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珠在書裡並未正面出場過。賈珠的名字第一出現在紅樓夢裡,是在冷子興演說榮國府一回。從冷子興口中可以看出,賈珠確實是一位青年才俊,比賈寶玉不知道好處多少。冷子興說,賈珠才十四歲就進了學。不到二十歲就娶了國子監祭酒家的千金李紈。科舉制度中,考入府、州、縣學,做了生員,叫做「進學」,也叫做「中秀才」。也就是說賈珠才十四歲就中了秀才,絕對算是早慧的兒童了。而秀才正是科舉考試的起點。中了秀才,他們就開始跨入士族了。
在《儒林外史》中周進六十多歲還是個童生,他的學生都中了秀才,他卻連秀才都中不了,被別人看不起。最後還是和他小舅子金有餘一起做生意的眾人,為他捐錢幫他捐了個監生。周進因此才有機會進了場,從此走上了仕途。同樣是《儒林外史》裡,範進五十四歲了,也還是個童生。因為周進的憐惜,他才得以中了秀才。而範進後來的中舉也是受到周進的提攜和鼓勵,大概是有同病相憐的意味在裡頭。我們熟悉的人物還有魯迅筆下的孔乙己,他也是鬍子花白了,一生只是個童生。
晚晴重臣曾國藩曾七次參加秀才考試,在23歲才中了秀才。不過後來的他,科舉之路非常的順利。一次就中了舉人,三次就成了貢士。27歲就成了翰林院進士,比同學都要年輕。曾國藩的父親曾麟書,考了17次,在43歲才考中秀才。當然了,也有一些人早早的就中了秀才,後面不一定能那麼順利。但是從賈珠十四歲就可以中秀才,來看至少他也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所以,國子監祭酒李守中才會早早把女兒李紈嫁給賈珠。當然是看中了賈珠的前途不可限量。
賈家雖然是一門兩公,但是家勢日漸衰微。而且賈家是武將出身,因功封了公,但是後人並沒有在此基礎上發揚光大。只能靠著祖上的官,謀一個武職,顯然在和平年代,這樣的身份是是難以支撐家世,更不用說光耀門楣了。而賈珠卻讓賈家再那麼一瞬間似乎看到了光明:小小年紀就中了秀才,成了國家最高學府掌門人的女婿,以後就是中舉人,中進士,似乎賈家的興旺指日可待了。賈珠本來有機會成為力挽狂瀾的人,也只有他才有機會會賈家扭轉局面。然而,他一病死了。賈家再也沒了希望。
所以,不僅是王夫人念念不忘賈珠,願他活著。就連賈政,也能時時想起賈珠。可以說,賈珠的死,代表著賈家興旺希望的破滅。所以,賈政王夫人又轉而把希望寄托在了賈寶玉的身上。可惜,賈寶玉是一個特別討厭科舉的人。他也承擔不起賈家興旺的重任。而賈寶玉的叛逆,又讓賈政王夫人更加懷念賈珠的好。雖然因為賈元春的封妃,賈家似乎更加的榮耀,也只不過是賈家衰亡前的迴光返照罷了。
賈珠的死,也讓李紈的希望破滅了。原本她爹把她嫁進賈家,自然選中的是聰明的賈珠,可惜賈珠卻早早夭亡,害女兒成了寡婦,在賈家成了個透明人。也正因此,李紈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賈蘭的身上。賈蘭大概是遺傳了父親的早慧,也看到了母親的艱辛,在賈寶玉肆意玩樂的時候,他不僅用功讀書,就連武功都不敢荒廢。還好,最後賈蘭出人頭地,給了李紈人生最後的一些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