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博物館藏有齊白石畫作共九幅,此幅為九幅中的精品,1978年購於北京市文物商店。該畫縱103、橫35釐米,設色紙本。右邊題識:星塘老屋後人白石衰年。下方鈐有朱文「借山翁「印。左下方鈐有白文「寂寞之道」。此畫是齊白石老人九十歲後所畫,為晚年典型的潑墨大寫意風格。葡萄籽多,寓意著「多子多福」「生生不息」,是齊白石老人常見繪畫題材。
該畫所繪葡萄藤纏蔓繞,果實纍纍,藤條剛韌,一大串成熟飽滿的紫色葡萄從葉子後垂下,晶瑩如生,猶如一串紫色明珠。葉子用溼墨寫出,墨色淋漓變幻,通過濃淡變化表現出豐富的層次;葡萄用沒骨法寫出,隱現於藤條墨葉之間。蔓藤以濃墨由上至下運筆,藤葉以書法入畫,如行草之幻。齊白石晚年的作品用筆老辣豪放,筆下題材多為傳統文人視為粗野之物的瓜果蔬菜、動物等,通過畫筆抒發對家鄉的懷念。
潘天壽設色《寫意西湖邊所見》
此為上個世紀60年代李蒂先生徵集而得。據記載此畫1963年從畫家潘天壽手中購得。縱141、橫363釐米,紙本設色,右邊題識「寫西湖中所見,六二年寅壬初夏,壽」。題識旁邊有陽文「阿壽」印章,下方有陰文「潘天壽」印章。畫中部墨荷處鈐有陽文「大頤壽者」印。左上方有長方形陽文印章「不彫」。下方圓形陽文印章「寵為下」。此畫尺幅宏大,取一角寫西湖景致,除潘天壽外再無第二人。
圖繪西湖粉荷俏麗、柳枝搖曳的夏日情景。垂柳老樹斜出,巨幹屢受風霜侵蝕,仍屹立湖邊,氣勢蒼古,用墨恣意。映日荷花迎風盛開,荷葉雖處低勢,卻以茁壯之姿和磅礴氣概出之,有筆壓群雄之勢。樹下水草、浮萍如茵,或勾勒或點染,水中大小魚兒悠然出沒。潘天壽常用荷花來表現對西湖的熱愛,寄託對家鄉風物的感情。
潘天壽論繪事有「以奇取勝,須先有奇異之稟賦,奇異之懷抱,奇異之學養,奇異之環境,然後能啟發奇異而成其奇異……而奇中能見其不奇,平中能見其不平,則大家矣」。此畫構圖呈長方形,一株老樹自右上斜出,章法結構極為堅勁嚴謹,以出奇制勝的視角和構圖,使畫面顯示出一種雄闊的壯美。筆墨霸悍凝重,如銅似鐵,既果斷而強悍,靜練而有控制,具有雄健、剛直、凝練、老辣、生澀的特點。佇足畫前,感受到其畫筆雄渾厚重,無愧為當代大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