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材料力學性能之抗折強度

2021-01-08 偉達耐材

抗折強度是指具有一定尺寸的耐火材料條形試樣,在三點彎曲裝置上所能承受的最大彎曲應力。又稱抗彎強度。

試樣模具

耐火材料的抗折強度亦分為常溫抗折強度和高溫抗折強度。常溫抗折強度是指在室溫下,規定尺寸的長方體試樣在三點彎曲裝置上受彎是所能承受的最大受力。一般來說,常溫耐壓強度較高的樣品其常溫抗彎強度也較好。其計算公式為:Rr=(3/2) *( FL/bh)。式中,Rr為耐火材料的常溫抗折強度(Mpa),F為試樣斷裂時的最大載荷(N),L為下刀口間的距離(mm),b為試樣中部的寬度(mm),h為試樣中部的高度(mm)。

澆注料試樣

耐火材料的高溫抗折強度(Re)是指耐火製品在規定的高溫條件下,規定尺寸的長方體試樣在三點彎曲裝置上受彎時所能承受的最大受力,計算公式為Re=(3/2) *( FL/bh),等同於常溫抗折強度計算公式。

抗折檢測

高溫抗折強度高的製品,在高溫使用條件下,對於物料的衝擊、磨損、液態渣的衝刷等,均具有較好的抵抗能力。

相關焦點

  • 耐火材料的力學性能都有哪些分類?
    在使用過程中接觸液態金屬和熔渣以及廢氣等會引起材料自身成分、相組成和結構的變化,也會影響製品的力學性能。(2)耐火材料力學性能的分類耐火材料力學性能分為常溫力學性能和高溫力學性能。其中,常溫力學性能有常溫、抗拉/抗折/扭轉強度、耐磨性;高溫力學性能有高溫耐壓強度、高溫抗折強度、高溫扭轉強度、高溫蠕變性等。
  • 氧化鋁納米粉對耐火材料力學性能和燒結性能的影響
    納米氧化鋁因其表面原子與體相總原子數之比隨粒徑尺寸的減小而急劇增大,所以顯示出強烈的體積效應(小尺寸效應)、量子尺寸效應、表面效應和宏觀量子隧道效應,進而在光、電、熱力學和化學反應等許多方面表現出一系列的優異性能。基於以上特點,納米氧化鋁粉體有望在諸如低溫塑性氧化鋁陶瓷、納米複合陶瓷、微電子工業、納米陶瓷塗料、彌散強化材料、化工催化領域及耐火材料等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
  • 提高耐火材料熱震穩定性的方法
    耐火材料抵抗溫度的急劇變化而不破壞的性能成為熱震穩定性,此種性能也成為抗熱震性或溫度急變抵抗性,它是材料力學性能和熱學性能對受熱條件的綜合反應。眾所周知,矽磚受急冷急熱容易產生裂紋、開裂,鎂磚易於剝落,通常被成為熱震穩定性低的材料或抗熱震性小的材料。反之,鎂碳磚等受急冷急熱時,不容易產生裂紋、開裂,則為熱震穩定性高或抗熱震性大的材料。
  • 鋯英石對鎂質復相耐火材料各項使用性能的影響
    鋯英石對鎂質復相耐火材料的性能影響1.鋯英石對鎂質復相耐火材料熱膨脹係數和熱膨脹率的影響:分析認為經1500℃燒後試樣隨著鋯英石加入量增加,鎂質復相耐火材料試樣質體燒結性增強,雖然燒後試樣出現體積膨脹,但質體燒結性能增強使得鎂質復相材料燒後試樣的體積密度隨著鋯英石的加入而增大。
  • 劃重點,耐火材料檢測全攻略
    耐火材料國家檢測標準主要有:GB/T 23294-2009 耐磨耐火材料GB/T 2997-2015 緻密定形耐火製品體積密度、顯氣孔率和真氣孔率試驗方法GB/T 2998-2015 定形隔熱耐火製品體積密度和真氣孔率試驗方法GB/T 2999-2016 耐火材料 顆粒體積密度試驗方法GB/T 3001-2017 耐火材料 常溫抗折強度試驗方法
  • 低碳鎂碳耐火材料的研究
    納米改性結合劑低碳鎂碳耐火材料常用的結合劑為熱塑性酚醛樹脂。但是,樹脂高溫炭化會形成各向同性的玻璃態物質,使鎂碳耐火材料呈現出脆性,既損害了低碳鎂碳耐火材料的熱穩定性,又降低了其高溫使用強度。該納米複合石墨化炭黑由部分石墨化的炭黑和納米尺度的碳化物組成,原位生成的納米碳化物均勻地分散在碳基質中,可以顯著改善含碳材料的抗氧化性能。以該納米複合石墨化炭黑改性酚醛樹脂為結合劑,還可以有效緩解耐火材料中不同組分受熱和冷卻時所產生的應力,進而提高其抗熱震性。
  • 氮化矽鐵都被用哪些耐火材料中?主要起到哪些作用?
    有研究表明:添加5%(w)的氮化矽鐵可以提高Al2O3-SiC-C質鐵溝澆注料的高溫抗折強度、高溫抗氧化性能。邢春山發現,隨著氮化矽鐵加入量的增加,鐵溝澆注料的抗渣侵蝕性能略有提高。而劉志軍發現氮化矽鐵加入量為9%(w)時,抗渣性能最好;當氮化矽鐵量過大時,反應過程中大量游離鐵的出現會造成材料內部出現大量的低共熔點物,從而降低澆注料的抗渣侵蝕性能。
  • 活性氧化鋁微粉的燒結特性以及在耐火材料中的應用
    (3)優良的填充性能;(4)較小的顆粒粒徑在不同的顆粒級配當中,能夠有效的填充大顆粒之間的孔隙,從而減少澆注料的需水量,提高試樣的流動性;(5)強化基質的陶瓷結合,提高試樣的抗侵蝕性、耐磨性和機械強度。
  • 不同粒度氧化鋁微粉對高鋁質耐磨可塑料性能的影響
