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戰時,由於日本和美國進行了史無前例的大規模海戰,讓航母這一海上巨無霸第一次出現了人們眼中。說起二戰時的航母大國,日本毫無疑問歸於其中。自從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國內的工業發展極其迅速,所以日本也就成了當時世界上少有幾個具備研製航母能力的國家之一。
在二戰時,日本先後建造了多達11艘各種航母,在配合著多達2000架的艦載機,導致日本的海軍實力急劇增強,而實力強大的背後就是野心的膨脹。在日本所有航母之中,排水量最大的是大鳳號,達到了38000噸,被日本人認為是無敵的存在。然而,就是這樣一艘被日本人寄予厚望的巨無霸,在下水服役僅僅3個月後就被擊沉在了大海之中。
大鳳號航空母艦是日本在二戰時建造的最後一艘也是排水量最大的一艘航母。其在1941年開始建造,在1944年3月全部完成服役。由於日本此前的航母在防空甲板上是一個巨大的缺陷,導致在中途島海戰中日本的四艘輕型航母就被美國轟炸機投放的炸彈擊沉。吸取了這個教訓之後,在大鳳號航母的建造上,日本極大程度上加強了它的防空能力。但是,日本忽略了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來自海下的威脅。在大鳳號下水僅僅三個月之後,它就被派去參加馬裡納亞海戰。
在1944年6月19號,大鳳號在執行艦載機試飛任務的時候,被美國代號為「大青花魚」的潛艇發現。當時美軍的這艘潛艇其實已經在海下搜尋獵物很長時間了,發現大鳳號之後它們喜出望外。於是,大青花魚潛艇慢慢的就靠近到了大鳳號周圍,但是,就當美軍準備對其進行致命一擊的時候,魚雷發射系統竟然在這時發現故障,導致發射出去的六枚魚雷僅僅有兩枚是朝著大鳳號方向。
當時,大鳳號上的一架艦載機在起飛之後發現了這兩枚魚雷,於是日本飛行員駕駛著飛機直接朝其中一枚魚雷撞了過去,但是另一枚還是擊中了大鳳號原本就薄弱的海下裝甲。這枚魚雷直接擊中了大鳳號的輸油管路,導致燃料大量洩露,後來,由於揮發整個航母艦體內都瀰漫著濃濃的油氣。
最後。高濃度的油氣發生了劇烈爆炸,一下引爆了大鳳號的火藥庫,整個航母發生大爆炸。兩個小時之後,這艘下水僅僅三個月的日本希望航母就沉入了深海之中。導致艦上660名官員全部葬身大海。大鳳號被擊沉,給日本海軍帶來了致命一擊,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後來日本海戰的全面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