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功研製世界最亮極紫外光源 可研究霧霾形成過程

2020-12-06 閩南網

­  我國成功研製世界最亮極紫外光源 可研究霧霾形成過程

­  央廣網北京1月17日消息(記者潘毅 張四清)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近些年,霧霾一直是困擾我國大部分地區的難題。很多人都在追問霧霾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如今,這個問題就可以通過我國又一重大科技突破——「大連光源」解決。

­  近日,世界上最亮的極紫外光源、由我國自行研製的總長100米的自由電子雷射裝置——「大連光源」發出了世界上最強的極紫外自由電子雷射脈衝,它就像一臺高速攝像機,給這大千世界拍攝「慢動作」電影。那麼,它到底是怎麼觀測到霧霾的形成過程的呢?又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改變呢?

­  臭氧層空洞的形成涉及到大氣上層臭氧分子的淬滅機制,霧霾的形成涉及到汙染物分子聚集過程,這些現象本質上都是原子和分子過程,但是,要控制或利用這些物理和化學過程,我們就需要在實驗室裡研究這些過程所涉及到的原子和分子的反應機制,因此就需要精確並且高靈敏度地探測所涉及到原子和分子。極紫外波段自由電子雷射,就是科學家探索物質世界奧秘的最得心應手的武器。

­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學明介紹,如果用這種光源,我們可以更好地來研究很多過程,包括分子聚集的過程,大氣裡霧霾產生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分子聚集的過程。

­  在科學研究、先進技術、國防科技發展中,自由電子雷射都有著重要的應用前景,在前沿科學研究中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特別是近十年來,自由電子雷射技術的發展和突破為探索未知物質世界、發現新科學規律、實現技術變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研究工具。

­  楊學明舉例說,「比如說,在我們所裡我們做很多催化的過程研究,我們可以利用這個光源來探索催化過程,可以更清楚地了解這些催化過程裡產生了哪些中間過程,這個過程到底是怎麼樣發生的。這樣有助於我們未來設計更好的催化劑。

­  「大連光源」是我國第一臺大型自由電子雷射科學研究用戶裝置,是當今世界上唯一運行在極紫外波段的自由電子雷射裝置,也是世界上最亮的極紫外光源。它身懷兩大絕技,一是亮,二是發出亮光的時間短。楊學明表示,這正是它能夠發揮作用的關鍵,「一個光源亮的話,可以讓我們對很多物質世界包括微觀世界看得更清楚,亮光時間短可以看很多非常快的過程,包括很多飛秒皮秒的過程,比如說像白熾燈、手電筒,我們看不到時間的變化,光的亮度跟時間的超短,對我們這個裝置來說是非常之重要的,對未來科學研究來講也是非常重要的。」

­  我們常說「一眨眼的功夫」,如果把眨一下眼的時間定義為一秒的話,那麼1飛秒只有1秒的一千萬億分之一,而1皮秒只有一萬億分之一秒。楊學明解釋說,這個裝置發出的光源,就相當於照相機裡一個很快的快門,通過連續的拍攝,來呈現這個超快的物理過程和化學反應的動態過程。「我們這個世界實質上是一個動態的世界,無論是化學反應也好,物理過程也好,很多都是在動態變化的,所以我們在理解這個世界時,我們不能只看照片,我們要理解這個動態的過程,而且要看得越清楚,越好,需要很亮的光源,很短的脈衝光源,來看這些物理化學生物大氣一些過程。」

­  對此,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所長趙振堂進一步解釋說,「形象的說,它可以使我們的科學家給分子運動拍電影,這樣科學家就可以掌握整個物質內部結構規律,一定能夠把整個過程給反映出來,否則慢了話只能看到一開頭和一個結束階段,你就不知道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要想應用好的話必須要知道中間是怎麼變化過來的。」

­  據了解,「大連光源」投入使用後,將面向全世界的科學家開放,共同探索物質世界的奧秘。趙振堂指出,我國率先建成這一先進光源意義非凡,「掌握規律之後可以為今後科技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方式和辦法。這也就是在科技前沿取得突破的一個重要基礎。因而也就成為了各國科技競爭要搶佔的山頭。」