    摘要:氧化鋁微粉因具有分散性好、促燒結、增強力學性能等特點而被廣泛應用於耐火材料中。氧化鋁微粉粒度的差異可以導致微粉表面積、熱力學特性等發生巨大變化,而這些性能的改變對高鋁質耐磨可塑料的性能有所影響。以含3種不同粒度的氧化鋁微粉為例,探討了不同粒度的氧化鋁微粉對高鋁質耐磨可塑料性能的影響。
  • 不定形耐火材料:澆注料的研究進展與發展趨勢
    但CaO含量太少時,則施工風險又會加大,不能保證材料施工後的早期強度。文獻研究表明,就Al2O3-SiO2-CaO系澆注料而言,形成莫來石結合相才會有高的熱態抗折強度,CaO或者鋁酸鈣水泥在這個體系應儘可能降低。上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國外開始了低水泥、低水分的澆注料的開發,基本原理是部分地用超細粉代替水泥。
  • 新標準下月實施,混凝土抗壓強度試驗、抗折強度試驗這樣做才對
    12月1日,《混凝土物理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50081-2019)即將實施,舊標準(GB/T50081-2002)同時廢止。新標準對混凝土抗壓強度、軸心抗壓強度、抗折強度試驗等5個試驗做了修訂,增加了11個新的試驗方法。這些試驗究竟該怎麼做?
  • 鋼絲網水泥用砂漿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抗壓強度試驗
    【資料庫】 【標準名稱】 鋼絲網水泥用砂漿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抗壓強度試驗【標準類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標準名稱(英)】 Test method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 酒鋼高爐渣鐵溝耐火材料消耗偏高的原因及措施探討
    3.2鐵溝澆注料適用性差異高爐渣鐵溝使用鋁矽系耐火材料,是以棕剛玉為主的剛玉質耐火澆注料,要求其不僅要具有優良的抗熔渣、鐵水侵蝕與滲透性,而且要具有優良的耐熔損、抗衝刷、較高的高溫強度和抗熱震等性能。SiC具有較高的熱導率和較低的熱膨脹係數,使得SiC質耐火材料通常具有優良的抗熱震性,並可提高材料的抗渣侵蝕性,但要根據使用環境適量加入。
  • 雜質氧化物對鋁矽碳化矽耐火材料組成與性能的影響
    下面通過雜質氧化物與Al2O3和SiO2形成的三元系統相圖來介紹雜質氧化物對鋁矽碳化矽耐火材料高溫性能的影響。(1)Al2O3-SiO2-K2O三元系統圖1為Al2O3-SiO2-K2O三元系統相平衡圖。
  • 碳化矽耐火材料的三大高溫性能
    SiC以其穩定的高溫化學性能、優異的高溫強度、高的耐磨性能及良好的抗熱震性能而被廣泛應用於鋼鐵及有色冶煉行業的關鍵部位,如高爐風口、內壁及陶瓷杯、各種爐壁的內襯材料及窯具材料等。與金屬和金屬間化合物相比,它具有更高的高溫強度和抗蠕變性能。
  • 常見的幾種碳化矽耐火材料的結合方式和應用
    以不同的結合相將碳化矽結合在一起即製成不同種類的碳化矽耐火材料。常見的結合形式有:粘土結合、氧化物結合、莫來石結合、氮化矽(Si3N4)結合、重結晶(R-SiC)和反應燒結滲矽等。碳化矽質耐火材料的性質取決於結合相。
  • 不同用途有芯感應爐用耐火材料的正確選擇
    加熱時,工作層陶瓷化具有較高的強度,非工作層保持未燒結狀態。在使用過程中,由於未燒結的非工作層可吸收工作層產生的應力,防止工作層產生裂紋或裂紋擴展,保證設備安全運行。與其他不定形耐火材料相比,乾式振動料施工方便,施工時間短,耐熱震性好,用好後拆除方便;用於感應器上可排除電擊穿或短路的危險。乾式振動料的性能及使用效果與充填的密度有關係。
  • 發泡劑種類對高鋁質隔熱材料性能的影響
    採用發泡法製備輕質隔熱耐火材料時,其發泡劑的選擇尤為重要。為了獲得多而穩定的發泡效果,本文通過試驗分析對比實際生產中常用的四種發泡物質做比較試驗。考慮到發泡劑與原料的匹配問題,實驗將直接利用這四種發泡物質各自製備出高鋁質隔熱材料,並對其性能進行比較。
  • 質量控制知識點:普通混凝土物理力學性能試驗
    監理工程師考試普通混凝土物理力學性能試驗資料已經提供給大家,2019年監理工程師考試時間5月18、19日,在考試之前建設工程教育網小編將持續為考生更新監理工程師考試知識點,希望成為大家備考監理工程師考試的得力小幫手。
  • 水泥窯鎂鐵鋁澆注料用原材料的選擇對其性能的影響
    掛窯皮性能是衡量燒成帶用耐火材料性能的一項非常關鍵的指標。圖1鐵鋁尖晶石的晶體結構(1:O2-,2:Al3+,3:Fe2+)圖2天然鐵鋁尖晶石(左)和電熔合成鐵鋁尖晶石(右)F(3)六偏磷酸鈉的選擇:也可以叫做磷酸鈉玻璃體。分子式:(NaPO)6(Mr≈611.77)外觀:透明玻璃片狀或粉狀性質。