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對於《ET外星人》中,最後,小主人公騎著自行車帶著ET飛向月球的畫面都記憶猶新。也通過這部電影,我們認識了外星人ET。
大家是否想探究一下外星人的內部構造?帶著這樣的好奇,我們開啟了「解剖」、重構外星人身體之旅。
我們通過先臨三維的3D掃描—內部數據重建—3D列印這樣的技術,讓外星人的內部構造也可以肉眼可見。這次「解剖」的外星人來自Very Museum,是核心藝術家 Steve Wang的作品。他的名字是Alien Grey,有著我們熟識的外星人形象。
「解剖」的流程來自Grey的獨白
複製一個三維的我:先臨三維3D掃描獲取原始高細節彩色數據
我的「皮膚」有細緻的紋路,在複製精細三維數據的同時,還需要兼顧皮膚的顏色。因此,先臨三維的工程師使用EinScanPro 2X2020 設備獲取我的等比彩色數據,為後續「解剖」做準備。
▲ 精細的掃描數據,肉眼可見的皮膚紋路
重構我的三維模型,製作解剖效果,還需要內部的結構。先臨三維工程師將我的「頭骨」利用手持掃描儀進行數據獲取,頭骨數據結合外形數據,「解剖」的第一步已經完成。
重構我的內部結構:後處理軟體設計解剖結構
設計師通過Maya等數據建模軟體,參考人體構造,結合我的頭骨數據和外形數據,重構出內部結構。「解剖」最終造型,左右一分為二,一側展示外形,一側展示內部結構。
展現我的「解剖」結構:彩色3D印表機列印完整數據
利用先臨三維的Stratasys彩色3D列印技術,實現數據的最終呈現。
Stratasys的全彩3D列印技術,結合了全彩,透明以及類橡膠材質的組合輸出能力,使得我的左右半邊外形以及內部結構的展示可以一次性完成。在保留外部輪廓的同時,內部結構也可以清晰地展示在觀眾面前。
在創作過程中,Stratasys工程師前後測試了十幾個不同的版本,特別在細節方面,包括我的皮膚的顏色,質感,血管的形態,肌肉,腦幹,腦溝等大腦結構中不同層次的展現。
一個對於外星來客的創意嘗試,利用3D技術,終將有趣的想法,變成可見的現實。來自先臨三維的3D掃描-內部數據重建-3D列印,賦予外星人全新的形象,實現模型的快速設計製造。通過Grey的解剖模型重建,我們看到了3D技術的力量。3D技術,為創意賦能。
更多關於先臨三維3D掃描技術的魅力,可以關注Alien Grey的直播專場,直播時間為下周三( 8 月 19 日)19:00,在B站APP上搜索:Very Museum,即可進入頻道。一起感受先臨三維的全彩3D列印的鬼斧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