­  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王恩哥表示,極紫外電子雷射裝置也就是「大連光源」的建設,是中國科學院乃至我國的又一項具有極高顯示度的重大科技成果,裝置中90%的設備均由我國研發,標誌著我國在這一領域佔據了世界領先地位,為我國未來發展更新一代的高重複頻率極紫外自由電子雷射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大連光源」的建成出光,成為我國大科學工程的又一成功範例,也必將大大促進我國在能源、化學、物理、生物、材料、大氣霧霾、光刻等多個重要領域研究水平的提升,為我國的科技事業注入新的活力。

相關焦點

  • 中國研製成功世界最亮極紫外光源
    中國研製成功世界最亮極紫外光源3/6) "← →"翻頁 「大連光源
  • 我國成功研製世界上最亮的可調極紫外光源
    人民網北京1月16日電 (記者 郝孟佳)15日,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和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聯合研製的「基於可調極紫外相干光源綜合實驗裝置」——大連光源調試出光,輸出光脈衝光子數達到140萬億個,成為單脈衝世界上最亮的可調極紫外光源,這意味著我國在極紫外波段自由電子雷射的研製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
  • 中國又一項「世界之最」誕生了,是研究霧霾形成的「利器」
    那換個說法:你關心霧霾問題嗎?你知道霧霾是怎麼形成的嗎?現在,這個問題就可以通過「大連光源」來解決了!「大連光源」用處大,研究霧霾形成好助手先來看「大連光源」真身↓「大連光源」是一臺能夠發出極紫外自由電子雷射的裝置。
  • 世界最亮光源 大連光源資料背景簡介(圖)
    【世界最亮光源】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和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上海應物所」)聯合研製的極紫外自由電子雷射裝置  大連光源是我國第一臺大型自由電子雷射科學研究用戶裝置,也是當今世界上唯一運行在極紫外波段的自由電子雷射裝置。單個皮秒雷射可產生140萬億個光子以及具有完全的相干性,使大連光源成為世界上最亮且波長完全可調的極紫外自由電子雷射光源。  自由電子雷射是國際上最先進的新一代光源,也是當今世界科技強國競相發展的重要方向,在科學研究、先進技術、國防科技發展中有著重要的應用前景。
  • 「大連光源」發出世界最強極紫外自由電子雷射脈衝
    最近,在遼寧省大連市長興島,中國最新一代極紫外自由電子雷射裝置——「大連光源」發出了世界最強的極紫外自由電子雷射脈衝。其單個皮秒(1皮秒等於萬億分之1秒)雷射脈衝可產生140萬億個光子,不僅世界最亮而且波長完全可調。
  • 中國世界之最誕生 是科學家探索物質世界奧秘的最得心應手的武器
    據悉,大連光源是一臺能夠發出極紫外自由電子雷射的裝置。自由電子雷射,是國際上 的新一代先進光源,也是當今世界先進國家競相發展的重要方向。大連化學物理研   原標題:中國世界之最誕生 是科學家探索物質世界奧秘的最得心應手的武器   中國世界之最誕生你知道嗎?
  • 【中國科學報】極紫外區的「中國神光」
    但是,一臺運行在極紫外波段的自由電子雷射設備在世界上尚屬空白。  這讓科學家感到,中國的機會來了。  中國第一 世界最亮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國家重大儀器專項資助下,由大連化物所和上海應物所聯合研製的大連光源項目於2012年初正式啟動,2014年10月正式在大連長興島開工建設,並於2016年9月底安裝完成,首次出光。
  • [大國重器-中科院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大連相干光源
    這是我國第一臺自由電子雷射大型用戶裝置,也是世界上唯一工作在極紫外波段的自由電子雷射裝置,是世界上最亮的極紫外光源。2018年7月12日,大連相干光源正式通過了現場驗收。專家組一致認為,該項目完成了實施方案規定的研製任務,達到了項目預期目標,同意項目通過驗收。
  • 【中國科學報】大連光源:探秘微觀世界
    今年,由自然科學基金委資助、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和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聯合研製的「基於可調極紫外相干光源的綜合實驗研究裝置」(即「大連光源」一期項目)通過專家驗收,進入正式運行階段。  該項目負責人、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科院院士楊學明指出,項目通過驗收以後,光源裝置運行情況良好,吸引了眾多國內知名科學家團隊前來尋求合作。
