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頭被牙齒咬到的「痛」,每個人都經歷過!
小時候,家裡老人會安慰我們說:咬到舌頭,是小孩兒饞肉了。
舌頭偶爾咬一咬確實無所謂,但如果是頻繁的咬舌頭,則要警惕是疾病預兆。
尤其老年人,更要當心!
1、腔隙性腦梗死
對於老年人來說,如果頻繁咬傷舌頭,可能是腦血管病的前兆。
醫學上有一種疾病叫作「腔隙性腦梗死」,這是一種發病率很高、但又比較特殊的腦梗,其前期症狀就是容易咬到舌頭。
這種病會導致大腦局部的微血管發生堵塞,引發腦組織缺血、壞死。雖然病灶較小,但也會影響神經的正常功能,導致舌頭不靈活,經常被牙齒咬傷。
除了愛咬舌頭以外,還會出現吃飯吞咽動作慢、愛流口水、端茶杯或飯碗時不自覺掉地、不能吹口哨等,提示精細動作已經受影響了。
溫馨提醒
所以,一旦發現老人最近常咬舌頭,或伴有頭暈、頭痛、行走不穩、言語不清等梗死信號,就要儘快就醫,做CT檢查。
尤其是本身就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礎病的老年人,尤其要重視。
2、舌癌
如果舌頭總是反覆被咬到、甚至反覆受傷,可不是個好現象。輕則導致潰瘍,重則增加舌癌風險。
當然,偶爾咬舌頭並不會導致舌癌,但是持續地、反覆咬傷造成的潰瘍,則是在給舌癌的發生添磚加瓦。
一般來說,鋒利的牙尖、舌頭邊緣的壞牙(如殘冠、殘根)、不合適的假牙等,長時間刺激舌頭的話,確實會增加舌癌發病風險。
另外,愛咬舌頭本身也是舌癌的一個早期信號。
溫馨提醒
所以,如果你平時特別愛咬舌頭,而口腔、或舌頭上又出現了持續2周不癒合的潰瘍,或潰瘍呈現不規則白斑狀、橘皮狀突起,最好及時去醫院檢查。
也要記得及時處理牙齒的殘根或殘冠、銳利的牙尖、不合適的假牙,從根源上預防舌癌。
3、腦垂體瘤
大腦裡面的垂體,是身體分泌各種激素的重要場所,大家熟知的生長激素就是這裡分泌的。
如果腦垂體長了腫瘤,激素的分泌可成倍的增加。
如果是小時候長了腫瘤,會表現為巨人症;如果是成年後長了腫瘤,則表現為肢端肥大,內臟也會增大,舌頭也會增大,此時就很容易咬舌頭。
溫馨提醒
腦垂體瘤為良性腦腫瘤,很常見。
其中生長激素分泌型垂體瘤還會表現為面容改變、額頭變大、下頜突出、鼻大唇厚、手指變粗、穿鞋戴帽覺緊等。
確診後通常需要手術治療。
4、唾液腺囊腫
吃飯時經常咬到舌頭,還要想到口腔疾病,唾液腺囊腫就是其中一種。
唾液腺囊腫會導致舌下腺囊腫發生、腫大、就像長出很多「水泡」。
這必然會影響舌頭的靈活性,吃飯時咬到舌頭也就不奇怪了。
溫馨提醒
治療唾液腺囊腫,通常需要手術切除,而且有復發的風險。
對於暫時不適合手術切除的,則需要把「水泡」裡的液體抽吸乾淨,待以後合適時機再切除。
5、牙齒咬合不好
你試著把牙齒咬緊,就會發現我們的上牙包在下牙的外面(天包地),大多數人都是這樣的。
因為我們的上牙弓是個大一點的「馬蹄形」,下牙弓是個小一點的「馬蹄形」,舌頭就被下牙弓這個「小馬蹄」保護著。
平時吃飯的時候,上牙咬在下牙的外面,舌頭就比較安全。
可偏偏,有的人長得不巧,上牙弓偏小,吃東西的時候,上牙齒咬下來會離舌頭更近,當然也更容易誤傷啦。
溫馨提醒
對於這種因牙齒咬合不好,而導致舌頭被咬的情況,建議及時去口腔科進行檢查,佩戴牙套調整試試。
咬到舌頭,怎麼辦?
如果沒有咬破,一般不需要特別處理,3-5天後就會自動癒合的。
不過,如果是狠狠咬了一口,傷口比較大,就需要注意清潔消毒了。
每次飯後一定要及時漱口,也不要經常舔它、刺激它;另外,吃東西也要清淡一些,也是為了避免刺激。
如果超過2周,傷口還不癒合,記得要及時看醫生哦。
身體就是這麼神奇,咬舌頭這樣一件小事兒,居然還蘊含著這麼多疾病徵兆!
快轉發提醒周圍的親朋好友,如果真的是頻繁咬舌頭,記得早去看醫生啊~
參考文獻:
1.紀光偉.咬傷舌頭能致舌癌?[J].大眾健康,2018,(9):44-45.
2.彭永強.老人經常咬舌頭查查腦血管[J].現代養生(上半月版),2017,(10):51.
3.徐貴成.吃飯老咬舌頭是得了啥病[J].家庭科學·新健康,2019,(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