,專家:史前文明或許存在
    看見如此多的玉器,燕氏父子立馬將這坑中300多件給帶回了家。直到過去1年後,父子倆見無人找上門,便開始跑到當地古董文物市場倒賣這些玉器。一時間,整個四川文物市場受到了巨大衝擊。 此時,燕道誠父子倆還不知道,他們發現的,是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三星堆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