  • 第四代光源:探測微觀世界的利器
    更值得一提的是,該裝置由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和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聯合研製,開創了我國科學研究專家與大科學裝置研製專家成功合作的先例。近日,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走進「大連光源」,採訪有關專家進行揭秘。  看不見的「光」:人類探測微觀世界的利器  在大連長興島,「大連光源」躺在一個長達100多米的隧道裡。
  • 「大國重器-中科院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大連相干光源
    這是我國第一臺自由電子雷射大型用戶裝置,也是世界上唯一工作在極紫外波段的自由電子雷射裝置,是世界上最亮的極紫外光源。2018年7月12日,大連相干光源正式通過了現場驗收。專家組一致認為,該項目完成了實施方案規定的研製任務,達到了項目預期目標,同意項目通過驗收。
  • 大連光源: 給分子原子「拍電影」
    新華社發   1月15日,中國科學院研製的「大連光源」發出世界上最強的極紫外自由電子雷射脈衝,單個皮秒雷射脈衝產生140萬億個光子,成為世界上最亮且波長完全可調的極紫外自由電子雷射光源。   又一項「世界之最」的科學工程在中國誕生了。
  • 【科技日報】大連光源: 給分子原子「拍電影」
    新華社發  1月15日,中國科學院研製的「大連光源」發出世界上最強的極紫外自由電子雷射脈衝,單個皮秒雷射脈衝產生140萬億個光子,成為世界上最亮且波長完全可調的極紫外自由電子雷射光源。  又一項「世界之最」的科學工程在中國誕生了。
  • 科學網—大連光源:探秘微觀世界
    本期基金版重點介紹2018年結題的四個「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包括首個經費過億的該類項目「基於可調極紫外相干光源的綜合實驗研究裝置」、目前自然科學基金委資助的最大單體項目「基於上海同步輻射光源的能源環境新材料原位電子結構綜合研究平臺」「小動物光學多模融合分子影像成像設備」及「肺部氣體磁共振成像儀器系統」等。
  • 「大連先進光源」預研項目正式啟動
    此次論證的預研項目是「大連先進光源」的前期預製研究項目,主要目的是研製對於「大連先進光源」具有關鍵性核心作用的儀器設備,攻克電子槍、超導加速器等重要領域的核心關鍵技術,以降低總體項目建設風險、確保工程順利開展。
  • 「大連光源」將照亮科學的未知世界
    「基於可調極紫外相干光源的綜合實驗研究裝置」項目通過了驗收。專家組一致認為,該項目完成了實施方案規定的研製任務,達到了項目預期目標,同意項目通過驗收。  此前,基金委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製專項「大連相干光源」驗收會議於6月15日在大化所長興島園區舉行。
  • 中國研世界最強極紫外雷射裝置 用途極為廣泛
    原標題:大連相干光源首次出光9月24日,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資助的基於可調極紫外相干光源的綜合實驗裝置的主體——大連相干光源的安裝工程全部完成。當天,在經過相關專家嚴格的系統安裝工程驗收之後,項目專家在晚上21點30分鐘開始了自由電子雷射放大器出光調試,整個調試過程非常順利,22點50分,超過300兆伏能量的高品質電子束流終於依次通過自由電子雷射放大器的全部元件,總長18米的波蕩器陣列發出了第一束極紫外光。大連相干光源是當今世界上唯一工作在極紫外波段的自由電子雷射用戶裝置,也是我國第一臺自由電子雷射大科學用戶裝置。
  • 我國成功研製出世界首臺分辨力最高紫外超分辨光刻裝備 可加工22...
    據@軍報記者 11月29日消息,由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裝備——超分辨光刻裝備項目今天在成都通過驗收,這是我國成功研製出的世界首臺分辨力最高紫外超分辨光刻裝備。該光刻機由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研製,光刻分辨力達到22納米,結合多重曝光技術後,可用於製造10納米級別的晶片。
  • 中國計劃耗資48億元建世界最亮同步輻射光源
    中國證券網訊 1月18日,在香山科學會議第586次學術討論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中國將在北京建設一臺高性能的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北京光源,設計亮度及相干度高於世界現有、在建或計劃中的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