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卡梅隆完成下潛,走出「深海挑戰者」潛水器
圖為:潛水器完成探險正在上浮
圖為:唐·瓦爾什(右)對卡梅隆表示祝賀
楚天都市報訊 本報記者戎鈺
人類真的無法阻止詹姆斯·卡梅隆了
北京時間3月26日清晨5:52,這位曾打造出《鐵達尼號》、《阿凡達》的好萊塢著名導演,單人駕駛潛水器抵達太平洋下約1.1萬米深處的馬裡亞納海溝,成為全球第一位隻身潛入萬米深海底的挑戰者。
對於影迷來說,卡梅隆的這個壯舉再次證明「只有牛×的導演才能拍出牛×的電影」,而對於熟悉海洋的科研者來說,卡梅隆的這個記錄表明,我國自主研發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原定於今年挑戰的「破紀錄下潛7000米」,需要重新設定「目標」了?
夢幻:
「無人之地」變「潘多拉星球」
被稱為「世界最深處」的馬裡亞納海溝究竟有多大、有多深?科學家也很難用準確數據來回答,只能以「比世界第一大峽谷科羅拉多大峽谷大120倍,比珠穆朗瑪峰的高度還要深1600米」來描述。
據英國《衛報》報導,卡梅隆此次挑戰的「挑戰者深淵」是馬裡亞納海溝的最深處,深約10898米,這裡同時也是世界上海洋最深處和地表最深的地方。在卡梅隆之前,只有美國人唐·瓦爾什和瑞士人雅克·皮卡爾於52年前一起駕駛深海潛艇抵達過此地。敢隻身潛入萬米海底的,卡梅隆當屬全球第一人。
據悉,卡梅隆的此次探險由美國國家地理學會資助,卡梅隆能獲準參與,既得益於他蜚聲國際的導演頭銜,也因為他本身是位酷愛深海探險的潛水專家在他此前多達72次的深潛經歷中,有33次是為拍攝《鐵達尼號》尋找素材。卡梅隆主動透露,他在馬裡亞納海溝看到的一切都將成為《阿凡達2》的素材,這片萬米深處的無人之地,或許就是未來大銀幕上的「潘多拉星球」這麼高級的選景方式,讓網友大呼「太夢幻了」。
值得一提的是,身為國家地理學會駐會探險家、擁有理科學業背景的卡梅隆,也參與設計了自己乘坐的「深海挑戰者號」潛艇。與此相比,他為《終結者》系列電影設計機器人、為《鐵達尼號》製作船體模型、為《阿凡達》研究攝影器材的「科技宅男」舉動,終於顯得小兒科了。
驚險:
海底「漏油、失控」提前上浮
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介紹,「深海挑戰者號」高7.3米,駕駛艙寬僅1.1米,重12噸,承壓鋼板有6.4釐米厚。這個先進的潛水器不僅可以全程3D攝像,還配有專業設備收集小型海底生物,以供地面的科研人員研究。
據美國媒體報導,卡梅隆的此次海底旅程原定為6小時,但他不到3小時就踏上了回程。浮出水面的他懊惱地說,由於「液壓油洩露,潛水器被油汙包裹」,以及潛水器的機械抓取臂失靈,他在海底「動力全無」,只能原地打轉,出於安全考慮,他決定提前上浮。
其實在出發前,卡梅隆最擔心的是海底的水壓問題,「萬米深處的水壓,相當於3輛SUV車一起壓在你的腳趾頭上,如果潛水器出現一絲裂縫,就會向內爆炸。」好在,這個可怕的想像並未成真。
「所有這一切的目標並非僅僅是破紀錄或做一些譁眾取寵的下潛。我們同時還希望能夠挑戰的不僅是科學知識,還有工程技術的極限。」卡梅隆如是總結自己的探險行為。據悉,此次下潛過程將被製成紀錄片,除了在國家地理頻道播出,還將在影院公映,向觀眾展示那個「荒涼,像在月球表面」的世界最深處。此外,卡梅隆也已承諾將陸續拍攝《阿凡達2》和《阿凡達3》,「潘多拉星球」的深海是個什麼樣兒,這個紀錄片能提前告訴你。
關於卡梅隆此次探險的討論中,最有趣的一條是:如何在海底1萬米發微博?原來,當卡梅隆抵達海溝最深處後,居然發表了一條微博,稱「剛剛到達大洋最深處。觸底的感覺如此之好。等不及和你們分享我所看到的了。」這條微博如何傳到地面?只能等卡梅隆日後自己來解答了。
「深海挑戰者號」是這樣運轉的
駕駛艙的形狀設計成球體,是因為球體是抗壓的最有利的形狀。
駕駛艙只有1.1米寬,潛水員必須保持膝蓋始終彎曲,一動不動。
潛水器配備有導航系統,潛水員才能精確地到達他希望到達的地方,並停留或以勻速滑行。
潛水員呼吸出的水蒸氣和汗珠在冰冷的溫度下凝結,流向內設的一個塑膠袋,可供他在緊急情況下飲用。
潛水器上升和下降時會慢慢旋轉,只有旋轉運動才能保證潛水艇在上升和下降的過程中不至於突然偏離運行軌道。潛水艇的電池組是由1000塊囊狀的鋰電池組成。
潛水器外部的四部攝像機的大小,只相當於此前深海高清攝像機大小的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