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神話中,人由女媧捏出來的,第一個捏的是仿造自己的女人。第一個男人同樣也是捏的,女媧一次性捏了一大堆人。
在西方神話中,上帝先是按照自己的樣子造出了亞當,怕亞當太寂寞,於是用亞當的肋骨又造出了夏娃。
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的造人神話,但神話畢竟神話。對於人類真正的起源,全世界科學家經過化石與基因的分析,意見高度統一:人源於猿,演化出第一個人屬物種的猿是南方古猿。
造就人類的環境變化
1000多萬年前,地球內力作用,非洲大陸底部巖漿活動劇烈,如同想要破土而出的小草,頂起了非洲大陸,大陸板塊由於巖漿擠壓作用向兩邊分裂,撕裂了大陸,大量物質沉積填補了溝壑,形成巨大的斷裂帶。
新海洋種子就此埋下,在往後的歲月裡將把非洲大陸一分為二。現在裂谷兩岸的火山群,與高聳的吉力馬札羅火山,都在訴說著這一點。而裂縫兩岸由於早期巖漿上湧,高高隆起。海拔高,氣溫低,不易形成對流雨,非洲大陸的環境發生了變化。
東非整體地勢上升,氣候則由茂密的雨林向熱帶樹稀草原進行演變。在這種劇烈的環境變化下,動物為了生存開始嘗試各種可能。
人類的演化
生存在樹上的猿類,以果實、樹葉為食,隨著樹木的減少,身體較弱的猿類不斷被強者趕到地上。為了生存,猿類進行了幾百萬年的嘗試。在300多萬年前,南方古猿的一個演化支,阿爾法南方古猿誕生,它就是人類最近的猿類祖先。
1974年,人類學家在埃塞爾比亞發掘出一具較為完整的阿爾法南方古猿化石,發現其具備了直立行走的特徵,也具備了樹棲生活的能力。同過對其犬齒及臼齒、腦容量、身高、關節等等特徵進行分析,發現它在飲食結構、身體結構、生活習性等各個方面都彌補了從猿類過渡到人類的最重要一環。
事發時,營地裡正播放著甲殼蟲樂隊的《鑽石天空中的露西》,於是將它命名為露西,並稱之為人類的祖母。這只是指代我們源於南方古猿,並不代表露西是人類真正意義上的祖母。
環境逼迫猿類下地生活,促使猿類演化出耗能更少的直立行走結構,也為更大的腦容量的發展做好了支撐。樹木稀少,素食食物匱乏,更是逼迫它們走上了食肉之路,而蛋白質使腦容量有了可能。
第一個人
180萬前,能人誕生了,但人的定義都是人自己定的,英國古人類學家以700ml腦容量為南方方猿與人的分界線。按照這個定義,第一個男人可能是女人生的,更有可能是母猿生的。
比如:兩隻腦容量為699ml的猿生出了一個能人,它可能是男的,也有可能是女的。能人也不可能只由它倆所生,因為進化是以種群為單位,其他的猿也有可能生出腦容量超過700ml的能人。因此猿類過渡到能人的一段時間裡,能人是成群出現的。
雖然一個新物種的誕生必然會出現生殖隔離,但這個過程是漸進的,必須累計足夠多的基因突變,造成足夠多的差異才能形成完全的生殖隔離。
尼安德特人與智人並沒有完全產生生殖隔離
能人經歷了匠人、直立人、先驅人多個分支,多個人種的演化,終於離現代人最近的祖先海德堡人出現了。它們一部分走出非洲,駐紮在歐洲的海德堡人演化出了身強力壯的尼安德特人後代,而留在非洲的海德堡人演化成智人(也就是我們)。
雖然尼人與智人是兩個物種,但由於地域隔離時間太短,並沒有累加足夠的基因變異,因此生殖隔離並不明顯,於是在智人走出非洲時與尼人發生了通婚。
除了沒有走出非洲的非洲人,目前全世界的人口,或多或少都混雜著一定的尼安德特人基因。換句話說兩個不同人種是親戚關係,由此跟更能說明南方古猿和能人是關係是非常近的,在180萬年前能人與南方古猿是共存的,你無法區分誰是猿、誰是人,而第一個人也絕不可能是人所生。
你無法定義誰是第一個人,就像你無法講清楚今天早上幾分幾秒天亮了,因為太陽升起過程是漸進的,而不是突然「躍」出來的。
第一個智人由誰所生?是男人,還是女人?
如果第一個人指代的不是第一個人屬物種,而是第一個現代人,即智人。道理是一樣的,智人的定義是腦容量達到1300ml以上,那麼1299ml的海德堡人算不算智人呢?又或者兩個1350ml的智人生出了一個1290ml的人,那它該算是智人、還是算回海德堡人呢?
總結
人類的演化史就並非一條路到底,每個物種都會演化出不同的人種,人屬物種的演化就像一棵大樹,在分叉的地方物種之間並非涇渭分明,我們給人種下的定義是基於某個時間段,而非某個時間點,因此如果真要回答,第一個人必然是上個物種所生,第一個人可能是男人,也可能是女人,並不存在「男人都是女人生的」,男人與女人在一個時間段內幾乎同時大量出現,只因物種共同演化,下一步的進化是物種共同的選擇,而非單獨的兩隻猿或兩個人所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