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檢明星上崗記
——國華京燃熱電廠智能品牌故事
張晶潔,閆計棟,崔佳
神華國華(北京)燃氣熱電有限公司
「兩個小眼睛,一張大嘴巴,一臉呆萌。」這是央視節目主持人撒貝寧在《機智過人》中對國華京燃熱電廠巡檢明星的描述。這位巡檢明星名叫閃電哨兵,是一臺智能巡檢機器人,2019年9月亮相CCTV1後一夜爆紅,成為了業內「紅人」,也成為了京燃熱電的智能化代表。您可別看它長相沒什麼氣勢,它在節目設置的挑戰賽中可是實實在在戰勝了12名來自全國各地的電力技能大師,通過上崗測試。
巡檢是電廠的基礎崗位之一,是問題發現的最前端,也是緊急問題處理的第一人,在電廠生產運行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中醫講究「望聞問切」,巡檢人員同樣需要練就這幾項基本功,眼看、鼻嗅、耳聽、手摸,想學會不難,但想要用精用通卻需要下一番苦功夫。積累的功夫省不了,日常工作更不清閒。由於工作經驗的難以替代性,使得智能化飛速發展的今天,無論處暑還是寒冬,依然需要人工定時到現場巡視檢查,這對巡檢人員的細心、耐心和責任心都是一種考驗。
即使需要下如此「苦」功,巡檢機器人「閃電哨兵」的出現也並沒有得到國華京燃熱電廠巡檢人員的廣泛歡迎。「這種關係到安全生產的基礎崗位,交給機器真的放心嗎?」這個問題在每一個生產人員心中都畫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為了打消顧慮,國華京燃熱電廠總工程師決定藉助央視人機比拼的《機智過人》節目,為「閃電哨兵」做一個上崗測試,通過故障模擬,全方位考驗它的問題發現、分析和解決能力。歷時兩天,通過對化水泵流量大小異常、溫度異常以及鍋爐汽包平臺蒸汽洩露模擬和低壓汽包上水調門開度變化異常等多輪測試,最終智能巡檢機器人戰勝技能大師團,通過了上崗測試,打消了生產人員對機器人履職能力的懷疑。
「閃電哨兵」作為一個巡檢「新人」,是如何戰勝技能大師團這群巡檢「老兵」,成功上崗的呢?在它身上集成了多種傳感器,可見光圖像分析和紅外成像測溫滿足了「望」和「切」的要求,相當於它的「眼睛」;兩邊的聲音採集和分析相當於它的「耳朵」;紅外和聲波傳感器可以對周界環境做出感應,相當於他的感官;還有協助它移動的輪子和耐高溫的「皮膚」。但這些傳感器都不是制勝關鍵,其通過無線傳輸連接的電廠運行資料庫「電廠腦」,才是真正實現問題分析解決的關鍵,是國華京燃熱電廠智能品牌的核心所在。
「電廠腦」是以國華京燃熱電廠高達64%智能設備和現場總線的技術作為「神經末梢」、以設備全生命周期的數據採集和跟蹤比對資料庫作為「記憶資產」的集控後臺,可以利用智能監盤系統、故障預警系統等30多個智能化系統實現設備劣化趨勢的自動檢測、參數異常的精確鎖定,參數報警的動態運算,參數表單的自動錄入等功能,全方位守護設備安全,從「人找數據」優化至「數據找人」,大大提高設備可靠性和機組安全性。藉助「電廠腦」,國華京燃熱電廠實現了低碳環保、技術領先、世界一流的數位化電站和一鍵啟停、無人值守、全員值班的信息化電站的建設目標,也讓國華京燃熱電在智能化品牌建設上收穫了數十項榮譽。
發展就是一場「接力賽」,今天的成績就是明天發展的階梯。智能品牌是國華京燃熱電廠的優勢「基因」,如何讓品牌優勢「基因」永續發展,是京燃熱電人一直以來的探索目標。為最大限度鼓勵創新、激發創新活力,京燃熱電培育了以「創新」為關鍵詞的企業文化,通過平臺、制度、環境建設,全方位孕育創新的種子生根發芽。
以生產智能化研究為主線的「GAT創新工作室」就是其中代表。一群「80後」新生力量致力於鑽研新技術、探索項目和管理創新,短短幾年時間開發自動監盤系統、高精度在線仿真系統、循環水系統最佳運行方式優化研究等多項技術創新,以及智能考勤系統、智能答題學習系統等多項管理創新,申報專利十餘項,讓「智」與「能」接續傳承,也將京燃熱電品牌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